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何以去印度洋爭奪霸主?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7-18 22: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參考消息    發布時間:2010-7-18 8:23:37-

  最近印度有媒體報道,未來幾十年印度與中國很可能在印度洋爭奪霸主之位。中國去印度洋爭奪霸主幹什麼?


  無論從什麼標準來看,中國外交本質上是和平的,符合中國與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中國與印度和緬甸共同倡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接受,成為規範國際關係的重要準則。后又提出「與鄰為善,以鄰為伴」,隨即發展為「睦鄰、安鄰和富鄰」的外交方針原則,不久又提出「和諧世界」的外交理念。新中國在建國短短50多年裡,多次為世界和平貢獻自己的智慧,倚重的是以德服人,不會也不可能去爭霸印度洋。


  再具體點說,新中國建國60年的外交實踐,亦未曾與他國爭霸過,而且中國本身深受霸權主義之害,經濟上遭封鎖、禁運,安全上被迫四面禦敵,即使到了今天,不但幾條島鏈的封鎖仍然威脅中國安全,又出現有學者所稱的C型包圍圈。冷戰時期全部或部分針對中國的軍事同盟仍不見有鬆動,而且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對中國的安全威脅甚至更大。再加上事關國家統一的台灣問題以及周邊海洋問題的存在,中國何以分身爭霸印度洋?


  而引發印度媒體炒作中國爭霸印度洋的直接原因是所謂中國增強在印度洋的海軍力量以及與印度洋沿岸國家日益緊密的經貿聯繫。中國在印度洋不存在所謂海軍力量,但由於索馬利亞海域海盜航行,中國根據國際法和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向該海域派出一支小規模的護航艦隊,保護中國航經亞丁灣、索馬利亞海域船舶、人員安全,保護世界糧食計劃署等國際組織運送人道主義物資船舶的安全,中國的行為是負責任大國的體現,維護的是海上運輸線安全。而中國與印度洋沿岸國家的經貿關係,提供援助和承擔基建工程,體現的也是中國與印度洋國家之間正常的經濟交往,追求的是正常的經濟利益,與爭霸有何干係?


  雖然印度媒體所稱中國和印度將在印度洋爭奪霸主地位是個偽命題,不符合事實和道理,很離譜,但這在印度部分媒體和學者的輿論中應該還不算最離譜的,和這同樣離譜甚至更離譜的還有,諸如中國某型導彈是對印度航母艦隊的現實威脅,中國反衛星試驗對印度太空裝備構成威脅,2012年中國和巴基斯坦出兵印度等等,且不說印度媒體所稱的中國導彈和反衛星試驗的真實性以及是否有這能力,已存在的事物如何去威脅還沒出現的事物?


  討論中印關係的發展以及對中國、印度各個方面進行比較是印度和西方媒體與學者不厭其煩的一個話題,刻意誇大、渲染是這一話題的重要特徵之一,而且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從比較中印發展模式這樣的大課題到渲染中國公司進軍印度等這種非常具體的話題,從中印整體關係到中印邊界軍事人員的巡邏情勢等等,應有盡有。


  炒作渲染中國在印度洋的活動以及所謂「中國威脅」也許不是印度政府的主流觀點,但仍然應該被看作是印度大國戰略的一部分,如同俗語——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就是母親一聽到嬰兒啼哭便會馬上餵奶,因而啼哭成了嬰兒表達自己需要的主要方式。印度通過「啼哭」有關中國的相關活動,包括中印邊界爭端、中國在印度洋的活動、中國經濟、軍事、科技實力的發展,製造出「中國威脅」的氣氛,既掣肘中國的發展,又為自己加強軍事建設找到理由,這是「啼哭」給國內聽的。


  更重要的是,印度是「啼哭」給國際社會特別是美國聽的,美國視中國為競爭對手人所共知,尋求各種方式遲滯甚至阻止中國的發展也不言而喻。印度的「啼哭」自然能夠引起美國的共鳴,因而也就有了美國扶持印度崛起的豪言和行動等「奶水」。印度通過熱炒「中國威脅」而進行核試驗,得到美國等國的默許,后又簽署民用核協議,默認了印度核國家地位,通過美印聯合軍事演習,舉行戰略對話、出售先進武器等舉動提升印度的國際地位。


  雖然印度通過熱炒中國獲得了一些利益,但印度應當明白,中國不會爭霸印度洋,但在印度洋有自己合理、正當的經濟、安全利益,不會因為印度的「啼哭」就不去維護。同時,印度更應當明白,中國的存在與日益發展客觀上充當了印度獲得美國青睞的籌碼,美印利益並沒有太多的重合,過於擠兌中國,可能導致出現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局面,畢竟,美國是印度洋的老大,印度洋地處美國位於中東和西太平洋地區強大軍事力量的包圍圈中。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