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日本大學生看中國:有民族感但比較閉鎖治安較壞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5-9-14 22: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日本大學生看中國:有民族感但比較閉鎖治安較壞



來源:《環球》雜誌






《環球》雜誌記者/王國平

  「我喜歡的中國電影是《變臉》,我喜歡朱旭先生在電影中的表演。」

  坐在面前的大洋平年輕帥氣,裝束新潮,當他說及朱旭先生是他喜歡的中國演員時,著實讓《環球》雜誌記者吃了一驚。

  《變臉》是吳天明1995年導演的電影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江湖藝人跌宕的人生故事,在中國本土影響甚微;朱旭是人藝的老演員,演技精湛,最近在話劇《屠夫》中擔綱重要角色,但似乎不為現在的年輕人所認識。為此,《環球》雜誌記者特地詢問了幾個在校大學生,有一個女生直接地反問:「拜託,你說的是周迅吧?」

  大洋平是日本中央大學綜合政策學部國際政策文化學科3年級學生,他的一個社會職務是中日學生會議實行委員會委員長。8月16日至8月24日,他率領22名會員在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同中方8所大學的21名學生就一些共同關心的話題展開了面對面的交流。就這次活動,《環球》雜誌進行了獨家的全程跟蹤報道。

  日本大學生眼中的中國

  按照會議議程,在來中國之前,日本學生就「中國在日本大學生心目中的印象」展開了調查。儘管調查的組織者、慶應大學商學系商學專業3年級學生稻田憐向《環球》雜誌記者解釋說參與調查的大學生只有80人,所以不具有權威性,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從一個側面管窺出日本大學生眼中的中國是一番怎樣的面貌。

  調查結果顯示,日本大學生最為關注的是中國的國情和內政。在他們印象中,中國國土面積大,人口多,其中農民佔有很大的比例,擁有很多的民族,有憨厚、可愛的熊貓,有和日本銀座一樣繁華的王府井,2008年將舉辦奧運會,是一個自行車王國。而且他們還感覺到,中國正處於一個過渡期,「根深蒂固的傳統影響著中國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但在現代化的國際背景下,這些傳統正在逐漸改變」。

  在日本大學商學部商學科4年級學生阿久津俊介看來,今天的中國讓誰都無法忽視。他告訴《環球》雜誌記者:「中國的經濟發展對於世界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日本也在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受益,如果忽視中國的存在,一切都是不可想像的。」所以他認為現在的日本應該調整緊跟美國的政策,加強和中國、韓國的關係,共同振興亞洲。

  大洋平則認為現在的中國同歐盟、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有著廣泛的貿易往來,開放程度在不斷提高,中國正在廣泛、積極地參與國際事務。他覺得現在的中國讓世界充滿了驚喜,也充滿了疑惑,不知道中國會成為一個怎樣的國家。

  不過,在判斷中國正在「急速發展」,並且不久的將來會成為世界的市場中心的同時,也有學生質疑中國經濟的發展是否存在泡沫,而且開放程度還不夠,「感覺有些閉鎖」,「治安較壞」,「內政進展得不是很順利」,「對於國內問題、國際事務的處理上,比起發達國家有些落後」……而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貧富差距很大」。

  關於這一點,《環球》雜誌記者在阿久津俊介那裡得到進一步的證實。主修經濟的他比較關心中國的均衡發展,他發現中國沿海和內地的發展存在很大的差距,並且「知識分子與普通老百姓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兩極分化」。

  另外,日本大學生對中國人的印象存在著一些矛盾的判斷。一方面他們認為中國人有著強烈的自我主張,擁有強烈的自豪感和自尊感,注重朋友情誼;另一方面,他們又認為中國人普遍比較遲鈍,「不怎麼隨機應變」,「我行我素,不聽別人的意見」,並且抱有貪慾,注重面子,容易生氣,脾氣倔強,好像很難接觸,「一個人一個人分開來說不定是好人,但是聚在一起就會變得很麻煩」。

  而且,他們感覺從總體上來說,中國人對日本不抱有好的印象,對日本懷有敵意,「中國人從小就教育孩子,日本是一個很殘忍的國家」。

  不過,參加調查的日本大學生普遍對中國文化抱有好感。在他們印象中,中國有漂亮、性感的旗袍,有精湛的中醫技術,特別是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中央大學經濟系公共經濟專業3年級學生大竹惠就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她喜歡讀魯迅的小說,並且拜讀過孟子、孔子的著作。

  已經來中國4次的阿久津俊介對中國美食讚譽有加,他用蹩腳的普通話向《環球》雜誌記者悉數他喜歡疙瘩湯、刀削麵、中國魚湯……他開玩笑說上次來中國參加中日學生會議,幾天的時間體重就增了4公斤,這一次決定向5公斤的目標邁進。即將畢業的他已經在日本一家銀行找到了一份工作,銀行在中國設有辦事處,他準備努力學習漢語和公司的經營知識,爭取機會來中國工作。「如果緣分到了,我還很想娶一個中國太太。」

