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奇的三峽水量「逆調節」 丟了誰的臉寒了誰的心

[複製鏈接]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18:4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7-19 19:29 編輯

核心提示: 三峽工程的全部功用之中,最為人周知的有兩個:一是發電,一是防洪。據說三峽一修,「百年一遇」自然不在話下,「五百年一遇」在三峽大壩前也只能低眉俯首。

三峽工程的全部功用之中,最為人周知的有兩個:一是發電,一是防洪。據說三峽一修,「百年一遇」自然不在話下,「五百年一遇」在三峽大壩前也只能低眉俯首。因此,當江西、湖南、湖北遭遇暴雨襲擊的關鍵時刻,傳來三峽大壩泄洪的新聞,這種「以下游為壑」的作法引髮網友熱議自在情理之中。

輿情就是命令。「中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針對「既然在汛期也要泄洪,我們還修這個水庫有什麼用處?」的疑問,立即進行了長篇解釋。不過實踐再次證明「一點五」這廝就是素質低,因為儘管對其一再掀起學習新高潮,愣是沒搞懂那個「水力發電工程學會」想說什麼,又說了些什麼。

冥冥之中,忽然記起黃萬里老先生的預言:三峽水庫對水量的調節是一種「逆調節」,心裡頓時亮堂起來。什麼叫「逆調節」?就是豐水期需要三峽水庫蓄水的時候它要泄洪;枯水期需要三峽水庫泄水的時候它要蓄水。

前兩年的冬天,洞庭湖流域、太湖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枯水期,湖面大幅度縮小,船隻不能航行,三峽的水如期而至了沒有?沒有!它要發電。這次,江西、湖南、湖北的汛情開始緊張,它蓄水了沒有?沒有!它要泄洪。

任何一項工程,建的時候總是牛氣衝天,總是到了非建不可的危急時刻,條條理由都成立,於是乎,任何異議、反對之聲哪怕是真知灼見也在這堂而皇之的「大局」之下化為灰飛煙滅。為何工程上馬的時候,中國人傳承千年、被凱迪社區挪作「提醒」的那個「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不靈驗了呢?難道這就是與時俱進的時代內涵?
shehui.daqi.com/article/2925559





真的讓人不寒而慄 新聞聯播曝三峽大壩對洪水逆調節
時間:2010-07-19 | 來源:凱迪社區
核心提示: 昨晚看新聞聯播一個節目令我疑惑,長江九江段水位已經超警戒水位,武漢即將迎來今年最大洪峰,。並且長江流域暴雨正在肆虐。而三峽大壩加大泄洪。這不是雨中送大水嗎?今天看了這篇評論令人不寒而慄。

昨晚看新聞聯播一個節目令我疑惑,長江九江段水位已經超警戒水位,武漢即將迎來今年最大洪峰,。並且長江流域暴雨正在肆虐。而三峽大壩加大泄洪。這不是雨中送大水嗎?

今天看了這篇評論令人不寒而慄。

但願這不是真的。

下面是轉帖

7 月17日下午,三峽大壩開啟4個泄洪深孔和1個排漂孔。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預測未來2-3天內,三峽大壩將迎來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洪水,堪比1998年長江三峽河段的最高峰值,這也將是三峽水庫建成以來所面臨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洪水挑戰。

黃萬里先生反對建三峽的時候就有一個理論。庫尾梯度理論

就是說三峽的水不是平面如鏡,而是有一個水力梯度

比如壩前的水位175米高程了,壩尾也就是重慶朝天門的水位可能就在200米高程了。

由於所有的計算都是按照鏡面175米最高計算得,當然不排除故意這樣計算來減少移民和工程預算,以利獲得人大通過。

這也就是直到今天仍然移民不止的原因,工程支出不停的增加。

這也正是不論下游是否洪水滔天,三峽也要泄洪的原因。再不泄洪上的水下來了,庫里水到了175米時,重慶已經被淹了

記起黃萬里老先生的預言:三峽水庫對水量的調節是一種「逆調節」,心裡頓時亮堂起來。

什麼叫「逆調節」?就是豐水期需要三峽水庫蓄水的時候它要泄洪;枯水期需要三峽水庫泄水的時候它要蓄水。

前兩年的冬天,洞庭湖流域、太湖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枯水期,湖面大幅度縮小,船隻不能航行,三峽的水如期而至了沒有?沒有!它要發電。

這次,江西、湖南、湖北的汛情開始緊張,它蓄水了沒有?沒有!它要泄洪。

早看到這個帖子就好了。我看了一圈材料,才明白過來,總結一下,給樓主當註腳。

水庫的防洪能力取決於防洪庫容的大小,而水庫庫容的大小又取決於水庫蓄水位的高低。三峽剛要上的時候,說的是正常蓄水位175米。按照這個算的發電、移民、防洪(特別說明是對中下游)的好處。有新華社為證。

但如樓主所說,說明由於水力坡度等原因,實際上你是蓄不到那個高度的。到了2001年11月30日,中/國三/峽工/程日報發表了記者陳平採訪長江水利委員會庫區處汪/小/蓮總/工/程師的報告。
當三峽水庫蓄水至海拔135米時,庫區二十年一遇(72300立方米/秒)的來水的設計回水水麵線為∶

三斗坪三峽大壩壩址∶135 米;

秭歸老縣城∶136。1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6公里,水位上升1。1米)

奉節縣城∶146。7米(距三峽大壩壩址 162。2公里,水位上升11。7米)

忠縣∶154。8米(距三峽大壩壩址370。3公里,水位上升19。8米)

豐都縣城 ∶157。8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29公里,水位上升22。8米)

涪陵166。2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83公里,水位上升米31。2米)

水庫影響末端在涪陵李渡鎮,高程為169。4米(距三峽大壩壩址493。9公里,水位上升米34。4米)。

這些還是135米時候的數據。也就是說,發20年一遇大水的時候,三峽如果蓄到175米,重慶就淹沒了。

也許,是因為看到了這些數據, 在這篇報道之前,溫善章,曾前後質疑過三門峽和三峽的老科學家,就已經呼籲說:三峽工程的正常蓄水位應降為不超蓄的155m (科技導報 > 2001年8期)

總之,大水時到175,才能最大程度為下游防洪,但此時回水就沖了上游。枯水時到175,上游可能安全,但下游沒有水,船都浮不起,談何泄洪。在2006年大旱的時候,抓緊時間沖了一下156,宣布涪陵成為深水良港了,趕緊撤。2009年又大旱,趕緊沖175,但還沒達標,下遊河道航運就中斷了。

所以當時旱,我們納悶說為什麼大旱要升水位,人家有苦衷的。而且說是純粹為了發電也冤枉他們了。是為了用謊言和錯誤,來掩蓋謊言和錯誤。

所以,大家都意識到,三峽只能存 150米左右的水,不指望它什麼防洪航運效益,只要它不為害就好了。慢慢地,我們不再聽到「正常蓄水175",而變成」千年一遇的洪水才175「。175 的夢想退卻后,曾有一段安撫大家說」前期正常水位156「,這次看來,連156都不行,因為xx年不遇的正巧都遇上了。這就是三峽146米泄洪的原因。它實在不行了。

另外要說的是,三峽庫區本來的長江段,也是有自然防洪能力的,被替代了——或者說吞噬了。

我水平低,這個文章是 2002年的,應該更有說服力。

我覺得最痛心的是,很少有什麼事情,大家的預測、預警這麼准,這麼精確,但不該發生的都發生了。

最近幾天,三峽拆東牆補西牆,存點水存不住了放一點,下游告急了再存住。

評論 (1)2010-07-16 15:02:07老高:這又是真的嗎?(為了發電,不顧P民)98年洪水的時候曾設想如果三峽工程有的話,可以防止洪災,在三峽工程竣工時也表示能防止千年一遇的洪水,但今年卻還是重複了12年前的一幕。水庫從上月汛期以來一直泄洪,印證了畢生反對三峽工程的已故水利專家黃萬里「逆調節」理論,即在枯水期蓄水、汛期時泄洪,三峽大壩的防洪功能形同虛設。 據民政部統計,7月1日以來,暴雨已致雲南、重慶、湖北等10個長江流域省市3230萬人受災、118人死亡、47人失蹤。重災區湖北省有五大直接與長江相通的湖泊,以及逾五500座水庫超出警戒水位;湖南省洞庭湖和鄱陽湖水位上漲,被賦予調蓄滯洪功能的黃蓋湖超出保證水位30米,隨時可能大泛濫。多日來,不斷有民間專家、網民發表文章批評,長江下游汛情告急之際,三峽大壩卻不斷向下游泄洪。水利部門數字顯示,三峽水庫的水位,6月底至今每日變化不大,顯示大壩不斷排水。截至14日下午,三峽上游水位是149米,較正常蓄水位175米低26米。當年三峽工程設計、施工時,官方不斷強調工程是防洪為主、發電次之,但輿論質疑當局為保發電安全不肯騰空水庫。三峽集團解釋三峽工程不能只蓄不泄,要做好洪水再次來臨準備,又強調三峽防洪能力有限,不能完全解決長江防洪問題,不能使長江防洪一勞永逸。但在下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寄於一線之際,被委以重任的三峽工程必須分清何為勞永逸。但在下遊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寄於一線之際,被委以重任的三峽工程必須分清何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大旗保持中立。--------------------------------------------

大旗廣東省網友2010-07-13 16:32:41 發表

周恩來幹了一件最對不起人民的事就是收養了這個禍國殃民的李姓野種!!!早應該把他浸死在尿缸里。

jgta 大旗北京市網友2010-07-13 12:11:32 發表

這篇文章在放屁!! 看看本次主要降水區域,在長江中下游。三峽水庫蓄水和泄洪要根據庫容要求實施。 對三峽工程的污衊詆毀,無不是有些國家對中國水利的嫉妒。 四川大旱怨三峽,大地震怨三峽,等等全是扯蛋。 愚昧不可怕,但偏見比愚昧離真理更遠!




-------------jgta 大旗北京市網友,看到此條消息又有什麼話說?--------------------------------------------
洪峰通過廣安 城北三分之二被淹老城區全面進水
2010-07-19 18:40 來源:中新網  作者:蘇坤明 廖小兵 張國盛 共 0 條評論
據廣安區抗洪防汛指揮部消息,截至今天下午5點,水位達238.06米,上漲25.66米,超警戒水位9.16米,超保證水位3.69米,廣安老城區全面進水,街道進水深7至10米,水位是廣安市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高洪水。
7月19日,廣安區老城區一片汪洋。中新社發 杜修戰 攝凡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圖片】

  中新網廣安7月19日電 (蘇坤明 廖小兵 張國盛)受渠江上游巴河、州河流域普降暴雨或大暴雨的影響,渠江四川廣安段水位猛漲,廣安城北已被洪水淹沒三分之二。19日下午,廣安史上最大洪峰過境,到下午5點,洪峰己順利通過廣安。

  據廣安市抗洪防汛指揮部消息,這次洪澇災害發生速度快、強度大、範圍廣,是廣安近160來年來遭遇的最大洪水,廣安區全區農作物和民房、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損毀嚴重。截至記者發稿時,暴雨洪澇災害已致廣安城區和49個鄉鎮(街道) 25萬多人受災,共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近8億元。

  據廣安區抗洪防汛指揮部消息,截至今天下午5點,水位達238.06米,上漲25.66 米,超警戒水位9.16米,超保證水位3.69米,廣安老城區全面進水,街道進水深7至10米,水位是廣安市有水文記錄以來的最高洪水。

  廣安市食品葯監局加強對受災葯械企業的監督檢查,做好被污染食品藥品的統計、銷毀工作,杜絕水淹葯械和變質藥品進入流通市場。同時幫助受災企業抗洪搶險,力爭早日恢復受災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完)
(新民網編輯:)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沙發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19:00 | 只看該作者

三峽工程已經被證實嚴重不合理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7-19 19:04 編輯

三峽工程已經被證實嚴重不合理

三峽水運明年又要翻壩

  本月初,重慶市發改委、港航局官員以及民生實業、太平洋實業等該市主要出口貨運企業前往湖北,就明年三峽工程五級船閘升限改建期間,貨物翻壩事宜與湖北方面進行了磋商,相關應急方案已報送交通部。

