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打死中國人善待美國人 朝鮮的舉動讓北京政府心寒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7-3 09: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7/3  消息來源:自由亞洲  

  據接近朝鮮消息的渠道表示,2名中國商人在朝鮮慈江道晚浦市遭到保衛部的逮捕,在接受間諜嫌疑的調查過程中,上月20日被毆打致死。

  該消息說,2人是中國吉林省集安市的商人,他們以旅遊的名義抵達朝鮮,但卻脫離了旅遊的路線,進入軍事裝備的製造區,在軍工企業的工人家中住了10多天,經舉報,遭到逮捕,當時身上攜帶照相機和錄音機。

  另有消息說,最近包括朝鮮族等不少中國人以旅遊的名義前往朝鮮,然後脫離旅遊路線,深入朝鮮境內兜售他們隨身攜帶的商品,該行為被俗稱為「跑單幫」 。上述2名商人在逮捕時曾表示,照相機和錄音機是兜售的商品,但是朝鮮保衛部沒有接受這一說法。

  重要的是,保衛部不但沒有接受兜售商品的辯白,反而活活地打死了2人。

  朝鮮消息渠道說,事故后,朝鮮向中國方面交代了間諜活動和相關調查,中國則要查屍驗證,被朝方予以拒絕。

  朝鮮戰爭在中國一般被稱為抗美援朝戰爭,或簡稱為抗美援朝,當時中國曾派遣百萬志願軍,其中至少有20到30萬青年戰士為援助朝鮮而犧牲。就在抗美援朝60周年的今年6月,2名中國人在朝鮮被打死,讓人意識到犧牲30萬人的邊際效益在60年後已全部消失,朝鮮根本不領情,也不買帳。

  去年年初,2名美國女記者在中朝邊境越境,遭到逮捕、過堂聽審,中間沒有暴力行為。

  比起上述所謂的中國間諜案,和美國女記者越境案,朝鮮很明確地做出了不同的待遇,對美國的厚此薄彼,也許是朝鮮的忘恩負義,但是,也有可能是中美兩國對其國民的人身安全和關注,讓人認為有所差別。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沙發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7-3 09:58 | 只看該作者
治國白痴
分不清敵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7-3 10: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0-7-3 10:04 編輯

中朝地下邊貿調查:穿越國境線鐵絲網的另類走私(多圖)

2010/7/2  消息來源: 南方周末  

  鴨綠江上的槍聲響起,打死了走私者,也把存在了數十年的中朝邊境地下貿易打上了檯面。對一些人來說,走私是謀取暴利的手段,而對另一些人來說,走私是維持基本生計的惟一方法。

  



  中朝邊界的鐵絲網兩米高,每隔一公里都掛一個牌子,寫著「禁止和境外交換東西」。 (CFP/圖)

  



  6月4日槍擊事件以來,像這樣在鴨綠江上、蘆葦盪間來回的朝鮮小船,迅速減少。 (CFP/圖)


  鴨綠江上的槍聲響起,打死了走私者,也把存在了數十年的中朝邊境地下貿易打上了檯面。南方周末記者調查走私全貌:都有哪些貨?怎麼來回運?何時最猖獗?對一些人來說,走私是謀取暴利的手段,而對另一些人來說,走私是維持基本生計的惟一方法。

  無論歷史還是今天,當中國與朝鮮兩國關係處於蜜月期時,官方貿易積極,民間走私便轉入低潮。反之亦然。

  丹東市區所在的地方,當地人喚作「沙河子」,自古就是一個碼頭。有碼頭就有「船遼子」,那些善駕船的當地人,在沙河子和朝鮮新義州之間的「一衣帶水」上,5分鐘就可以一個來回。

  鴨綠江的東西兩岸,都有自己的船遼子,他們靠打魚以及走私為生。早在清末以及民國時期,沙河子作為中朝陸路門戶,這裡的走私活動就屢見不鮮。到1930年代,日本政府組織朝鮮浪人在此走私,沙河子成為遠東有名的走私場所。

  由沙河子往北溯江而上約20公里,為九連城鎮。遇旱季,此處江水徒步可涉。明朝天啟年間,這一帶就與朝鮮定期貿易,互通有無,同時打壓民間走私,史稱「中江開市」。

  由沙河子往南順江而下約20里,為浪頭鎮。6月4日凌晨被朝鮮人民軍打死的丹東居民,便系浪頭鎮順天村村民。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的表述中,朝方槍擊,是因為中方居民「涉嫌越境從事邊貿活動」。

