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七七事變是中國人民走向大團結的起點。

[複製鏈接]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7-8 1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buweizhai 於 2010-7-8 12:07 編輯

七七事變紀念日又到了,這已經是第七十三個年頭了。

七七事變前的近百年是中國走向衰敗和人心渙散前途渺茫的近百年。

鴉片戰爭只是開了個頭,甲午戰爭的失敗把這種衰敗推向了極點,到五年後的一九零零年大清帝國終於招來了外國帝國主義的猛烈打擊,皇帝和太后被迫放棄京城逃往西安。自那以後,中國人的人心就再也不齊了。當然這並不是壞事。因為有不少的人在思考忠於腐敗透頂的滿清以外的救國之路了。但是由於都是摸索探索,爭吵不斷,到了一九一一年後,軍閥割據近二十年,直到一九二八年民國政府實現了形式上的統一。但是這種統一仍然是脆弱的,因為國內各種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你爭我斗,完全不過民族大義和國家的存亡。國內兩大黨中的共產黨努力為中國中下層人民奮鬥,而國民黨則為大地主大資本家大官僚們看家護院,這樣爭鬥了十年。兩大黨中應該說共產黨更早地注意到了中國當時的主要矛盾是抵禦外侮,但是這得不到國民黨的響應,國民黨還在夢想著要把共產黨徹底消滅,結果放著入侵中國的外敵不管,任其在中國的國土上橫行無阻。東北淪陷、華北危急、上海戰危,中國處於被日寇亡國的陰影下。

這時爆發了七七盧溝橋事變,使得當權的國民黨再也不能沉湎於消滅共產黨的幻想中了。國民黨不得不和共產黨及其他黨派聯合抗日。也正是七七事變促成了所有中國人放棄一己之私利而為民族存亡團結奮鬥。中國從此走上了團結振興的正確道路。

八年的抗戰中國人終於把日寇趕出了中國,又經過四年逆潮流而動的國民黨被共產黨打敗,敗逃至台灣苟延殘喘。而共產黨在中國其它地區實現了全面的一統。這種一統不但是顯現在領土上,而且顯現在民族團結上,國家政策的擬定和執行上。中國終於在於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對決中戰而勝之,樹立了中國之團結強大不可侮的新形象。

雖然共產黨在行政過程中有很多的錯誤,但縱觀其執政的六十一年中國是團結的、是進步的、是日漸強大的、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不斷提高的、中國的國際地位是與日俱隆的,而且中國還將繼續強大,無論是何人執政,因為是中國獨立強大這是天心天意,是不可逆的。

七十三年了,中國還有一個遺留問題,這就是台灣問題,但願這個問題的解決不要拖得太久。台灣問題的解決將是中國真正獨立強大的起始點。

紀念七七事變就是要紀念中國的團結和為中國的美好未來不屈不撓奮鬥的精神。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沙發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7-8 1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平安10 發表於 2010-7-8 12:52 | 只看該作者
毛澤東:「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

「要冷靜,不要到前線去充當抗日英雄,要避開與日本的正面衝突,繞到日軍後方去打游擊,要想辦法擴充八路軍、建立抗日游擊根據地,要千方百計地積蓄和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對政府方面催促的開赴前線的命令,要以各種借口予以推拖,只有在日軍大大殺傷國軍之後,我們才能坐收抗日成果,去奪取國民黨的政權。」

「有的人認為我們應該多抗日,才愛國,但那愛的是蔣介石的國,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祖國是全世界共產黨人共同的祖國即蘇維埃(蘇聯)。我們共產黨人的方針是,要讓日本軍隊多佔地,形成蔣、日、我,三國志,這樣的形勢對我們才有利,最糟糕的情況不過是日本人佔領了全中國,到時候我也還可以藉助蘇聯的力量打回來嘛!(借蘇的力量,談何容易,代價是什麼?)」

「為了發展壯大我黨的武裝力量,在戰後奪取國政權。我們黨必須嚴格遵循的總方針是「一分抗日,二分應付,七分發展」。任何人任何組織都不得違背這個總體方針。」

註:本節來源:《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毛澤東:「日本的侵略也可以說是好事,幫了我們的大忙。」

