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有一次見外賓(斯諾?)時來了一句:「我就是一個打著破傘雲遊天下的和尚。」 當時翻譯既沒來得及多想,也不敢自己瞎揣測,就直譯了。做會談記錄的也是英語翻譯大拿,但是時候整理記錄時兩人都吃不準毛當時到底是什麼意思,也沒法去問,於是到最後會談紀要中還是 "I am just a nomadic monk ......" 後來猜測,毛想說自己是和尚打傘 ------ 無法無天。這也是翻譯的無奈:有時候還真不是翻譯不努力或缺乏悟性。
"How was the trip?",尤其是 "Had a good trip?" 是隨便了一些, 但是是一種親切的
隨便, 是一種「OBAMA 與 MEDVEDEV 一起吃漢堡」式的隨便。"Hope you've had
a good journey" 給美國人的感覺, 就像美國中餐館的菜給中國人的感覺一樣。另
外, 在口語里用「journey」來表示「旅行」,就像用「Not at all」來回答「Thank
you」一樣稀罕, 起碼在美國是這樣。
我知道,在中國,你不能對「領導」或「貴賓」太隨便,說話要咬文嚼字,吃飯要
十菜八湯。
這話我同意。但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之間第一次見面,從外交禮儀上來說,還是不能太隨便。就好象你作為一國大使,即便是在給你很熟悉的他國外交官寫外交照會時,照樣得按照那些繁文縟節寫上一些 I avail myself of this opportunity to present my compliments.... 之類的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