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軍情報員稱泄密26萬件可致希拉里心臟病發作

[複製鏈接]

151

主題

609

帖子

31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林林總總 發表於 2010-6-26 15: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來源:青年參考   2010-06-25

  6月18日,美國網站「救救布拉德利·曼寧」上出現了一個帖子——《簽名,為布拉德利·曼寧伸張正義》。該帖稱,不管是否真的把美軍「阿帕奇」武裝直升機濫殺無辜的絕密錄像提供給泄密網站「維基泄密」,現年22歲的美軍情報分析員布拉德利·曼寧都不該被逮捕,更不該受到指控。

  5月底,曼寧被美國軍方逮捕。雖然他目前沒有被正式起訴,但軍方對曼寧泄密一案非常重視,因為他除了將美軍直升機屠殺的錄像曝光使軍方陷入被動外,還自稱曾將26萬件涉及美國大使館電報機密的情報透露給「維基泄密」網站,這些信息足以使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和美國遍及全球的幾千名外交官「集體心臟病發作」。

  將美軍濫殺無辜的視頻公之於眾

  今年4月5日,美軍在伊拉克濫殺無辜的一段視頻出現在網站「維基泄密」上。在這段拍攝於2007年7月的絕密視頻中,兩名駐伊美軍飛行員駕駛「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對手無寸鐵的伊拉克平民開火,造成12名平民死亡,其中包括英國路透社22歲的攝影師納米爾及其助手兼司機、40歲的薩伊德。另有兩名兒童受傷。駕駛直升機的飛行員一邊開火,一邊與地面聯絡人員大開玩笑。

  視頻曝光后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國際社會紛紛譴責美軍的這一暴行,路透社高層管理者要求美國軍方對這起襲擊事件展開調查,反對美英聯軍佔領伊拉克的聲音再一次響起。

  美國國防部和國務院對這段視頻被泄露大為光火,下大力氣對此事進行追查,終於查出了泄密者——現年22歲的美軍情報分析員布拉德利·曼寧。5月底,曼寧在巴格達東部65公里處的「悍馬」前線作戰基地被美軍刑事調查處逮捕,據稱目前被關押在科威特阿瑞坎軍營候審。6月7日,美國軍方發言人布魯姆表示,曼寧目前沒有被正式起訴,不過他可能面臨「泄露重大機密信息」的指控。布魯姆對襲擊事件進行了辯解,稱事件的起因是直升機駕駛員把地面上的一個攝像機當成了火箭彈發射器,因此向地面開火,導致了這一事故的發生。

  泄密事件發生后,軍方迅速發表了一份聲明稱:「國防部對機密信息的管理非常重視,因為它關係到我們的國家安全、軍人的生命和我們在境外的軍事活動。」有網友留言表示,這份聲明「有推脫責任之嫌」,「出了這樣的事情,軍方無論如何也脫不了管理不善的干係。」隨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克勞利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國務院正在幫助五角大樓對視頻泄露事件進行調查。

  二十六萬份機密外交電報

  曼寧來自馬里蘭州波托馬克市,在美軍第十山地師第二旅(該旅駐紮在巴格達東65公里處的「悍馬」前線作戰基地)服役。作為一名軍方情報分析員,他能接觸各種絕密資料。

  據曼寧透露,除了將上述絕密視頻泄露外,他還向「維基泄密」網站泄露了2009年5月4日美軍在阿富汗的空襲中打死無辜平民的錄像、軍方將「維基泄密」評估為「安全隱患」的機密文件,以及26萬份機密的外交電報。曼寧表示:「這些文件展現了美國駐中東使館罪惡的幕後政治交易。當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和(美國分佈在)世界上的幾千名外交官早上醒來,發現幾乎所有絕密的外交文件被曝光時,可能會集體心臟病發作。」

  美國《連線》雜誌認為,目前還無法證實曼寧所說的泄露26萬份機密電報是否屬實。迄今為止,只有一份外交電報張貼在「維基泄密」網站上。

  曼寧之所以引起聯邦調查局與軍方刑事調查處的注意,是因為他與美國黑客、記者阿德里安·拉莫在網上結識。今年5月,曼寧通過郵件及網路聊天工具,向拉莫吹噓自己向「維基泄密」網站提供了機密錄像。他不無得意地對拉莫說:「如果你在超過8個月的時間內,每周7天、每天14小時接觸那些從未見過的機密,你會怎麼做?」

  拉莫隨後將這一情況報告給FBI與軍方,並在加州其居住地附近的一家星巴克咖啡館里,與FBI和軍方的調查人員會面。拉莫將他與曼寧的聊天記錄交給調查人員。

  他是「維基泄密」網站的「消息來源」?

