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西方間諜盯上中國地理數據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7-21 13: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2010年7月21日



  如果3萬餘口油井的坐標信息,戰時被輸入敵方導彈及靈巧炸彈的作戰數據鏈,那麼這些油井戰時被準確擊中的可能性將大增


     薛峰,出生於中國西安,美國國籍,1998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地質學博士學位,專門研究中國北方大別山的高壓岩石結構,被捕前為美國IHS能源公司的東北亞區經理。

    因竊取並買賣中國國家機密,7月5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對他做出判決,判處有期徒刑8年。據報道,薛峰搜集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所屬一些油田的信息和文件,還有一個包括3萬多口油井的地理坐標和儲量信息的資料庫,隨後以22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美國一家諮詢公司。

    這一案件驚動了美國政府高層。

    7月6日,美國國務院要求中國立即釋放並遣返薛峰。當天,中國外交部回應說,被告人的各項合法權益都得到了充分保障,中國的司法主權不容外來干涉。

    為何一起看似普通的案件會引發中美兩國的外交糾紛呢?問題關鍵點,是薛峰竊取的地理數據涉及中國的國家經濟安全和軍事安全。而越來越多的跡象也表明,中國的一些地理數據早已成為西方間諜垂涎的目標之一。

油井是戰時導彈攻擊目標

    美國駐華大使洪博培曾親自探視薛峰,並旁聽了約40分鐘的庭審。據西班牙《國家報》稱,一同被宣判的還有3名中國人。

    藉此,西方的一些輿論和政要辯稱案件只涉及「可以從商業途徑獲得的石油行業數據」,並指責中國濫用法律。美國駐華使館稱華盛頓方面對薛峰所受判決感到「震驚」,並呼籲「出於人道主義釋放」薛峰。

    油井在中國很多地方隨處可見,薛峰的行為為何會被處以重刑呢?有關軍情專家向本報解釋說,其實,油井的數據,如壓力、產量、成分組成、深度等都屬於國家機密,並有很詳細的密級劃分。

    這不是以國家機密搪塞,而是「吃一塹長一智」的結果。力拓案發生之後,國人開始意識到一些看似平常的經濟信息其實對國家安全影響巨大。中國大量油井信息的泄露,將使中國石油業在對外工程、油品進出口、設備採購等談判中,更容易被人分析出實際開採能力、貨物供求量及價格浮動空間等,從而讓中方處於不利境地。這對石油進口依賴度很大的中國來說,等於被操控戰略命脈。

    除了事涉經濟安全,實際上,這些地理信息還可以大量運用于軍事。軍事專家指出,如果3萬餘口油井的坐標信息戰時被輸入敵方導彈及靈巧炸彈的作戰數據鏈,那麼這些油井戰時被準確擊中的可能性大增。

    各國軍隊對地理情報的重要性早有認識。如二戰中,中日全面開戰前,日本不滿足於航空偵察得到的粗略數據,先後派出千餘人到中國進行實地非法測繪。這個系統的地理情報搜集活動收效很大,開戰時,日軍所持中國地圖竟然比中國軍隊自己的地圖還要精確得多。
    又如阿富汗戰爭打響之前,美國陸軍裝備司令部也利用得到的當地地理數據,出資10億美元構建了逼真的阿富汗虛擬戰場,模擬了從沙漠到叢林以及擁擠的街道等各種地形。

美日聯手搜集中國地理情報

    軍事專家指出,現代戰爭中,作戰部隊對地理情報的要求越來越高,現雖然大國都擁有衛星、航空偵察能力,但由於高空偵察精度受限,地球表面曲率、大氣折射等導致圖像變形等原因,派出各種人員進行現場勘測和比對驗證仍是不可少的情報搜集手段。

    2006年12月22日,美日兩國簽署了《地理空間情報合作官方文件》。這份文件使雙方相互提供各自掌握的世界各國的詳細地理數據,包括地形、航路、最新測量數據以及地名、航線、地磁氣、東海深度等廣泛領域。美日在對外發布消息時把這一合作宣稱為針對朝鮮,但實際上這個合作並沒有限制偵察對象和情報交換範圍。來自中國的地理情報顯然在美日聯合搜集和共享之列。

    在美日為這一合作進行接觸和醞釀時期,日本人在中國非法搜集地理信息的情況接連出現。2005年9月23日,日本國土情報技術研究所所長大林成行,與他的學生東俊孝攜帶兩台高精度GPS接收機,通過在當地居民家設置GPS接收機作為固定站,以汽車為流動站的方式大量採集數據,擅自採集了和田機場、和田市至當地重要水利設施公路的地理坐標數據。

    此前,解放軍新疆駐軍巡邏部隊也發現過日本遊客在軍事禁區附近勘察現象。駐疆某部參謀李強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回憶,當時巡邏部隊在禁區邊緣例行檢查一輛越野車,發現車上日本遊客使用的地圖極其細緻,幾處在中國民用地圖中根本不存在的禁區內無名小道、便橋都有清晰標註,甚至編號與解放軍自用地圖一致!在隨後與地方安全部門一同檢查中,發現了車中筆記本電腦、照相器材中的大量軍事禁區內地理信息。

