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勿渲染「仇富心態」

[複製鏈接]

472

主題

1469

帖子

131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對風憶塵 發表於 2010-8-18 09: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勿渲染「仇富心態」

時間:2010-08-18 07:06:54.0    來源:大公報   本報記者:朱穗怡

在物質橫流的花花世界向來不乏「憎人富貴嫌人貧」的「勢利一族」,然而,近來這個「族群」在兩岸三地似有擴大的趨勢,而且在一些人的炒作和渲染下,把這種現象稱為「仇富心態」。需要解釋的是,這些人「仇」的並非財富,而是富人。

大陸媒體最近指出,大陸社會的「仇富」風氣日益增長,加上社會治安惡化等因素,讓大陸富豪紛紛移居國外,據統計,大陸去年申辦美國投資移民的人數就躍增了一倍。香港也有評論說,香港社會日漸瀰漫一股「仇富」情緒,很多市民都敵視富豪,傳媒也專找富豪錯誤大造文章,例如,「天匯」撻訂事件、大法官包致金的侄女被法庭輕判事件、以及社會上有關最低工資的爭論導致的社群對立等,都有「仇商仇富」的傾向。有人把大陸和香港的「仇富現象」歸結為近年貧富差距日益擴大,而且樓價飆升,大地產商的荷包越來越脹,靠微薄薪水供樓的小市民的錢袋則越來越扁,因此對富人的厭惡感油然而生。不可否認,貧富不均、社會不公的現象確實存在,通過不法手段賺取暴利的為富不仁者確實存在,醉酒鬧事影響公眾秩序的「富二代」確實存在,但為社會創造就業、為慈善出錢出力的富人也大有人在。因此,在看待富人的問題上不能簡單地「一刀切」,對於奸商當然應該鄙視,但對奉公守法的商人則應給予尊重,炒作「仇富現象」只會進一步挑起階層矛盾,對建立和諧社會百害而無一利。

不僅在大陸和香港,「仇富現象」似乎也蔓延到島內:富士康深圳廠區發生十多起員工自殺事件,董事長郭台銘被島內學者稱為「台灣之恥」;台塑六輕石化煉油廠上月發生大火,影響生態環境,當地居民舉行大規模示威;位於台中縣的台灣中部科學園三期工程和四期工程因環保問題而被法院勒令停工,令已投資生產的旭能光電公司及友達光電公司進退兩難;島內逾千名學者連署反對「國光石化」在彰化縣設廠。對於這一連串台灣知名大企業擴產受挫,島內有媒體認為這是「反商仇富」的心理在作怪。

然而,上周有機構調查島內男性最想讓哪位名人當父親,郭台銘名列榜首,而前五名中就有三人是企業家。可見,「仇富」在島內並非主流現象。其實,除了富士康,島內企業近日與民間的衝突主要還是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矛盾,若簡單地歸結為「仇富現象」未免牽強。不僅在台灣,全世界不少地方都面臨如何平衡環保與經濟的難題。

這兩年台灣為了儘快走出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大力推動投資項目,使環保問題日益顯現。最受關注的是,上月台塑位於雲林縣的煉油廠發生兩次大火,重油燃燒產生的污染物主要為硫氧化物,將導致毒塵、酸雨,對農業和漁產產生一定傷害。昨天當地鄉民舉行示威,主要是與台塑的賠償金額產生分歧,並未要求台塑立即關廠。可見,居民在為自己爭取權益的同時,也明白到台灣經濟的發展動力是來自這些大企業。其實,是顧環境還是拼經濟,島內早已立法規管,甚至當經濟或科技開發與環保有嚴重衝突時,「憲法」規定應以環保優先。所以,當產生這些糾紛時,還應回歸法律途徑解決,尋求雙贏之道,才能維持社會穩定,而宣揚「仇富」的人大概是唯恐天下不亂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8: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