  2006年,三峽工程五級船閘升限改建期間,現在雙向通航的兩條船閘屆時將有一條關閉施工,而另一條將承擔目前的通航需求。「相當部分貨物將被迫翻壩」,太平洋公司稱,此次船閘改造工程將持續1年時間。

  一旦對出口貨物實行翻壩,首先是貨運周期將延長。來自市外經貿委的數據顯示,目前超過80%%的出口貨物選擇水運。太平洋估計,如果翻壩,單向航運時間將延長2-3天,而往返時間則比目前增加五六天。

  另外翻壩費用也將大幅增加。太平洋稱,2003年4月10日至6月15日,三峽工程67天斷航翻壩過程中,單個集裝箱運輸成本大幅增加,而明年翻壩的成本將更高,單個集裝箱費用預計可能會增加700多元,增幅達60%%。
三峽工程十年(真相):十個沒想到

十年前的今天 (四月三號) 全國人大通過了在長江上修建三峽大壩的決議,據官方傳媒稱,當消息傳來,庫區人民歡欣鼓舞,燃放鞭炮以示慶祝。十年過去了,庫區人民歡喜 (如果他們真的曾經歡喜過的話) 的勁頭早已隨長江水東流而去。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現在恐怕說不清是該喜,還是該愁,當奉節水泥廠的老工人在「精彩第一爆」中看到自己修起來的廠房瞬間灰飛煙滅,當「屈原故里」的農婦不得不砍掉即將掛果的柑桔樹,當古鎮大昌的移民揮手告別居住了十幾輩的「溫家大院」而各奔前程…… 也許他們有很多「沒想到」。不僅這些平頭百姓,就是這工程的決策者,規劃者,鼓吹者,擁護者或不明不白者也有許多個「沒想到」 。


⑴ 沒想到三峽大壩會出現這麼大的裂縫

《南風窗》報導,幾年來,一直流傳有「三峽大壩開裂了」的說法。不久前,北京有傳媒說 「大壩開裂了,還能不能蓄水?」更引起了人們對三峽工程的格外關注。記者趙世龍實地採訪發現,大壩壁上從上到下有條條裂痕,縫寬可以插入成年人手掌。一名施工員告訴記者,出現裂縫的原因是,「原來每個(澆築)工段與工段間的隔板材料出了點問題,可能下面的基礎還出了點問題……」開始發現時,裂縫只有0.1~0.2毫米,後來發展到最深的裂縫有2米多深。

王家柱副總經理比較坦率:「三峽工程施工9年以來,總體上來說大方向是好的,但還是出了一些缺陷、事故,有些事故還是相當大的。如導流底孔表面不平整,下面那個架空,都處理了一年多。當然對整個工程來說,都是局部的少量的,但還是對工程的進度有影響,對今年的影響比較大。由於發現得比較早,處理基本在前年跟去年,今年因為要截流了,如果再出現那種比較大的缺陷,連處理的時間都沒有了。」

當記者問道:「三峽大壩有沒有傷筋動骨?有沒有推倒重來的可能?」

三峽總公司的另一位負責人彭啟友說:「壩面裂縫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問題是會不會對大壩造成危害。現在發現的這些裂縫,最近經過專家的鑒定,不屬危害性裂縫。但如果不處理好呢,有可能發展成為危害性裂縫。」

張超然總工程師似乎自我安慰地說,「(裂縫)對水電工程來說,是一種正常現象。」同時也承認,「但是在預測方面,我們沒有想到它的發展速度,想到的不夠。」

好在是一種正常現象,好在還來得及修補。但以後恐怕得多想一想,想得夠一點,花這麼多銀子壘起來的大壩畢竟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老百姓的血汗錢。


⑵ 沒想到三峽水庫的防洪庫容沒那麼大

《三峽探索》得到的幾份「內部參考文件」表明,中國政府高層領導人不僅知道三峽工程所提供的電能可能不夠穩定,也可能相當昂貴,而且已經知道三峽大壩的防洪能力並沒有以前宣布的那麼大。這些「內部參考文件」包括清華大學著名教授,八十年代三峽工程論證中的環保主審人張光斗2000年4月1日給三峽工程的主要負責人郭樹言的一封信。信中說:「三峽的防洪庫容問題可能你們知道了,沒有那麼大。這個研究是清華作的,錢副主席知道后,把長江水利委員會找來問,他們也承認了。這也可以解決,無非把水位降到135米,影響幾天航運。但這件事在社會上公開是不行的。」

再大再難的事我們科學家和工程師們都有辦法,但只是不能向社會公開。

湖北省新任省委書記俞正聲談到,他到湖北在走馬上任時,有人對他說,你現在到湖北去可就好了,三峽大壩也快建起來了,水患問題也快解決了。俞說他不這麼看。三峽工程即使建好了,也還是有水患問題。只是發生的機率和危害少一點,所以湖北上上下下都要高度重視,不能掉以輕心,否則就對不起湖北的父老鄉親。

看來俞書記還不那麼喜歡吹牛,算得上個難得的明白人。

再請看新華網消息:近日從有關部門獲悉,到2003年國家將投資200億元加固長江中下游重要堤防。

據了解該投資項目包括湖北石首河灣整治、安徽樅陽江堤、江西贛撫大堤等一系列長江干堤整治工程。加固工程將於2003年6月前完工,以確保三峽工程首批機組按計劃投產發電。上游三峽的發電要靠下游固堤來保證? 雖然不合乎邏輯,人們還是聽出了畫外音:朱熔基是在按清華水利教授黃萬里先生的遺囑,在做最後補救!這等於在說,三峽工程的防洪功能是靠不住的,所以加固下游堤防必不可少。

三峽工程的防洪功能不過如此,總讓平頭百姓有些沒想到。


⑶ 沒想到移民還不得不外遷

在全國人大通過三峽決議的前後,很多人打包票說移民不是難事。李伯寧更是拍胸脯擔保說,只要按他的法子搞「開發性移民」,多種點兒柑桔,所有移民不用外遷也可以過上舒心日子。李伯寧不愧是毛主席的好學生,還真的在庫區某地培育了大寨式的「開發性移民」典型,經官方傳媒一宣傳,真的引來不少參觀取經者,連中央的高官和一些著名專家知名人士也被他哄得一楞一楞的。都以為這下中國人可以破解「世界難題」了。

殊不知要遷移的人真的太多了一點,三峽這地方雖好看但地面太「不平」也太「瘦」了一點,把所有的移民都「靠」在村後邊山上面還有個水土保持問題,有個環境問題,用時髦說法叫持續發展問題。李伯寧的法子並不是處處靈驗,最後朱總理下決心把十二萬農民移出去。沒想到移民還不得不外遷。

《三峽工程報》報道,湖北巴東的千多號移民本來都「靠」在村後邊山上面了,可惜搬遷安置的「質量不高」,朱總理的指示一來,大夥都要求外遷。移民局覺得上面有精神,下面有熱情,再花錢把大夥又搬了一次。移民為了生存不怕多折騰一回,幹部考慮到「安定團結」 也不惜多花點銀子,只是這移民支出的窟窿越來越大……


⑷ 沒想到移民經費越來越不夠用

《 21世紀經濟報導 》在「三峽工程資金流調查 」一文中寫道,三峽總公司為什麼「突然」 採用上市融資的直接融資方式?一個現實考慮就是減債。兩年前陸佑楣在北京新聞發布會上對中外記者說,預計到2009 年工程全部竣工時總投資可控制在1800億元以內。但另有公司財務部的一項測算認為,因三峽工程施工期長達17年,且其資金來源多元化,計入物價上漲及施工期代替利息的動態總投資難於準確計算,粗略估算約為2039億元。但陸承認,截至2001 年底,三峽工程資金累計到位762億元,其中資本金來源佔45.64%,債務性資金來源佔54.3 6%,從總的趨勢看,資本金的比重逐年下降、債務性資金比重逐年上升。

同經國家批准的靜態投資同口徑做比較,到2001年末,水庫移民費用支付超前,至2001年末已超流程安排61.4億元。資金平衡年將比預計的2006年推遲到2009年。國務院三峽建委副主任郭樹言這樣解釋移民投入的急劇上升:「今年移民工作的難點,一是135米水位線下移民任務非常艱巨,部份城鎮和基礎設施進度滯后,必須採取得力措施;二是庫區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間緊、任務重,技術要求高;三是部份農村移民后安置質量不高,需要抓緊研究發展經濟的措施。」

郭主任多少比陸經理直爽一些,三點點出了問題的要害。

移民經費越來越不夠用的另一原因是貪污腐敗 。 在中國, 負責工程啦,移民啦,救災啦,扶貧啦,歷來就是肥缺。管三峽的工程和移民,自己不伸手要也有人會送錢上門 。 正如王渝生在他的報告「故陵黑幕」 所披露的,一小小的村官只辦一個假移民就有人大把大把送錢上門。 更不用說那些直接掌管移民經費的大小官員 。

雖然負責移民是公認的肥缺,但一不小心,肥缺也「傷人」的。重慶豐都縣的國土局長黃髮祥因貪污移民經費實在太多已成殺雞嚇猴之「雞」,萬州移民局的一個小出納王素梅因挪用移民公款搓麻將賭博被判終身監禁,不得不在萬州監獄度其餘生。特別是總理朱熔基從李鵬手中接管三峽建委主任后,一再警告大小官員們謹慎行事,三峽移民經費萬萬動不得,稱其為「碰不得的高壓電線」。

朱總理可能也沒想到貪污腐敗如此嚴重。移民官員也沒想到用那麼多錢移民,移民還是不滿意。


⑸ 沒想到移民工作如此之難

3月25日新華社發出一篇報道,「三峽移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隸屬於統計部門的專業調查隊伍重慶市農村調查隊在實施三峽移民工程10周年之際,公布了一項跟蹤多年的調查結果:此次調查的負責人說,他們對100戶農村移民家庭進行了跟蹤調查,其人均收入達1890元人民幣,比重慶市普通農民人均純收入高近300元人民幣。搬遷后的三峽移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移民家庭收入水平明顯高於當地農民收入。更鼓舞人心的是:移民家庭冰箱、彩電、洗衣機擁有比例是普通農戶的3倍,電話、自行車、摩托車擁有比例是普通農戶的2倍。

筆者對統計部門總有點兒不放心。很多「老外」也開始對中國的統計數據心存疑問。最近《經濟學人》、《華盛頓郵報》和《遠東經濟評論》都在問同一個問題:中國經濟統計數據有多少可靠性?

我的問題是:雖然是專業調查隊伍,有一個問題至關重要:這100戶農村移民家庭如何選取的?並不是說 100戶家庭就沒有代表性,而在於抽樣調查的方法。如果是壩區的宜昌縣朱家灣,我信。那兒的移民早通過「區位優勢」發財致富了。還有那些頭腦靈活有門路有手藝加上又移了一個好位置,做到收入水平明顯高於當地農民也不難。使人糊塗不解的是,既然移民有這許多好處,搬遷后的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加上冰箱、彩電、洗衣機,移民們又何苦要「 賴」著不願走呢?為何還要以爆破方式「依法移民」呢?

