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真實感受:回國創業的幾點經歷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雲遊大俠

Rank: 5Rank: 5

積分
1357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llenjsau 發表於 2010-7-16 15: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前兩天與quart001再次交談,發現有一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導致了我們走過了不同的路。今天花兒紅了想看一下過來人創業成功的經驗,我藉此簡單寫幾點,供海鷗參考。

  1. 回國準備

  創業不是人人都能成功的。在回國之前應該無身份之憂,有足夠資金在中國生活及贏利前公司的運作。

  2. 找合作夥伴

  許多人創業是打算成功了就回歐美居住,或者技術上及資金上需要,都需要找合作夥伴,尤其是中國的。能回國創業的人離開中國都已經多年,中國很多方面都與出國前不一樣了,自己以前的關係也變了,要成功創業沒有國內的合作夥伴是難以成功的。最好的合作夥伴是自己的家人:自己及配偶的兄弟姐妹。

  quark001的創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合作夥伴是朋友。結局正如quark001所說的:

  「生產不能及時交貨,質量出大問題,管理人員收受回扣,高價進原材料和零件。虧損嚴重,最後不得不關門。」

  「他脫貧了,我變貧農了。」

  但是光是自己的家人條件還不夠,我跟quark001在悄悄話里交流過,這個合作夥伴還必須「懂行」。這就有點難了,不是人人都懂自己乾的行。有一個辦法是傳幫帶,這就需要創業者長期在中國居住直到自己的家人能夠接手。但這樣做也是值得的,畢竟創業者還希望回到歐美,讓自己的後代在歐美長大。

  3. 先有市場後有工廠

  很多人創業之初就是把精力放在找投資,尤其盯著政府的資助。其實找政府資助對創業來說是杯水車薪,政府的資金用得不爽,有很多附加條件的。為了滿足政府的要求就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政府的各個用完了就該用自己的錢來支撐公司了。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一個在中國開網站的美國海歸。這個海歸參加了第一屆廣州留交會(中國政府出來回機票),拿來廣州市政府十萬人民幣,在中國辦了個網站,網站是娛樂性質的,不賺錢。後來錢用完了,這個網站的CEO每年都要向網友募捐來維持網站。

  還有一個例子是先有公司和產品但沒有市場。一個從微軟回去的海歸,開發了一個產品,回到內地去開公司,由於是自己的家鄉,當地政府給了一百萬人民幣創業,雇了一些人來研發,產品做出來了但沒有銷路,一百萬用完了公司也關門了。他妹妹吃飯時問我怎麼找海外客戶。

  綜上所述,創業要無後顧之憂,要找有懂行的家人合作,先有市場後有工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03: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