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網路媒體改變中國政治生態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7-8 21: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7月8日     僑報

  中國社科院7日在北京發布的《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認為,中國的網路媒體已成為新聞傳播的強勢媒體,實現了從「草根」向「主流」的角色嬗變,從某種程度上甚至改變了當前中國的政治生態。

  網路媒體對中國社會發展產生革命性影響

  《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0)》是中國首部新媒體藍皮書,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出版。該書認為,新媒體的媒介功能與社會責任融合,標誌著中國網路媒體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已開始步入成熟。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等報道,藍皮書指出,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的媒介角色發生了重要變化,中國網路媒體不僅在表達民意方面進一步延續其「草根」媒體的角色,其強大傳播功能在重大事件和重大主題的新聞傳播中也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成為堅持主流輿論導向的不可或缺的主流媒體。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副院長李慎明表示,新媒體是一種新生事物,目前人們對新媒體的未知是遠遠大於已知的。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媒體是當前和未來非常值得或者說是最值得重視的問題之一。新媒體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不僅豐富了傳媒形態,改變了傳媒格局,而且還對全球尤其是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了全方位的革命性的深刻影響。

  他舉例說,2007年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新聞報道中,網路媒體就為其「鋪上了紅地毯」;2008年四川汶川「5·12」抗震救災報道,網路又成為第一時間報道的媒體;還有北京奧運會的報道等,都全面凸顯了網路媒體作為社會化媒介這個功能。「所以有人說中國網路媒體的角色已經發生了激變,從原來的『草根』,逐漸走向了現在的主流,包括公眾通過網路來參政議政問政,從某種程度上甚至改變了當前中國的政治生態。」

  「網路是雙刃劍」,藍皮書主編、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尹韻公則認為,媒體在運用網路輿情時,也需避免盲目,「要清醒,與網路民意適當保持距離」。

  對外新聞提升中國「軟實力」

  新媒體藍皮書作者、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劉瑞生表示,當前新聞網站已成為一個無可替代的主流網路媒體。由傳統新聞媒體開辦的新聞網站,在新聞宣傳和輿論領導過程中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北京《人民日報》報道,數據顯示,2009年中央重點新聞網站日均訪問量已達5.2億,與2002年相比增長了近4倍,也就是說大約每天每3個中國人中就會有一個人登錄傳統媒體的官網瀏覽新聞。

  另外,有44家新聞網站和商業網站開通外語頻道,對外傳播能力顯著增強,成為抗衡西方媒體霸權、提升中國「軟實力」的重要力量。

  劉瑞生表示,這充分表明新媒體的態勢下,由中央和地方傳統新聞媒體開辦的新聞網站,在新聞宣傳和輿論領導過程中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網路的社會化媒體功能日益突出」,劉瑞生建議,媒體關注網路輿情時,不僅需要關注主帖,也要關注網路跟帖。

  藍皮書:FaceBook等具「特殊政治功能」

  藍皮書認為,社交網站成為2009年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熱點,而即時通訊工具則成為顛覆社會交往方式的「潛傳播」平台。

  北京《人民日報》報道,藍皮書這樣描述社交網站的「火爆」:隨著網際網路的社交功能日益發展,諸多網路應用已成為人們進行社會交往的主要渠道,網路社交用戶經過多年積累已成相當規模,這是社交網路熱的必然條件。2009年社交網站用戶和訪問量激增,吸引諸多商業巨頭紛紛進軍。

  不過,藍皮書指出,社交網站的病毒式營銷手段、泄露個人隱私以及政治、軍事、商業機密信息等問題也引發質疑,Facebook等社交網站「被西方國家情報機構所利用,其特殊的政治功能則讓人心生恐懼。」

  藍皮書稱,通過社交網站,商業公司不但可以收集用戶的手機號、MSN賬號等普通信息,還可以通過分析網民發布的博客、帖子、同學群體等,推測出用戶的消費傾向、個人婚姻情況、工作情況等十分隱私的信息。而利用各種方式騙取網民個人資料用以牟利,已成為社交網站利潤的重要來源。