據《三峽工程報》,在巫山縣南陵鄉活躍著專職的「拆除工作隊」,他們不僅巡迴村社將政策法規宣傳到戶到人,同時對一些抵觸情緒大的「釘子戶」進行耐心細緻的說服教育。「對少數不聽教育,外遷后仍居住原籍的移民戶,實施強制房屋拆除 (炸掉)」,據說這一過程雖屬強制但「按法定程序申請」,故稱之為「依法移民」。「依法移民」發端於巫山縣上游的雲陽縣,那兒的黨政官員為了加速移民進程,儘快將移民外遷,採取了一系列強制措施,並不惜把四位移民代表投入監牢,使當地移民人心惶惶,怨聲載道。

本刊去年最後一期刊登了一位熱心讀者從四川成都轉來的一封信。該信是重慶市巫山縣一名年近90的老者托他們將此信轉交給有關移民部門的。老人與他的兩百多位鄉親的搬遷已經四年多了,但政府許諾的飲水、用電、土地問題均未獲解決,加上選址不當、幹部貪污、弄虛作假、移民與遷入地的居民的矛盾等等一系列問題,使移民們強烈要求儘快落實政策或乾脆將他們再全體外遷。

中國科學院三峽課題組的研究人員在萬縣五橋區也作了一項跟蹤調查,那兒不僅移民人均土地減少,收入下降,接收了移民的當地居民也面臨同樣的困難。他們的研究比較冷靜,語言也實在,沒有用中國人特別熟悉的概括方式和語言推斷說,三峽庫區處處如此。因為他們畢竟是嚴肅的學者而不是隸屬於統計部門的專業調查隊伍,也不是新華社妙筆生花的記者。

一位中國學者在三峽庫區做調查研究時,一位鄉鎮級的移民幹部對他抱怨說,「別人都以為做移民工作有權有利,移民官員威風八面。說句大實話,我們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我們真是兩邊為難:上面要求我們儘快把移民移走,但移民經費總是到不了位。有時甚至一拖就是一年。我們把移民動員好了,他們把房子也拆掉了,但我們拿不出錢來付給他們。你說這工作怎麼做?再說嘛,你要別人一下子離開生活了幾代人的故土背井離鄉,有的遠遷千里之外,有的一家四分五裂,也不知道前面有多少溝溝坎坎。你說這工作好做嗎?可上頭總是壓著我們限期完成包干任務,底下的群眾罵卻我們是黑良心的貪官。我們真象風箱裡頭的老鼠,兩頭受氣!」

難怪負責三峽移民的官員感嘆: 沒想到移民工作還是很難。


⑹ 沒想到三峽庫區的污染愈來愈嚴重

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網站消息,日益嚴重的污染正發出警報:治水污染迫在眉睫。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鄒家華報告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檢查水污染防治法的實施情況。鄒家華指出,檢查發現,長江流域的水污染造成的害日益明顯,長江流域的水環境不容樂觀。2000年與1999年相比,長江劣於三類水標準的長佔總評價河長的26%,比1999年上升了5個多百分點,上升態勢明顯,其中,長江沿岸排污口的排污是成污染帶的根本原因。鄒家華說,由於投入不足等原因,不少城市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后,根本不能適應水污染防治的要求。隨著重慶人口不斷增加,全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多,去年底達4億多噸,而全市僅有3 個處理量較低的污水處理廠,全市污水處理率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在三峽工程施工高峰期,國家環保總局《長江三峽工程生態與環境監測公報•2000》出台。在這份也是由政府部門發布的公報里,道出了一些真情:

「由於人為活動影響,庫區一些珍稀水禽已成為短暫停留的旅鳥」;

「庫區農村能源短缺,薪炭林面積和薪柴量持續下降,水土流失嚴重」;

「庫區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增多,經濟損失較大」;

「庫區船舶污染事故和傾倒垃圾行為時有發生,對江水造成的污染嚴重」;

「庫區污染治理緩慢,特別是城市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廠建設嚴重滯后,幾乎所有污水均直排長江幹流及其主要支流,大部份垃圾向長江傾倒或堆棄在江邊,給大壩蓄水后的庫區水質帶來重大隱患。」

這就難怪張光斗教授開始著急。在給郭樹言的信中表達了他對三峽環境問題的擔憂。也許是對中國科學院同行的負罪感,這是因為當科學院的科學家們在三峽工程論證中對生態環境方面的影響顧慮重重時,作為環保主審人的張光斗竭盡全力地說服了他們。張光斗教授是在考察了重慶,這個佔三峽庫區面積75%及移民總數85%的新設中央直轄市,並與重慶市環保局官員座談后呼籲中央政府為三峽庫區污染治理撥款3000億人民幣。令張光斗教授特別沮喪的是,當地環保局官員對庫區環境狀況,污水及治理皆一無所知。而後者則抱怨他們沒有經費開展相應的工作。

原來聽說三峽建壩有利於改善環境,沒想到庫區的污染愈來愈重,治理起來還各有各的難處。


⑺ 沒想到清庫的工作如此艱巨

「三峽治污、清庫剛開始並沒有被重視,這從它的經費預算可看出來,只是象徵性地列了一點,」重慶市政協常委雷亨順教授說,「而實際上它和三峽工程、三峽移民一樣重要。三峽水庫淹沒區的垃圾和有害有毒物質數量非常大,不清理乾凈,危害將會非常大,在這個問題上決不能賭!更不能掉以輕心!」

「這些東西不清走,對三峽庫區的水環境危害太大了,後果令人揪心!」重慶市政協副主席韋思琪說,「三峽庫區庫底清庫工作的好壞,與水質保護、安全發電和航行以及防止惡性傳染病的蔓延等都密切相關。我國正實施南水北調工程計劃,庫區水質的好壞,不僅影響整個庫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而且將影響中國半壁河山的可持續發展。」

「即使是一般墳墓的清理也是很難的,」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位官員說,「水庫淹沒區埋葬期15年內的墳墓,原則上都要清走,由於沒有墳墓檔案,死亡原因不清,也要把棺木和葬的屍體取出,運到庫外燒了,墳土要翻出來曬四次,最後消毒無害才行。」

清庫的另一項工作是滅鼠。「在庫區的城市裡,老鼠很多,特別是在垃圾場,老鼠尤其密集。」重慶大學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的王里奧博士說。「主要是用捕鼠夾和鼠藥滅鼠,」市疾病預防中心的工作人員說, 「這些老鼠不消滅掉一定的量,水淹上來后,都往山上跑,密集度一大,容易造成鼠疫,這在國內外都有先例。」

但最近重慶市又發現用鼠藥滅鼠不是個好辦法,因為毒死在洞里的老鼠和毒藥在蓄水后都可能污染水體。故通過《重慶晚報 》以優厚待遇向全國求聘滅鼠專家。

沒想到小小的耗子也變成了一個大難題。


⑻ 沒想到文物寶貝越挖越多

正如戴晴前幾天在美國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演講所指出的,中國前幾代專權者出身軍人,80 年代以後的領導人出身工程師。無論哪類人當權,對人類文明遺產的保護都從未放在一個重要位置。文革中的「破四舊」 很多人記憶猶新。

即使受過良好教育的專家學者們也對三峽地區的文物保護不屑一顧。兩院院士潘家錚、張光斗均嘲笑把錢花在文物保護的做法。張光斗教授曾對三建委負責人說:「涪陵的魚石樑 (又稱白鶴梁,位於涪陵市的長江邊, 因將自唐朝1200年以來的長江枯水位變化及其周期刻於魚形的江邊岩石上而得名,被譽為世界水文奇迹) 保護,根本沒有什麼意義,看又怎麼樣, 不看又怎麼樣? 對我來說,沒有張飛廟 (位於雲陽舊縣城的長江對岸,為紀念三國英雄張飛而建) 又有多大事呢?」

來自全國各地的考古工作隊正在三峽地區作搶救挖掘。沒想到是,三峽地區文物寶貝越挖越多,前天發現了戰國的文物,昨天報道說挖出唐城,今天又發現了宋城,有的寶貝還沒和考古學家見面就被賣到紐約的拍賣行。

根據北京新浪網今年二月的文化專題報道,在三峽考古現場的專家說,明年水庫蓄水前,三峽地區的文物只有百分之十來得及發掘,餘下的百分之九十隻有眼睜睜地看著被三峽水庫淹掉。該專題還設計了一個小型問卷問讀者對此事的看法,筆者看了一下當天 (2002年2月7日 ) 的投票結果:57% 的讀者說不高興見到這麼多文物古迹被永久淹掉。

咱們中國人常以悠久的歷史和燦爛文化而自豪,但真正得到的時候,又毫無愛惜之心。


⑼ 沒想到地質災害接連不斷

直到2001年5月,開工八年後,才有消息稱三峽庫區地質災害情況:其中滑坡3465個,崩塌和變形體1190處。另據新華社2002年1月18日消息,1982年以來,在這一地區發生的重大地質災害就有40多起,目前仍有1500處崩塌、滑坡體。在這些崩滑體中,有957處位於2003年三峽工程初期蓄水的135米水位線以下。據長江水利委員會2001年7月的一份資料顯示,三峽庫區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地帶有1302處,宜昌市轄區內達202處,滑坡總面積23.1平方公里,總體積為5.1億立方米,需作出處理的有141處。可見三峽工程的決策者當時並不知道這些情況。

既沒想到也很奇怪,這滑坡,崩塌還有地震好象故意與三峽工程的決策者和建設者過不去,一會兒武隆雲陽老縣城出現滑坡,一會兒秭歸興山地震,不幾天聽說巴東新城建在了老滑坡體上不得不異地重建,過了幾天雲陽新縣城又出現巨大滑坡體,威脅了上萬人的安全,又過了幾天秭歸出現崩塌,這回可真的砸死了人。

從國家立馬追加40億撥款整治地質災害來看,三峽工程的決策者已經意識到「沒想到」問題的嚴重性,欲加以補救。但很顯然與庫區垃圾的清理問題一樣,他們在臨時抱佛腳。在滑坡、崩塌這些世界難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的今天,撥款是不是很有用呢?


⑽沒想到礙航斷航的時間這麼長

據《重慶晚報》報導,重慶航運公司的老總們日前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根據三峽工程施工總體安排:從11月開始到明年6月,長江將第三次被截斷。與江水同時被切斷的,還有長江上的運輸。這次長江截流引起的礙航、斷航時間,不是1998年的52天,不是1999年的20天,也不是前些時李鵬的講話中說的67天,而是要達到270天左右。

據悉,此次長江三峽的斷航、礙航將分為三個階段:11月到明年3月,靠臨時船閘通航。由於臨時船閘通過能力有限,目前每天上、下水的200多艘船舶中,約有1/3無法通過。而從2003年4月至6月,長江三峽壩區客貨運輸完全中斷,交通部門預測受影響的客、貨運量分別為145萬人次和535萬噸。旅客和部份貨物將不得不走「下船-過壩-上船」的路線。

2003年6月以後,永久性的雙線船開始使用,專家認為,根據經驗,至少有一年半處於磨合期,這期間通航保證率只有60%左右。重慶企業損失:10億元以上?對於長江上從事客貨運輸的長江輪船公司和民生輪船公司等航運企業而言:「將是長江航運最艱難的時期 」。

人總有人的局限性,沒想到或是想到的不夠也許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人們總在為此付出代價。而付出代價最多的是那些背井離鄉的人們,孤立無援的人們,面對政府的空頭許諾陷於困境的人們。我們擔心不知以後還有多少個沒想到,比如說機組安裝,電力銷售,泥沙淤積,永久船閘,還有那個升船機如今似乎隻字不提了,清庫能否清徹底,蓄水后水質究竟會怎樣,已經搬遷的移民是否穩得住能致富,還剩一多半移民能否移得出……

黃萬里教授抱憾辭世 中國再無人反對三峽工程


中華航運網
三峽工程已經被證實嚴重不合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3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19:04 | 只看該作者

黃萬里:畢生反對三峽工程的人 預言大壩終將被炸掉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7-19 19:09 編輯

