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基因技術產業化在爭論中探索前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8-5 03: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07月12日 17:36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本報記者 左永剛報道  

  去年年底,農業部頒發了一個轉植酸酶基因玉米品種、兩個轉抗蟲基因水稻品種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

  其實,轉基因生物技術自誕生日起,科學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聲音。而圍繞轉基因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更是引發了對轉基因食品安全等問題的爭論。

  技術之辯

  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林敏介紹,轉基因是指利用DNA重組技術,將外源基因轉移到受體生物中,使之產生定向的、穩定遺傳的改變,也就是使新的受體生物獲得新的性狀。

  林敏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自然界轉基因現象隨處可見,一棵樹長了一個瘤子,這是由農桿菌轉基因造成。而農民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利用這種轉基因現象,通過傳統雜交的方法來進行新品種的培育。實際上,轉基因技術與傳統的雜交育種技術本質上是相同的,都是基因的轉移。」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蔣高明則認為,轉基因技術與雜交技術有本質上的不同,雜交多發生在同種、同屬或同科物種之間,親緣關係很近,如袁隆平研究的雜交稻是野生稻與水稻雜交,都是稻屬植物;而轉基因是發生在不同的類群之間,如將深海里的魚的基因轉移到西紅柿,將微生物的基因轉移到水稻。雜交技術基本尊重了自然界的生物遺傳規律,是比較保守的育種手段。

  由於對轉基因技術的不同認知,因此業界對於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也有不同的解釋。

  食品安全之爭

  轉基因技術用於農業,其出發點是減少農藥使用,減少環境污染,提高作物水分、養分的利用效率,進而提高產量。如將蘇雲金牙孢桿菌的基因植入水稻的遺傳物質DNA中,使水稻自身產生抗蟲毒素,殺死以水稻為食的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縱卷葉螟等害蟲。

  一直以來,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發展轉基因技術主要是用於非主糧農作物和經濟作物中,以提高農作物抗害蟲能力和產量。但2009年年底,農業部首次發放了一個轉植酸酶基因玉米品種以及兩個轉抗蟲基因水稻品種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這也是全球首次為轉基因主要糧食作物發放安全證書。

  此事在世界引起不少的爭論。在反對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觀點是,「不反對轉基因生物技術,但反對將轉基因作物商業化,通過各種途徑進入食物鏈」。而普通消費者也擔心轉基因食品安全問題。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朱禎表示,轉基因技術是一種中性技術,是否有害在於轉入的基因是什麼,如果轉入毒素,就對人體有害;轉入改良作物品質或者抗蟲基因,則對人體無害。此外,轉入抗蟲基因可以有效減少農作物蟲害,進而少打或者不打農藥。

  而蔣高明則認為,轉基因生物技術確實能對一些蟲害起到抵抗作用,但我國經濟作物引入轉基因技術以來,已經產生了嚴重的次生害蟲災害。這也是蔣高明反對轉基因技術應用於主要糧食作物的原因之一。

  據蔣高明介紹,2010年5月14日,美國著名刊物《科學》發表文章稱,在中國北方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中發現,種植轉基因棉花來殺死其主要害蟲棉鈴蟲,卻導致其次生害蟲的大量爆發。

  對於轉基因技術是否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支持者與反對派都舉出了一些來自國外的實驗實例。

  林敏舉例說:「2009年10月,歐洲食品安全局轉基因生物小組對轉基因抗蟲和除草劑給出了一個科學的意見,即在對人類和動物健康環境影響方面,轉基因與非轉基因一樣安全。」

  談到公眾對轉基因食品潛在隱患的擔憂,朱禎表示,其實轉基因技術用在農作物中的過程比現實中許多食品的安全隱患控制更加嚴格,相對更加安全。

  在爭議中前行

  儘管圍繞轉基因生物技術存在諸多爭議,但世界各國從未停止過對此項技術的研究與探索。在我國,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展也在不斷推進。

  2006年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列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16個科技重大專項,這也是16個科技重大專項中惟一一個與農業相關的項目。2008年該專項已經啟動。

  2009年生物產業被國家列為高技術領域支撐產業和支柱產業,繼而列入戰略性新興產業。

  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提出,要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的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的產業化。

  關於轉基因技術,發展還在繼續,爭論依然伴隨。對於爭論,蔣高明認為:「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要讓消費者自己判斷。在這方面,爭議的雙方應當以平和的心態告訴公眾事實真相。」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01: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