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媒體熱評「兩岸軍事互信」

[複製鏈接]

472

主題

1469

帖子

131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對風憶塵 發表於 2010-8-6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媒體熱評「兩岸軍事互信」

時間:2010-08-02 08: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據中新社報道,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大校7月30日表示,為了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方面的一些顧慮,兩岸可以就軍事問題適時進行一些接觸和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按照「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方式推進。「至於說到兩岸軍事部署的有關問題,我想可以在兩岸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時候進行討論。」

這一表態引發了台灣島內各界尤其是媒體的高度關注。

《聯合報》刊出淡江大學教授趙春山的文章說,對於大陸軍方在兩岸簽署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后,首次在公開場合釋出這個訊息,「我們除了表示肯定外,並且認為這是一項善意的舉動。」

趙春山認為,這次談話之所以引起外界高度重視,還因為它再度提及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敏感議題。有島內學者認為,如果就廣義層面解釋,兩岸目前實際上已在進行若干「信心建立」的過程,其中包括文教交流、經貿協商等。

台灣《經濟日報》引述中國社科院台研所副所長張冠華的分析表示,兩岸先要有政治互信,才會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現在最需要的是,在增加政治互信上向前。

除了謹慎的「樂觀其成」外,台防務部門同時表示,兩岸軍事互信機制的建立,將依「先經后政、先急后緩、先易后難」的政策指導,配合兩岸協商進程。

台灣「中央社」7月30日引述台「陸委會副主委」劉德勛的話說,兩岸經貿交流所衍生的問題仍需透過兩會協商機制平台處理,等經貿議題解決了,包括軍事互信在內的兩岸關係才能有正面發展。

不過「陸委會」在7月30日的書面聲明中,也間接表達了不排除未來商談這項議題的態度。據台灣媒體報道,「陸委會」已和台當局防務部門成立「聯合任務編組」,針對互信機制進行先期研究。

對此有島內媒體認為,兩岸都應抓住歷史際遇,讓兩岸關係循序漸進地向前拓展。從這個角度看,大陸願意調整步伐,當能贏得台灣人民的好感,增加雙方的互信。

台灣《聯合晚報》的特稿評論說,從去年至今,兩岸軍方接觸也開始「熱絡」。除了過去的孫子兵法學會、兩岸黃埔軍校同學會外,今年也增加兩岸退役將領高(爾夫)球賽、座談會等交流,由「傳話」時代,變成直接交流。這大大擴增了兩岸軍方交流的可能,也逐步建立起對話的機制。

《中國時報》社論認為,隨著「大三通」后全面交往的啟動,兩岸在「非傳統安全」領域的協作難以避免,當局不妨從這個角度看待兩岸軍事互信的問題。社論提出,「安全協作」啟動對話,既「先易」又「漸進」,主要以「三通」為基礎,以「非傳統安全」(人道救援、海上應急救難、反恐、反海盜和環境生態保護等)為主要內涵。

這篇社論建議「安全協作」可循三條路徑:以「小三通」航線安全為主,兩岸定期舉行海上救難搜救演練;以「大三通」航線安全為主,雙方選定海域或船隻,派准軍事船隻從旁監護,累積兩岸互信;以「南海」航線安全為主,在南海範圍內,兩岸進行人道救援、反海盜及反恐,保持海上生命線暢通等演練,亦可協力維護海洋生態資源。(王大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9 02: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