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趙南坊)美國樂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紅人榜里,瑪麗亞·凱莉(Mariah Carey)、珍妮·傑克遜(Janet Jackson)、惠特妮·休斯頓(Whitney Houston)還有麥當娜(Madonna)必然是最閃亮的名字。那個年代正是幾位天後呼風喚雨之時,麥當娜自然不用多說,自從1986年發行《Like A Prayer》之後評論界就將這位出道初期的「舞女」奉為藝術家;珍妮·傑克遜則是在九十年代迅速崛起,竄紅速度之快甚至都讓她熱昏了腦袋似地遜嘲笑麥當娜「已經過時了」;瑪麗亞·凱莉和惠特妮·休斯頓此時也都在各自的高音區里如魚得水,沒有最高只有更高是她們的口號,1998年兩位唱將合作的《When You Believe》也許前有古人,但絕對後無來者。回顧是件既美好又折磨的事情,就像回憶起輝煌過去的同時珍妮·傑克遜不願提起「超級碗」的露點事件、凱莉和休斯頓不願被問及各自的失敗婚姻,麥當娜不願重提因「性感」而跟記者的交惡。時過境遷后曾經的紅人們早已不算紅,「紅人」的標準就是熱門,時下最熱的是凱莉·克拉克森(Kelly Clarkson)、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凱瑞·安德伍德(Carrie Underwood)云云,跟二十齣頭就泡在聚光燈下的年輕一代相比,各位奔四,奔五的歌后顯然已經「Out」了,但雖然不做大姐好多年,她們也絕對不是奧特曼!
雷人瑪麗亞·凱莉
作為四位歌后里最年輕的一位,瑪麗亞·凱莉顯然更能折騰。自從高難度唱功不再吃香她就轉戰技巧,2005年的《The Emancipation of Mimi》成為年度暢銷專輯挽救了凱莉一度暗淡無光的生涯。至此之後她就變本加厲地改變,2007年的《E=MC2》即是加強版的《The Emancipation of Mimi》,從高音神壇走下來的天後開始從說唱、雷鬼等風格里借取靈感,甚至跟風開發起時下流行的Auto-Tune,一切都說明凱莉在適應時代潮流,想跟無數新人們爭奪歌迷的耳朵。為了成為焦點甚至開始靠緋聞來維繫,今年新專輯《Memoirs of an Imperfect Angel》的首支單曲《Obsessed》即是把她與艾米納姆(Eminem)的陳年往事擺到檯面上,在歌曲MV中她甚至不惜自毀形象裝扮成艾米納姆的模樣,此類雷人的行為在以前的凱莉身上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的確,凱莉的變化屬於識時務,改變后的她活得很滋潤,成為繼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之後歷史上擁有熱門歌曲最多的女歌手,只不過此時的凱莉離曾經的花蝴蝶漸行漸遠,在邁克爾·傑克遜悼念活動上演唱《I'll Be There》時明顯看出凱莉對聲音的控制力大不如前,我們只能感嘆一隻花蝴蝶的遠去,一個雷星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