  沙河子、九連城、浪頭三地,是中國與朝鮮之間民間貿易的三處地點。南方周末記者走訪了解到,無論歷史還是今天,民間貿易都與官方貿易、兩國關係之間,存在著某種反比關係:兩國關係處於蜜月期、官方貿易積極,則民間走私便轉入低潮。反之亦然。

  1998年前:一斤銅換一斤米

  為了換食物,朝鮮民間四處找廢銅爛鐵。丹東也有多家稱提供「朝鮮廢舊金屬」的公司。

  儘管在丹東年輕人中間隨時可以感覺到對於江對岸「窮」的歧視,但在一些上年紀的老人那裡,卻經常能找到到對朝鮮1960年代「富」的記憶。

  「人家那時候比我們富啊。」六十齣頭的劉輔連在九連城附近的一段長城上做小生意。他記得小時候,村裡的人經常在半夜涉水過江去朝鮮找吃的。

  那會兒正碰上新中國的「三年自然災害」,而剛剛結束了朝鮮戰爭的鴨綠江南岸,反而享有溫飽。劉輔連的村裡沒吃的了,常有人拿自己悄悄織的布匹過江換食物。劉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個老太太拿自己的鐲子去換了20斤米回來。

  「這應該不算走私吧?老百姓換吃的救命。」劉輔連說,「那時候朝鮮人比現在厚道,後來村裡實在沒東西和人家交換了,人家也讓咱這邊的人白吃。」

  而這一切顛倒過來,是從1990年代初期朝鮮的「苦難行軍」開始的。和此前的中國類似,朝鮮政府宣布是天災導致了這次全球聞名飢荒。

  拿銅換糧食,成了上世紀末期中朝民間最普遍的物物交換。祖籍山東的老陳1996年還在鴨綠江邊的一家工廠工作。一天中午他下班時,看到一艘朝鮮的船直接從對岸過來,船上的人拎下半蛇皮袋物事,交給岸上的丹東人,然後從丹東人手裡接過一袋子標準包裝的東北大米,上船,回去了。老陳清清楚楚地記得,整個過程,雙方一句話都沒有說。岸上的丹東人慌慌張張地把朝鮮人給他的袋子拖上三輪車時,老陳看到從袋子破洞掉出來的、拇指大小的銅段。

  「當時幾乎是同等重量的銅,換取同等重量的糧食。」開計程車的馬師傅回憶,那幾年常有人半夜打他的車,拉一後備箱的糧食,去九連城那邊,換一後備箱的銅回來。

  朝鮮銅礦儲量居世界前茅。沒有數據能清晰顯示,在朝鮮「苦難行軍」期間,有多少銅通過走私流到了中國,不過有消息稱,為了換食物,朝鮮民間四處找破銅廢鐵,甚至兩江道有不少工廠里,能拆下來的鐵片都被偷光了,工廠徒有四壁。當時在丹東,也可以找到多家聲稱提供「朝鮮廢舊金屬」的公司。

  丹東坊間也流傳說,「1996年的時候,50斤大米就能換一個朝鮮媳婦。她們都像啞巴一樣嫁到丹東的山溝里去了,不敢開口說話,一發現是朝鮮人,就要被遣送回去」。

  「那時候中朝之間的邊境是不設防的。」丹東翰通國際代理公司總經理解文強從小在丹東長大,他記得小時候冬天在鴨綠江上滑冰,跑到朝鮮國土上去,對面的士兵甚至會送他糖果。「可見民間的貿易,有多麼便利。」他對本報記者說。

  也是在這幾十年裡,相對於民間的貿易,中朝政府間的貿易值得一提者不多。

  據丹東地方志載,1951年,中朝邊貿因朝鮮戰爭而停止。1958年,中朝邊境貿易再次開通。到70年代,雙邊貿易因為中國「文革」再度擱淺。直到1981年9月,國務院批准遼寧省恢復同朝鮮平安北道之間的邊境易貨貿易。

