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共黨內民主改革悄然提速

[複製鏈接]

1633

主題

5156

帖子

688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8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有放屁 發表於 2010-7-16 09:2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碼頭設計         (2010-07-15 12:31:07)     新浪博客

近期,中共黨內政治體制改革出現了悄然的變化,善於「摸著石頭過河」的共產黨在黨內民主建設上突然加快了步伐。有評論指出,隨著公眾公民意識的增強、共產黨人數的大幅增加,原有的黨建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在日新月異的中國,而加強黨內民主建設,選拔更有才華的官員,將成為共產黨協調處理社會矛盾和政治難題的重要策略。

核心部門發言人集中亮相

6月30日中央外宣辦新聞發布廳舉行了11個部門新聞發言人與中外記者的見面會,這11個部門分別是中紀委、中組部、中宣部、中央統戰部、中聯部、中央台辦、中央外宣辦、中央黨校、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和中央檔案館。據了解,這些發言人年齡在45歲到58歲之間。中央外宣辦主任王晨表示,「今後會有更多的中央黨務發言人出現」。

在見面會上,新聞發言人共回答了十餘個問題,對一些較為尖銳的問題也沒有迴避,比如如何治理腐敗高發領域,如何評價「新聞自由」,如何看待華南地區罷工風波,以及媒體對發言人本身的質疑,比如如何避免說官話套話,是否會說「無可奉告」等,發言人都做了脫稿回答,而且語態謙遜,在大陸媒體界首先博了個頭彩。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表示,這種形式比較新穎,動作較大,顯示中央正在加快黨務公開的步伐。此次見面會並未對外公開和明確主題,外界認為,此舉意在推進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的色彩較為濃厚。

竹立家認為,推行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會讓黨務工作越來越透明,包括幹部選用、查處腐敗案件等,這些都是民眾極為關心的話題。同時,黨務公開也是民主的一種表現形式,在如何實現民眾的表達權、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等問題上,目前看來新聞發言人制度是一個比較好的渠道和平台。

竹立家還稱,現在中國處於社會轉型期,問題和矛盾比較多,其中不乏一些像幹部選用、官員腐敗等尖銳問題。而舉行記者見面會,也從側面說明黨委敢於直面這些問題。

中央黨校掀開神秘面紗

在11位新聞發言人集中亮相的前一天,中共中央外宣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李景田介紹中央黨校的有關情況,為外界揭開了中央黨校的神秘面紗。李景田表示,中央黨校是中國共產黨培養黨員領導幹部和理論幹部的最高學府,是黨中央直屬的重要部門,是培訓輪訓黨的高中級領導幹部的主渠道,同時也是黨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機構。

對於黨校教員在講課、發表觀點的時候,是否能夠代表中央的聲音?李景田回應說,十個指頭伸出來都不一樣長短,黨校的教員素質不同,他們對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可能深淺也會不同。校方要求我們的教員講課中、公開發表言論時,都要和中央保持一致。但並不是說中央黨校的教員就沒有任何發揮的空間,我們既強調講壇課堂有紀律,也強調理論探討無禁區。

李景田強調說,實踐提出了許多新問題,理論就需要不斷創新,中央黨校就承擔著這樣的理論研究任務。世界是開放的,中國也是開放的。中央黨校更應該是一個開放的黨校,會繼續加強內外交流,現在世界各國的許多政要、跨國公司總裁、學者都願意到中央黨校來講學、做演講。前幾天,美國財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在出席中美經濟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在行程十分緊張的情況下,還抽出時間到中央黨校演講,和我們的學員交流。

對於有記者提問,社會上不少人認為中央黨校已經成了一個社交平台,官員們只是「上上門,認認人,吃吃飯,養養神」,李景田回答稱,黨校是接受黨的最新理論成果的地方,對於社會上的不正之風,黨校要成為「凈化器」。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擔任中央黨校校長,他說,黨需要有一批「踱方步」的人,所謂「踱方步」,就是邁著四方步考慮黨和國家大事的人,中央黨校就為官員提供了一個在工作「熱運行」當中進行「冷思考」的機會,因此學員到黨校來,學習生活是豐富緊張的。

在新聞發布會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30日下午,來自30多家中外媒體的60餘名記者還首次走進中央黨校,進行了兩個小時的採訪、參觀,中央黨校對其中的一些敏感問題也並未迴避。由此可見,連向來神秘的中央黨校都開始走開放路線,那麼中共的民主建設的可信度和信服力將得到大大提升。