  採訪過程中,大洋平和大竹惠不約而同地提到了章子怡和電影《和你在一起》(日語翻譯為《北京小提琴》)。大洋平向《環球》雜誌記者介紹說,章子怡經常登上日本雜誌的封面,電視上也有她的廣告,廣告的內容有些眾星捧月的意思,章子怡走著,旁邊有很多的歐美模特都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她。大竹惠更是歡呼說自己也好羨慕章子怡,「她長得非常漂亮」。兩位還一致認為《和你在一起》反映的父子情感真摯動人,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

  但是,幾位接受採訪的日本大學生都向《環球》雜誌記者表示,他們屬於「哈中族」,而身邊的同學、朋友對中國文化並不十分了解。大洋平把原因歸咎於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不斷地西洋化,所以歐美文化在日本比較流行,只有論及亞洲文化的時候,才會想起中國。不過最近由於韓國電視劇在日本受到廣泛追捧,使得日本人慢慢地對周邊國家的文化產生了興趣。

  「彼此的隔閡依然很大」

  在論及中日兩個國家的地理位置時,使用最為頻繁的一個詞恐怕是「一衣帶水」。但是地理、年齡的親近並不等於思想、觀念上的親近,中日學生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依然存在著「很大的隔閡」。

  在中日友好小組討論會上,中方學生代表先闡述立場,其中就提到日本政府對於自己的侵略行為缺乏真誠的道歉。這個時候,日方學生立即搬出資料,給予反駁,理由是前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已經在1995年發表了講話,對日本的侵略行為向中國表示了道歉,至今日本政府也堅持這一基本立場。而中方學生認為日本政府的道歉缺乏足夠的誠意,並且言行不一,「繼續做了很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

  8月19日,中日學生一道奔赴盧溝橋,參觀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事後,大竹惠在紀念館的留言簿上寫道:「我得到了很好的學習,雖然在日本也學過這些內容,但這是第一次進行了這麼全面的了解。我們應該虛心地接受這段歷史,為今後進一步加強中日友好關係而努力!謝謝!」不過同時她也告訴《環球》雜誌記者:「二戰時期日本也是受害國。」

  在討論會上,日方學生代表對於這一次的參觀也直言不諱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向中方學生頻頻發問:

  這個紀念館為什麼只反映過去的戰爭,而對今天的日本和日本的正面形象沒有涉及?

  紀念館有很多的中國小孩子在參觀,這些小朋友在沒有基本判斷力的情況下,接受這樣的教育會不會對日本產生不良的看法,也就是說中國的抗戰教育是不是有些過度?

  紀念館的標識內容大多是中文,而沒有外文,是不是說這個紀念館就只給中國人參觀?

  另外,為什麼要叫「抗日戰爭紀念館」,而不是別的?

  中方學生就這些問題進行了逐一的解釋。他們表示,這座紀念館就是為了紀念抗日戰爭而建立的,所以就理所當然叫「抗日戰爭紀念館」。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個紀念館比較集中反映了這一場戰爭的過程,日本正面形象的宣傳不是這座紀念館應該承擔的功能,而在中國的其他博物館,有很多的內容就與今天的日本有關。

  對於歷史教育問題,中方學生認為歷史不能忘記,而且中國的歷史教育根本不是反日教育,也並沒有過度。

  至於標識上只有中文沒有外文的現象,中方學生坦言這是中國市政建設的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在某些公共場所缺乏對這些細節的考慮,並不是僅在抗日戰爭紀念館出現這樣的情況。

  不過,在靖國神社問題上,日本學生的態度趨於一致,就是反對小泉首相參拜。有的學生進一步表示事實應該得到承認,日本政府需要真誠地謝罪,在戰爭賠償問題、慰安婦問題、毒氣問題上拿出足夠的誠意,加以徹底解決。

  大竹惠告訴《環球》雜誌記者,要實現這些,日本人必須改變對歷史意識淡薄的傳統,而要更加重視歷史。接受問卷調查的日本學生則希望中方也能作出一些讓步,「歷史事實不應該忘記,應該牢記。但是,這隻不過是一方面的問題,如果不去認識一些好的方面的事情,那麼就會變得是一種極端行為。因此,有必要從多角度的視點去看待問題」。

  「交流真好」

  在8月22日舉行的報告會上,中日學生用漢語、日語一同演唱了劉若英的《後來》。稻田憐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後來》在日本很受歡迎,並且「後來」翻譯成日文就是「未來」。

  演唱的時候,大竹惠擔綱了部分獨唱,好好地「秀」了一把自己的中文,贏得滿堂喝彩。不過動身來中國之前,20歲的她有些猶豫,擔心在中日關係的敏感時刻,到中國會不會遭到「群毆」。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的張瑜也曾經有過同樣的憂慮。2005年2月,14名中國學生遠赴日本參加了第23屆中日學生會議,張瑜就在其中,在後來的一篇文字中,她寫道:「去日本之前,不免對這次東京之行有些擔心,擔心日本人是否歡迎我們中國人呢,要如何同他們相處呢等等。」