  1982年,擱淺12年的中朝邊貿會談重啟。第一單生意是中國用150噸食用油換取210噸明太魚。此後的大部分生意都是中方用油交換朝方的海產品。

  2000—2006年:更豐富的走私品種更成組織的地下勢力

  乃至盜版DVD碟片,都在一個個夜晚,讓船遼子們一船船地運過去了。

  對於丹東民間走私的打壓,早在清政府時期就有。6月24日,記者在九連城小學旁邊,找到了當年清政府用以管理中朝貿易的中工局舊址。新近修補過的牆身,不復百載寒暑的痕迹,但從青色的磚瓦還能尋見些許當年的氣息。

  中朝邊境有組織的走私活動並不是從2000年開始的。公開的資料顯示,1998年7月21日晚,丹東緝私部門查獲從朝鮮走私過來的「555」、「希爾頓」等品牌香煙847箱,案值三百多萬元。但是研究者認為,中朝邊境地下走私活動,在2000年到2006年間空前猖獗。

  朝鮮「苦難行軍」的同時,中國迅速成為了世界工廠。經濟的落差,積累了地下貿易流動的勢能。

  2002年3月6日下午,丹東緝私隊伍在丹東火車站,截獲走私往朝鮮的30噸氫化鈉。

  2004年冬天,武警丹東邊防支隊成功破獲一起特大走私毒品案,當場繳獲毒品「麻古」13775粒,抓獲犯罪嫌疑人4名。這是丹東邊防支隊自成立以來破獲的最大的境外走私毒品案。

  這期間最有名的,是2003年遼寧警方破獲的姜衛家走私團伙。他們的業務包括經由朝鮮向丹東走私香煙以及成品油。自1999年6至12月間,姜團伙在丹東市鴨綠江邊二號壩門、鴨綠江公園碼頭、丹東沿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四道溝附近等地點從朝鮮向丹東地區走私香煙13次,案值人民幣4580萬元。

  除了毒品、銅、香煙、二手汽車,一些朝鮮的土特產,也在這一時期通過地下流入中國。朝鮮的穿地龍是有名的中藥。在朝鮮是三千多元一噸,在中國是五千多元一噸。2005年前後,丹東海關開展過「打擊鴨綠江水域中藥材走私專項鬥爭」,先後繳獲穿地龍一百多噸。

  坊間流傳,恰在這一時期,上文提到的九連城、沙河口、浪頭三地,分別被三股地下勢力控制。而6月4日凌晨被朝鮮人民軍打死的死者,便屬於「孫老二」的人。南方周末記者在順天村了解到,浪頭走私這一塊地盤便歸「孫老二」管。「從2000年到2006年的六年裡,這是邊境走私最猖獗的時候。」日本朝日新聞記者峰村健司說。朝鮮從世界各地收集來的香煙、二手汽車,通過鴨綠江的地下市場,流入中國新興的消費市場。

  國際輿論一直懷疑,有朝鮮官方背景的機構參與了中朝邊界走私,其理由是,在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裡,幾乎不可能有如此大宗的走私貨物集聚並進入鴨綠江邊。不過這些懷疑,都沒有充分的證據。

  而在這6年間,從中國流往朝鮮的,也不再只是食物。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包括洗衣粉、香皂、電池、速食麵,乃至盜版DVD碟片,都在一個個夜晚,讓船遼子們一船船地運過去了。江對面,也每每會有朝鮮人員搖晃著電筒,迎接他們。

  各種神話不斷興起。比如,有人與朝鮮做海鮮貿易,幾年就攢下幾千萬的身家;又比如,有人正在將計算機倒賣往朝鮮,每個月可以賺幾萬元。

  有意思的是,中朝官方貿易也在這一時期興起一個高潮。來自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1999年,中朝的貿易額為3.7億美元,2005年上升到了15.8億美元。

  2006年至今:「禁止和境外交換東西」

  「如果朝鮮人又缺吃的了,我就隔著鐵絲網扔些吃的過去。」劉輔連說。

  2006年10月,中國在中朝邊界修築了蔓延整條國界的鐵絲網。

  儘管當時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在例行記者會上否認了鐵絲網與朝鮮進行第一次核試驗有關。但解文強等從事兩國商貿的業內人士則認為,鐵絲網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兩國民間的地下貿易。

  6月下旬的中朝邊界,南方周末記者看到,鐵絲網大約兩米高,每間隔一公里左右,就掛有一個綠色牌子,上面提醒:禁止和境外交換東西。

  鴨綠江邊的居民們告訴本報記者,槍擊事件之前,在沙河子,幾乎每晚都有雙方的船隻往來,每到凌晨兩三點,江上經常可以看到晃動的手電筒。可是6月4日之後的每個凌晨,在沙河子,在九連城或者浪頭,已經見不到燈光。