觸目驚心!!告訴你一個真實的三峽
趙世龍的BLOG

重慶嘉陵江幹得幾乎成了一條小河汊子。
三峽工程在一片爭論聲中開建,中國那些御用專家們就迫不及待地宣布:三峽建成之後,將發揮防洪的效能,且三峽防洪功能是第一位的,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長江洪水的威脅。會成為調節四川盆地氣候的空調。夏天它能使沿江地帶降溫;冬天則因這個大空調而不再寒冷,三峽區域將呈現冬暖夏涼的氣候特徵。三峽大壩不會礙航,長江這條黃金水道暢通無阻……
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終於蓄水成庫了,由02年的135米而到05年的155米,媒體和專家照例按宣傳口徑發布普天同慶一片歡騰的報道。質疑和清醒的聲音的發出和傳播都是那麼地困難,幾乎湮沒在一片喝彩的主流聲音中了。網上倒是不乏反對的聲音,但多為不諳內情的人的發言。雖不乏真知灼見,但往往熱議不到點子上。
那些主流派專家們,照例出來進行粉飾工程。你說不好他就說好,你挑問題他就來給你個七虛三實且不無誤導的「解答」,反正一般網民們,也不可能生而知之地對這方面專業知識有深入了解。就算你質疑,也往往抓不住他的痛處。
但是自然地理和大小氣候的改變,卻不因誰對誰錯而稍有停滯。因此,我一直試圖寫些什麼。
近年長江科考的發現,對長江的成因有了直觀的證據。在科考隊發現,宜賓以上的向家壩壩址,位於四川盆地與雲貴高原之間的另一構造與地形捩點,那裡地面以下2500米有斷層存在,地表現有水溫達到攝氏七十多度的溫泉。而三峽的長江古河床已抬升到海拔巫山等地1350米的高度(河面高度不足100米);在江漢平原,同期沉積則埋藏於地面以下1000米左右,而且這一區域至今還在強烈下降。強烈上升區與強烈下降區之間的轉折部位恰在三峽出口的南津關附近,那裡有個明顯可見的九蜿溪斷裂,從總體上看對南津關以上40公里的三峽大壩壩基很不利。
參與過多次長江科考、有「世界河王」美譽的楊聯康(國家國土資源部研究員)近年多次對外界指出:
「不能只用地質學家的平面視角,因為它幾乎與三峽峽谷毫無關係,只可以適用古比雪夫、阿斯旺等眾多平原水庫,而按照地貌學家的觀點,三峽的問題恰恰出在250萬年來峽谷迅速抬升,鄰區明顯沉降上,即這是一個時間、空間的四度空間問題。」
「不宜照抄所謂『國內外工程實踐表明由水庫造成的觸發地震,一般不超過這一地區天然地震震級』結論。因為中國大河存在世界最嚴峻的新構造運動形勢。」
根據他的調查:古長江已證實抬升為1250米,而在清江與長江三峽的分水嶺上,古長江河床抬升到了1800米以上。(記者註:在遠古長江故道的清江沐撫大峽谷兩旁山頂上,本人也發現了1600米山頂上存在古長江河床)。而三峽工程論證報告使用的抬升高度僅300米,對於論證地殼活動性屬嚴重失誤。此結果明顯影響對誘發地震強度的認定,有過於傾向問題不大的不科學態度,必須重視研究搞清楚!
2003年6月份三峽蓄水成庫,三個月後的9月15日20時30分,大壩以西直線距離300多公里的長江南岸鄂西利川市建南鎮黃金村,一口廢棄多年的古鹽井突然發生強烈天然氣井噴。這個井口直徑6.25厘米,底部有4個氣體噴口同時穿越地層向上噴發,日泄漏量約4萬立方米,噴發的氣體高達20米,震耳欲聾的氣流聲在幾百米外都能聽見。(在長江南岸方斗山背後。與長江直線距離不過幾十公里。)
2003年12月19日20時31分,三峽水庫誘發了蓄水成庫以來最大的地震——大壩以西直線距離80公里巴東小溪河西岸馬鬃山村,發生了烈度為2.5級左右的地震。三天後,距大壩以西直線距離300多公里長江北岸開縣天然氣發生井噴,導致244人死。(與長江直線距離也不過數十公里。)
2006年3月26日,開縣再次發生井噴,火焰高達百米,數日方反壓制服。(與長江直線距離同為幾十公里。)
重慶人熱得鑽地了!抗戰時和深挖洞時的防空洞派上了用場,自然的涼風是每個人所企盼的。
上述的這些事例,一直被當作單個偶發的事例,沒有將它聯繫三峽蓄水、對自然生態的多重改變來看。據我多年調查研判:這些偶發事件,都與三峽蓄水后地表水壓陡然增強有關。三峽蓄水之初的蓄水高程是海拔135米,庫容123億方,而到今年工程全部竣工時,蓄水高程將達到海拔175米,庫容為393億立方,是此前庫容的三倍多,相應來說,對地表地層的壓力也增大了幾倍,岩溶地形的斷裂、岩隙、溶洞為庫水高強的下壓力滲流,三峽可能面臨更為誘發地震、壓迫川東天然氣田導致井噴的嚴峻形勢。二次蓄水發生的幾千次中小地震是一種信號,這是地層在積蓄能量,一但蓄水75米的高壓強到來,可能的變數風險就會增高。
科學研究已清楚表明,修建大型水庫一定會誘發一定程度的地震。二次蓄水幾個月後,據湖北省地震台網測定,10月27日18時52分04秒,在湖北省隨州市三里崗附近發生4.7級地震。此次地震震中地區震感強烈,個別土坯房倒塌,小部分房屋開裂。震中周邊地區襄樊、鍾祥、荊門、荊州、宜昌、天門、武漢、黃陂等地有感。其後當地又續發至少50次微震。10月28日13時,隨州市三里崗附近再次發生4.2級餘震,震中區震感強烈。這次地震是二十多年來發生在湖北境內最大的一次地震。 地距三峽大壩不過幾百公里,有地質學家認為和三峽水庫的建成有關。
一個地質學者告訴我:「蓄水三個月半年到三兩年,就發生這麼多事故,和我們論證三峽工程時,對地下情況調查不明有關,三峽工程上得太倉促了啊。井噴在蓄水前期就一再發生,顯而易見是庫水壓迫岩溶地形裂隙孔洞,形成地下水滲壓壓迫地下氣田所致。而蓄水三年間發生這些變故的時間,對於地質時間來說,就相當於人之一秒。換言之,就是說在地質的時間裡,蓄水才一秒鐘地下就發生反應了。」
那麼,就到該反思三峽工程上馬不科學不民主的時候了。反對意見那麼高,不明情況那麼多,14個專項論證報告,有五個報告專家組不簽字,都擋不住政治工程的強硬上馬。可能沒有哪個國家敢於在地質情況如此不明,超過1/3工程論證報告專家組不簽字的情況下,還能強行上馬。論證時,反對者請出去,贊成者請進來,排除異已意見,一切皆往有利論證,最後得出的結果可想而知。象水壩實力很強的美國,其論證方式卻相反,人家是要把反面的可能一一證倒了,才可能心裡有底工程上馬。
換種思維看問題:當年全國人大票決三峽工程時,2000多個代表們,有幾個人對地質、水工、大壩方面有專業知識?既沒有,負責任的態度就應該是投棄權票,因為你不能對你不清楚不了解的事情表態和行使表決權,如果你這麼做了,你這是對國家的瀆職,你這是對人民的犯罪!但三峽票決只有100多票反對,600多票棄權,高達1000多票贊成。當然再以進程的眼光看,這已經是多年被譏為人大表全票通過敲橡皮圖章的一種進步了。民主制度方面的缺陷帶來的制度惡果,最後在樁樁件件事情上得到了體現,三峽即是其一。最終國家被利益集團綁架了。
按說三峽水庫建成了,水面增加了,氣候應該更加濕潤才是。卻不想蓄水156米,迎來的卻是川東建國以來五十年來最嚴重的乾旱。高溫酷暑天氣連創四川最高記錄,不但持續時間長,而且氣溫更是破記錄的達到45度(這還是官方公布的溫度。很多重慶人認為遠遠要高於這個溫度。)。重慶遭受百年未遇大旱,導致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90.7億元人民幣,其中農業損失農作物受旱面積超過2000萬畝,糧食減產超過3成,有820萬人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去年夏天到今年春天,大旱一直持續著,重慶長江段成了一條細流,上游金沙江的梯級水庫卻還在「按計劃」蓄水。三峽下游的洞庭湖,自打三峽蓄水起,就開始露出乾涸面目,以往煙波浩淼的東洞庭,如今幹得幾乎徒步可以涉過。鄱陽湖也迎來了乾旱。二湖流域可是自古「江南」的核心區啊!
不管作用多大,三峽成庫事實上改變了整個長江流域生態。
不是說冬暖夏涼么?會增加降雨么?怎麼修了三峽工程氣溫反而升高得更厲害?政府和那些專家們哪裡去了?為什麼不對此作出解釋?這些專家們在左推右搪中找不出合適的理由。如果說三峽對氣候沒有影響,那是瞎說。因為前一段就是這些權威部門言之鑿鑿地說三峽將對氣候產生影響(冬暖夏涼空調說),現在突然說沒有了,那不是證明此前的說法是狗戴嚼子——胡勒么?如果有影響,為什麼不像所說的降溫作用,而是持續高溫乾旱?
最後御用專家們總算找到借口了,那就是「全球大氣候轉暖」,簡言之就是四川大旱和三峽工程無關,是整個地球變了。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影響評估室主任張強認為,四川高溫現象是在大系統背景下造成的,今夏副熱帶高壓「西深積點」普遍高於往年,整體副熱帶高壓較往年向偏西偏北偏移,且持續時間也很長。他認為目前流行的「木桶效應」說並無充分科學依據。
  張強說,三峽流域長度雖長,但寬度並不大,對沿途流域氣候的影響很小,對四川盆地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而且據科學模擬三峽試驗表明,三峽大壩的修築不但不會導致周邊地區乾旱,反而會提高降水約百分之十左右。
不信?那你有本事證明給我看?
北京地理環境學者王紅旗拋出的「木桶理論」,認為四川盆地形似一個木桶,最短的一塊板就是長江三峽這個海拔多幾十米到100多米的峽江缺口:四川盆地周圍高山環繞,僅有一條長江與外界連通,而三峽是四川盆地的唯一缺口,是它與外界水汽交換的重要通道。現在在這個缺口上突然被人為加了一道200米高的「懸崖」,就不可避免地要阻礙長江的水汽流通。生活在長江川江邊的人都有體會:以前從宜昌到重慶段的長江上,江風非常大,並且是從下游向上游吹,蓄水后明顯感覺上風沒有以前大了。這無疑證明了三峽大壩的阻風效應。
他沒有注意到的另一個問題是:江風涼爽,是低進的,冷空氣比重大,所以總是處於地面或河面的最底層流動,它帶來川東和四川盆地降雨的另一個必要前提:不是有了積雨雲和輸送了水汽進去就會形成降雨,降雨的原理是冷暖氣流錯鋒形成的,沒有地面的涼風,中高層的積雨雲是形不成滴降到地面的,往往它就飄走了,飄到周邊地區去了。比如湖北江漢平原和秦嶺大巴山地,降雨量就比蓄水前的往年多了將近10%。這個預計增量卻是原來專家們預計在三峽重慶區間的增量。所以無論你山頭上是否寒風呼嘯,山谷峽江裡面卻熱浪滾滾,大氣候對小氣候不起作用。
這個原理和中國北方近幾十年乾旱類似,北方的植被河流被破壞了,地表溫度相對就上升了許多,積雨雲飄到上空,卻眼巴巴地瞧著它飄走,形不成降雨,卻形成了乾旱的惡性循環。這也能解釋為什麼越是森林植被和原始地貌維護得好的地方,降雨量總是那樣豐富。中國古人將這叫作「接地氣」,雲層接不到地氣就形不成降雨。按現代科學解釋就是必須給出降雨前提——錯鋒,地面溫度過高,往往形成向上的乾暖氣流頂托,暖濕氣流形成的積雨雲下不去,冷暖氣流錯鋒形成冷凝降雨無法達成。
重慶大旱,不得不用高射炮、火箭炮增雨解渴,卻無濟於事,
這裡我試解構一下川東去夏今春的高溫乾旱原因。
修三峽大壩前,長江之水一瀉千里。從青藏高原上匯積的雪水奔騰不息,給四川盆地帶來清涼水源的同時,也將四川盆地內的熱量帶走。同時反向支持了涼風水汽自三峽進入川東和四川盆地。這種冷暖流交錯造成了這一線的豐富降雨,三峽區間和川東重慶,歷來是降雨豐富的地方,一般年降雨在1500毫米左右。
蓄水以後,上千公里江流變得非常緩慢,庫區內的700公里水基本上是死水一潭,完全喪失帶走熱量和散發的能力。流動的水在流動過程中溫度不會上升太大。快速流動的水不但可以保證自身的冷卻,還可將周圍的熱量帶走和釋散,對周圍環境起到天然調節。但一潭死水就不同,因為它不流動,所以在陽光照射下會很快升溫。熱量不被水流帶走,便持續積累在水庫內部。它不但不降溫反而成了個「聚熱器」,夜晚在陸地氣溫下降后,水庫仍會向周圍環境釋放白天飽含吸取的熱量(因為水的比熱大,這也是農民在夜晚向稻田裡面放水,以防止稻田被凍的原因)。這就有如在四川盆地口安裝了一塊巨大的太陽能電板,持續不斷對周圍地區加熱,導致水庫周圍地區氣溫升高。而高溫又促使水庫內水蒸汽繼續蒸發,就在四川盆地入口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高溫水蒸氣帶,形成歷久不散的「桑拿天」。
同時三峽大壩將最重要的與流流相反方向流動的冷濕涼風阻擋了。有專家說三峽大壩阻擋不了大氣候,但三峽大壩卻能阻擋最重要的在峽江底部流動的濕冷涼風,再加上悶在峽江盆地里的濕熱就如同火爐般,將任何籍此進入四川的冷濕氣流加熱或削減、頂托掉。透過三峽進入四川的冷濕氣流都將被這個濕熱氣壓帶消弱。四川盆地沒有被大壩堵死,也將被這個火爐毀掉:沒有風進入相對封閉的峽江,空氣不流通散熱不暢,外來的冷濕氣流又被阻隔,熱量無法排出,反而在盆地及出口處不斷聚集,雨又降不下來,高溫乾旱就勢不可免,四川真的就成一個火爐了。
而專家又「及時」地站出來說話:不要對三峽工程蓄洪能力期望過高,三峽的庫容其實有限。全盤推翻了論證上馬時「三峽工和建成之日,即是長江告別洪患之時」的說法。然後發現三峽大壩礙航,長江這條黃金水道事實上被人為破壞了。於是秘而不宣的補救措施出來了,準備在宜昌到三峽大壩區間再修一條幾十億元的專用公路(事實上為修建三峽工程,早已建成這樣一條專用公路。不知為什麼,最近不許民用車過了。三峽的翻壩運輸一時受阻。)。再而後船閘通行能力只能達到設計的一半,再次證明了「為通過而一切皆往有利方向論證」的不科學反民主將要付出多麼沉重的代價!
部分內容節選自趙世龍未出版作品《我們竟然百孔千瘡》。


