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腦血管病偏愛秋季 專家三招幫您解隱患

[複製鏈接]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8-27 22: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玉米對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資料圖)

  雖然「秋老虎」的熱力還未消散,但是很多地區的人們,早晚已經能感覺到涼意。對於患心腦血管病的人來說,最近可要特別留神了。秋季晝夜溫差大,使得心腦血管疾病高發,就像埋下了一顆「炸彈」。

  據統計,全球每年有1710萬人死於冠心病、腦梗塞等心腦血管病,佔全球總死亡率的29%,在我國這一比例更為驚人,據2010年《中國衛生統計提要》數據,心腦血管病導致死亡人數已超過全國總死亡人數的40%。而且,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人也被這一疾病襲擊。心腦血管病成了危害健康的頭號「殺手」。

    遠離心腦血管病關鍵在早防

  我國心腦血管病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北醫科大學教授吳以嶺認為:如果能在早期積極控制危險因素,心腦血管病發生風險完全可以降低。那麼,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有哪些呢?目前,普遍認為心腦血管病的患病因素主要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吸煙、遺傳、肥胖和精神緊張等。

  但是我國心腦血管病存在「三低」特徵,即「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癒率」。據調查,我國高血壓的知曉率城市人口為35.6%、農村僅為 13.9%,高血脂的知曉率不足10%,高血糖的知曉率只有33.3%。僅有5%的人對自己心腦血管系統的健康狀況有所了解,所以很多患者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了心腦血管病,而發現癥狀時,則已經給生命帶來了嚴重威脅。

    專家高招1:

    一個皮尺就能防心腦血管病

  有沒有什麼簡單的方法,就可以知道自己心腦血管病的發病風險有多高,從而及早預防呢?您只需要準備一個皮尺,每月量一次腰圍,如果男性腰圍>85厘米(2.55尺),女性腰圍>80厘米(2.4尺),超過這一標準越多,您患心腦血管病的幾率越大。為什麼要每月量一次?因為如果您的腰圍超標了,您就必須馬上採取行動,通過改善飲食結構,加強體育鍛煉把自己的腰圍控制在理想範圍。

    重視心腦血管病的發病先兆

  秋季天氣轉涼,夏季擴張的血管遇冷收縮,造成周圍血管阻力增大,血壓就會升高。而且,秋天溫差變化大會造成血壓不穩定,很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病。醫學統計資料表明,70%以上的中老年人發生此類病都在秋季。心腦血管病發病快,但在發病之前也有一個過程,出現一些早期信號。如果了解這些信號,在生活中積極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會大大減少危害,甚至將疾病有效控制住。例如大多數心腦血管病患者發病前都會出現突然眩暈或頭痛突然加劇;暫時性看不清、舌根發硬或說話不清,一側肢體突然麻木、乏力、活動困難;精神疲乏,頻打哈欠或噁心嘔吐;性格無法控制,智力減退,無原因的疲憊嗜睡等。

    專家高招2:

    體外的速效救心丸——極泉穴

  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有沒有一種簡便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在發病時用於急救,又可以在平時防病保健呢?

  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教授程凱,給您帶來一種體外穴位按摩的方法,就可以達到這種效果,這個穴位叫做極泉穴,它可以說是人們體外的速效救心丸。極泉穴位於腋窩最深處,它包括了很多的神經和血管。這些血管都是從心臟出來的,所以,按摩這個穴位就相當於給心臟做按摩。

  按摩方法:當心腦血管病患者出現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先兆癥狀時,家人可先將患者平躺在床上,用食指和中指插入患者腋窩的最深處,然後用力按摩極泉穴,由於此處有很多血管和肌腱,按摩時可以採用來回撥動的方法進行按摩。同時,這個穴位也可以用於平時的保健,用於保健時按摩的力度可減輕些。

    飲食調理好可防心腦血管病

  長沙市第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李嗇夫提醒人們:進入秋季,防治心腦血管病應該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補充水分,清晨起床后,可將白開水250毫升加食鹽0.5克左右溶化后飲用,睡前飲適量白開水,以降低血黏度,保證血液流通;同時,多吃一些潤腸生津的食物,如核桃、西紅杮、梨、香蕉、大棗、蓮子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物,以防便秘誘發心腦血管病。

    專家高招3:每天都要吃玉米

  現代醫學認為,玉米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營養成分,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 E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並防止其沉積於血管壁,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秋天正是玉米收穫的季節,每天吃一個玉米對預防心腦血管病很有幫助,但老年人一定要注意細嚼慢咽,避免消化不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2: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