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式民主屬「寡頭民主」;芝諾的斯多葛派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0-08-16 21:52:00) 人性本私 新浪博客

芝諾(Zeno,壬農)斯多葛派是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后的集大成者
斯多葛派強調父權作為社會權力的單位
羅馬-斯多葛和美國的制度均屬亞里士多德分類中的「寡頭類型」
美式民主與羅馬-斯多葛及亞里士多德所見政權的區別在於強調人權
美式民主是人權的衍生物,
離開了人權,民主只不過是一種無意義的政治形式
民主和專制之間,僅僅是制度上的一紙之隔
http://cid-36d976e82bb7123d.spac ... 2BB7123D!1690.entry
不僅僅是現代新派斯多葛國家,強大的羅馬帝以及普魯士德國,都因此而走上了絕路。將新舊斯多葛類國家的敗亡稱之為「克已奉公」喪失的所謂腐敗,只不過是掩蓋了這種「無私」體制的致命缺陷,而迴避其必然敗亡的歷史命運。芝諾創始的斯多葛派是吸取了蘇格拉底以後的雅典哲學的養分,為希臘君主國開明專製取代城邦民主和寡頭的新的政治模式的合法性論證而服務的。

斯多葛的代表人物不是因溫總管鍾情的奧勒良,而是創始人芝諾!芝諾(Zeno)漢譯名又稱為壬農,原來是犬儒一派的學生。芝諾解釋說是因為當時認為犬儒最接近於蘇格拉底的本意,(挺崇拜權威的),則顯然是在批判了犬儒something后創建了斯多葛哲學。亞里士多德去世時,芝諾剛剛接近成年。

斯多葛哲學顯示出與柏拉圖類似的強調城邦意義並加以絕對化(主權超越人權)。可以這樣說,雅典四學連同犬儒派,都是圍繞著城邦的意義而展開倫理論證。有了城邦和個人的利益為根據,雅典四學(還有犬儒),並不完全是哲學;只不過是用哲學的胡掐理由胡扯利益,因此大部分也不是法學;也完全談不上符合科學理論的邏輯要求,更談不上是科學。

從觀點立場相近看,亞里士多德應與斯多葛派有很多相似之處。斯多葛的創立者芝諾在思想性和系統性,明顯參考了亞里士多德的《政治學》而批判於烏托邦,雖然兩者沒有師徒的成分。兩者的關係如承前啟後。亞里士多德分析了150多種城邦政制,芝諾則從中組合出自以為是最完美的城邦政治哲學,——>事實上,芝諾雖不為中國人熟悉,卻遠比柏拉圖的烏托邦要完善。

按亞里士多德的分類,斯多葛派的政體觀點,應歸屬於寡頭類。事實上,今天美國的民主形式,也不是雅典原始的普民類民主,同樣歸屬於是亞氏的寡頭政治類型。因此要說「美國是不是民主」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民主有不同的定義。馬克思的民主就是法西斯專制,亞氏的民主是暴民政治,羅馬的民主是寡頭共和(亞氏沒錯)而美國卻是我們按人權為標準的真正意義上的民主,稱「美式民主」。

正是因為羅馬和英美在希臘政體學中歸屬寡頭類,讓馬克思及其門徒稱英美民主為「虛偽」的民主。亞里士多德的政體分類,是以「按公民身份決定政治權力的政體稱為民主」,「按財產確定政治權力的稱為寡頭」。斯多葛-羅馬以及今天的美國,儘管不是按財產決定政治權力,但是放任財產影響政治權力的分配,(注意「決定」和「影響」),因此歸屬於寡頭類型。

民主是否應與私有財產相關,直接等價於「私有財產是否神聖不可侵犯」;後者,正是馬克思之「公有制民主」是否仍是民主的關鍵要害。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的所謂民主與古希臘的暴民政治「剔除財產影響」的民主的接近等價的關係。明白私有財產與民主「股份」之間的關係,可以更容易看出,民主和專制之間,僅僅是制度上的一紙之隔。

顯然亞里士多德時代的民主定義,與今天人權社會的民主定義是不相同的,而後者既沒有被馬克思理解,也沒有被馬克思21世紀的門徒所理解。亞氏的民主政體和寡頭政體,僅僅從「公民權」或「公民財產」著眼,顯而易見沒有「人權」的概念。人權,正是通過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也就是讓馬克思發神經的「私人資本神聖不可侵犯」,而將亞氏的民主和寡頭政權的定義統一了起來。

羅馬和美國的民主政體,部分符合亞氏的民主定義,部分符合其寡頭定義,實際上是跳出了亞氏總結的三種政體的範圍。今天中國社會總以為美國政治是多黨制,實際上是誤解。美國和羅馬一樣,是「多社群制」。羅馬是宗族搶先,美國政治的要點是「多社群多地區」,然後才是多黨制。

每一個社群(象宗教多元)和每一個地區都是超出「黨」意義的票群,這樣就令財產對選票的影響,只能局限於本地區(縣市)。美國所謂的民主共和兩黨,是一個假象。美國政治在全國有N百個黨!多黨只是表象,分治才是實質。美式民主與羅馬-斯多葛的民主,又與雅典-亞里士多德定義的民主的區別,正說明了「美式民主是人權的衍生」,離開了人權的「民主」,只不過是一種混亂的政治形式。