  沙河子的一個劉姓船遼子告訴本報記者,原來晚上跑一趟,能得200塊錢。但現在,除非是特別熟悉特別放心的人,否則,給再多的錢,也不過去了。

  事實上,2006年中國就依據安理會關於「禁止奢侈品對朝出口」的決議,限制了部分對朝貨物出口和匯款。當年中國對朝出口的玉米和水稻分別比前一年減少了85%和19%。「而與此同時,丹東地下的玉米和水稻交易額度卻突然大幅增加。」峰村健司說。

  相對於以前兩個時期,在這一時期,中朝雙方都前所未有地加大了打擊走私的力度。2009年8月,丹東市政府出台了《丹東市邊境小額貿易水上運輸船舶管理辦法》,規定了持證的邊貿船開展邊境之間小額貿易水上運輸的具體地域。解文強認為,此舉是為了滿足兩岸居民正常的物物交換需求,避免灰色交易。

  而朝方則在2005年就出台了一份名為《讓我們為打擊走私而戰》的文件,以打擊走私的理由,禁止在邊境使用手機。

  但無論如何,國境兩邊的日子誰過得好,邊民們有他們的方式來做判斷。九連城邊一處叫虎山的地方,是萬里長城的起點之一,那裡有個著名的景點叫「一步跨」,中朝邊境在這裡就是一個小水溝。對面每棵禾苗的長勢都看得清清楚楚。「朝鮮今年糧食肯定又不夠吃。」劉輔連指著對面農田裡的玉米說。九連城這邊的玉米已經半米高了,而對面幾十米外的玉米,卻只有二三十公分高。

  「如果朝鮮人又缺吃的了,我就隔著鐵絲網扔些吃的過去。」劉輔連說。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56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4
concerc 發表於 2010-7-3 13:05 | 只看該作者
中共終於改口:北韓先發動韓戰

(記者曾去執編譯報導)6月25日韓戰爆發六十周年紀念日,中共終於首度坦承,當年先行發動攻擊的是北韓。
據《英國電訊報》(Telegraph)引述中共官方媒體新華社的特別報導,認為當年是北韓率先開火:「1950年6月25日北韓越過38度線,發動攻擊,三天後首爾就淪陷了。」

報導說,毛澤東認為中國與北韓是「唇齒相依」,中共至今仍堅定的支持北韓這個盟友,在戰場上站在同一邊。

當時中共官方為了「抗美援朝」加入韓戰,多少年來它堅持韓戰是為了驅逐美國的入侵,連歷史教科書也認為韓戰是「美國召集15個聯合國會員國的軍隊,大膽越過北韓邊境,在鴨綠江燃起戰火。」

儘管當年的韓戰死了兩三百萬人,大半已被西方人所遺忘,但實際並未正式結束。許多中國歷史學家私下表示,北韓是侵略者,韓戰是當年金日成想統一朝鮮半島,打著共產主義旗幟所發動的。

北京中央黨校的韓國專家張璉瑰表示:「我不方便表示意見。我不知道新華社的文章,就我所知政府的看法沒有改變。」同時國營的環球時報表示:「現在正是中國學者繼續尋求韓戰真相的時候。」

報導說,南韓在首都首爾舉辦韓戰紀念會,李明博總統向逝者致敬,他表示六十年前北韓在大家安睡的周末黎明發動戰爭。

但是另一頭,北韓仍然不承認這種說法,它的官方媒體頭條標題寫道:「美國是韓戰的挑釁者」,它指控華府當年突然發動攻擊。朝鮮中央通信社報導:「所有的歷史真相顯示是美帝國主義發動韓戰,美國難咎其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主題

702

帖子

16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8
5
50仙 發表於 2010-7-4 06:04 | 只看該作者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親自前往朝鮮,領回兩個活人。中國政府完全可以仿效,做的再漂亮些,讓老江澤民,前往平壤,向金正日下跪叩頭,帶回兩具殘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平安10 發表於 2010-7-4 11:16 | 只看該作者
幸虧那兩個人不是五毛,否則這裡的五毛還不找個地縫鑽進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7: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