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岸民間交流正逐步構建兩岸「生活共同體」

[複製鏈接]

472

主題

1469

帖子

131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對風憶塵 發表於 2010-8-6 09: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兩岸民間交流正逐步構建兩岸「生活共同體」

時間:2010-08-06 08:21   來源:半月談

兩岸民眾交流交往日益密切

兩岸經濟關係逐步正常化、制度化

兩岸民眾「心靈相通」進入加速期

兩岸民間交流步入「共同生活」新階段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帶來兩岸人民大交流

自1987年台灣當局被迫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以來,兩岸民間交流從小到大,逐步彙集成一股不可阻遏的歷史潮流,成為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向前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兩岸交流長期處於單向、間接、局部的非正常狀態。尤其是民進黨執政期間的一些不得人心的政策,一度使兩岸關係瀕臨危機的邊緣。

2008年3月,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兩岸關係也因此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兩岸之間很快恢復了海協、海基兩會的協商談判,在短短兩年多的時間裡,兩會先後舉行了5次協商談判,簽訂了14項協議,達成了2項共識。從開放大陸觀光客入台及周末包機正常化,到兩岸「大三通」的全面實現,再到2010年6月29日兩會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14項協議就像14條高速公路,使兩岸的連接之路頓時暢通。尤其是「大三通」的實現、ECFA的簽署,堪稱兩岸關係史上的兩座里程碑,極大地方便了兩岸交流及人員往來,將對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與此同時,兩岸有關方面還積極採取措施,進一步消除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中的障礙,為兩岸交流交往的擴大和深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如大陸方面調整和簡化大陸居民應邀赴台審批管理程序,向台胞開放多項專業技術人員資格考試,等等。台灣方面也正在推動落實包括開放大陸學生入島就學、承認大陸學歷、開放大陸遊客自由行等等一系列政策。政策環境的不斷優化,極大地方便了兩岸人民的交流交往。近兩年來,兩岸人員往來規模繼續擴大,特別是大陸居民赴台呈現激增趨勢。據台灣觀光部門推估,2010年全年赴台大陸旅客可望達到150萬人次。可以說,兩岸人民大交流的局面基本形成。

為更進一步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向縱深發展,中央適時出台新的戰略舉措。2009年5月14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了《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將海西經濟區定位為兩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先試區域,並在原海西論壇的基礎上升格舉辦海峽論壇。海峽論壇是為促進兩岸民間交流而搭建的一個平台,它具有鮮明的民間性、大眾性、廣泛性。上萬名台灣民眾參與,來自兩岸的基層民眾在論壇上互動交流,彼此了解,成為論壇的主角,這預示著兩岸民間交流已經不斷深入到社會生活層面。

兩岸民間交流正逐步構建兩岸「生活共同體」

兩岸「生活共同體」是近年來有學者針對兩岸民間交流大發展的具體情況而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它是指兩岸同胞通過實實在在的社會生活來用心經營、彼此感受到作為「兩岸一家」的溫馨、和諧與幸福。兩岸「生活共同體」與兩岸「命運共同體」一脈相承,但它又更世俗化和大眾化,因而更容易成為兩岸普通民眾的自覺行為。

兩岸民眾「共同生活」新階段的到來,是兩岸民間交流不斷深入、細化的結果,也是兩岸關係日益走向成熟的具體表現。

近兩年來,由於兩岸交流政策環境的不斷優化,交流條件的不斷改善,兩岸民眾交流的規模日益擴大,內容日益豐富和深化,從而推動兩岸「生活共同體」逐步成為現實。

首先,兩岸民眾的交流交往日益密切,往來交通日益便捷,交流規模日益擴大,兩岸社會已經逐步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際網路。全面「三通」的實現,讓「兩岸一日生活圈」成形。兩岸民眾交流交往的政策環境不斷優化,台灣同胞在大陸的學習、工作、投資等越來越便利,大陸同胞入島觀光、投資、就學等也已經或者即將成為現實。兩岸民眾的這種緊密聯繫,為兩岸「生活共同體」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其次,兩岸經濟關係逐步實現正常化、制度化,經濟交往密切,相互依存度加深,兩岸民眾的共同利益關係也逐步加深。海協、海基兩會所簽訂的14項協議將兩岸經濟關係帶入制度化合作的新紀元,兩岸已形成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體。此外,海峽西岸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海峽論壇的舉辦,將充分發揮閩台之間的「五緣」優勢,加強兩岸民間的融合,使兩岸「生活共同體」率先在海西地區成為現實。

第三,隨著兩岸民眾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利益聯結的逐步加深,兩岸民眾的「心靈相通」也進入了加速期。「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兩岸同根同祖同源,這種歷史文化聯繫是兩岸關係最為牢固的精神紐帶。隨著兩岸交流的深入,許多共同歷史文化記憶也被喚起,台灣青年廖信忠的《我們台灣這些年》,在兩岸讀者中引起廣泛迴響。兩岸媒體的溝通互動也日益加強,報道更為全面客觀,有利於引導兩岸民眾重新審視和認識對方。

繼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走向深入

兩岸民間交流始終是兩岸關係中最具活力的部分。30多年來,兩岸關係每向前推進一步,都無不得益於兩岸民間交流的不斷突破與創新。然而我們也應當看到,兩岸民間交流進一步發展的空間還很大,兩岸之間還存在許多限制兩岸民眾正常交流的制度障礙,比如承認大陸學歷,開放陸生、陸資入島,開放大陸觀光客自由行等有待突破。另外,雖然兩岸民眾往來日益便捷、密切,但迄今為止還有多數台灣同胞沒有來過大陸。推動和吸引更多的台灣同胞,特別是台灣中南部同胞到大陸參觀訪問,增加與大陸同胞的直接接觸,有利於增進彼此的了解,從而消除部分台灣同胞對大陸的隔閡與誤解。

兩岸關係的轉變,根基在民間,動力在人民。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首屆海峽論壇的講話中所指出,今後,在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道路上,兩岸雙方還要協商解決許多經濟文化問題,乃至要逐步破解政治難題。這一過程能否順利,能否取得實際成果,還取決於兩岸民眾怎麼看、怎麼想、怎麼做。

顯然,當前兩岸民間交流要在現有成果的基礎上,繼續向前推進,進一步走向深入,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提供更堅實的民意基礎,為未來兩岸破解政治難題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推動兩岸民間交流任重道遠!(胡文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15: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