    二戰中,日本未侵略到新疆等地,沒有掌握新疆的詳細地理信息。美日地理情報部門長期缺少對中國西北地區的一手勘測和校驗資料。近年來,西方間諜不時光顧這一地區,試圖填補這一情報空白。

國外都有嚴格的「地理禁區」

    「美國之音」等媒體說中國在薛峰案中小題大做,但其實美國政府和民間企業對重要地理信息也保護得很嚴。

    柯林頓時期美國提出的八類「必須保密信息」包括很廣。其中「國家安全有關的科技事項、美國政府保護核設施的計劃、與國家安全有關的基礎設施易受攻擊的信息」這三項都涉及地理情報。

    「9·11」以後,美國安全部門對地理情報更加敏感。比如,如果中東、阿拉伯裔人士使用谷歌地球等地圖軟體頻繁關注一些「敏感地帶」,就會引起情報人員的懷疑。而美國商業機構、企業對自身重要的設施會聘用保安公司嚴格保護,如核電站、油井等大量的地理信息,絕不是「在網上隨便就可以查到」。外國人如果手持照相、勘測器材前往附近長時間逗留,絕不會隨意測量而不受阻攔。

    反觀國內情況,民間機構以及部分政府機構的保密意識都不強。李強參謀回憶,當年他們抓獲有嫌疑的日本遊客后,地方有關部門向部隊通報調查了結果,嫌疑人是通過某旅行社辦理的相關手續,旅行社在收取費用后不查實遊客「來疆旅遊並尋找某古迹遺址」的說辭是否可信,既不派翻譯、嚮導,也不向有關部門通報,就代租車輛任由日本人隨意到軍事禁區附近活動。李強參謀說,一些地方在對外招商、旅遊服務、科考合作等活動中,對地理信息的保密意識仍需要進一步加強。

專家支招:警惕中外「合作」泄密

  7月12日,地理學博士、軍事專家姜春良少將,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詳細闡述了非法地理測繪對我國軍事安全和經濟安全造成的威脅。
  
間諜集中在幾大重點地區

    《國際先驅導報》:境外人士非法測繪主要集中在我國哪些區域?

    姜春良:
新疆、江西、上海、長白山以及我國西南、華中、華北等地區都有大量的外國人進行非法測繪,這對我們國家的安全造成很大的隱患。他們獲取的目標情報包括軍事目標情報,如維持對方作戰能力的機場、港口、城市指揮中心、軍事基地等;政治目標情報,包括國家領導人居住所在地、領導人行動可能去的地方;經濟目標情報,如大型煉油廠,大型製造基地等目標。這類情報還有一些標誌性的建築,敏感建築等。

  Q:除了測量一些具體的地理位置,外國人非法測繪是否還有其他目的?

    A:
非法測繪一方面是為了解準確的經緯度,另一方面通過到當地了解當地的人口規模、道路建設等情報、大樓及周邊的基礎設施等。為什麼外國人要經常實地測繪,因為經濟發展、人也在不斷活動,而且正處於高速發展的城市,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的不斷出現,這些都是需要隨時了解。這都是他們為了作好戰鬥準備威懾你,作為對政治、軍事、經濟領域競爭「知已知彼」的一部分。

打著學術研究與經濟合作的旗號

    Q:境外人士一般以何種身份和方式進行非法測繪?

    A:
我國有些區域是不允許任何外國人進入的,但有些非法測繪者往往冒充旅遊者、學者的身份進入。另外,還有一些國家通過一些對華投資與合作項目間接地部署在一些敏感軍事、政治設施周圍,這些外國機構投資並沒有多大的經濟收益,實際上只是為了獲取情報,像海南的軍港周圍,都有很多的外國機構和組織,這也是獲取情報的一種形式。

    還有一些外國機構甚至通過贊助希望小學等形式,想方設法靠近或進入一些中方不允許進入的目標區域。

  Q:目前我國對非法測繪的管理存在哪些問題?

    A:
地質數據因非法測繪而流失的情況實際上還是很多,但現在國家正加強這方面控制,一些地質數據的流失已經得到基本的控制。現在的問題是,有一些國外機構打著學術研究、經濟合作的旗號對我國進行測繪,而我國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和一些學者或是出於保密意識不夠,或是為了某些眼前利益,與國外機構進行所謂「合作」,這些都會對我國安全造成重大隱患。

    Q:應該如何保護我國的地質數據?

    A:
從我們每個公民來說,都需要對國家地質數據加強保護,不能隨意向不熟悉的外國人提供準確的地理測繪信息,也不能向他們提供自己準確的地理位置信息,我們都需要有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安全意識。有些人從利益角度出發,與外國進行非法測繪的人進行「合作」,對此我們都需要提高警惕。另外,國家層面有國家測繪法,我們需要繼續加強測繪行政執法工作,不斷加大測繪違法案件查處力度,依法查處測繪違法案件,保障國家安全和利益。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7-21 22:27
西方加快了對中國戰爭準備。
3
匿名  發表於 2010-7-21 22:28
禁區內應該安裝GPS干擾裝置。
4
匿名  發表於 2010-7-22 00:30
where i work, cell phones don't even work...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15: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