1964年7月10日,日本社會黨委員長佐佐木更三偕委員黑田壽男去北京,與毛澤東有下面一段對話∶

毛 ∶ 我曾經跟日本朋友談過。他們說,很對不起,日本皇軍侵略了中國。我說∶不!沒有你們皇軍侵略大半個中國,中國人民就不能團結起來對付蔣介石,中國共產黨就奪取不了政權。所以,日本皇軍是我們中國共產黨人的好教員,也可以說是大恩人,大救星。

佐佐木∶今天聽了毛主席非常寬宏大量的說話。過去,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給你們帶來了很大的損害,我們大家感到很抱歉。

毛∶ 沒有什麼抱歉。日本軍國主義給中國帶來了很大的利益,使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沒有你們的皇軍,我們不可能奪取政權。這一點,我和你們有不同的意見,我們兩個人有矛盾。(眾笑,會場活躍)。

佐佐木∶謝謝。

毛∶不要講過去那一套了。日本的侵略也可以說是好事,幫了我們的大忙。請看,中國人民奪取了政權,同時,你們的壟斷資本、軍國主義也幫了我們的忙。日本人民成百萬、成千萬地醒覺起來。包括在中國打仗的一部份將軍,他們現在變成我們的朋友了。

註:本節來源:《田中角榮傳》毛澤東思想萬歲第533至534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4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7-8 13: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uweizhai 於 2010-7-9 00:40 編輯

回復 3# 平安10

註:本節來源:《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


這不等於白說。你既然要給人出處就得把頁碼給人家,不然那還是糊弄人的。而且你這樣的說法只是翻貼而已,你自己也不知道你那個「一、二、三」是從哪裡來的。

第二點,你對田中角榮的回憶的引述說明你更本就不是真正中國人,任何一個中國人都知道壞事能變好事。正是抗日戰爭導致全民族大團結終致抗戰勝利全國一統。想用田中的話來反毛澤東,太能了點吧。

歡迎讀一下下面的轉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5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7-8 13:32 | 只看該作者

轉貼:華岳SPK:所謂「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說法

華岳SPK:所謂「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說法

這個說法常見之於台灣的一些抗日戰爭史的書籍或論文中,說是毛澤東在某次會議上講的。網上我也見到有人以此為據,來說明中共積極發展勢力,消極抗日。但這些說法全出自一個來源,即蔣介石的《蘇俄在中國》一書,而無任何旁證。中共方面的資料從未證實過這一說法。如果說中共方面對此有所隱諱的話,奇怪的是,國民黨方面的資料也從未能具體指出過究竟毛澤東是在什麼時候、什麼會議上、對哪些人(哪個範圍)講的這個話。所謂「孤證不立」,況且這大概連「孤證」也算不上,因為所據者只是蔣氏的一句話。而蔣介石講話是否 「句句是實」,看過李敖「千秋評論」或《蔣介石研究》的人應該還有印象,我不多說了。

不過,國民黨與共產黨抗日態度和行動的對比,很可以舉幾個例子。關於共產黨抗日的情況:當時美國駐中國的觀察員約翰·戴維斯說:共產黨人"經受住了不僅比中國中央政府部隊所承受的更加持久的敵軍壓力,而且經受住了蔣(介石)所施加的嚴厲封鎖","這種非凡的活力和力量的成因是簡單而帶根本性的。這就是群眾的支持和群眾的參加"(《摩根韜日記》第792冊第13-14頁,轉引自《近代史資料》1982年第2期第171頁)。而1940-1942年任蘇聯軍事使團團長、蔣介石總軍事顧問的崔可夫也在他的記錄中提到:"(日軍1941年)6月掃蕩山東遊擊區,7月掃蕩江蘇省新四軍根據地,8月掃蕩晉察冀。","9-10月三個步兵師組成的日軍兵團渡黃河,攻佔鄭州洛陽,進逼潼關西安,由於八路軍配合作戰,使日軍遭到嚴重損失"(瓦·伊·崔可夫:《在華使命--一個軍事顧問的筆記》(中譯本)第35-36頁,新華出版社1980年版)。日軍的記錄也能由反面證明這一點,如日軍第一一零師團作戰主任參謀中村三郎中佐在《華北第一一零師團的治安肅正》報告中指出,在該師團「管區內,最棘手的是冀西及冀中軍區的中共軍隊」(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戰史叢書18——華北的治安戰1》,朝雲新聞社,1968年版)。在1939年12月初的華北方面軍情報主任會議上,華北方面軍參謀長蒞原幸雄中將特別指出:「中國共產黨及其中共軍隊是今後華北治安之癌」(同上)。歐戰爆發后,日本雖急欲南下或北上,但苦於深陷中國戰場而不能自拔。9月4日,日本首相阿部發表聲明:「值此歐洲戰爭爆發之際,帝國將不介入,而專註於中國事變的解決」(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戰史叢書90——中國事變陸軍作戰3》,朝雲新聞社,1975年版)。據此,日本大本營給中國派遣軍的《大陸令第三百六十三號》中確定:「大本營的企圖是迅速處理中國事變」(同上)。而所謂「迅速處理中國事變」的部署,在中國派遣軍所有24個師團、20個混成旅團、1 個騎兵兵團中,除第二十一軍之4個師團、2個混成旅團執行戰略牽制
任務外,只有第十一軍之7個師團、2個混成旅團同國民黨軍作戰,而使用華北方面軍的9個師團、12個混成旅團、1個騎兵兵團以及第十三軍的4個師團、4個混成旅團在華北、華中和八路軍、新四軍作戰(同上)。如果中共的軍隊不抗日,或抗日不積極,何必日本人動用如此武力。