深圳率先公推直選黨代表

在民主體制探索上,深圳似乎一直跑在潮頭浪尖,公推直選的籌備早在2009年就鋪開了,只不過實行的大部分是基層企業。從2010年4月份開始,深圳市開始推行公推直選市級黨代表,一共拿出14個黨代表名額進行試點。

體制內參選者過去習慣了傳統的代表產生模式,面對公推直選,他們要努力回答刁鑽提問,積極準備,一些老官員第一次說出了「請投我一票」。公選現場當場記票,當場公布,參選者經歷「脫皮」完成轉型,當選者驕傲地說「我是選出來的」。而體制外候選人則緊抓機會毛遂自薦,為了打動選民甚至貼出海報,增加了黨內選舉的競爭性。

深圳公推直選的順利推進,必將為其他地區起到表率作用,據官方媒體新華社7月1日報道,廣西南寧也啟動了基層黨組織成員公推直選試點工作,杭州也於6月30日召開了全市公推直選社區黨組織書記任職承諾大會。

中共人數已近八千萬

就在黨內民主建設推行之時,一個數字的公布在社會上引起較大反響。據中共中央組織部統計,截至2009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的總數為 7,799.5萬,比2008年增加了206.5萬名。這一龐大的中共黨員數字,幾乎等於整個德國的人口總數,這不僅預示著世界上最大的政治黨派正在變得越來越大,也讓民眾對中共的黨內建設著實捏了把汗。

外界紛紛對新黨員的入黨動機抱有懷疑。有人擔心,由於希望通過入黨成為統治階層的一員,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申請加入共產黨。美聯社的有關報道說,對於許多新共產黨員,入黨不僅是為了主義和理想,更意味著抓住了一個能進入統治階層網路的機會,包括額外的醫療保健津貼、退休福利和增加工作的機遇。

對此,中央組織部新聞發言人鄧聲明6月30日表示,中共黨員99%以上都身處生產、工作、經營管理一線,都是普通勞動者,他們加入中國共產黨主要是擁護黨的主張,信仰黨的理論,認同黨的宗旨,追求黨的先進性。不過他也坦言,確實存在有人「入黨動機不端正」的情況,也不迴避黨員隊伍中「不乏腐敗分子」的事實,他表示,一方面要對提出入黨申請的人進行「相當長時間的考驗」,一方面也要在其入黨后「加強教育」,同時還要完善「清理、處置不合格黨員的退出機制」。

不過,這些舉措不僅需要長期的努力,而且如何讓考驗不「走過場」、讓教育更加有意義?如何順利搭建清退機制?倘若這些問題不明晰,中共將難免走向大而不精、臃腫難調。

中共民主建設提速

儘管黨內民主建設的效果短期內無法印證,但是從上述密集發生的事例來看,民主建設確實處於提速的階段。近年來,社會矛盾隱患已經積累到一定的臨界點,前段時間校園兇殺案頻發以及罷工風波四起,就是社會矛盾有所爆發的表現。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求中共對其執政手段和內部建設進行深刻的反思。

當今中國民眾的民主意識已經更為突出,言論也更為開放,淹沒一切的政治話語和強硬的手段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中國。執政黨內部應達成共識,那就是選拔任用有才幹的官員並以此來樹立中共的執政典範,而不是僅用說教式的官腔官話告訴民眾正確和道德的做法。

無論是11個部門新聞發言人的高調亮相,還是對公推直選轟轟烈烈的報道,抑或還是大規模地擴充黨的人數,對大部分民眾來說,最盼望的是這些動作能有實際的效果,能有效運用公共政策保障並維護他們的權利。

而加快黨內的民主建設,將有利於對整個政治體系進行正本清源地改善,這也是民眾上述期望的保障。可喜的是,中共顯然已經意識到並且加快了黨建的步伐,而對於民眾來說,黨內民主推進了,社會民主的進步也就不遠了。
我句句真話. 決不放屁. 版上如有臭味. 我沒有放屁. 不是我放的.

30

主題

702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沙發
50仙 發表於 2010-7-16 10:00 | 只看該作者
黨內的「運運」活動猖獗, 海外倍可親的新鮮人,laodai失職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51

主題

3883

帖子

133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338
3
涼泉居士 發表於 2010-7-16 10:08 | 只看該作者
推動黨內民主,帶動社會民主,是時候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1235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4
民工老貴 發表於 2010-7-16 10:25 | 只看該作者
有些人好天真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5
zjd713 發表於 2010-7-18 00:25 | 只看該作者
有些人好天真哦
民工老貴 發表於 2010-7-16 10:25



這不是天真不天真的問題,而是大勢所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8: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