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專家解讀蓋洛普民調:民意調查結果與操作方式有關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7-3 08: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鳳凰網      2010年06月29日

  6月25日,蓋洛普公布了2009年中國民生指數。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民眾認為受到尊重對待的比例為91%,比2008年提升了兩個百分點,高於87%這一全球平均比例。

  截止到29日16時,已有18000名熱心網友參與了鳳凰網「中國民眾受尊重調查」,而調查結果與蓋洛普的結論大相徑庭。對此,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等多名專家表示,民意調查結果與操作方式有關,即使是同樣的數據,也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調查結果。

  兩份民調結果截然不同

  鳳凰網最新的調查顯示,僅21.6%的受訪者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有被尊重的感覺,而高達62.7%的受訪者則認為並未受到尊重,另有15.7%的受訪者表示「說不清楚」。談及對未來受尊重的預期,只有21.4%的網民表示受尊重感將上升,而39.8%的網民則持悲觀態度,他們表示「未來的受尊重感」將會下降。對於如何提高民眾的「受尊重感」?55.3%的網友認為這有賴於政府政策,而其他網友則認為要依靠個人努力、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

  對於同樣問題的調查,為何結果卻有著這麼大的差別?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除非看到蓋洛普民調的原始數據,否則難以做出判斷和評價。對此,鳳凰網致電蓋洛普公司並未獲得更多操作方面的細節。

  該消息人士還介紹說,調查結果的可信度與真實性與樣本的數量、取樣的標準以及對問題的表述等因素有關。根據統計學規律,調查問卷通常要在300份以上,而且取樣要有廣泛的代表性,如果問卷對象全部為「白領」或「農民」,都不是科學的問卷調查。從評論來看,參與鳳凰網調查的網友多來自「白領」和在校大學生。

  據介紹,在數據分析階段,即使是同樣的數據,也可能得出截然相反的調查結果。假設調查問卷設計為「請給你的受尊重感打分,0分為不受尊重,5分為完全受尊重」,將打3分的人群划入「受尊重」或「不受尊重」的行列,都會直接影響調查的結果。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也認為民意調查結果與操作方式有關。

  民眾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

  對於外界的質疑,蓋洛普中國首席諮詢顧問吳濤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狀並不是影響民眾受尊重感的唯一因素,更重要的因素是,與過去相比生活狀況是否得到了改善,以及判斷在未來能否得到進一步改善。」

  夏學鑾教授認為,雖然中央多次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溫家寶總理在新春講話中也強調「要讓人民生活得更有尊嚴」。中國民生領域取得了長遠進步,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夏學鑾教授介紹說,目前我國人均收入達到3000美元,已進入了社會矛盾凸顯期。近年來,群體性社會矛盾以及個體的極端行為都有所增加。根據國際經驗,人均收入在達到1000至3000美元時為社會矛盾頻發期,我國的社會矛盾凸顯期略微滯后。這一人均收入水平也預示著,尤其是貧富懸殊、兩極分化加劇了民眾的「相對剝奪感」,「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歷史傳統更是助長了社會仇富心理,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與過去相比生活狀況改善所帶來的受尊重感。當然,少數官員的奢侈腐敗等行為也在客觀上消弱了民眾的受尊重感。

  「這兩年頻發的群體性事件,近來社會上也出現了個體採取極端手法報復社會的現象,像富士康這樣的製造企業也連續發生了多起跳樓自殺事件,這些都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民眾需要得到更多的尊重。」夏學鑾說。

  「公眾的受尊重感與一個社會的經濟基礎息息相關,但從根本上來說還是一個政治決策問題。」夏學鑾教授舉例說,早在宋代,中國就有「乞丐法」這樣的社會立法,還有「居養院」、「安濟坊」和「漏澤園」等福利設施,以照顧老者、病者和安葬死者,給人以最基本的尊重。

  夏學鑾介紹說,由於種種原因,長期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卻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一方面是經濟迅速發展,另一方面卻是社會事業滯后,特別是公共產品供給短缺和公共服務能力不足。在西方發達國家,社會福利方面的財政預算佔GDP的比重通常要超過16%,大多都在20%--30%之間,而我國目前的財政預算僅佔GDP的8.1%。

  「要提升民眾的受尊重感,切實做到以人為本,必須增加公共服務財政,拓展公共服務項目,縮小貧富兩極分化等問題。」夏學鑾說。(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沙發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0-7-3 09: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不惑之禍 於 2010-7-3 09:13 編輯

民意調查有很大的可塑性,即使同樣的問題,由於排列順序不同,也會出現大相徑庭的結果。關鍵是你看到結果時是否感到合情合理。從鳳凰網的結果看,懷疑91%的佔大多數,所以laodai在另一個帖子里叫別人是憤憤,其實自己是憤憤。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Hanxin 發表於 2010-7-4 00: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anxin 於 2010-7-4 00:37 編輯
鳳凰網      2010年06月29日

  6月25日,蓋洛普公布了2009年中國民生指數。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民眾 ...
laodai 發表於 2010-7-3 08:49
發了一個造謠貼子不認錯
又來開個狡辯帖子?
見過不要臉的
還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
正如您對自己的評價一樣:
這樣的人什麼時候要過臉?
laodai 發表於 2010-7-2 10:29


日本原來的要求是中國旅遊者人均年收入25萬元人民幣,現降至6萬元人民幣。也知道達到這個「標準」的至少有四億人,並被賦以「中產階級」。
laodai 發表於 2010-7-1 13:49
無論是什麼樣的結果,
91%認為受到尊重也好
21%受到尊敬也罷
哪怕是只有1%的受到尊敬
肯定也不會漏掉您的
另外作為日本的老黃民,
您還會受到小日本的尊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4
 樓主| laodai 發表於 2010-7-4 10:47 | 只看該作者
皇民就是皇民,怎麼也不敢問問「殺人政府」關於中國達到它們的「四億」標準是怎麼來的,所謂的「謠言」究竟來自何方。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6: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