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砍燒掉原始林,竟為了原地再造一片森林

[複製鏈接]

1203

主題

2865

帖子

209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秦人 發表於 2010-7-13 05: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令人費解的「造林工程」:砍燒掉原始林,竟為了原地再造一片森林
來源: 科技日報
記者  李禾
   
砍燒掉原本茂密的原始林,竟然是為了原地再造一片森林。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湖北咸寧上演令人費解的「造林工程」。
   
連綿數個山頭,都是燒焦的殘枝和裸露的焦土,彷彿剛剛經歷過一場天災洗劫。這和遠處茂密的闊葉林、松樹林形成了鮮明對照。
   
這裡是湖北省咸寧市赤壁縣車埠鎮的斗門橋村,曾經也被茂密的闊葉林、松樹林覆蓋。現在沿山而上,焦土上挖出的土坑,新種的松樹苗大約30厘米高,相當部分已經枯死。
   
這裡同樣也是山東晨鳴紙業集團的林漿一體化基地。山上的原始林是為了種植一種專門引進的松樹苗,而特意砍燒過的。
   
毀掉原始林,然後重新造林。這是為何?
   
在禁止開發的山上「毀林再造」
   
看似多此一舉的「毀林再造」,源於一個重大項目——山東晨鳴紙業集團在咸寧上馬120萬噸紙漿一體化項目。
   
根據晨鳴紙業公開發布的消息:在湖北黃岡和咸寧,晨鳴紙業預計可收購約100萬畝林;就在今年,咸寧要給晨鳴紙業25萬畝林地。咸寧市政府把晨鳴紙業120萬噸林漿項目看做是該市今年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企業也認為該項目「未來發展可期」。
   
晨鳴紙業公開的資料顯示,咸寧森林覆蓋率為49%,遠高於全國20%的水平,針葉林面積為296萬畝,佔總林地面積的55.76%,但這或許並不能滿足其作為林漿一體化的條件。新種的主要是美國濕地松,因為松樹等針葉漿纖維含量高,是高檔紙的主要原料。
   
記者聯繫採訪晨鳴紙業未果,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員表示領導不在。
   
斗門橋村書記馬炎林告訴記者,松樹苗是由晨鳴紙業提供的,儘管剛種下僅一個多月,但已有30%—40%死亡。
   
馬炎林說,被晨鳴紙業徵用的山地,坡度超過了50度。而根據國務院2000年9月10日頒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做好退耕還林還草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要求:25度以上的陡坡地段及江河源頭、湖庫周圍、石質山地、山脈頂脊等生態地位重要地區,要全部還生態林草,還林后實行封山管護。
   
天然林被當做低產林「煉山」
   
因為晨鳴紙業林漿項目而毀林的不僅是斗門橋村,咸寧市通山縣今年準備施行4萬多畝的林漿紙造林工程,其中九宮山鎮承擔了8700多畝的任務,是「煉山」(放火燒山)造林工作量最大的鄉鎮。
   
就在今年3月19日,通山縣九宮山鎮政府在該鎮與相鄰的闖王鎮交界處,組織了一次「煉山」造林,此次「煉山」原計劃燒毀山林1900畝左右。但在「煉山」時,突然颳起大風,飛揚火屑引燃了隔離帶外的山林,並迅速向周邊山林蔓延,火勢很快失控,過火林地面積超過數千畝。
   
對此,咸寧市林業局辦公室主任高建軍告訴記者,用「煉山」形式清理的山地都是「低產林」。
   
「雖然對低產林國家有明確規定,但在實際執行中,南方地區普遍存在把天然次生林當做低產林或宜林荒地毀掉,改種杉木、毛竹、松樹和油茶等用材和經濟林木。」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劉金龍說。
   
據2008年8月31日發布的《湖北省低產林改造工程建設管理辦法》,低產林的界定分為通用標準和經濟標準。通用標準包括林相殘敗,功能低下,並導致森林生態系統退化的林分等;經濟標準包括樹高、蓄積生長量較同類立地條件林分平均水平低30%以上等。
   
而通山縣闖王鎮汪家畈一位汪姓村民說,被「煉山」的並不是什麼低產林,是已經分配給村民的天然林或次生天然林,生長著碗口般粗大的樟樹、杉樹……
   
「儘管我們已經拿到了林權證,但今年年初村委會突然說,林地被統一租給了晨鳴公司,這是縣鄉政府下達的任務,我們老百姓也只能照辦。」該村民說,汪家畈村民的林地被租用了50年,每畝年租金僅15元。
   
「我們就算是在自己的林地里砍樹,派出所也會來罰款。」讓該村民想不通的是,3月的大火導致如此大面積的天然林毀滅,竟然沒有任何人質疑。
   
「最終毀掉的是整個生態系統」
   
天人生態公司董事長師智敏是咸寧本地人,他在咸安區橫溝橋鎮孫祠村開發了上千畝有機果園。他告訴記者,很多所謂的低產林其實就是天然林。與經濟林不同,天然林生物多樣性豐富,涵養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最好。
   
「從生態角度來說,還是天然林效果最好,咸寧的坡地並不適宜開發耕作。」師智敏說。
   
「即使是所謂的雜樹,也是有很好的生態效益。」劉金龍說,而且由於用材和經濟林木生長很快、高產出,普遍存在林地退化的問題。為了抑制雜草生長,保證高效益,在林地必然會使用大量除草劑、殺蟲劑、化肥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帶來了農村面源污染。
   
「在我國的南方集體林區,天然林的面積應當保持在50%以上。當下中國南方不少重點林區縣,人工林的面積已超過了50%,由此誘發了病蟲害頻繁發生、森林火災加劇,易發生乾旱、水土流失、泥石流等自然災難,對當地的人民生活和農業生產帶來的影響,在整體上也威脅到國家的生態安全。」劉金龍警告說。
   
國家林業局高級工程師沈孝輝認為,我國森林面積現在看似在擴張,但實際上由於過度重視人工種植森林,導致人工純林的面積越來越多,天然森林的面積越來越少。
   
「一些除了山和田沒有其他資源可利用的地區,天然林的替換最為劇烈。」沈孝輝說,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一些地方為了某種利益,甚至可以把一片長勢非常良好的天然林鑒定為「宜林荒山」,將其砍伐后種上各種經濟林。
   
「某種程度上說,我國的生態惡化是砍樹造成的;從另一個層面上說,我國的生態惡化,可能恰恰是熱衷於種樹造成的。」沈孝輝強調,種,就意味著要對土地進行人工干預,意味著要把認為有用的物種強行安排到某個坑位中,意味著為了保證勞動的成果,得不停地壓抑其他的物種……最終受損的是整個生態系統。

8

主題

64

帖子

4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1
沙發
屠神 發表於 2010-7-14 01:48 | 只看該作者
中共官員的所作所為令人憤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7: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