黃萬里:畢生反對三峽工程的人 預言大壩終將被炸掉
本文由 yushanhun 在 2006-12-2 15:11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經濟導報


核心提示:今年是黃萬里先生逝世5周年。出身名門,作為黃炎培之子的黃萬里,一生中的轉折點就是黃河三門峽工程上他的堅持己見。右派平反后,他曾六次上書國家領導人反對在長江三峽上建大壩。本文發表於2005年。

  半個多世紀以來,黃萬里以學識淵博、觀點獨到而蜚聲中外,更以敢講真話、仗義執言而在學界獨樹一幟。從這個意義上說,黃萬里的離世意味著,在國內重大水利工程討論上,另一種聲音的消失

  2001年8月27日下午3時5分,在清華大學校醫院一間簡樸的病房,90歲的黃萬里先生溘然而逝。

  黃萬里,清華大學水利系教授,著名水利工程專家。自1937年留學歸國起,傾畢生心力於國內大江大河治理。

9月4日的追悼會上,他的一位學生告訴記者:在國內水利學界,多年來,黃萬里代表著科學家的良心。

  他當年的助教回憶說,黃先生最大的特點就是為人耿直,敢說敢言,不管什麼時候,不管針對誰,他都是照說不誤,有時可以說是口無遮攔。在他對三門峽工程的意見中,這種性格得到了體現。

  1957年6月,由周恩來總理主持,水利部召集70名學者和工程師在北京飯店開會,給前蘇聯專家的方案提意


本上全面否定了前蘇聯專家的規劃,其餘的人異口同聲,贊成三門峽大壩上馬,認為三門峽大壩建成后,黃河就要清水長流了。研討會開了10天,黃萬里參加了7天,也辯論了7天,到最後,會議就成了以他為對象的批判會。  

  孤身反對三門峽工程,被劃為「右派」

  1957年上半年,三門峽工程即將開工。黃萬里在水文課堂上給同學們講述了他對三門峽工程的看法,一是水庫建成后很快將被泥沙淤積,結果是將下游可能的水災移到上游成為人為的必然的災害。二是所謂「聖人出黃河清」的說法毫無根據。因為黃河下遊河床的造床質為沙土,即使從水庫放出的是清水,也要將河床中的沙土挾裹

精神。

  早在1956年5月,黃萬里就向黃河流域規劃委員會提出了《對於黃河三門峽水庫現行規劃方法的意見》。這篇文章刊於《中國水利》1957年第八期,並收入了《三門峽水利樞紐討論會資料彙編》(1958年4月水利電力部印)。意見書全面否定蘇聯專家關於三門峽水庫的規劃,而不是只在個別問題上持不同意見。在反右期間,向一



  1958年11月25日,三門峽工程開始黃河截流。1960年6月高壩築至340米,開始攔洪,同年9月關閘蓄水攔沙,是年潼關以上渭河大淤,淹毀良田80萬畝,一個小城被迫撤離。庫內的水位在漲,庫區的農民一批批揮淚踏上離鄉背井之路。這一切不幾乎都在黃萬里的預見中嗎?其實,黃萬里只是本著科學家的良知,說出了關於黃河及泥沙與三門峽大壩問題的科學的真話,可是他被非民主決策擊敗了,他成了「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分子」。

  於是三門峽工程改建的「兩洞四管」方案確立。改建的四條鋼管於1966年7月投入運用,增建的兩個隧洞分別於1967年8月、1968年8月建成,水庫淤積開始減緩,排沙能力依然不足,潼關以上河床「翹尾巴」淤積還在繼續。

  事實雖證明真理在黃萬里一邊,但令人傷心的是,有些人反而遷怒於提出正確意見的黃萬里。1961年,黃萬里「奉命在密雲勞動,與昌黎民工同居同食同勞,所居半自地下掘土築成。」「文革」中更貶他到三門峽挖廁所以示懲罰。

  三門峽工程的一切問題和災難都按黃萬里的預言來了。我們從這一重大失敗中總結教訓,可以使我們獲得大量思想資源。但傳統文化的慣性卻導致一些人要隱瞞真相,歪曲事實,混淆是非,為自己、為大人物、為尊者,文過飾非。  

  六次上書中央談三峽問題

  1980年2月26日,在度過了22年半的右派生涯后,黃萬里終於獲得了右派「改正的決定」。決定只有短短几行,稱:「黃萬里同志原划右派問題屬於錯划。經中共北京市委批准予以改正。恢復政治名譽,恢復高教二級教授的工資待遇。」

經歷了20多年的冤屈鎮壓,黃萬里仍沒學會看政治風向表達學術觀點。從上三峽大壩的消息傳出后,黃萬里就先後給眾多國家領導人上書,不遺餘力地反對在長江三峽上建大壩。

  他認為:從自然地理觀點,長江大壩攔截水沙流,阻礙江口蘇北每年十萬畝的造陸運動;淤塞重慶以上河槽,阻斷航道,壅塞將漫延到瀘州、合川以上,勢必毀壞四川壩田。目前測量底水輸移率尚缺乏可靠的手段,河工模型動床試驗在長期內長段落中尚欠合理基礎,只可定性,不能定量,不足以推算長江長期堆積量。故此而論,長江三峽大壩永不可修。如果是為了發電,可在雲貴湘鄂贛各省非航道上建大中型電站,它們的單價低、工


電站等為宜。

  此外,從國防的角度看,大壩建起來后無法確保不被敵襲,也很不安全。黃萬里預言:「三峽高壩若修建,終將被迫炸掉。」同時,他還指出,公布的論證報告錯誤百出,必須懸崖勒馬、重新審查,建議立即停止一切籌備工作,分專題公開討論,不難得出正確的結論。

  198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對三峽工程進行論證,黃萬里教授沒有被邀請參加工程論證。黃萬里數次給中央領導人和政治局,國務院總理、副總理、國家監察部寫信,痛述三峽工程的危害。要求中央決策層給他半個小時的時間,陳述為什麼三峽工程永不可建的原因。但沒有答覆。

  黃萬里晚年病重昏迷中仍喃喃呼出:「三峽!三峽,三峽千萬不能上!」2001年8月27日,他帶著無盡的遺憾離開了人世。  

  黃萬里報憾辭世

  「聖人出,黃河清」是封建時代的人文思維,帶有讖緯迷信色彩,在嚴肅的科學論證面前,本來上不得檯面。但當時的某些參與決策者,竟然將這種腐朽觀念奉若神明。蘇聯專家不會懂得這個掌故,肯定是中國人才會

者已經不在了,剩下幾個技術官僚和科學「泰斗」,在責任上「顧左右而言他」,肉爛嘴不爛。

  在既有三門峽和阿斯旺的前車之鑒、國內也存在眾多反對意見的背景下,三峽工程議案於1992年被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以1767票通過,反對177票,棄權664票,贊成票數之少,在人大歷史上是空前的。

  國家機器需要「標準件」,「獨立思想者」如黃萬里教授者,在歷次政治運動中紛紛落馬,或被棄置不用,形成了人才選拔上的「精英淘汰制」,這就為好用聽話的「標準件」入選創造了條件。經過「文革」對文化、道德的摧殘,急功近利的技術思維逐漸佔據上風,也就不足為怪了。

  三門峽工程不足四年就現世現報,水利工程逐漸變成了「水害工程」。在難以逆轉的生態災害形成之後,如何恢復生態,能否拆除這個廢物,就成了誰也負責不了的「老大難」。誰又能夠想象,將來三峽工程正式退休以後,後代子孫該如何為它老人家送終?

  黃萬里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對三門峽的意見不幸言中,痛心疾首,反覆叨念:「他們沒有聽我一句話!」晚年病重昏迷中喃喃呼出:「三峽!三峽,三峽千萬不能上!」?盼蘧〉囊藕獨肟?巳聳饋H緗袢?抗こ炭⒐ぃ?餷?邐鄢殺競統そ?皆順殺揪繚觶?咽遣徽??率怠>萑?抗こ譚姥窗焯峁┑鈉?笞柿舷允荊?敖衲輳ū嗾甙矗褐?005年,下同)4月份三峽壩區天氣複雜和劇烈變化程度為近50年同期所少見」,請看《中國三峽工程報》的報道:「今年4月三峽壩區氣候反常。氣溫並沒隨夏季的到來逐漸上升,反而呈下降趨勢。4月末平均氣溫

嚴重。另外,4月份全月降水量為236.5毫米,破壩區近10年降水量最高紀錄,破宜昌地區近118年同期降水量最高紀錄。」

  三峽庫區地質環境複雜,暴雨、洪水頻發,自古以來就多滑坡。三峽大壩壩址附近區域為堅硬的花崗岩,向上游則多以碎屑岩、碳酸岩為主,包括侏羅紀遺址的粉砂岩。地質容量、環境容量的天然不足,僅國土資源部查明的滑坡就有2490處。近兩年我國南北氣候反常,今年重慶地區大雨滂沱,多處發生山體滑坡。這些現象是否與生態上的變異有關,雖有待專家們繼續觀察論證,恐怕也無須久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4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19:17 | 只看該作者

長江上游洪峰流量直逼7萬立方米/秒 將超1998年大洪水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7-19 19:24 編輯

 據新華網武漢7月18日電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18日發布通報說,受近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幹流和部分支流以及中游支流漢江上游普遍出現明顯漲水過程,長江中游幹流水位持續上漲、下游幹流水位有所波動,洞庭湖、鄱陽湖水位漲勢趨緩。

  受連日暴雨影響,長江水文局預報,長江上游正在形成一場大洪水,洪峰流量將逼近7萬立方米/秒,超過1998年大洪水時上游5萬多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鄱陽湖和洞庭湖水系的部分地區江河湖庫長期高水位運行,防守壓力較大,當前長江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據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預測,19日-20日,三峽大壩可能迎來一次峰值在65000立方米/秒左右的特大洪水,堪比1998年長江三峽河段的最高峰值,這也將是三峽水庫建成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洪水。預計22日金沙江還有較強降雨,三峽水庫入庫流量將直逼70000立方米/秒。目前,三峽正按長江防總17日發出的調度令,開啟4個泄洪深孔和1個排漂孔,以34000立方米/秒的速度下泄洪水,為備戰新一輪洪水騰出庫容。

  18日上午,長江防總會商認為,本次長江上游的洪水峰值雖然將超過1998年長江上游洪水的規模,但洪水的時間過程、總的洪水量不及1998年洪水,加上三峽水庫的調控,將減輕中下游的防洪壓力。

  但長江防總辦公室主任魏山忠提醒說,由於近期長江中下游重要控制站城陵磯、九江、漢口、大通等站已超過或接近警戒水位,中下游地區受持續強降雨影響,長江幹流、支流,沿江部分湖泊、水庫的水位已較長時間處於高水位運行,堤防也是長時間浸泡,極易發生險情。降暴雨地區的內澇積水嚴重,漬災也很突出。