  拉莫在5月27日第二次與調查人員會面時被告知,曼寧已於5月25日在科威特被捕。

  鮮為人知的是,雖然告發曼寧泄密,但拉莫此前曾向「維基泄密」網站捐款。他說自己在向軍方揭發曼寧前,曾有「非常痛苦的思想掙扎」,最終決定告發他,因為這涉及國家安全。

  「我已經不做黑客了,但仍有許多黑客同我聯繫。我從沒想過去告發他們。但這次不一樣,機密的外交電報被泄露,很可能危及國家的安全。」拉莫在接受《連線》雜誌記者採訪時說,「如果沒有威脅到公民的人身安全,我不會這樣做(指揭發曼寧),他身處前線,把機密資料保存在真空中是他的本分,但他卻把它們暴露在空氣中。」

  拉莫說,曼寧在與他聊天時表示,自己可以接觸那些絕密,他花了一年多時間,在軍方和政府的網路里搜集絕密。曼寧告訴拉莫:「在這些網路里有『不可思議的、可怕的東西』,這些東西本該向大眾公開,而不是僅僅儲存在華盛頓某個黑暗房間的計算機里。」

  曼寧還告訴拉莫,他第一次接觸「維基泄密」網站的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是在2009年11月。曼寧向該網站提供了一份機密信息,他在給拉莫的郵件中寫道:「我為自己能自告奮勇地站出來提供信息感到高興。」

  6月12日,美國決定逮捕「維基泄密」的創始人阿桑奇,防止他繼續泄密。

  應該逮捕「以美國人的名義折磨別國人民的那些人」

  在寫給拉莫的郵件中,曼寧透露,他有兩個可登錄機密信息網路的用戶名,而這只是他獲取機密信息的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是鬆散的安全管理,讓他有機會把信息帶出機密信息室。

  「每次進入信息室,我都會帶一張CD唱片,如Lady Gaga(美國流行音樂明星)的唱片,然後擦除原來的信息,寫入需要的機密數據。」曼寧寫道,「我一邊聽歌,一邊製造著可能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泄密案。沒有人懷疑,從來沒有。夠奇怪的吧!」

  曼寧從小由姨媽黛博拉·范·阿爾斯泰恩帶大。直到曼寧被捕兩星期後,《連線》雜誌去採訪她時,她才知道曼寧因泄密被捕。黛博拉告訴《連線》雜誌,她上一次見到曼寧是今年1月他回美國休假時。當時他同她談起2011年10月服完兵役后要去讀大學。在黛博拉眼中,曼寧是個聰明的小夥子,從不知什麼是憂愁。「他在計算機方面很有天賦,熱衷國際政治。」

  曼寧的父親布萊恩·曼寧對媒體表示,曼寧是個乖孩子,「從不惹火上身,從不沾染毒品,從不酗酒。」「他是個遵守軍紀的人,即使對我都不多透露軍隊中的信息,因此我不相信他會做出這種事情。」

  美國國內有許多為曼寧喊冤的人。6月18日,在美國網站「救救布拉德利·曼寧」上出現了帖子《簽名,為布拉德利·曼寧伸張正義》。該帖稱,不管是否真的把絕密錄像提供給「維基泄密」網站,曼寧都不該被捕,更不該受到指控。而在此前,有人在美國新聞網站「每日野獸」上撰文稱:「我們不該逮捕這名士兵,而應逮捕以美國人的名義使用酷刑折磨別國人民的那些人。」

  「他想做正確的事情」

  2009年年底,曼寧找到了美軍「阿帕奇」直升機在巴格達殺害平民及兩名路透社僱員的機密視頻,於是有了將視頻曝光的想法。

  在接觸拉莫之前,曼寧還曾向身邊的朋友炫耀自己「能接觸到機密信息」。今年1月,他去波士頓與好友泰勒·沃特金斯見面,並對沃特金斯說,他「每天與機密信息打交道,正猶豫是否要將這些信息泄露出去」。20歲的沃特金斯說:「他想做正確的事情,因此在是不是要泄密的問題上猶豫。」

  今年2月,曼寧將這段視頻用郵件傳給了「維基泄密」網站。他在郵件中寫道:「這是一段一群人被武裝直升機槍殺的錄像,其中最讓我震驚的是貨車中那兩名兒童受傷的場面。」

  4月5日,這段視頻被上傳到「維基泄密」網站,一時間引來爭論紛紛。曼寧得知后,在伊拉克前線與沃特金斯聯繫,問他美國國內對這段視頻的反應。

  「他發信息給我,問我人們是不是在談論這段視頻……以及媒體說了些什麼。」沃特金斯說,「他這樣做並非為了嘩眾取寵,他只是想讓人們關注在伊拉克發生的事情,希望這樣的事情不會再次發生。」

  沃特金斯表示,自己不清楚曼寧是否還傳給「維基泄密」網站其他機密情報。不過曼寧同拉莫的聊天記錄顯示,曼寧受到「維基泄密」網站其他泄密者的好評,因為他傳送的機密情報「很有分量」。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3: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