  網游暴力成災  青少年直接受害

  中國網路遊戲市場規模快速膨脹。不過,藍皮書警告說,眼下在中國市場銷售的網路遊戲大約有95%涉及刺激、暴力和打鬥,青少年成為直接受害者。

  中新社報道,藍皮書引用數據稱,中國網路遊戲市場規模2009年達310.8億元(人民幣,下同),預計到2012年可至686.2億元,全球市場佔有率46.9%。

  藍皮書認為,目前,網路遊戲的暴力程度持續升級,從「言語攻擊」到「不運用武器團體性攻擊」,其攻擊性在不斷提高。

  青少年深受網路暴力遊戲之害。藍皮書稱,中國現有4000萬網路遊戲玩家,其中25歲以下的青少年佔八成。北京市民盟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少年上網人群中,患上網路成癮症的比例高達14.8%,遠高於成年人的比例,而上網成癮的青少年主要就是玩網路遊戲。

  藍皮書認為,由於正處在身體和心理的發育成長時期,長時間沉溺於網路遊戲,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很大。除頭腦發育受到影響外,還會導致植物神經紊亂,體內激素水平失衡,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更讓人擔心的是,很多網路暴力遊戲與網路色情糾結在一起,青少年成為網路暴力遊戲的直接受害者。」藍皮書認為,網路暴力遊戲已成為導致青少年犯罪的首要誘因,並引發了一系列現實暴力行為。

  藍皮書還警告稱,在網路暴力遊戲的背後,還有一種更隱蔽、更可怕的思維在慢慢滲透青少年,這可能會讓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發生巨大變化。

  網路論壇成民意集散地

  藍皮書指出,中國網路論壇是民意集散地和網路輿論的代名詞。

  據統計,2009年網路論壇使用率為30.5%,用戶超過1.17億。

  當前的中國網路社區中,39%成立於2009年,30%成立於2008年,12.6%成立於2007年,2007年到2009年成立的社區網站累計占社區網站總數的81.6%,而 2001年前成立的網路社區僅佔1.1%,這表明新成立的網路社區比例相當高,近幾年網路社區仍在高速發展。

  資費過高成大陸3G 發展阻力

  藍皮書發布的調查數據指出,資費過高是 3G 在大陸發展的一大阻力。

  在中國用手機上網和購買 3G上網本的用戶,很多是由於買不起更貴的計算機和筆記本電腦,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去年中國 3G 手機總銷量突破500萬台,與中國 3G 用戶規模1500萬相比,僅為1/3。報告認為,只有 3G 手機普遍使用,才能帶來 3G 的大範圍應用。

  據悉,三網融合的試點開展以來,中國對3G技術更加寄予厚望。然而就中國當前3G發展的現實來看,用戶對於3G內容的預期遠遠高於現實體驗。用戶關於3G的憧憬是被廣告和營銷刻畫出來的,但很少一部分人體驗到了3G技術。

  3G定位中高端消費者,造成實際使用者抱怨資費過高。而速度太慢、經常掉線等問題,讓體驗者沒有感受到宣傳的效果,對3G的熱情逐漸被消耗。

  截至今年3月份,中國網民總數已超過4億,其中農村網民超過1億。99.1%的鄉鎮和92%的行政村接通網際網路,95.6%的鄉鎮接通了寬頻,3G 網路已基本覆蓋全國。

  手機媒體影響力越來越大

  藍皮書還談到了手機媒體的情況。該書指出,近5年來,手機報的種類、用戶的數量以及手機報產業迅猛發展,手機媒體正形成越來越大影響力。

  新華社報道,藍皮書介紹,各大媒體、運營商以及服務商對手機報市場的爭奪,使中國手機報用戶數量的發展呈現出相當迅猛的勢頭,2005年底,中國手機報用戶100多萬戶,2007年底中國手機報用戶已經超過2000萬戶,2008年底,中國手機報用戶接近5000萬戶。

  易觀國際發布的《2009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閱讀市場季度監測》數據顯示,2009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閱讀市場用戶達1.49億戶。

  藍皮書介紹,手機報產業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中國移動數據顯示,2009年前5個月手機報付費客戶為4416萬戶。手機報產品累計銷售份數(每個產品月期發行份數累加)近2.4億份,前5個月累計業務收入7.6億元人民幣。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沙發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7-8 2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30 16: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