  長江九江段江洲棉船段出現崩岸險情

  據新華社南昌7月18日電 長江九江水位持續上漲,鄱陽湖繼續全面超警戒。18日,記者從江西省防辦等部門了解到,受連日高水位浸泡衝擊,長江九江段江洲、棉船江岸已出現崩岸險情。 17日晚,鄱陽縣又有5座圩堤出險。江西省防總表示,長江九江段和環鄱陽湖地區目前已成江西防汛重地,大約1萬名部隊官兵和數萬名幹部群眾正在這裡聯手抗洪。

  水文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8日8時,長江九江站水位為20.63米,超出警戒水位0.63米。這是長江九江段今年入汛以來第二次超過警戒水位。持續高水位浸泡已經使位於長江中心的九江縣江洲鎮、彭澤縣棉船鎮江岸相繼出現崩岸險情。

  目前,長江棉船段水位已超警戒1.4米,在棉船鎮金星村九組的兩處崩岸險段長度已經超過200米;保護人口3.7萬人的江洲大堤水位已超警戒線 1.1米。1998年,江洲洲頭段堤壩決口300米,近年來其江岸又出現多處崩塌,特別是洲頭南岸的1500米,堤外無灘,堤腳屬深水區,抗洪能力薄弱。崩岸險情發生后,當地政府已組織部隊官兵和幹部群眾對這兩處險段拋石固岸。目前,九江市近萬名幹部群眾堅守防汛一線巡堤查險,防範長江大堤、鄱陽湖圩堤、中小河流圩堤潰決和山塘水庫垮壩。

  四川:萬源市成為孤島

  17日晚至18日清晨,重災區萬源市6個鄉鎮降雨量達到200毫米,降雨量最大的太平鎮達到267毫米。特大暴雨已造成5人死亡,21人失蹤,23人受傷,導致萬源市境內的襄渝二線和國、省、縣道路中斷,近57萬人口的萬源市變成一座「孤島」。

  重慶:嘉陵江迎來最大洪峰

  受四川境內渠江、涪江流域普降暴雨影響,19日上午,重慶嘉陵江流域最大洪峰將通過重慶。

  湖北:洪湖水位持續跳漲

  受多日降雨和上游來水的影響,湖北第一大湖泊洪湖水位持續跳漲,威脅著保護區範圍內61.5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安徽:幹流全線超警戒水位

  安徽省內長江幹流水位繼續緩漲,除安慶局部江段外,基本全線超警戒水位,淮河幹流王家壩站也在逼近警戒水位,安徽省受災人口已超過725萬人。

  據新華社7月18日電

  重慶:潼南縣9.6萬人受災

  據新華社重慶7月18日電 17日以來,潼南縣和瓊江上游普降大到暴雨,最大降雨量超過160毫米,致使瓊江水位猛漲,超過保證水位1.06米,造成全縣22個鎮鄉(街)均遭受不同程度災害損失。截至18日10時,過境洪災和強降雨共造成全縣9.6萬人受災,緊急轉移1.6萬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5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19:34 | 只看該作者

長江委官員稱:今年不排除出現98式大洪水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7-19 20:08 編輯

熱點關注
形勢嚴峻!三峽水庫將迎建成后最大洪水 堪比98年峰值
南方洪災已118人死亡,如何確保百姓生命安全?
如何應對?長江委官員稱:今年不排除出現98式大洪水
國務院:做好迎戰大洪水準備!南方暴雨你那情況怎麼樣?
受災嚴重!南方持續暴雨為何愈演愈烈?
網友即時報:南方多省市遭暴雨襲擊 受災嚴重!
各地汛情
湖南桃源縣遭遇暴雨山洪泄洪三重襲擊災情嚴峻
南方再遭暴雨襲擊 重慶分水鎮積水最深3米
安徽大沙河堤現嚴重崩塌險情 決口最大達160米
福建西北部再遭大暴雨 泰寧城區主橋被洪水沖毀



中新網7月19日電 綜合消息,受連日強降雨影響,長江水文局實時監測表明,長江上游逾6萬立方米/秒的大洪水正式形成,長江流域渠江等支流發生超歷史洪水,流域內的三峽、丹江口兩大巨型水庫開始攔蓄洪水。由於目前長江上游的降雨還在持續,預計三峽水庫將在7月20號迎來建成以來最大的洪峰,峰值直逼70000立方米/秒,超過1954年和1998年長江上游洪峰的最高值。

長江多條支流發生超歷史的最大洪水。長江水文局局長王俊說,嘉陵江流域來水快速增加,渠江上游控制站三匯站19日4時30分出現洪峰水位266.6米,相應流量27700立方米/秒,超歷史最高水位264.82米1.78米,超歷史最大流量26200立方米/秒;19日8時羅渡溪站水位225.61米,超歷史最高水位225.04米 0.57米,流量25200立方米/秒,超歷史最大流量24700立方米/秒。

長江流域的兩大巨型水庫開始攔蓄洪水。三峽水庫庫水位從18日14時146.32米轉漲,19日8時三峽水庫庫水位上升至146.93米,入、出庫流量分別為 58000立方米/秒、33900立方米/秒。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丹江口水庫19日8時入庫流量已達到19400立方米/秒,大量攔蓄洪水的丹江口水庫出庫流量僅1820立方米/秒,將極大緩解漢江中下游的防汛壓力。

長江防總緊急通知漢江沿線各省防禦好新一輪洪水

長江防總發出緊急通知,要求陝西、河南、湖北省防指及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做好漢江新一輪大洪水的防禦。來自長江水文局的消息稱,連日來漢江流域普降大到暴雨,漢江白河站、向家坪等站相繼出現較大洪水,水位持續上漲。根據上游來報,預計19日晚陝西白河水文站將出現自2005年以來漢江最大洪峰。

受丹江口水庫上游強降雨影響,安康水庫入流快速增加,丹江口水庫水位維持上漲,根據落地降雨,預計 19日20時最大入庫流量將達3萬立方米/秒。長江防總辦公室18日晚上向陝西、河南、湖北省防指及丹江口水利樞紐管理局下發了《關於切實做好漢江流域近期防汛工作的緊急通知》,通知要求,認真落實防汛責任制,密切關注水雨情變化,及時啟動應急響應,加強監測預報,科學調度水庫,切實做好漢江沿線洪水防禦,及時轉移受洪水威脅的群眾,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長江水文局19日還向長江流域的上游局、三峽局、中游局、漢江局、下游局、長江口局等各勘測單位發出緊急通知。通知說,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干支流流量大幅增長,加上降雨仍將持續,預計長江上游洪峰流量將接近7萬立方米/秒,超過1998年大洪水時長江上游5萬多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今年的防汛形勢為10年來所罕見,發生類似 1998年洪水的可能性比較大。各勘測局要高度重視,切實做洪水的預報、監測及報告工作,並要求提高測報效率、確保安全生產。

重慶啟動暴雨Ⅳ級響應 城口山體滑坡疏散6000餘人

重慶市19日上午已啟動全市一般暴雨洪災Ⅳ級響應以應對今年入汛以來長江、嘉陵江最大洪峰,重慶市政府要求沿江區縣做好防汛準備,提前轉移可能受災的群眾。

據長江上游水文局預測,19日下午5點左右長江、嘉陵江將要迎來今年以來的最大洪水:長江寸灘站將超警戒水位5.47米、超保證水位2.47米,達6年一遇洪水;嘉陵江北碚 (三)站將超警戒水位3.70米,達7年一遇洪水。

7月19日凌晨,受連日來特大暴雨影響,重慶城口縣廟壩鎮一山體地質性滑坡,大量山石像瀑布般飛瀉而下,形成堰塞湖,對漢江上游任河沿線萬源的三個鄉鎮形成威脅。接到消息后,萬源市緊急疏散沿線群眾6000餘人。

到目前為止,堆積的山石形成大壩10萬立方米,被阻塞的堰塞湖蓄水已超過3000萬立方米,水域面積達到5平方公里。目前大壩決口20米左右,堰塞湖湖水隨時可傾瀉而下,險情如不及時排除,將對萬源市大竹河片區白果、鐘停、大竹鎮三個鄉鎮構成嚴重威脅,沿河住戶將被淹沒,尤其是大竹鎮場鎮將被整體淹沒。

重慶市潼南縣防汛辦公室的消息稱,自17日22時以來,受到過境洪水和強降雨影響,潼南縣部分場鎮和村社進水,初步估計有600多名群眾被困,崇龕鎮因通信、道路中斷,人員被困情況不明。潼南縣已經緊急轉移群眾1.23萬人。目前暫無人員傷亡的報告。

四川強降雨致30人亡32人失蹤 廣安迎戰160年最大洪峰

由於渠江上游巴河、州河流域普降暴雨,四川廣安市江廣安城區段將於19日下午2時出現洪峰,水位將達237.7米,超警戒水位8.8米,據悉這是繼1847年以來,廣安出現的最大洪峰。截至19日0時,廣安市已轉移群眾14萬餘人次。

受高空低槽東移影響,7月3日以來,由於渠江上游巴河、州河流域普降暴雨,廣安市內各地暴雨徑流同步增大。從7月18日開始,渠江廣安區段水位陡漲,發生特大洪水。18日上午8時,廣安市老城區西南門、政府大道、北倉路等地勢低洼地區開始進水。至19 日0時,廣安城區段水位達235.4米,超警戒水位6.5米。廣安市老城區臨街建築物一樓大部分被洪水淹沒。

四川省政府應急管理辦公室介紹,截至目前,四川今年入汛以來最大、範圍最廣的強降雨已造成該省16 個市(州)、69個縣(市、區)、近一千萬人受災,因災死亡30人,失蹤32人,直接經濟損失近83億元人民幣。

自本月15日8時起,四川出現入汛以來最大、範圍最廣強降雨過程。雨量最大為通江神口河站480毫米,最大6小時降雨量為樂山蘇稽站148.7毫米。暴雨造成江河水位陡漲,其中渠江、岷江、大渡河、嘉陵江、青衣江水位上漲迅速,部分支流已超警戒、超保證水位。在這次強降雨過程中,受災地區財物損失嚴重,倒塌房屋2.66萬間、損毀16.14萬間;農作物受災487.55萬畝、成災232.42萬畝、絕收70.41萬畝;引發地質災害287處,交通、通訊、水利、電力設施多處受損;直接經濟損失近83億元。

災情發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中共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省長蔣巨峰均作出重要批示。劉奇葆要求暴雨成災地區要把抗災救災放在第一位,採取各種抗洪排澇措施減少災害損失,可能淹沒區和地質災害點要及時轉移群眾,確保群眾生命安全,要安置好受災群眾的生活,災后迅速恢復生產,搞好災后重建。目前,四川各地搶險救災工作有序開展。根據天氣預報,18日晚到19日白天,主雨區川東地區仍將有中到小雨,以後該地區降雨將逐步緩解。

四川廣安城北所有門市被淹 住宅樓三樓已進水

四川渠江廣安城區段今天14時將出現洪峰,預計漲水約26.1米,超警戒水位9.6米,是廣安歷史上遭遇的最大洪水。現在廣安城北所有門市、超市已經全部被洪水淹沒,大部分住宅樓三樓都已經進水。

暴雨致湖北近千萬人受災 51人因災死亡

7月3日以來,暴雨洪澇災害已造成湖北953萬人受災,因災死亡51人、失蹤5人。根據湖北省民政廳救災處最新統計,全省17個市州、省直管市、林區不同程度受災,緊急轉移倒房和避險民眾 27.37萬人;農作物受災1168.59千公頃,其中絕收125.6千公頃;倒塌房屋1.46萬戶3.89萬間,損壞房屋10.5萬間,直接經濟損失 86.3億元人民幣。

據長江水文局局長王俊18日介紹,受強降雨影響,長江上游干支流流量大幅增長,岷沱江、嘉陵江等河流來水持續快速增加,加上降雨仍將持續,預計長江上游洪峰流量將接近7萬立方米/秒,將超過1998年大洪水時長江上游5萬多立方米/秒的洪峰流量。

長江防總會商認為,本次長江上游的洪水峰值雖然將超過1998年長江上游洪水的規模,但洪水的時間過程、總的洪水量不及1998年洪水,加上三峽水庫的調控,將減輕中下游的防洪壓力。

受多日降雨和上游來水的影響,湖北第一大湖泊洪湖水位持續跳漲,至18日18時,已超過警戒水位運行5天,目前正在逼近保證水位,威脅著保護區範圍內61.5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河南12地拉響暴雨紅色警報 至少8人死亡

