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間傳說:道教八仙

[複製鏈接]

49

主題

56

帖子

46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oncerc 發表於 2010-7-8 08:5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道教是有著鮮明的中國特徵的宗教。它的信仰體系中信仰神仙佔有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說核心地位。道教信仰大道,大道應化顯跡,便是尊神;道派生一切,亭毒一切,也普被一切,故萬物有道性,也就有了得道的可能;人獲得修道秘訣,勤修會道,便能得道飛升,成為仙。道教是以主神信仰為特徵的多神教。它的神仙譜系,十分龐雜,但又有著某種內在的統一性。道教神仙譜系,有一個產生髮展的過程。

八仙,就是道教供奉的並且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八名得道仙真,指的是鍾離權、張果老、呂洞賓、李鐵拐、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等八人。道教的八仙之說,約起於宋元時期。元代馬致遠《岳陽樓》、范子安《竹葉船》和穀子敬《城南柳》等雜劇都有八仙,與今世所傳的八仙大同小異。明代中葉,吳元泰《八仙出處東遊記》問世后,今世所傳的八仙才定型。

● 鐵拐李借屍還魂

八仙中,鐵拐李是年代最久,資歷最深者,見諸於文獻則較晚。神誕之日為七月初十日。元劇《呂洞賓度鐵拐李岳》始有其名。身世由來傳說頗多,一說乃西王母點化成仙,封東華教主,授鐵杖一根。一說姓李名玄,遇太上老君而得道。一日神遊華山赴太上老君之約,囑他的徒兒七日不返可化其身。然而徒兒因母親病而欲歸家,六日即化之。第七日李玄返魂無所歸,乃附在一跛腳的乞丐的屍體而起,蓬頭垢面,袒腹跛足,以水噴倚身的竹杖變為鐵拐,故名李鐵拐,亦作"李鐵拐"。

● 髻道人漢鍾離

原複姓鍾離,名權,后改名為覺,燕台人,字寂道,號和穀子,又號正陽子。全真道派尊其為"正陽祖師","北五祖"之一。鍾離權神誕之日為四月十五日。相傳誕生時,異光數丈,狀若烈火。生下后不哭不食,第七日躍然而起曰:身游紫府,名書玉京。及長,為諫議大夫,奉詔北征失利,軍士盡散。鍾離權獨騎奔谷迷道,路遇王玄甫授以長生真訣及金丹火候、青龍劍法等。后入華山、入崆峒山,見老君,賜號雲房。唐時,因受鐵拐李的點化,漢鍾離上山學道。下山後用點石成金之術救濟群眾,而手常持蒲扇。鍾離權自稱"天下都散漢鍾離",後人之稱為"漢鍾離"。鍾離權梳髻以傳道,手搖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風。

● 張果老倒騎毛驢

亦作張果。據《唐書》記載,確有其人,本是民間的江湖術士,因民間相傳逐為神仙。居山西中條山,自言生於堯時,有長生不老之法。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的丈夫)不時徵召他,都被他婉拒了。武則天也召他出山,張果老就在廟前裝死,時值盛夏,不一會,他的身體腐爛發臭。武則天聽后,只好作罷。但不久就有人在恆山的山中再次見到他。唐玄宗數次召見他求長生不老之法,當時的達官貴人們也都爭相拜謁,求教返老還童的秘訣,但都被他拒絕了。張果老有一怪癖,平日他倒騎著一頭白毛驢,日能行萬里,當然這驢子也是一匹"神驢",據說不騎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折迭起來,放在皮囊里。

● 呂洞賓黃梁一夢

呂洞賓名岩,字洞賓,自號"純陽子"。唐京兆府(今陝西省長安縣)人。傳說他的母親要生他的時候,屋裡異香撲鼻,空中仙樂陣陣,一隻白鶴自天而下,飛入他母親的帳中就消失。生下的呂洞賓果然氣度不凡,自小聰明過人,日記萬言,過目成誦,出口成章。後來呂洞賓游廬山,遇火龍真人,傳授天遁劍法。64歲時,呂洞賓游長安,在酒肆遇見一位羽士在牆壁上題詩,呂洞賓見他狀貌奇古,詩意飄逸,問他姓名。羽士說:"我是雲房先生。居於終南山鶴嶺,你想跟我一起去嗎?"呂洞賓凡心未盡,沒有答應。這位雲房先生就是鍾離權。

