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浙江常山橋樑完工不到10年開裂 曾被評優良工程

[複製鏈接]

330

主題

805

帖子

43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atcher 發表於 2010-8-17 04: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浙江常山橋樑完工不到10年開裂 曾被評優良工程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9日09:33  新華網

「橋裂裂」成了「橋斷斷」。記者盛偉攝(來源:錢江晚報)

  新華網杭州7月 日電(「新華視點」記者裘立華、舒繼華)2000年底完工的長風大橋位於205國道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境內,根據設計標準應抗百年一遇洪水,工程建設投資1000多萬元,2001年7月被浙江省交通廳質監局評定為「優良工程」。

  長風大橋建成以來,當地並未遭遇百年一遇的洪水。然而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不到10年的大橋開裂並被迫重修。知情人反映,事發至今已近百日,沒有一家單位和個人被問責。「新華視點」記者為此進行了獨家調查。

  抗百年一遇洪水大橋不到十年開裂

  常山縣交通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全長270米、寬10米的長風大橋開工日期是1999年9月,2000年12月完工,橋樑施工單位是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設集團二公司,設計單位是衢州市交通設計院。

  但這座依據抗百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的大橋卻在今年4月出現了開裂現象。長風大橋旁邊的琚家村村民樊日劍就住在大橋旁。他說,4月12日11時左右,他突然看到大橋上出現了手指大的裂縫,一會迅速擴大到40厘米左右,可以伸進去一隻腳。

  樊日劍立即和其他村民站在大橋兩頭攔車,告訴司機不要通行,同時馬上報警。「幸虧是白天發現,如果是晚上,後果不堪設想。」樊日劍說。

  事發后,常山縣委縣政府領導趕赴現場,相關單位人員封閉了大橋,安排專人引導車輛往老205國道繞行。

  經初步勘查,共有10組橋墩的長風大橋橋面開裂主要是因7號橋墩下沉。經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檢測中心檢測數據顯示,大橋7-12號橋墩位於河床底下8米左右,水沖刷較嚴重。其中7號、8號墩基已被沖刷脫空,9號、10號墩基礎也受到嚴重沖刷。

  6月份,經過省市縣專家會診,長風大橋7-10號橋墩和20多米橋面被迫拆除重建,估計大橋完全修復,至少要到10月初。

  大橋斷裂給當地交通帶來巨大壓力。常山縣交通局副局長王偉說,在大橋斷裂之前,每天車流量為15000輛,而老205國道容納的流量只有3000輛,一時出現擁堵。

  事故背後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據在現場挖孔打樁的劉姓工人說,他打了十多年的橋樁,像這樣的大橋應該是採用打孔樁,但事實是他們採用了擴大基礎樁。打孔樁是直接打到岩層上的,而擴大基礎樁就是把地挖開,然後灌混凝土,比較淺,根本就沒到硬的岩層上,水流一衝,下面就空了。

  「採用擴展性基礎,就是為了省錢省時。裡面有沒有貓膩就不知道了。」另外一位工人說。

  對於長風大橋斷裂,當地交通部門認為是雨水太多所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大橋上游幾十米處有座長風大壩,大壩常年泄洪把橋墩基礎下面的泥沙沖走了。

  針對被大壩泄洪沖刷的說法,看守大壩的琚家村村民葉興利說,大壩是1997年建成的,比大橋要早3年建成,建橋時難道沒考慮這些嗎?

  葉興利曾在建橋時做過小工。他說當時挖橋基時,下面是黑色的煤炭層,當年設計和施工部門應該知道下面不是硬的岩層,但不知道為何最後還是採用這種基礎。

  記者採訪常山縣交通局副局長王偉,問雨水多是常年存在的現象,在造橋前兩年,常山縣曾發生過特大洪水,並且長風大壩建成時間比大橋建成早3年,經常泄洪,為何還採用這樣的設計?王偉說要找當年的設計單位衢州市交通設計院。但他說,從實際情況來看,當時建造單位在造橋的時候,還把橋基多挖深了兩米,已經是修改了方案的。

  當年大橋的設計單位衢州市交通設計院已經改製成公司。公司董事長應國強說,現在建橋確實基本不採用擴大基礎了,都採用了打孔樁,像杭嘉湖地區早在上世紀就採用打孔樁基。但建長風大橋的時候,衢州經濟不發達,建橋基本採用的是擴大基礎樁。相對來說造價低、時間快,所以往往採用這種橋基。

  記者問,建大橋的人最直接工作就是和水打交道,大壩下水流沖刷嚴重,為什麼小學生閱讀的《十萬個為什麼》裡面都說到的道理,設計單位會不充分考慮?

  應國強說,當年設計院成立不久,水平和管理經驗比較欠缺,所以就按照往常的經驗採用了這種設計。

  事發三月余損失超千萬元為何無人被問責

  由於205國道是從山海關到廣州的交通要道,日常交通繁忙,目前常山縣正在全力保交通,老的205國道被拓寬,數千棵人行道旁的樹也被砍掉。一位在大橋周邊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說,僅為這次重修增加的值班管理交通的人,加起來工資一個月就要6萬元。

  常山縣交通局副局長王偉說,大橋下沉斷裂造成損失確實很大,全部下來直接經濟損失可能超過千萬元。

  記者問,這個工程出現這麼多問題,造成這麼大的損失,是不是有人應該對此負責?

  王偉說,因為現在全縣上下都在保暢通,所以至今還沒有人被問責,相信以後會有的。

  應國強說,從事情發生來看,確實存在設計和管理方面經驗不足的問題。造成這樣的損失,設計單位壓力很大。但他也承認,因為現在正忙於保暢通,還沒有人受到問責。

  浙江省交通廳有關負責人在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等大橋搶通方案完成之後,將邀請有關專家對當初大橋的設計方案等進行分析。如果發現存在設計和質量問題,將對有關單位和個人進行問責。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01: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