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戴旭:中國能否擺脫下一場戰爭劫難

[複製鏈接]

910

主題

2378

帖子

715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諧和。 發表於 2010-8-16 07: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不久我曾參加了一個論壇,舉辦方當時邀請了60多個人,號稱是中國戰略界的精英,那天我本該在下午發言,但聽了他們上午的發言,我忍不住就把話筒搶過來 了。幾乎所有人都在講,我們的GDP已是世界第三,很有可能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說我們再忍10年,就可能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GDP大國,到那時, 我們中國說話就算數,就可以揚眉吐氣了。我說:「這個誰告訴你的?我怎麼聽不懂你在說什麼?」

    關鍵在GDP質量而非數量

    據我所知,1840年的時候,清朝的GDP是英國的6倍,英國是什麼國家?它是日不落帝國,它的GDP占世 界的5%,我們當時的GDP佔世界的33%,英國相當於我們的1/6。我說:你的GDP比英國大這麼多,你怎麼被歐洲肢解了?清朝軍隊當時有100多萬 人,1840年進虎門的英國遠征軍只有4000人,結果我們100多萬人的中國軍隊和人家4000人的一支軍隊簽訂了《南京條約》。到1894年,人家在 我們的土地上爭奪了50年之後,我們的GDP還是日本的9倍,你比日本多這麼多,怎麼反而被日本打敗丟了台灣呢?

    當時會場上的專家們說:那為什麼美國的GDP佔世界1/3,美國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呢?我說:這就要看GDP是由什麼構成的,不能光看GDP的數量。

    今天美國GDP的構成是什麼?太空產業、航空產業、船舶製造,人家的航空母艦全是自己造的,民航全是自己造 的,軍機也是自己造的。計算機產業、生物科技、現代農業,它佔世界第一的軍事優勢就是這些東西在支撐。日本的GDP是什麼呢?汽車工業、電子工業,全是這 些。正因為這些工業奠定了日本在世界上第二強國的位置。俄羅斯的GDP現在也是機械製造、航空工業、核工業。所以說儘管俄羅斯的GDP只有我們的一半,但 世界上仍然把俄羅斯當成大國,這也是俄羅斯下一步必將復興的基礎。

    再看清朝,我們清朝的GDP是什麼呢?清朝的GDP是茶葉、蠶絲、瓷器這些玩意兒,人家是什麼?鐵甲艦、大 炮。所以我說戰爭是雙方GDP質量的對撞,不是GDP數量的抵消。一天我和軍工產業的一個老總聊天,他說航空工業的老總提出,航空工業要在近幾年內達到萬 億產值。達到萬億有什麼用呢?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單純追求GDP,那就什麼都不是。我們今天的GDP跟清朝差不多,主要是什麼構成的呢?房地產、紡織 品。

    有一句話是薄熙來說的:「8億條褲子換歐美一架飛機。」8億條褲子想想堆起來有多大,把一個大型的廣場都佔滿了,才能換人家一架飛機。還有煙酒、玩具,就 是這些東西,這些東西在戰爭時不能轉換為國防力量,我們不能拿著玩具去跟人家打仗吧。所以在戰爭的時候怎麼辦?那就「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的長城」。

    在我的《盛世狼煙》那本書里,我說房地產支撐不了大國崛起,我當時有一個觀點,我說:現在的房地產,是國內 的壟斷資本和國際資本聯合起來打劫中國人民的財富。我們目前所有主力戰鬥機的發動機全是人家的,殲-10用的是俄羅斯的發動機,飛豹是英國的發動機,預警 機EL76是人家的原機,我們很多大型軍艦用的也是人家的發動機,你連個發動機都造不出來,搞1萬個億有什麼用呢?

    欠我8000億美元國債怎樣還

    美國人欠了我們8000億美元國債,我們想沒想過美國會不會還?我們的官員跟美國的領導人說:你要保衛我們 資產的安全。美國人說:你放心,你這塊肉在我肚子里很安全。那你什麼時候拿回來呢?它可能回不來了。我有好幾個理由可以支持。還是在跟金岩石(國金證券首 席經濟學家)聊天的時候,他跟我說過,他在師從索羅斯的時候,出席了一個會議,當時巴菲特就說:美國的經濟就是借貸經濟,不斷借債,推動美國經濟的發展。 有一個13歲的小孩問他:巴菲特爺爺,你不斷借債,你借的債,將來是不是要我們還?巴菲特就跟他說:好好學習,讓你的孫子替你還。

