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抵制"三俗"之風當從官員著手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zjd713 發表於 2010-8-19 11: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低俗文化產品是物慾社會的影射,要除去滋生這種文化的社會土壤,應從更為根基的制度建設入手。這首先更應該從官員自身的價值觀與情操著手,從自覺抵制「三俗」之風開始。

低俗文化產品是物慾社會的影射,要除去滋生這種文化的社會土壤,應從更為根基的制度建設入手。

胡錦濤總書記近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指出,要「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這是近年來中央最高層首次明確強調抵制「三俗」之風。香港《明報》刊文說,許多跡象表明,內地正發起一次新的「道德運動」,低俗化已被視為文化體制改革新課題。

以「相親」內容聞名的《非誠勿擾》一度紅極一時,但也引起人們對於其所流露出的拜金、浮躁、自大等價值觀的爭議。隨著國家廣電總局下發通知,《非誠勿擾》也只能自行整改。對相親節目的整改,被公認為是官方整頓低俗之風的開始。新版電視劇《紅樓夢》更是挨足了一通「板磚」,連《人民日報》都對其點名批評。對於一部電視劇,這樣的「待遇」堪稱罕見。還有鳳姐之流的粉墨登場,風頭一時無兩,更是引得廣電總局相關負責人直呼「鳳姐是低俗,應當堅決抵制」。另一邊廂,隨著北京一舉將天上人間夜總會延續十多年的張揚打翻在地,掃黃行動向全國其他地區迅速傳導,迄今這場風暴已刮向至少26個大中城市。掃黃行動自上而下,可謂風風火火、蔚為壯觀。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掃黃的成果總是被隨之而來的「黃潮」強勢反彈所掩蓋,從這個意義上說,抵制「三俗」之風、颳起掃黃風暴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各大城市高調掃黃很大部分是由於中央最近幾年查辦的大案、要案中均有官員涉案,並且涉案的官員幾乎全都涉黃,而涉黃的直接場所,就是當地的娛樂場所。這一結果,讓中央認識到,娛樂場所涉黃對官員的毒害不可小視。鄭州市紀委書記王璋一句「95%的貪官都有情人」,雖然並不新鮮,但還是又一次揭了所有貪官的老底,而且隨著反腐進入深水區,隱性腐敗行為逐漸浮出水面。在現實中,隱性賄賂者與官員不是一般關係,都是稱兄道弟、黃段子互發、不分彼此的哥們。賴昌星就有句名言,不怕領導有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愛好是什麼?不外乎就是聲色犬馬、風花雪月、酒池肉林、紙醉金迷。涉黃與貪腐相輔相生,自然也離不開官員自身的低級趣味、低俗文化。這種「貪官好色,情人撈錢,百姓埋單」的狀態折射到市民社會,自然助長了民間低俗文化成風,在如今信仰缺失的年代,更是直接導致了物慾橫流的拜金思潮蔓延,「無聊當有趣、無恥當個性」的價值觀畸形發展。所謂《非誠勿擾》是拜金、浮躁、自大,所謂新版《紅樓夢》是藝術俯就和諂媚,也不過是其忠於低俗市場的理性選擇。

低俗文化產品是物慾社會的影射,要除去滋生這種文化的社會土壤,應從更為根基的制度建設入手。這首先更應該從官員自身的價值觀與情操著手,從自覺抵制「三俗」之風開始。在當今之中國,人們僅將道德視為外在的約束規範,在內心深處喪失了對道德的崇敬,乃至懷疑和漠視道德的存在,忘記道德責任,推卸道德義務,不再對道德產生渴求、愉悅和喜好的情感。這種道德冷漠表現在官員階層身上尤為明顯,縱觀近年來落馬的陳紹基、王華元、黃松有、許宗衡、鄭少東等一批高官,都可謂能力不凡,但都是在道德上出了問題、栽了跟頭。把麻將聲換成鍵盤的敲打聲,把觥籌交錯聲換成琅琅的讀書聲,用和諧的家庭氛圍驅散色情干擾———如果官員都能以身作則,即便不能完全消除社會低俗風氣,至少也能為除去這些滋生低俗文化的社會土壤送來一陣清風。
(本文來源:南方日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5: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