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六成高考狀元被美國大學拒絕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7-11 14: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北京時間2010年7月11日 轉載)
     光明網文章說,當高考狀元在中國大行其道、大受歡迎,名牌大學紛紛向他們拋撒橄欖枝的時候,申報美國名牌大學的狀元們卻有六成被拒之門外。這一事件顯示出中外「名牌大學」在辦學理念、辦學模式方面的巨大差異。(《廣州日報》7月7日)
      根據有關資料,美國的大學招生體系中,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核考查有四個方面的依據:一是高中在校成績;二是STA(或ACT)考試成績;三是課外活動經歷;第四是學生的家庭背景(主要指種族、地區、父母教育背景、家庭經濟情況)。
       相比之下,中國的高考狀元反映出來的僅僅只是一次考試成績(相當於美國的STA或ACT),遠遠不能同「能力優秀」划等號。這也是中國狀元被一些國外媒體戲稱為「高分低能」的最主要原因。
美國名牌大學創校歷史悠久,有豐厚的文化積澱和豐富的管理經驗,他們在這個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招生體系,無疑是比較科學、先進、比較實用的,但我們今天的大學捨棄國外現成的優秀參照體系不用,仍沿用帶著濃重封建色彩的「一考定天下」的唯分數論,只能說明我們的教育體制、教育體系存在嚴重的落後思維和守舊意識。
      對學生智能、智商,能力和情商,在科學如此發達的今天完全可以用相應的手段進行相對準確的測試,僅僅依賴試卷考試評判學生學業成績、能力結構、層次,反映出一些教育工作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簡代繁的懶政思維。如果不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評價,又如何能夠為他們量身定製一套切實可行的培養細則,促進不同個體的成長發展?(中評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7: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