    有一次,美國經濟學家門蒂斯和我同時演講,當時台下的人問他,門蒂斯先生,剛才戴先生說了,這8000億美 元,你們肯定不會還我們了,你認為你們美國會怎麼還?門蒂斯說:當初我們欠英國人的債,我們把他們打跑了;後來我們又欠荷蘭人的債,我們也把他打跑了。我 們當時欠的不過是8000萬美元,這8000萬和你們的8000億就是數字不同而已,別的沒有什麼區別。這就是門蒂斯回答的。去年9月,奧巴馬宣布對中國 輪胎實施為期3年的懲罰性關稅以後,有55個國家在幾天之內對我們進行反傾銷起訴。一個美國人說的:目前世界各國都在拉幫結派,利用世貿組織的規則對中國 發起暴徒般的反擊。

    能否擺脫下一場戰爭劫難

    講到這個情況,我又提出一個問題,就是中國面臨的情況,除了內憂外患外,我們能否擺脫下一場戰爭劫難?美國 是一個軍工綜合體的國家,美國有1/3的企業在從事軍品生產。不打仗誰要軍火呢?所以美國到處打仗。我們今天用的很多東西,實際上都是美國的軍工產品。我 們的手機是美國在朝鮮戰場上用的一個戰場通信系統,那就是手機的原型。電腦是美國當時在核軍備競賽中為了超越蘇聯發明的。這些都是把軍用技術轉為民用的。 所以我說,美國一定會打仗。

    戰爭總是跟著財富走,這是世界經濟規律,就像食肉動物跟著食草動物走一樣。我們可以看20世紀的3次財富大 的轉移,第一次是歐洲從中國搶完財富以後,歐洲暴富起來了,在上世紀50年代以前,歐洲成了世界的財富中心,就在這個地方連續爆發了兩次世界大戰。第二次 財富轉移發生在七八十年代,中東的石油成為西方的命脈,所以從那時候,中東連續打了20多年5場大的戰爭。

    我認為未來20年,中國會面臨大的考驗。為什麼我說20年呢?到2030年的時候,我們的城市化可能達到最高峰,正好也是世界走出金融危機,世界新一輪經濟革命完成的時候,而且很多國家的軍事革命也完成了。所以這個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

    腐敗問題也會加速危機的到來。忘了奮發向上的生活,整天忙於滿足物質的慾望,這種民族肯定是要衰敗的,歷史規律就是這樣的。我希望我們的國家從GDP的迷途中醒過來,確立正確的戰略思維。

14

主題

1395

帖子

73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3
沙發
SirCat 發表於 2010-8-16 08: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10

主題

2378

帖子

715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152
3
 樓主| 諧和。 發表於 2010-8-16 09:08 | 只看該作者
SirCat 發表於 2010-8-16 08:46




大哥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4

主題

1947

帖子

4649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649
4
一九十一者 發表於 2010-8-16 10:59 | 只看該作者
此文有見地。希望引起中國政府的重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5
11nn93n9 發表於 2010-8-16 22:02 | 只看該作者
下一場戰爭,不一定是中國的劫難,更可能是中國的機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6352

帖子

1824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混世魔王

Rank: 4

積分
1824
6
金寶 發表於 2010-8-17 00:21 | 只看該作者
文章雖說出了一些要害,但還是有些偏激。
未來的大戰是金融戰爭。
打的是貨幣的支配權。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的金融系統獨立於美國控制的西方金融體系,因此對其來說會是一個重大威脅。
美國的產業空洞化,也並非不是社會隱憂。
總之,中國不能被西方牽著鼻子跑,而要堅持走自己的路,將人民幣逐步做成硬通貨。即使不與美元、歐元平起平坐,也至少能夠分庭抗禮。

以武會友 交結天下豪傑
板斧如風 專砍流氓阿飛
        邪不壓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匿名  發表於 2010-8-17 01:33
好文哪! 回顧一下170年來的中國歷史, 中國人應該警鐘長鳴. 自然界的規律是弱肉強食, 不練好武功, 是要受欺凌的. 中國人千萬不可自廢內功(民族之精神).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8
zjd713 發表於 2010-8-17 01: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8-17 01:37 編輯

能否擺脫戰爭,關鍵在於是否充分為戰爭做好了準備。。。這中間最困難的就是如何協調好準備戰爭和經濟發展這對難兄難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8: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