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路透:中美兩國利益妥協 默契中見政治智慧

[複製鏈接]

478

主題

1432

帖子

627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沒事閑逛 發表於 2010-7-11 10: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 7月 9日 作者 畢曉雯 路透上海7月9日

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中美兩國在重大問題上的默契又再一次得到證明.
在中國宣布重啟人民幣匯率改革僅三周之後,美國財政部終於公布了堪稱史上拖延最久的關於主要貿易夥伴國匯率半年度報告,果然意料之中未將中國貼上匯率操縱國的標籤.中美兩國(G2)"以退為進"的思維,在承擔全球經濟復甦上共同體現出負責任的態度.
此份報告出爐後,在華府正準備迎接11月的國會期中選舉前,相信大部分美國議員不會貿然啟動立法程序,以出台針對中國的貿易制裁,令雙方都有時間和空間,通過蹉商、溝通、退讓等更有智慧的手段,達成更有利於雙方的經濟發展模式.
但也應該看到,此報告的出爐並不能緩解人民幣實際上的長期升值壓力,中方在爭取到時間、空間以後,應更加立足於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堅定優化中國經濟結構,改變發展模式的信念.
"...(未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是非常務實的態度.顯示中美兩國做為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牽引力,相互協商、相互退讓、相互合作的態度."中國航空航天大學戰略問題研究中心教授王湘穗表示.
周五,顯示官方意圖的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定在6.7753元,並未受到該消息的影響.就在上個月20國集團(G20)舉行會議的前幾天,中國宣布重返以市場供求為基礎的、參考一籃子貨幣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而在過去三周,人民幣/美元實際升值幅度已接近0.8%.
中國貨幣政策委員夏斌指出,對於美國來說,最大的核心利益在於要穩定以美元為主的全球貨幣體系,以吸引資金源源不斷地繼續流入美國;對中國來說,目前出口仍是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同時還肩負著就業的重任.因此,在匯率改革的行進步伐中,需要小心謹慎,要按中國利益所需的節奏前行.
"人民幣匯率不是中美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問題.就算人民幣升值了,從中國買的少了,美國還需要從越南,或者印尼買,貿易赤字的問題同樣還存在."夏斌稱.

雙方利益相互體現

在美國財政部的報告出台的前二天,對美國最關心的核心利益,中國也釋出最大誠意.儘管兩國仍要面對國內不同的利益政治考量.
掌管中國2.4萬億外匯儲備的中國外管局公開表示,美國國債具有較好的安全性、流動性和市場容量,交易成本較低.長期以來,都是國際投資者的重要投資對象,世界很多中央銀行都持有美國國債.而美國國債市場對中國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市場.
外管局並表示,"外匯儲備持有美國國債是一個市場的投資行為,增持或減持美國國債都是正常的投資操作."而外匯儲備經營多年保持穩定收益,資產收益率高於美國通貨膨脹率,並對取得長期、穩定、較好回報有信心;而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外儲賬面損失也遠小於金融資產賬面盈餘.
美國財政部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至4月末持有美國國債為9,002億美元,高於3月末的8,952億美元,仍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ID:nCN1132809]中國則以2.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量,位居全球第一.
"美國要達成他的核心利益,就不得不依靠中國這樣持有大量儲備的國家.目前只有資本繼續不斷流入美國,他才有可能獲得解決自身問題的時間和空間."王湘穗稱.
不過,王湘穗也指出,僅以中國未被列入匯率操縱國來說,對中國的外貿行業也存有利一面,爭取到了轉變的時間和空間.避免了美國部分不滿人民幣匯率的議員,啟動貿易制裁程序的可能性.
美國許多國會議員都相信人民幣被低估最多達40%,並稱這讓中國在國際貿易上取得不公平的優勢.他們已推進議案,以對部分中國商品課徵新稅.

結構調整進行式

中國經濟連續30年保持高速增長,但經濟高增長也暴露出中國社會當下所面臨的內憂外患.
特別是在中國人口紅利面臨拐點,工資報酬的上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時,經濟結構調整已成為"不得不"的必須.
中國總理溫家寶此前召集專家座談經濟時就指出,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調整、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使宏觀調控既有利於克服短期困難,解決當前突出矛盾,又有利於構建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機制,緩解經濟長期發展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
"不管政府是不是情願,中國已經出現了經濟'被調整'的趨勢.因為中國初中及以下廉價勞動力的拐點已經到來,產業鏈低端的工資將大範圍的提高,進而向產業鏈的高端漫延."知名智庫--莫尼塔首席宏觀經濟學家王涵博士稱.
他還指出,由於這類年輕的消費觀比老一代更為開放,也會帶動中國進入一個新的消費模式."勞動力結構改變所帶來的變革是深刻的,影響包括消費、企業結構、生產模式、進出口商品的類型等...,因此,對中國本輪經濟結構的最終結果有信心."
中國統計局此前剛剛上調了去年度的GDP增速,其中主要是服務業的貢獻上升.2009年按不變價格計算的實際增速為9.1%,比初步核算提高了0.4個百分點.這次上調主要來自服務業.從構成看,第一產業減少25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681億元、第三產業則增加4,724億元(佔GDP的比重從42.6%上升至43.4%).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也則指出,人口結構對消費起到重要推動,"嬰兒潮"一代人的下一代,即所謂的"80後",正陸續進入20-30歲階段,使得2005-2015年中國處於結婚高峰的"黃金十年".同時收入跨代轉移加快了這一年輕群體的消費"由儉入奢",過去節儉的消費模式,正在被人口結構的變遷所改變.
但王涵指出,由於中國勞動生產率的不斷提高,人民幣的確存在著不斷升值的壓力."長期看,人民幣應該還會是緩慢升值,而經濟結構改變的程度,決定不同階段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大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20:3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