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政府放棄中日戰爭賠償始末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2010年5月14日

    《中日聯合聲明》第五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1971年9月29日在北京簽字)
  
  1972年9月30日《人民日報》
  
  1931年「九一八事變」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日本國在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中,造成我國軍民傷亡3500餘萬人,經濟損失5000多億美元,數以百萬計的婦女慘遭獸性蹂躪,然而作為侵略者的戰敗國日本向我國作了哪些戰爭賠償呢?
  
  據有關專家估算,日本對我國的戰爭賠償應不少於3000億美元,其中政府索賠1200億,民間索賠1800億。
  
  日本政府本著與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願望最終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索賠要求,表現出共產黨人的偉大胸襟,表現了一個泱泱大國的風度和長遠眼光。
  
  1958年8月,周恩來總理提出了關於中日關係正常化的政治三原則:
  
  (一)不執行敵視中國的政策;(二)不參加製造「兩個中國」的陰謀;(三)不阻擾中日兩國關係正常化的恢復。
  
  這為中日關係正常化奠定了基礎。60年代前期,為了推動貿易發展,中國政府提出了中日貿易三原則,日本池田政府也採取積極措施,雙方互設半官方性質的貿易辦事處並互派記者,中日交往進入半官半民性質。恢復中日邦交,必然要對戰後日本賠償問題作出協定,在這一問題上,我國領導人表示了向前看的姿態。
  
  1961年6月周恩來總理在接見嵯峨浩(溥傑夫人,日本國民)、溥傑、溥儀等人的談話中有一段概括性的描述:「解放十年來有上萬日本朋友見到毛澤東,劉主席和我,表示謝罪。我們說這已經過去了,&&我們應該往前看,應該努力促進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恢復邦交,發展經濟文化交流。我們並不總盯著過去的事情。毛主席說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是件壞事,但它喚起了中國人民的覺悟。」
  
  最直接、最具體的對賠償問題表明態度的是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於1964年6月回答東京廣播報道局局長橋本博問的談話。當橋本問道:「在恢復中日邦交時當然會出現賠償問題,對於日本的賠償問題是怎麼想的?」陳毅副總理回答:「中國人民在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戰爭期間,曾經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對此,中國人民有權要求賠償。但是,戰爭已經過去了快20年了,現在中日兩國連和平條約都還沒有締結,這個問題從何談起。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待中日關係,從來是向前看,而不是向後看。目前中日兩國政府需要共同努力來解決的,首先是如何促進兩國關係正常化的問題。如果日本政府尊重日本人民的意願,就應該有誠意,有準備,有步驟地來解決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的大問題,當兩國恢復邦交時,其他具體問題是通過友好協商加以解決的。」
  
  70年代初,田中角榮出任內閣總理大臣。田中就職后立即宣布把日中邦交正常化作為自己的首要任務。田中表示:「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時機已經十分成熟」,「要加緊實現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邦交正常化」。
  
  在田中訪華之前,前社會黨委員長佐佐木更三曾與田中談到賠償問題。佐佐木60年代訪問中國時,曾與毛澤東談起過賠償之事,佐佐木把毛主席和周總理後來對這件事的態度告訴了田中后說,我認為對方不會要求賠償,可是既然去,還是得作好萬一對方提出賠償要求時的準備。對此,田中回答,如果對方提出賠償,只要數額適當,我打算賠。
  
  田中認為:「日本對中國,特別是日中戰爭時期造成了巨大損害。至少也要儘早對給予中國的這種巨大損害做一個結論」;「日本戰敗,無條件投降,蘇聯卻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殘留在大陸的日本人趕到西伯利亞,沒吃沒喝地強迫勞動,逼死了許多同胞。對這一事實的憤慨,形成了難以抹掉的反蘇感情,留存在人們的心中......而另一方面,中國則付出了比這大幾倍的犧牲,這是日本造成的損害,正因我十分理解日本的反蘇感情,所以認為對中國也不能裝糊塗。」正是這種心情促使田中下定決心,「因為給中國添了麻煩的日本,所以首先應由日本前去訪問。能否正常化則是第二位的」,「這是上天賦予成為總理大臣的自己的使命。」
  
