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經濟正步入調整,勿言「再刺激」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592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華盛頓人 發表於 2010-7-2 23: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年7月2日      僑報

■本報特約評論員 劉杉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率先復甦后正面臨率先調整。當然,這種調整不是經濟衰退,而是經濟增速放緩。

  幾乎所有經濟學家和證券分析師都認為,中國下半年經濟增長將出現下降局面,GDP增速一季度為11.9%,到四季度可能下降到9%以內。

  7月將公布半年經濟數據,因而7月成為重要月份。7月1日,北京的國家統計局網站發布了6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比5月低1.8個百分點。

  PMI是先行指標,能夠反映未來製造業生產和經濟走勢。該指數連續兩個月出現回落,不過仍位於臨界點——50%以上。另一個民間PMI數據由滙豐銀行公布,滙豐6月PMI為 50.4%,比5月下降2.3個百分點。

  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已經沒有懸念,但經濟放緩並不等於中國經濟會「硬著陸」,甚至出現「二次探底」。面對宏觀環境的變化,宏觀政策也面臨選擇。目前房地產調控政策效果還未完全顯現,開發商、投資人和消費者都處於觀望狀況,任何政策鬆動都可能重新燃起投機者推動房價上漲的熱情。

  由於世界經濟存在不確定性,中國經濟走勢已經放緩,因而中國高層多次表示要慎重對待刺激政策的退出。

  筆者認為,慎待刺激政策退出不同於再次啟動刺激政策。

  中國經濟走勢放緩並不值得大驚小怪。2008年10月,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這次危機並不是簡單的周期性調整,而是對全球經濟失衡的糾偏。中國需要面對的是如何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由於經濟下滑過快,各國都在採取刺激政策穩定經濟,中國更是啟動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刺激和信貸刺激政策。在房地產和汽車投資,以及其他政府投資拉動下,中國經濟實現了V型反轉。但依靠投資拉動的增長難以為繼,一方面產能過剩,另一方面地方信用風險加大,同時信貸擴張導致的貨幣增發使得通貨膨脹壓力大增。投資拉動的增長不僅加劇原有失衡,而且因貨幣供應過量刺激了資產泡沫膨脹。

  調整不可避免。不是被動等待泡沫破裂,就是主動調整結構。在調整背景下,經濟走緩是必然結果。

  更重要的是,原來高增長的經濟環境發生了變化。首先是外需下降。全球「再平衡」導致全球貿易總額減少,中國依靠出口拉動高增長已不可能。其次是經濟結構調整必然導致要素價格重新估值,廉價高增長也不復存在。第三是人口構成發生變化,出現經濟學家所謂的「劉易斯拐點」,勞動有效供給不足與局部失業局面並存。

  如果中國經濟能夠順利進行調整,並維持一個穩定的低增長路徑,應該是幸事。

  實際上從去年底,中國已經開始微調宏觀政策,原有刺激政策已在逐步退出。此時應繼續延續既定政策,而不是只看到短期的經濟減緩而增加刺激內容。近期中國再次啟動人民幣匯改,以及取消部分產品出口退稅補貼,恰恰反映出中國決策者堅持結構調整的決心。如果做好保障房供應,加快引導民間投資,則可以維持穩定的增速。

  美國「兩房」退市,讓中國持有的「兩房」債券風險大幅增加,這應該讓中國領導人認清中美貿易模式的局限性和危險性,進一步強化轉型的決心。

  正確看待經濟走緩,避免過度關注GDP而再施新的刺激政策,應是中國宏觀政策的基本原則。一個低速而穩定的增長,不僅可以避免更多結構性問題出現,更讓中國人和中國社會變得從容一些。經濟發展不僅僅是增長,還包括制度變遷、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讓民眾多一些自己選擇的權力。

  (作者系大陸財經評論人士)
時代小人物. 但也有自己的思想,情感. 和道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0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