河南省氣象台7月19日 04時30分、35分連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鄭州、南陽等地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連日暴雨已致至少8人死亡。

16日至17日,河南信陽、南陽、駐馬店等地普降大到暴雨,其中,信陽暴雨造成局部山體滑坡,2.46萬人受災,至少6人死亡;商丘共造成農作物受災11.6萬畝,倒塌損壞房屋8165間,死亡2人,受傷32人,受災人口10.5萬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8398萬元。

河南氣象台19日兩次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3小時內南陽、平頂山、漯河、許昌、鄭州、開封、濮陽、鶴壁八地區和安陽、新鄉、焦作、洛陽四地區東部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

陝西嵐皋縣山體滑坡20人失蹤 安康萬人撤離

18日22時30分許,陝西南部山區嵐皋縣四季鄉木竹村發生山體滑坡,導致9戶房屋被掩埋,20人下落不明。

據了解,18日晚上,嵐皋縣境內因持續強降雨引發多處滑坡及泥石流災害,四季鄉木竹村的山體滑坡僅是其中一起。嵐皋縣防汛部門稱,目前當地政府正在全力組織搜救,具體受災情況尚在統計中。

由於強降雨影響,漢江幹流發生了50年一遇洪水,陝西安康市緊急組織撤離東壩片區低洼地帶人員。截止18日晚21時安康市城區已撤離1萬多人。安康市政府最新消息稱,持續強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已造成安康全市8人死亡、57人失蹤。

陝西省防洪抗旱總指揮辦公室河道水情動態監視系統指出,18日下午18時,安康水庫入庫最大流量達到25537立方米/秒,成為安康水庫運行以來最大入庫流量。20時安康站出現洪水流量18100立方米/秒,較下午下降幅度明顯,但仍超過該站的保證流量16000立方米/秒。安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消息稱,截至18日晚7時,安康市城區、白河縣、平利縣、漢陰縣、嵐皋縣等地已累計撤離11500人。

受洪水影響,316國道旬陽段交通全部中斷;暴雨還引發了大面積水土流失,安康市紫陽縣滑坡嚴重,鐵路交通全面癱瘓。

安徽省內長江幹流超警戒水位 受災人口超725萬

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表示,受連日來的暴雨和上游來水影響,安徽省內長江幹流水位繼續緩漲,除安慶局部江段外,基本全線超警戒水位,淮河幹流王家壩站也在逼近警戒水位,安徽省受災人口已超過725萬人。

據安徽省防指有關負責人介紹,受降雨影響,安徽省長江幹流水位繼續緩漲,除安慶局部江段外,18日14時全線超警戒水位0.04-0.27米。長江流域中小河流水位緩慢回落,目前仍有12條中小河流超警戒水位;沿江湖泊除少數略有回落外,其他繼續上漲;有3座大型水庫、22座中型水庫、754座小型水庫超汛限水位。淮河幹流王家壩站於17日開始上漲,18日14時達到26.56米,僅低於警戒水位0.94米,較17日6時上漲4.70米。

17日晚19時30時左右,安徽碭山縣突發暴雨和龍捲風,災害造成全縣28萬人受災,受災面積24萬餘畝,1人死亡,30人受傷(其中8人重傷)。目前救援工作還在進行中。 碭山縣長朱學亮介紹,此次災害共計損毀房屋5900間,倒塌房屋1980間,緊急轉移人口465人,水果受損率達40%以上,初步統計直接經濟損失 5.05億元,其中農業損失4.14億元。據了解,截至到7月18日8時全縣平均降雨量為49.5毫米,局部地區最高降雨量為92.3毫米。局部地區伴有 8—9級大風,瞬間風速達到13級以上。

未來三天華北東北有強降雨 江南將迎高溫天氣

據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三天,青藏高原及其以東大部地區將有明顯降水,其中,重慶中東部、貴州西部和北部、湖北、河南大部、山東、河北中東部、天津、北京東部、遼寧、吉林大部、黑龍江東部和西北部、內蒙古東南部以及新疆天山西部、西藏東南部、雲南、廣西西部、廣東中東部等地有大雨或暴雨,山東西北部、河北東部、天津東部、遼寧西部等地的局部地區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並伴有短時雷雨大風或冰雹等強對流天氣。

未來三天,江南大部、華南中東部、台灣西北部等地有35℃以上的高溫天氣,局地最高氣溫可達37~38℃;內蒙古中西部、甘肅西部、新疆吐魯番和哈密地區及南疆盆地將有 35~37℃的高溫天氣,局部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6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19:3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7-19 19:41 編輯

長江幹流基本全線超警戒水位 受災人口超725萬
記者從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獲悉,受連日來的暴雨和上游來水影響,安徽省內長江幹流水位繼續緩漲,除安慶局部江段外,基本全線超警戒水位,淮河幹流王家壩站也逼近警戒水位,安徽省受災人口已超過725萬人。

淮河防總17日發布預警,預計淮河幹流王家壩將於19日出現超警戒線的洪峰。淮河流域的降雨和上游來水可能使安徽省面臨長江、淮河兩線抗洪作戰的不利局面。

長江九江段出現崩岸 數萬軍民環鄱陽湖聯手抗洪
2010年07月19日04:14新京報災情

據新華社電 長江九江水位持續上漲,鄱陽湖繼續全面超警戒。18日,記者從江西省防辦等部門了解到,受連日高水位浸泡衝擊,長江九江段江洲、棉船江岸已出現崩岸險情。 17日晚,鄱陽縣又有5座圩堤出險。江西省防總表示,長江九江段和環鄱陽湖地區目前已成江西防汛重地,大約1萬名部隊官兵和數萬名幹部群眾正在這裡聯手抗洪。

水文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8日8時,長江九江段今年入汛以來第二次超過警戒水位。7月13日10時九江段超警戒水位,至今已整整5天。

持續高水位浸泡已經使位於長江中心的九江縣江洲鎮、彭澤縣棉船鎮江岸相繼出現崩岸險情。目前,長江棉船段水位已超警戒1.4米,在棉船鎮金星村九組的兩處崩岸險段長度已經超過 200米;保護人口3.7萬人的江洲大堤水位已超警戒線1.1米。1998年,江洲洲頭段堤壩決口300米,近年來其江岸又出現多處崩塌,特別是洲頭南岸的1500米,堤外無灘,堤腳屬深水區,抗洪能力薄弱。

崩岸險情發生后,當地政府已組織部隊官兵和幹部群眾對這兩處險段拋石固岸。目前,九江市近萬名幹部群眾堅守防汛一線巡堤查險,防範長江大堤、鄱陽湖圩堤、中小河流圩堤潰決和山塘水庫垮壩。

為支援贛北抗洪,南京軍區已決定增援江西5000名官兵,其中2100人已到達抗洪一線。目前,江西省軍區現役、預備役部隊和民兵3500多人仍在鄱陽、昌江、浮梁、潯陽、都昌、彭澤等縣區抗洪搶險。武警江西總隊官兵仍在上饒、九江兩市參加抗洪搶險。江西省消防總隊官兵在鄱陽縣油墩街、蓮湖等鄉鎮執行搶險任務。

陝西漢江幹流發生50年一遇洪水 安康萬人撤離

中廣網北京7月19日消息 據陝西電台報道,由於強降雨影響,漢江幹流發生了50年一遇洪水,陝西省安康市緊急組織撤離東壩片區低洼地帶人員。截止18號晚21時安康市城區已撤離1 萬多人。

記者從陝西省防洪抗旱總指揮辦公室河道水情動態監視系統看到,下午18時,安康水庫入庫最大流量達到25537立方米/秒,成為安康水庫運行以來最大入庫流量。20時安康站出現洪水流量18100立方米/秒,較下午下降幅度明顯,但仍超過該站的保證流量16000立方米/秒。記者同時從安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截至18日晚7時,安康市城區、白河縣、平利縣、漢陰縣、嵐皋縣等地已累計撤離11500人。

值得慶幸的是,據安康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相關人員介紹,尚未出現人員傷亡情況。

受洪水影響,316國道旬陽段交通全部中斷;暴雨還引發了大面積水土流失,安康市紫陽縣滑坡嚴重,鐵路交通全面癱瘓。省防總根據漢江安康段汛情實際,於18日下午啟動了漢江防汛Ⅲ級應急響應行動,派出工作組前往安康協助指導抗洪搶險,緊急向安康調運6艘衝鋒舟支援搶險工作。

據陝西省氣象局預報,由於受西太平洋副高和颱風「康森」共同影響,後期陝南地區將會出現新一輪的強降水,陝南東南部仍將會發生大到暴雨,防汛形勢十分嚴峻。
湖北洪湖逼近保證水位 60餘萬人受洪水威脅
湖北洪湖逼近保證水位60餘萬人受洪水威脅

  時間: 2010-07-19 08:18:51 來源:新華網 關閉

  新華網武漢7月18日電 (記者皮曙初)受連續多日降雨和上游來水的影響,湖北省第一大湖泊洪湖水位持續跳漲。截至18日18時,已超過警戒水位運行5天,目前正在逼近保證水位,威脅著保護區範圍內61.5萬人的生命財產安全。

  從7月8日下午開始,洪湖市遭遇強降雨襲擊,全市平均累計降雨量已達580毫米,部分鄉鎮甚至超過700毫米;同時,洪湖處於四湖流域的最下端,不僅承接洪湖地區的降雨,而且整個江漢平原上游的「客水」也不斷從各個方向匯入洪湖。

  據介紹,洪湖的設防水位為25.8米,警戒水位為26.2米,保證水位為27米。截至18日8時,洪湖挖溝子水位26.72米,漲0.05米,超警戒水位0.52米,逼近保證水位。目前受上游來水影響,洪湖水位仍在上漲。

  據了解,洪湖圍堤總長93.14公里,最高處為28米,其中有兩公里的圍堤在27米以下,其中一公里高為26.2米的一段圍堤,已經漫堤。連日來,洪湖市嚴防死守,科學調度,確保群眾生命安全。

  持續降雨使三面環水的洪湖市遭受重創,全市34.5萬人口受災,緊急轉移避險1.2萬餘人;農田受災面積98萬畝。洪湖市還是全國有名的水產養殖大縣,水產養殖面積過77萬畝。災情發生后,魚池普遍漫溢,漁業養殖基地水毀嚴重,水產養殖損失巨大。
20年最大洪水今到重慶 重慶港等水域全面禁航
2010年07月19日03:42重慶晨報
20年最大洪水今到重慶

昨日下午,記者在朝天門碼頭看到,碼頭前的長長石梯大部分已淹沒在水下,河對岸的重慶大劇院也和水面「親近」了很多。「原來看朝天門長江大橋,覺得好遠哦,水漲起來了,感覺離得好近了哦!」一些前來看漲水的市民感嘆。南濱路同樣跟河面「親近」了不少,下河的道路全部被淹。

重慶海事局發布了水情修正通報:嘉陵江北碚站19日8時,將出現洪峰水位24.77米,較18日8時上漲9.52米;長江寸灘站19日17時將出現洪峰水位27.15米,較18日8時上漲10.93米。33小時內,重慶寸灘水域將猛漲十多米!「這是重慶20年來,最大的一次洪水。」重慶海事局副局長司太生說。該洪峰過境時,將超過警戒水位5.48米。

重慶港等水域全面禁航

為確保通航安全,重慶海事局緊急發布航行通告,將對長江幹線水域進行大面積的交通管制。從昨天18 點開始,白沙沱大橋、重慶港區、銅鑼峽、黃草峽等水域禁止所有船舶航行(防洪搶險船舶、公務船舶和海事部門特別允許船舶除外)。涪陵以上水域禁止客渡船、砂石船舶、汽車滾裝船舶等航行。

據介紹,海事部門16日已向相關航運企業發布了信息,建議不再售票,還通過多種方式,將安全預警信息傳遞到了各有船有關單位,並加強了對重點港區、橋區、錨泊區、渡口的巡航檢查。目前,重慶海事局26個巡航救助執法大隊、52艘海巡艇已進入24小時應急值班狀態,並在重點水域指定了大功率拖船應急待命。司太生副局長提醒,沿江各船廠、市民等趕快轉移岸邊物品;港口、碼頭的躉船,一定要做好安全防範措施;市民千萬別到河邊玩水、游泳。