  1972年7月以後,中國為實現與日本邦交正常化進行積極的準備,周恩來總理就放棄戰爭賠償問題作了下述指示:
  
  第一,中日邦交恢復以前,台灣的蔣介石已經先於我們,放棄了賠償要求,共產黨的肚量不能比蔣介石還小。
  
  第二:日本為了與我國恢復邦交,必須與台灣斷交。中央鑒於日本與台灣的關係,在賠償問題上採取了寬容態度,有利於使日本靠近我們。
  
  第三,如果要求日本對華賠償,其負擔最終將落到廣大日本人民的頭上,這樣,為了支付對中國的賠償,他們將長期被迫過著艱難的生活。這不符合中央提出的與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願望。
  
  周總理的態度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胸襟,也代表了一個泱泱大國的寬大風度和長遠眼光。
  
  1972年9月25日,田中角榮乘坐專機抵達北京,為中日兩國邦交正常化問題進行談判。
  
  當晚,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宴會廳舉行歡迎宴會,周恩來總理致詞后,田中首相站起來致答詞。他提到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他說:「兩國之間有著兩千年豐富多彩的交往的歷史。」接著他說:「然而,遺憾的是,過去幾十年間,日中關係經歷了不幸的過程。其間,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我對此再次表示深刻的反省。」
  
  「我國給中國國民添了很大的麻煩那」一語一出,據當時在場的日本官員講,中方出席者的表情驟然嚴肅,會場上熱烈的歡迎氣氛突然變了樣。
  
  第二天,中日兩國第二輪會談在釣魚台國賓館舉行,一向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周恩來總理,表情嚴肅,但不失外交家的風度。他嚴肅地說,田中首相在昨天晚宴上的講話中說「添了很大的麻煩」,這只是在不小心把水濺到路邊婦女裙子上道歉時才用的詞,可日方卻在提及中日兩國不幸的過去時使用。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日本人也深受其苦,用「添了麻煩」來表達,在中國人民中是行不通的,而且會引起強烈的反感。
  
  田中趕忙解釋說:「從我們日文來講,添了麻煩就是誠心誠意表示謝罪的意思,這裡還有不再重犯,請示原諒的意思。周恩來說,中國的語言可不是這麼表達的,這麼表達我們的人民是不能接受的。
  
  9月29日《中日聯合聲明》在北京簽字。《聯合聲明》在前言中寫道:「在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國過去通過戰爭給中國人民造成的重大損害的責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表現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他們從中國及日本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高度,從減輕日本人民賠償負擔的角度,在對賠償問題上作了重大讓步,宣布放棄對日戰爭賠償的要求。
  
  《聯合聲明》第五款寫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布:為了中日兩國人民的友好,放棄對日本國的戰爭賠償要求。」中國總理周恩來曾在對田中首相的歡迎宴會上致歡迎詞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1978年8月12日,在北京發表了《日中共同聲明》;中日兩國簽訂了《日中和平友好條約》,同年10月23日生效。
  
  二戰結束后,蘇聯曾以德國獲得120億美元的戰爭賠償;猶太人從德國獲得600億美元的賠償;而中國政府從中日人民世代友好的願望和長遠利益出發,放棄賠償要求。
  
  日本人民對中國的決定是心懷感激之情的。日中友好協會會長宇都宮德馬每當有機會都要說這樣一番話:「假使要日本拿出500億美元的賠償,按當時的日本經濟能力來說,也需要用50年才能支付清,那肯定會阻礙日本經濟的成長發展,結果也不會有今天的日本,這一點是不應忘記的。」
  
