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拒大公國際進入 中國該好好反思

[複製鏈接]

24

主題

40

帖子

4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obar 發表於 2010-8-6 1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美國評級機構在歐洲債務危機中表現出的滅國能力,讓各界廣泛關注與警惕。中國亦開始重視培育和扶持本國的評級機構,但它的努力被美國千方百計剿殺。

    作為中國自主品牌的評級機構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日前推出《二○一○年國家信用風險報告》和《五十個國家信用等級報告》。與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結論不同的是,大公國際報告在調低了美、英、法等傳統發達國家信用等級的同時,提高了中國、巴西等新興市場國家的信用等級。尤為惹人關注的是,大公國際還「剝奪」了美國的AAA頂級信用評級。
   
    拒大公國際進美市場

    大公國際對美國評級機構發出不同聲音,被國際金融界認為是挑戰美國評級霸權的一次嘗試。但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四月中旬,美國政府已將大公國際進入美國市場的申請列入拒絕程序。大公國際被美國拒諸門外,這意味著美國打壓中國評級機構進入新階段。

    之前,美國打壓中國信用評級機構,採取的是參股購併方式,以所謂的輸出先進管理經驗與評級方法為名,控制中國信用評級機構,故意扼制其發展壯大。所以,中國信用評級機構經過三十年發展,至今在國內國際都毫無建樹,更談不上國際聲譽。

    與此相反,美國評級機構卻在中國跑馬圈地,佔據了絕大部分的市場份額。當年中國商業銀行謀求海外上市之際,美國標準普爾將中國十三家商業銀行的信用級別評為不具備投資價值的「垃圾等級」,使海外的戰略投資者以極低的價格買入中國商業銀行的股票,但從這兩年的情況看,西方投資者在這些投資中大發其財,總數超過一萬億元人民幣。美國打壓中國信用評級機構,既在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美國評級機構代表了美國的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是美國操控國際資本市場、在全球攫取經濟和政治利益的利器,也是美國金融霸權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怎麽會讓中國分享其霸權呢?

    今次美國拒絕大公國際進入美國市場,中國應該好好反思,為何中國市場任由美國評級機構進入呢?為何中國沒有法律規管這些美國評級機構呢?美國評級機構在中國肆無忌憚地作惡,中國政府自身是否存在管理問題呢?
   
    美國選擇性開放投資

    中國對美外交有一個巨大誤區,以為對美國展現善意,美國就會禮尚往來,對中國也回報善意。但殘酷的現實說明,這只是中國的一廂情願,當中國頻頻對美國打開大門時,美國卻對中國頻頻關門。
    對於中國在美國的投資,美國向來是一分為二的。那些過時的工藝、落後的產能、沉重的社會包袱,美國是熱烈歡迎中國投資的。至於能源性、資源性、金融性投資,美國則緊閉大門,絲毫不讓步。美國有選擇、有保留、有節制的開放,應該成為中國學習樣辦。

196

主題

8058

帖子

72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211
沙發
11nn93n9 發表於 2010-8-6 20:46 | 只看該作者
這很好辦嘛。沒有該機構的評級,中國的金融界就不何其做業務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3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8-6 23: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惑之禍 於 2010-8-6 23:03 編輯

酒香不怕巷深,等美國大公司不遠萬里紛紛來到大公國際討教時,大公國際一定要長長中國人民的志氣,請都不去美國,讓他們吃住都在中國,好好賺賺他們的錢。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8-7 09:42
評級是美國的殺手鐧,中國要搞,那可是動搖美國的根本的東西。如果沒有評級機構的配合,美國金融就沒那麼好玩了。
5
匿名  發表於 2010-8-7 15:22
反思個吊,大公國際就是MOGEN-STANLEY控股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8: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