到了晚上,鍾離權和呂洞賓一同留宿在酒肆中。雲房先生獨自為他做飯,這時呂洞賓睡著了,他夢見自己狀元及第,官場得意,子孫滿堂,極盡榮華;忽然獲重罪,家產被沒收,妻離子散,到老后瞭然一身,窮苦潦倒,獨自站在風雪中發抖,剛要嘆息,突然夢醒,鍾離權的飯還沒熟,於是鍾離權題詩一首"黃良猶未熟,一夢到華餚"。呂洞賓驚道:"難道先生知道我的夢?"鍾離權道:"你剛才的夢,生沉萬態,榮辱千端,五十歲如一剎那呀!得到的不值得歡喜,失去的也不值得悲,人生就像一場夢。"於是呂洞賓下決心遂棄家拜鍾離權為師,入終南山修道。呂洞賓有了道術和天遁劍法,斬妖除害為民造福。呂洞賓在八仙中最為出名,有關他的傳說很多。

● 何仙姑飛行侍母

何仙姑是八仙之中唯一的女仙,其身世有多種說法。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皆有本地之何仙姑。相傳神誕之日為四月初十日。《仙佛奇蹤》說:何仙姑為廣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兒。十三歲時,入山採茶,遇呂洞賓。后又夢見仙人教她:"吃雲母粉,可以輕身而且長生不死。"於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雲母,發誓不嫁,經常來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飛。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帶回一些山果給她的母親吃。后逐漸不吃五穀,武則天遣使召見她去宮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蹤。之後白日生仙。何仙姑經常手持荷花。

● 藍采和歌板行乞

藍采和是唐代開元天寶時期的人。據《續仙傳》、《太平廣記》稱,藍采和,不知那裡人,常年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六寸的腰帶,一隻腳穿靴,一隻腳赤足。夏天時在長衫內穿厚厚的內衣,冬天時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氣仿如蒸氣一般。藍采和常行歌於城市乞討,每次在大街中討飯,手持大拍板長三尺多,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時好象是發狂,但又不是。歌詞隨意而作,歌中充滿了仙意,而且變幻莫測。把得到的錢穿在繩子上,拖著走,就是掉了也不顧。有時贈與窮人家,有時花在酒肆中。周遊天下,有人在孩童時見過他,至老后再見到他時,藍采和的容貌依舊。后得鍾離權之度化,聽見有笙簫的聲音,藍采和於酒樓乘醉騎鶴而飛上天空,拋下靴子、衣衫、腰帶、拍板,慢慢而升空。

● 韓湘子藍關度叔

韓湘子名湘,字清夫,傳為唐朝韓愈之侄孫。韓湘神誕之日為十一月初九日。相傳韓湘生性放蕩不拘,不好讀書,只好飲酒,世傳其學道成仙,追隨呂純陽,后登桃樹墮死而屍解登仙。韓愈官拜刑部侍郎時,賓客盈門,朋僚宴賀。韓湘子卻勸韓愈棄官學道,韓愈則勉韓湘子棄道從學。韓湘子以徑寸葫蘆,酌酒遍飲賓客,數斗不竭;又以盆覆土,開花兩朵,上有金字之聯: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後來,韓愈被貶謫潮州,別家赴任,途經藍關,遇到大雪,馬憊於道。韓湘子冒雪而來。韓愈問其地,即藍關,嗟嘆韓湘子預言之靈驗。后韓湘子護叔抵任,最後度其叔韓愈入道。