  「日本人民對中國的決定是心懷感激之情的。」恐怕不見得,絕大多數日本人早忘了這回事了。我個人認為,放棄賠款實在是一個愚蠢的行為,是一個太單純、太善良的、太一相情願的舉動。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5-14 23:24
會很好很好
3
匿名  發表於 2010-5-16 01:42
"日本政府本著與日本人民友好下去的願望最終放棄了對日本的戰爭索賠要求,表現出共產黨人的偉大胸襟,表現了一個泱泱大國的風度和長遠眼光。"!!!!!!
一看就是狗腿子寫的!!!
中國人啊!勿忘國恥!!!
4
匿名  發表於 2010-5-18 13:51
"中國領導人高瞻遠矚,表現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他們從中國及日本兩國人民世代友好下去的高度,從減輕日本人民賠償負擔的角度,在對賠償問題上作了重大讓步,宣布放棄對日戰爭賠償的要求。"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因為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裝的只有外國人,永遠沒有自己的百姓.三年大飢荒中國人在餓死,更多的人在挨餓,無產階級革命家卻援助亞非拉幾萬噸糧食.
5
匿名  發表於 2010-7-14 05:49
毛澤東「感謝日本」問題言論集

毛澤東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陝北洛川會議上的講話摘要(1)

"要冷靜,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避開與日本的正面衝突,繞到日軍後方去打游擊,要想辦法擴充八路軍、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要千方百計地積蓄和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對政府方面催促的開赴前線的命令,要以各種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軍大大殺傷國軍之後,我們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奪取國民黨的政權。我們中國共產黨人一定要趁著國民黨與日本人拚命撕殺的天賜良機,一定要趁著日本佔領中國的大好時機全力壯大,發展自己,一定要抗日勝利后,打敗精疲力盡的國民黨,拿下整個中國。"

毛澤東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陝北洛川會議上的講話摘要(2)

"有的人認為我們應該多抗日,才愛國,但那愛的是蔣介石的國,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祖國是全世界共產黨人共同的祖國即蘇維埃(蘇聯)。我們共產黨人的方針是,要讓日本軍隊多佔地,形成蔣、日、我,三國志,這樣的形勢對我們才有利,最糟糕的情況不過是日本人佔領了全中國,到時候我也還可以藉助蘇聯的力量打回來嘛!"

毛澤東在一九三七年八月在陝北洛川會議上的講話摘要(3)

"為了發展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在戰後奪取全國政權。我們黨必須嚴格遵循的方針是"一分抗日,二分敷衍,七分發展,十分宣傳"。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得違背這個總體方針。"!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日本社會黨委員長佐佐木更三偕委員黑田壽男去北京,與毛澤東有下面一段對話∶

毛∶我曾經跟日本朋友談過。他們說,很對不起,日本皇軍侵略了中國。我說∶不!沒有你們皇軍侵略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就不能團結起來對付蔣介石,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不了政權。所以,日本皇軍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好教員,也可以說是大恩人,大救星。

佐佐木∶今天聽了毛主席非常寬宏大量的說話。過去,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你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害,我們大家感到很抱歉。

毛∶沒有什麼抱歉。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沒有你們的皇軍,我們不可能奪取政權。這一點,我和你們有不同的意見,我們兩個人有矛盾。(眾笑,會場活躍)。

佐佐木∶謝謝。

毛∶不要講過去那一套了。日本的侵略也可以說是好事,幫了我們的大忙。請看,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同時,你們的壟斷資本、軍國主義也幫了我們的忙。日本人民成百萬、成千萬地醒覺起來。包括在中國打仗的一部份將軍,他們現在變成我們的朋友了。

毛澤東感謝日本侵略中國,因此,不要日本賠償!

1972年,中日建交的時候,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就向毛澤東道歉,"啊,對不起啊,我們發動了侵略戰爭,使中國受到很大的傷害。"

毛澤東說"不是對不起啊,是你們有功啊,為啥有功呢?因為你們要不是發動侵華戰爭的話,我們共產黨怎麼能夠強大?我們怎麼能夠奪權哪?怎麼能夠把蔣介石打敗呀?"他感謝田中角榮。"我們如何感謝你們?我們不要你們戰爭賠償!"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2 07: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