今明兩日兩趟列車停運

本報訊 (記者 詹遙)由於暴雨引發水災,襄渝線官渡至花樓壩區間自17日下午起多次中斷,目前鐵路部門正在全力搶險。昨日,記者從重慶鐵路部門獲悉,截至昨日16點,重慶北站始發經襄渝線運行的K806次、K1004次、K1022次、K690次、K1076次、K910次、K746次、K16次;重慶站17日K589 次、18日T258次、K1035次、K590次、T10次無點(即晚點至接到通知為止);19日T258、20日K16次停運。鐵路部門提醒旅客,要隨時關注車站的列車運行信息,也可撥打95105005詢問。

18日,長江江西段、鄱陽湖水位繼續雙雙超警戒,出現1998年以來最高水位,並在緩慢上漲。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和最長河流長江已連續6天雙雙超警戒,水位之高,為1998年大洪水后所罕見。18日,長江九江段江洲、棉船兩洲已出現崩岸險情,目前,長江棉船段水位已超警戒水位1.4米。

本報訊 (記者 王珊 實習生 何爽)昨天,市氣象台發布了新一周天氣預測:山城以多雲天氣為主,早晚陣雨較多,局部地區最高氣溫會衝上35℃。

從前日下午開始的暴雨天氣,到昨晨雨勢明顯減弱。市氣象台表示,本次降雨明顯的區縣多分佈在長江沿線以北地區,從昨日0點至17點,全市有25個區縣有降雨,雨量位列前三的是:城口(118.3毫米)、墊江(30.9毫米)、梁平(29.7毫米)。潼南等此前的降水核心區雨量從昨日凌晨起明顯減弱。主城區降雨量11.9毫米,白天最高氣溫為31.8℃。氣象台預測顯示,未來一周,我市主要為陰天或陰天間多雲的天氣,早晚多陣雨,預計主城最高氣溫35℃,最低氣溫25℃。預計今日白天,長江沿線及以北地區陰天有陣雨或雷雨,其餘地區陰間多雲,最低溫 24~27℃,最高溫29~32℃。主城區陰有陣雨,氣溫25~31℃。明天白天,各地陰天間多雲,有分散陣雨或雷雨,最低氣溫24~27℃,最高溫 30~33℃。主城陰天間多雲,氣溫26~32℃。後天陰天間多雲,有分散陣雨或雷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7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19:4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uasendg 於 2010-7-19 19:53 編輯

湖北江西紅十字會緊急救助暴雨洪災害地區
2010年07月19日10:02  新浪公益
截止7月13日統計,7月3日以來暴雨災害共造成湖北省90個縣市區不同程度受災,受災人口786萬人,因災死亡25人失蹤2人,緊急轉移倒房和避險群眾22.41萬人;農作物受災864.9千公頃,其中絕收98.83千公頃;倒塌房屋10359戶29601間,損壞房屋87590間;直接經濟損失 62.83億元。

  災情發生后,湖北省紅十字會在第一時間派出二批救災工作組趕赴災區考察災情,並於7月8日向全省四個重災區緊急調運了1000床棉被、500個家庭包、服裝2550件、藥品100箱和緊急救災金10萬元等,總價值110多萬元。

  省紅十字會秘書長鄭軍於15日率救災工作組趕赴十堰鄖陽青山鎮災區,代表中國紅十字會和湖北省紅十字會向災區群眾下發了慰問物資,並對受災農戶進行了慰問。十堰市、鄖縣政府有關領導,市、縣紅十字會負責人參加了物資發放儀式。

  7月16日,贛東北遭受今年最大洪水襲擊,九江、景德鎮、上饒等地共有35縣市242萬人受災,數萬人被洪水圍困,瓷都景德鎮城區7萬餘人被迫緊急轉移,都昌、鄱陽、浮梁等縣受災尤其嚴重。據初步統計,全省共有35縣370個鄉鎮受災,20萬被困群眾緊急轉移。農作物受災面積174千公頃,倒塌房屋4600多間,直接經濟損失接近35億元人民幣。

  洪災發生后,正在景德鎮指導抗洪救災的省政府副省長、省紅十字會會長謝茹連夜打電話給省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方婭,指示儘快調撥救災物資支持災區。根據謝茹副省長的指示,省紅十字會立即行動,緊急調集款物總價值53萬元人民幣,全部用於支援九江、景德鎮、上饒重災區,幫助受災群眾度過難關。其中,從內蒙古自治區紅十字會的捐款中撥出30萬元購買大米,從其他社會捐款中撥出15萬元購買食油。7月17日,省紅十字會還從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下撥的救災家庭包中,緊急調運400隻運往九江都昌災區,價值共8萬元,幫助受災群眾解決生活困難。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款須知:
http://www.crcf.org.cn/1030/juankuan.asp
    根據中國紅十字基金會的管理規則,捐贈者可以任意選定所參加的公益項目。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根據捐贈者的意願,負責公益項目的實施和管理,並按該公益項目的實施管理規則,將相關信息反饋給捐贈者。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收到捐款后,將開具捐款收據,並按所填寫地址將捐款收據寄回至捐贈者。中國紅十字基金會負責有關網上捐贈活動的解釋。
在線捐款
            網際網路用戶可通過網上捐贈向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捐款,用戶在提交信息后,系統將自動生成一個捐贈序列號,如:DCS001030122058,用戶可通過此號查詢捐款到賬情況。
1、使用財付通在線捐贈


2、使用支付寶在線捐贈

3、使用易智付在線捐贈
銀行匯款          
       

銀行轉賬至(請註明捐助項目):
戶    名: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開戶銀行: 中國銀行北京市分行
賬    號: 800100921908091001
開戶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北京東四南支行
賬    號: 0200001019014483874
開戶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北京朝內大街支行
賬    號: 11001070300059000427
外幣開戶銀行:中國銀行
賬    號: 800100086608091014
* 注意:銀行匯款用戶可自願註冊填寫匯款人信息、自動產生捐贈序列號,方便用戶進行到賬查詢,及接收郵寄收據。
郵局匯款          
           
       

郵局匯款至(請註明捐助項目):
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地 址: 北京市東城區東單北大街 乾麵衚衕53號
郵 編:100010
* 註:郵局匯款用戶可自願註冊填寫匯款人信息、自動產生捐贈序列號,方便用戶進行到賬查詢,及接收郵寄收據。此外,請務必在您的匯款單附言欄中標明您的捐贈序列號。
簡訊捐款:
  
「紅十字天使計劃」開通1069999303簡訊捐款渠道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網通用戶編輯簡訊「1」或「2」發送到「1069999303」,即向中國紅基會「紅十字天使計劃」捐款1或2元;編輯簡訊 「MY5」或「MY10」或「MY15」發送到「1069999303」,即向中國紅基會「紅十字天使計劃」每月捐款5元或10元或15元。 「1069999303」每月最高捐款限額30元。
如捐款指定具體項目,可發送數字發送到:
106999930301 捐小天使基金(救助貧困白血病兒童)
106999930302 捐天使陽光基金(救助貧困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106999930303 捐嫣然天使基金(救助貧困唇裂兒童)
106999930304 捐大愛基金
106999930305 捐天使回聲基金(救助貧困失聰兒童)
106999930306 捐建博愛小學
106999930307 捐溫暖中國基金(救助 貧困腫瘤患者)
106999930308 捐建博愛衛生院(站)
106999930309 捐助鄉村醫生培訓
106999930310 捐玉米愛心基金
106999930311 捐建紅十字書庫
106999930312 捐合生元中國母嬰救助基金
106999930313 捐博客基金
106999930316 捐志願者真情基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1

主題

945

帖子

5436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436
8
蔚藍色的雲 發表於 2010-7-19 21:50 | 只看該作者
功過是非蓋棺定論尚早,要等時間和歷史來回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9
jedi_xie 發表於 2010-7-19 23:16 | 只看該作者
我看到還有人論證了多倫多今年的酷熱跟修三峽大壩有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0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23:28 | 只看該作者
功過是非蓋棺定論尚早,要等時間和歷史來回答!
蔚藍色的雲 發表於 2010-7-19 21:50


蔚藍色的雲的看法比較理性,可以接受!

水災當頭,作為中國人沒理由幸災樂禍,還望JEDI_XIE慎言,此貼就放你一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11
jedi_xie 發表於 2010-7-19 23: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edi_xie 於 2010-7-19 23:53 編輯
蔚藍色的雲的看法比較理性,可以接受!

水災當頭,作為中國人沒理由幸災樂禍,還望JEDI_XIE慎言,此貼就放 ...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19 23:28

我怎麼就幸災樂禍了?

這篇文章在論證如何救人?論證災后重建?都不是!!!這篇文章只不過在利用水災來強調某一觀點的正確性而已。大壩的建設有爭議不奇怪,問題是利用水災,泛泛而談,把責任歸於大壩的建設,表露「看,活該你水災,當初為啥不聽我說的」的意思。誰在幸災樂禍不很明顯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71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5
12
kgbusachina 發表於 2010-7-19 23:59 | 只看該作者
痛心,的確令人痛心。

9樓那位說風涼話的,你這行為實令人不恥, 自己反省一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13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7-20 00:01 | 只看該作者
三峽大壩建前防洪能力不能討論,建后還不能討論,洪水來了更不能討論,這些人的邏輯真奇怪。
送這些人一句從台灣演變過來的話---有比「愛國」更高的道德標準,就是講真話!!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14
jedi_xie 發表於 2010-7-20 00: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jedi_xie 於 2010-7-20 00:35 編輯
三峽大壩建前防洪能力不能討論,建后還不能討論,洪水來了更不能討論,這些人的邏輯真奇怪。
送這些人一句 ...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7-20 00:01


誰說不能討論了? 我們不就在討論么?樓主的轉帖不是來自國內論壇的嗎?那個黃專家不是也是國內積極反對的人士嗎?據我所知,國內反對的人還不少,專家反對的不少,領導成了反對的也不少啊? 據說討論了多少年來著?1年?2年?還是10幾年?怎麼到你口裡就成不能討論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15
·八戒· 發表於 2010-7-20 01:16 | 只看該作者
修大壩,首先的目的就是防洪。如果早就預期今年可能有大洪水,那就該早把水庫放空,等來了水再放水,顯然不能減少災情,反而加大下游洪災。為什麼不提前放水呢?利益所在啊。早放了水,放空了,發電就要減少,發電損失誰掏?發電的才不管誰發大水呢,他只管完成發電任務。所以,他們是不會把水都提前放光的,他會說,萬一水沒來這麼大,發電損失誰補?這就牽扯到國家防總和水電部,誰聽誰的?是否寧可承擔錯報損失也要保證減少水災的可能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55

主題

5183

帖子

2897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897
16
 樓主| huasendg 發表於 2010-7-20 02:01 | 只看該作者
修大壩,首先的目的就是防洪。如果早就預期今年可能有大洪水,那就該早把水庫放空,等來了水再放水,顯然不 ...
·八戒· 發表於 2010-7-20 01:16


甚合我意!
謝謝八戒!
我有親人還在長江中下游流域,是以特別關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0

主題

1萬

帖子

7525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25
17
·八戒· 發表於 2010-7-20 02:28 | 只看該作者
謝俺沒用,趕快拎兩瓶好酒去防總「謝謝」才是正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74

帖子

16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16
18
變巨 發表於 2010-7-20 03:13 | 只看該作者
真是笨啊! 這是為打仗做準備啊! 美國航母為啥不來黃海啦,中國已經為戰爭準備。請記住三峽放水就是中國準備戰爭的標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
匿名  發表於 2010-7-20 12:02
回復 1# huasendg

前兩年的冬天,洞庭湖流域、太湖流域遭遇「百年一遇」的枯水期,湖面大幅度縮小,船隻不能航行,三峽的水如期而至了沒有?沒有!它要發電。

這次,江西、湖南、湖北的汛情開始緊張,它蓄水了沒有?沒有!它要泄洪。

早看到這個帖子就好了。

258

主題

951

帖子

35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8
20
笑書生 發表於 2010-7-20 17:46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弱智得很,

看看這個
19日8時三峽水庫庫水位上升至146.93米,入、出庫流量分別為 58000立方米/秒、33900立方米/秒。

留下了24000的洪水,這不是防洪是什麼?

為了反共,也不能閉眼胡扯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20: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