● 曹國舅隱居山岩

曹國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稱國舅。相傳神誕之日為八月十五日。曹國舅的弟弟貪赴京應試秀才之妻的美色,絞死秀才,強佔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包拯申訴,包公准予查究。曹國舅告知其弟,務必將秀才的妻子置於死地,以絕後患。於是二國舅投秀才的妻子入井,被她逃脫,途遇曹國舅,誤以為是包拯,向曹國舅申訴,曹國舅大驚,令手下用鐵鞭打死秀才的妻子,手下以為她以死,把她棄屍於偏僻的小巷。秀才的妻子醒了之後,向包公叫冤,包公問明真情后,將曹國舅連同二國舅一併枷入牢中。曹皇后和宋仁宗親自來勸包拯釋放她的兩個弟弟,包拯不從,命令將二國舅處決。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才將曹國舅放行。

曹國舅獲釋后,恥見於人,從此遁跡山林,矢志修道學仙。有一天,鍾離權和呂洞賓問他說:"你所養的是什麼?"曹國舅說:"我所養的是道。"仙人笑著問:"道在那裡呢?"曹國舅指著天說:"道在天。"仙人又問:"天在那兒?"曹國舅指著心。鍾離權和呂洞賓滿意地說:"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經洞悟道之真義了。"逐授以《還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鍊,不多久,曹國舅就成仙了。

八仙分別代表中國人的男女老少、富貴貧賤等八個方面,加上八仙所持的板、扇、拐、劍、葫蘆、拂塵和花籃等均為民間常用之物,因此八仙和道教信徒以及民眾生活十分接近。明清以來八仙靈跡流傳廣泛,深入人心。道教宮觀多建有供奉八仙的殿堂,西安還有八仙宮(古稱八仙庵),其主殿供奉八仙。每逢新春和朔望之日以及八仙神誕之日,道教徒和民眾到八仙殿堂奉祀,以祈求健康平安、萬事如意。

文章來源:中國文化網
沙發
匿名  發表於 2010-7-8 09:01
神話傳奇:倒騎驢的張果老

張果老是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且說張果老看到人類道德日下,塵世中人迷於功名利祿,還以為過的越來越好,於是倒騎著毛驢游戲人間,留下了很多故事千古流傳。

從來沒有人搞清楚過他到底來自哪裡。史書記載,張果老確有其人。唐代的時候居住在恆州中條山,自稱已經有好幾百歲了。那時的人都說他有長生不老之法。神仙本不同於凡人,將相王臣不過都是凡夫俗子,想見神仙談何容易。唐太宗、唐高宗多次召見他,他都謝絕不肯相見。武則天也招他出山,張果老就在妒女廟前裝死。當時正是酷夏,他的身體轉眼之間就開始腐爛生蟲。武則天聽說了,以為他真的死了,只好作罷了。可是后來又有人在恆州的山中見到了他。

據說張果老總是倒騎著一頭白驢,日行幾萬里。休息的時候將驢子折疊收起,就像紙一樣薄,放入巾箱中;需要乘坐的時候用水一噴,又變成了驢子。開元二十三年,唐玄宗派遣通事舍人到恆州請張果老,張果老在他面前氣絕而死。他嚇得趕緊焚香禱告,說明天子求道的心意,張果老才又活轉過來。通事舍人不敢相逼,趕回京城告知唐玄宗。唐玄宗又派遣中書舍人帶著璽書相請,張果老於是隨著他到了東都。唐玄宗將他安置在集賢院,乘車入宮,倍加禮敬。

唐玄宗見張果老老態龍鐘,就問他說:「先生是得道之人,為什麼還發疏齒落,老態龍鐘?」張果老說:「活到了衰朽的一大把年紀,又沒有什麼道術可以依侍,所以才變成了這個樣子,實在令人慚愧。如果把它們全都去掉,不是更好一些嗎?」然後他當著唐玄宗的面拔掉頭發,擊落牙齒,血流滿口。唐玄宗嚇了一大跳,趕緊說:「先生稍稍休息一會兒吧,一會兒我們再談。」一會兒的功夫,張果老再見唐玄宗時,容顏一新,潔白的牙齒,烏黑的頭發,變成了一個壯年人。

一天,兩位大臣來拜訪張果老。張果老突然對他們說:「如果娶了公主做老婆,那是很可怕的事情啊。」二人面面相覷,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不一會兒,唐玄宗派的人來了,對張果老說:「玉真公主從小喜歡修道,皇上想將公主下嫁給先生。」張果老大笑,硬是不肯。這時二人才明白張果老剛才說的是什麼意思。