《希臘城邦是商業性的和軍事性的;戰爭是貿易生產的一部分;貧富差距的激化;希臘最富裕的城邦最好戰》
《希臘「勞動人民」是軍人;運輸條件改善令戰爭不經濟;希臘「民主-寡頭」之爭「城邦戰爭」之爭》

《同性戀在古希臘得到鼓勵;柏拉圖的愛情;西方古代公有制文化缺乏家庭元素》
《哲學的社會利益背景;柏拉圖是「反動落後」的思想家;希臘內戰中反動派是平民「民主」》
《「犬儒(Cynicism)」是指獨立的敢說話的批評家》
《「犬儒」是批評家;過高的社會期望造就了「犬儒」;犬儒的壞名聲是因為他們的民粹色彩》
《犬儒不是剝削階級.勞動者的哲學;犬儒不反對奴隸制;犬儒有反社會的傾向》
《犬儒是原始的無政府主義;犬儒是對戰爭和城邦必要性的反思哲學;犬儒的個人主義萌芽非常原始》
《伊庇鳩魯(Epicureanism)並非「紙醉金迷的物慾」快樂;代表了希臘中產者渴望安定生活的的願望》
《伊庇鳩魯接近於以色列的基布茲;近似於「不信上帝」的基督教會;公有制「人人平等」導致衰落》
《馬克思和柏拉圖兩種烏托邦完全吻合;近2500年人類史是公有制瓦解的歷史;對城邦模式瓦解的反思》
《我黨新政宣揚的就是兩千年前的斯多葛哲學(Stoicism);為什麼廉潔並不能挽救斯多葛國家的滅亡?》
《父權制度就是三綱五常的法制化;《羅馬法》中「父權高於公權」相當於今天「人權高於主權」》
《芝諾(Zeno,壬農)斯多葛派;民主有很多定義;美式民主按亞里士多德分類是寡頭》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沙發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8-17 08: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沒事閑逛 於 2010-8-17 08:20 編輯

什麼叫學究與無用!這就是典型的例子!
或許以後中國海外民主人士應該改名並區分為「美式社區寡頭民主鬥士」,「英法小資產階級民主鬥士」, 「瑞士社會主義民主鬥士」,「古希臘浪漫主義民主鬥士」等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3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8-17 10:03 | 只看該作者
再給您補充一文章:」,「英法小資產階級民主」批評「美式社區寡頭民主」

FT社評:美國政府失靈了
英國《金融時報》 社評 2010年08月17日

美國眾議院上周中斷了夏季休會期,帶著一絲做戲的味道,通過了一項無足輕重的支出議案。此項議案已獲參議院批准,具體內容是要向各州撥款,用作教師和公職人員的薪資。這確實不錯,但由於相關經費來自增加企業稅收以及從其它地方節省下來的資金,所以刺激效果微乎其微。而最令人失望的是,這樣一項小措施竟然讓國會分裂和癱瘓了好幾周。

就業議案引發的僵局並不罕見——只是這次的議案最終獲得了通過。在國內政策方面,國會表現得無所作為,這一點選民很清楚。民眾對國會以及兩黨的支持率都接近歷史最低水平。近來,在經濟依然委靡不振,各種政策問題亟待解決的形勢下,國會無所作為,只是擺出了一副令人憤憤不已的無能姿態。議員們返回各自的選區,著手準備11月中期選舉的競選活動。他們將接收到一個明確的信息:你們在干一件可憐的工作。

不過,在未來幾個月,當選代表們將下定決心忽視他們。展望11月的選舉,兩黨都認為指責對方才能獲得更大的優勢。既然能夠對對方擁有戰術優勢,國會的政策和地位又有什麼要緊呢?候選人斷定,最重要的是鼓動核心支持者。只要他們共和黨人(或他們民主黨人)比我們更不受待見,即使我們民主黨人(或我們共和黨人)被廣大人民看不起,又有什麼要緊呢?

雙方的立場都非常堅定,誰都不敢冒險收回自己的主張,對許多選民具有吸引力的折衷意見(不僅是在經濟方面,還包括移民和其它重要事務)遭到擱置。兩黨相互之間表現出的敵意不是假象,而是真實存在的。

在美國,黨派之間的互相憎惡比在其它國家更加事關緊要,因為憲法規定,一切政策都要求折衷。在美國憲法中,制衡佔據顯要位置;如果沒有互讓,整個體制就會凍結。過去,互讓是很常見的。不作為也往往不是什麼糟糕的政策。但是,當形勢要求採取行動,而政治家拒絕妥協時,政府就失靈了。目前,美國政府失靈了。

在今年的休會期,美國政界人士應注意聽取廣大選民們的意見。雙方都應採取行動。人民選舉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是希望他終止這種僵局,促成折衷。他不應再把困擾這個國家的所有問題都怪罪在喬治•布希(George W. Bush)頭上。共和黨人不應再對民主黨人的一切提案都條件反射似地加以阻撓,而應開始煞有其事地討論政策。出現這種情景的希望很渺茫。短視的政治邏輯是堅持己見,美國將為此付出代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佛也跳牆 發表於 2010-8-17 11: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沒事閑逛
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關係,有點像中國古代的黨爭。輪流說了算,結果是許多合理的富有建設性的建議得不到實行,反而浪費了大量的公共資源。有時,甚至為了證明自己更正確,做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然後在歷史中被記載為「這就是政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07: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