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濟學家 中國共產黨為何經久不衰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7-8 11: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參考消息》日前轉載英國《經濟學家》周刊6月19日一期文章,題為《永遠的政黨——對中國秘密執政者有趣且深刻的描述》,文章如下:

  如今,關於中國共產黨的任何研究都會很快遇到兩個尖銳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一個製造了慘劇——上世紀60年代發動文化大革命,1958年至1960年期間人為造成飢荒——的政黨為何仍然能夠掌權,而且沒有受到任何嚴重的威脅?第二個問題是,當今中國似乎更加接近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追逐殘酷的資本主義而不是平等主義夢想,而中國共產黨為什麼仍自稱「共產黨」呢?   

  第二個問題比較容易回答。1979年,注重實效的鄧小平在「四項基本原則」中回答了這個問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金融時報》記者理查德·麥格雷戈的《中國共產主義統治者的秘密世界》這部精妙刻畫了當今中共的著作則援引了一種不那麼唱高調的解釋。長征老紅軍、經濟規劃方面的傑出人物陳雲的兒子陳元說:「我們是共產黨,共產主義的意義由我們決定。」陳元本人是中國國家開發銀行董事長。   

  這種一方面拋棄意識形態包袱、一方面堅持列寧主義最初原則的意願也有助於解答第一個問題,即中共為何令人驚訝地經久不衰。中共既是1978 年以來痛苦變革的領導者,也是適應者,這就使中共必須要有靈活性。套用不那麼務實變通的共產黨人毛澤東的話,中共不得不「解決矛盾」。在這一過程中,中國人學會享受自由和繁榮,這在毛澤東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通過軼事和實例,長期擔任《金融時報》駐華記者的麥格雷戈解釋了一些最重要的矛盾和悖論。比如說,市場需求和政黨控制之間的矛盾便是一個明顯的例子。麥格雷戈描述了一個近乎可笑的領域——中國央企海外上市。   

  對於如何描述企業中黨委的作用,華爾街銀行家愁得直撓頭。高盛公司前總裁約翰·桑頓說,作為中國一家公司董事會的成員,他上了「大開眼界」的一課:黨委有六項職能,「而只有這幾項職能是管事兒的」。為了解決這個矛盾,招股說明書傾向於避免提到黨委的作用。   

  此外,文章認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軍隊,是中共執政的重要因素。文章說,軍人們認為,雖然他們的主要職能是為共產黨服務,但自己也是保衛中國的職業軍人。



  文章說,第三個矛盾是,中國領導人認識到,腐敗是對他們執政地位的主要威脅,但他們的權力卻是建立在一個腐敗在所難免的體制內。實際上,正如麥格雷戈所說,腐敗己經成為一種「交易稅,令統治階層獲得非法收益……腐敗成了保持這一體系屹立不倒的黏合劑」。黨外機構的權力不容許超過中共。

  這就是作者所說的「根本矛盾」的一部分。作者認為,根本矛盾在於「一個強大、擁有無限權力的政黨卻促成了一個薄弱的政府和妥協的制度」。隨著中國「重新調整」經濟,努力刺激國內消費,建立像樣的社會保障網路並「開始著手處理從目前扭曲的社會中獲得的既得利益」,中國將難以應對即將到來的變革。   

  麥格雷戈似乎認為中共的歷史表明,中共還是會找到應對下一次轉變的方法。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4 1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