  但是事實告訴她們這樣的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彼此來往的目的是交流,是加強相互之間的了解,所以「一下飛機就感到非常的親切」。

  與張瑜一同前往的南開大學留學生東美華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她感覺自己的回國之行「既可以說成『既在日本也在中國』,也可以說成『既不在日本也不在中國』,總之是『兩國交匯的地方』」。

  面對面的交流很顯著地消除了一些誤解。大洋平告訴《環球》雜誌記者,以前在他的印象中,中國人有些感情用事,容易生氣暴怒,現在他不這樣認為了。

  「小中國通」 阿久津俊介對中國人的良好印象又提升了一步:「我尊敬中國人,因為中國人能夠很好地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日本人怕給對方留下不好的印象,總是擔心說錯什麼,所以就把自己內心的想法隱藏起來。中國學生親切、熱情、溫柔,可以進行朋友式的對話和交流。」

  雙方學生一致認為,正是由於中日之間存在很多的摩擦,相互之間的交流才顯得更加的重要。存在問題,而不去交流,就永遠是問題。本次會議中方組委會委員長、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3年級學生楊潔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即使是兩個中國人在一些具體問題上都可能存在很大的意見分歧,所以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日兩國學生存在一些不同意見可以理解,關鍵是要有機會讓雙方了解這些分歧,並且在尊重分歧的基礎上找到解決問題的路徑。

  不過,這樣的交流一直處於「不對等」的狀態。在日中文化交流財團的支持下,中日學生會議實行委員會成為一個常設機構,專門負責交流活動的進行,但是中方一直沒有這樣的組織,基本上是在「打游擊戰」。

  有固定的組織,也就意味著資金運作的困難。楊潔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在這次會議舉辦之前,她和其他志願者與一些企業進行了接觸,有贊助意向的幾乎無一例外地要求冠名「××杯」,這讓楊潔感到很為難,「因為這是一個很純粹的交流活動,商業味太濃了不好」。

  參加這次活動的日本學生的大部分費用由日中文化交流財團提供,而中方學生需要交納300元的會務費,並且不提供住宿。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外語學院黨支部書記劉金蘭向《環球》雜誌記者表示,學校已經基本決定成立一個與中日關係有關的社團組織,具體負責雙方會議的正常運作。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Hanxin 發表於 2005-9-15 11:53 | 只看該作者
雖然苛刻,還是中肯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3
3
fengzhong884 發表於 2005-9-15 11:57 | 只看該作者
很可笑!

我老是奇怪牛趺蠢鮮怯羞@么多中槿氈救蘇f好呢?

A渥漚o小日本h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Hanxin 發表於 2005-9-15 22:22 | 只看該作者
說好話與恭維,是兩回事。
如果有日本人說中國的好話,他們就是日奸了?
難道國與國之間的關係就是對罵、對打嗎?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3

帖子

3

積分

註冊會員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1

積分
3
5
fengzhong884 發表於 2005-9-16 14:18 | 只看該作者
國與國?

樓上的有點危機感好不?

即使我們這一代不和日本打,下一代也遲早會動手的

仇恨的積壓,終有一天會爆發的

你是住在日本的,我們也希望和平能夠持久,但,中國和日本那是不可能的

記住,日本是否開戰,不是由你周圍的日本友人決定的,是那些東大出來的「精英」們!

是參拜靖國的政客們,他們,從沒放棄過再次踐踏中國的機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6
Hanxin 發表於 2005-9-16 19:13 | 只看該作者
歡迎各位網友發表自己的意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265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2

積分
59
7
大塊頭 發表於 2005-9-16 21:58 | 只看該作者
有民族感但比較閉鎖治安較壞
------------------------
國人捫心自問,有沒有以上所述的事實?有的話,說明日本學生的看法還是比較客觀。沒有的話,只能說明這些日本學生對中國的了解還不夠。
本人認為,這些學生的看法還是比較客觀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mahoupao 發表於 2005-9-17 13:04 | 只看該作者
[QUOTE=大塊頭]有民族感但比較閉鎖治安較壞
------------------------
國人捫心自問,有沒有以上所述的事實?有的話,說明日本學生的看法還是比較客觀。沒有的話,只能說明這些日本學生對中國的了解還不夠。
本人認為,這些學生的看法還是比較客觀的。[/QUOTE]
呵呵,呵呵,大塊頭都博士后了,同馬後炮那會一樣,主題數是0.
馬後炮之架的塊頭也是不小,所謂物以類聚...

馬後跑跑  泡炮馬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265

帖子

5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2

積分
59
9
大塊頭 發表於 2005-9-17 13:26 | 只看該作者
回mahoupao:
確實本人到現在還沒有發過主題,這樣下去看來這個博士后也難保了。還好到這裡的目的比較單純,侃侃就可以了。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談的來就多談一點,談不來就少談一點,也沒有想過將自己的想法強加與他人,如果以後有好的主題的話,鼓足勇氣也要發表一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