蔣介石為了貫徹其「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宣傳要準備好了才能同日本開戰,不然,「三天就要亡國」。台灣的一些抗戰史書至今還在順著這調子說。比如,"我總統蔣公,高瞻遠矚,洞悉世局,認識g匪乃最危險之敵人,亦自由世界之公敵。對於日本軍閥之狂妄暴行,則曲予容忍,即在戰後猶惠然以德報怨。雖屬基督精神,抑亦國家戰略上卓越之決策。至於G匪及其同路人橫加誣衊,又何足怪?"(《中國現代歷次重要戰役之研究--抗日戰役述評》,張秉均編著,(台灣)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印。),這裡「先總統蔣公」對日本軍閥的「暴行」,先出以「曲予容忍」,后更是「惠然以德報怨」,此間面目,昭然若揭。在某些台灣史學論文中也不得不承認:「半個世紀后的今天,我們可以說打得太早,半個世紀前的民心則認為打得太遲了!這一口氣是百年的屈辱逼出來的,中
共的宣傳沒有這麼大的威力,張學良的"兵諫"也沒有這麼大的效果。」(《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周年學術論文》,許倬雲、丘宏達主編,聯合報社出版。「代序」--許倬雲)。

抗戰初期,國民黨政府和軍隊抗戰意志和行動都是比較堅決的,付出了較大的代價,也起到了消耗日軍,使戰爭達成長期化之戰略目標。但1939年「冬季戰役」 之後,這種抗戰的意志逐漸衰退。這也是為什麼共產黨最終奪得抗戰領導旗幟的原因。
有的台灣論者認為,"總而言之,一九三九年"冬季攻勢"在抗戰過程中實可視為一個分水嶺。在此之前,政府領袖對抗戰前途持樂觀態度,對國軍作戰力亦趨向高估,認為日本蕞爾小國終必無法應付長期作戰所需的兵源及財源。因此,只要我國積極迎戰及求戰,必可使日本放棄侵華的野心。唯在"冬季攻勢"失敗后,政府對戰局漸趨悲觀,不獨承認敵人的潛力充足,同時也看出本身在軍事上的重大弱點,遂認為中國除非能獲得巨額美援,否則將無法取得戰場上的勝利。此種心理轉變對抗戰後半期我國的政策及戰略均產生了相當影響。","故在一九四二年~一九四三年間,日軍雖先後在華北及蘇北發動了規模頗大的"治安"、"清鄉"等戰爭(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華北治安
戰",東京,1971年),然對國府所控各省則僅採取騷擾戰術,……,唯不再大舉進犯。","時日一久,我軍逐漸養成苟安心理,以為只要敵軍不來犯,便已達成抗日任務,這不能不說是我國在戰略上的一大損失"(《抗戰勝利的代價-抗戰勝利四十周年學術論文》,許倬雲、丘宏達主編,聯合報社出版。「抗戰中的軍事」——齊錫生)。結合大陸方面的材料,「國民黨軍在1939--1940年兩年裡,共斃俘日軍26.32萬人,同時付出101.99萬人的傷亡,與 1937年至1938兩年的傷亡人數大體相等。……從1941年起,國民黨軍隊傷亡人數逐年減少,1941年至1943三年傷亡總數(60餘萬人)不及 1940年一年67萬餘人多」(「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黨正面戰場」,《歷史教學》1986年第七期--劉庭華),也可以看出國民黨方面抗戰意志的衰退。
讀一下蔣介石民國三十三年二月十日在第四次南嶽軍事會議上的開會訓詞,其中端倪也隱約可見:「綜合起來,敵人在我國境內不過六個軍,而我們用以抗戰的有一百廿十個軍,以二十個軍來對付敵人一個軍,還打不過敵人,還要常常受敵人的打擊。這樣一比,我們中國人的精神、能力、人格、地位,真不知低落到何等地步?……即如現在第六第九兩戰區當面的敵人究竟有幾個師?大家都知道。我們自己的兵力,何啻敵人的十倍之眾?前年長沙之役,去年夏初鄂西戰役,以及最近的常德戰役,盟邦人士表面上讚許我們,說我們軍隊勇敢善戰;其實人家愈讚許,我們愈覺慚愧!因為敵人只用了三個師來攻擊我們,而我們要三十個師來抵抗;如此,敵人是以少擊眾,雖然失敗
,不為恥辱,我們是以眾御寡,就是得了勝利,反覺慚愧。」