當時的公卿大臣都爭相拜謁張果老,詢問神仙的事情,張果老都不肯回答。他自稱是堯時丙子年生人,沒有人能夠搞清楚他的具體年齡。

張果老說自己曾經是堯時的侍中,可以數日不食,吃的時候也只是喝些美酒,吃三個黃丸。唐玄宗留他在內殿飲酒,張果老推辭說自己酒量很小,只能喝二升。不過自己有一個弟子很能喝酒,可以喝一斗。唐玄宗很高興,請張果老招他的弟子來。

轉眼之間,一個小道士從殿檐飛下,看上去只有十六七歲的樣子,模樣俊秀,氣質優雅,拜見玄宗時言辭清楚,禮數周全。唐玄宗讓小道士坐,張果老說:「作弟子的應該站在一旁伺候,不該讓他坐。」唐玄宗越看越喜歡,於是賜酒給他,他一口氣喝了一斗。張果老推辭說:「不能再喝了,喝多了肯定會出問題,讓皇上笑話。」唐玄宗逼他喝,酒忽然從他的頭頂湧出,道冠落在了地上,化為一個金榼。唐玄宗和妃嬪們都驚訝地笑了,再看,小道士已經不見了。那金榼正好可以裝一斗,原來是集賢院中的金榼。

這樣的仙術不可勝數。當時有一個人能夠看見鬼。唐玄宗招他來看看張果老。這個人跑到皇上面前說:「張果老在哪裡?讓我來看一看。」其實張果老早就站在他面前了,他卻看不見。還有一個人精於命算,每次看到人後當面布籌,很快就能算出姓名、窮富、善惡、壽命,前後算過上千次了,從來都很準確。唐玄宗知道他的本事,就招他來算張果老。這個人算來算去,好幾個時辰,累得精疲力盡,還是算不出來。神仙之事,本非人間小道可以窺視的。

唐玄宗越加好奇。一次,唐玄宗決定用毒酒測試他。張果老連喝了三大杯,看上去彷彿醉了似的,對身邊的人說:「這不是什麼好酒。」然後倒頭就睡,睡了有一頓飯的功夫,忽然起身拿起鏡子看自己的牙齒,都已經成了焦黑色。他叫侍童取來鐵如意將牙齒全部擊落,都收在自己的衣帶中。緩緩地從衣袋中取出一帖光滑的微微發紅的藥,敷在齒穴中。然後又躺下睡著了,過了很久忽然醒來,再拿鏡子一照,牙齒已經又長成了,潔白堅固,比原來的還好。

唐玄宗曾經在咸陽狩獵,捕獲了一頭鹿,看上去稍微有點異樣。廚子剛剛要殺鹿,張果老看見了說:「這是一頭仙鹿,已經活了一千歲了。過去漢武帝元狩五年,我曾經跟從皇帝在上林狩獵,生獲此鹿,后來放生了。」唐玄宗說:「世界上的鹿那麼多,而且時間這么久了,怎麼就知道這是那頭鹿呢?」張果老說:「漢武帝放生時,在鹿的左角處用銅牌作了標記。」一看鹿,果然有一塊大約二寸的銅牌,上面的文字已經模糊無法辨別了。唐玄宗又問:「元狩是什麼時候?到現在已經有多少年了?」張果老說:「到現在有八百五十二年了。」唐玄宗讓史官察看史書,果然一點不差。

唐玄宗封張果老為銀青光祿大夫。張果老后來還是堅持回到了恆州山中。天寶初期的時候,唐玄宗又招張果老,張果老聽說之後忽然死掉了。他的弟子埋葬了他,但是后來開棺一看,原來只是一口空棺材。就這樣張果老不知所終。

(資料來源:《舊唐書》《明皇雜錄》)

5522

主題

1萬

帖子

6011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11
3
紆朱曳紫 發表於 2010-7-8 22:17 | 只看該作者
坐在前排讀故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2: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