由於長期以來,大陸史學受政治的影響和支配(台灣的情形如何,我不知道。不過從我看到的一些抗戰史的書籍和論文來推測,似乎比大陸更有過之而無不及),使某些人產生一種逆反心理,總覺得以前說的一切都是假的。另外,過分的功利化也使人覺得非「翻案」不足以作文章。比如我見到過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小孩子寫的一本所謂研究納粹德國「閃擊戰」的書,通篇都是「翻案」文章,觀點倒是夠「新穎」,不過終究是連常識都統統給「翻」掉了。

http://xueshe8.com/viewthread.php?tid=14590&page=1
漢字是一個開放的系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932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6
lotusau88 發表於 2010-7-8 23:11 | 只看該作者
七七事變只不過更暴露當時中國人不團結的醜態。

如果中國人是團結那就不需要八年之長來打日本小鬼,更不需美國的原子彈來結束這場當時中國人自己打不贏的仗。

1949年10月1日,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那才是中國人民走向團結的起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平安08 發表於 2010-7-8 23:15 | 只看該作者
七七事變只不過更暴露當時中國人不團結的醜態。

如果中國人是團結那就不需要八年之長來打日本小鬼,更不 ...
lotusau88 發表於 2010-7-8 23:11


這是你個人的觀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

主題

932

帖子

19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94
8
lotusau88 發表於 2010-7-8 23: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otusau88 於 2010-7-8 23:29 編輯
這是你個人的觀點。
平安08 發表於 2010-7-8 23:15


廢話,這當然是個人觀點。

難道你的就代表大眾?那你的觀點是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9
jedi_xie 發表於 2010-7-8 23:49 | 只看該作者
華岳SPK:所謂「七分發展,二分應付,一分抗日」的說法

這個說法常見之於台灣的一些抗日戰爭史的書籍或論 ...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7-8 13:32


其實那些說中共利用日軍入侵,消極抗日,發展自己勢力的人根本不值一駁。如果中共當年真的是這樣做的話,8年時間,居然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轉投中共,豈不是那時的中國人都被欺騙了?老毛成了大師,每天在陝北窯洞里發功,讓大家歸附於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0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7-9 00:3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jedi_xie

哈哈哈。說得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66

主題

9156

帖子

45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4521
11
打狗棒 發表於 2010-7-9 08:44 | 只看該作者
其實那些說中共利用日軍入侵,消極抗日,發展自己勢力的人根本不值一駁。如果中共當年真的是這樣做的話 ...
jedi_xie 發表於 2010-7-8 23:49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12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10-7-9 10: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7# 平安08

爺們,你那「一、二、三」的證據到底出現在《毛澤東選集》的第幾頁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6: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