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工商時報 中國推動匯率改革的玄機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6-24 12: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工商時報》日前發表社論文章,題為《中國推動匯率改革的玄機》,文章摘編如下:

  文章說, 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無預警地發布中國決定進一步推進匯率改革,加強人民幣匯率的彈性。本周一人民幣兌美元收盤價一舉跳升0.4%至6.7985人民幣兌1美元,遠大於05年7月至08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緩步升值期間的每日升幅0.0245%,更為05年7月21日一次性升值2.1%后次高,似乎意味著因金融危機影響而採取的臨時性固定匯率政策已經結束。

  近期中國的宏觀調控始終都是在「保增長」與「調結構」兩個大原則下進行。特別是金融海嘯后,賴以出口的歐美市場成長力道與金融海嘯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不太可能再藉由作為世界工廠的角色推動經濟,必須改以價格機制讓扭曲的經濟結構獲得調節,這也是19日人行宣布重啟匯改的根本原因。



  時機上,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人行宣布重啟匯改后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穩健恢復且持續向上的發展態勢,並不會因為歐洲債務危機的衝擊而有所改變,適度地表達自信。當然,人民幣的升值必須在政府當局能掌握經濟增長前景下進行,乃是中國一貫的立場。

  文章說,其實,匯率政策的改變除經濟面外尚涉及政治面的考量。以這次人行的舉動言,後者的支配地位尤勝於前者。具體地說,G7、G8、G20舉行時,各國總要求中國承擔更多國際責任以匡正國際間經常帳失衡問題,而讓人民幣加速升值。這次人行選擇在6月26日G20將於多倫多召開高峰會前夕先發制人,不得不令人猜想其背後的政治意義。

  實際上,人民幣率先於國際聯合壓力到來前升值更反應中國很怕1985年「廣場協議」(Plaza Accord)致日圓大幅升值事件重演,該協議常被認為系導致日本經濟泡沫化而後破滅並引發「失落的十年」(The Lost Decade)的原因。易言之,人行選在G20高峰會前夕宣布如此重大的訊息,正是希望要求人民幣一次性大幅升值的國際壓力不要在即將舉行的G20高峰會上凝聚,以避免發生類如日本在廣場協議中所犯的錯誤,並取得匯率談判中的主動性。

  文章說,就政策意涵言,人行的舉動不但為未來人民幣匯改揭開了序幕,也正式宣告中國經濟政策已經結束金融海嘯時期的危機模式,漸將政策焦點從「保增長」轉向到「調結構」。一方面,中國期待藉由人民幣不再釘住美元,逐步增強匯率的靈活性,促使出口企業加快進行產業升級與轉型。另方面,預計人行將擴大政策力度,抑制當前過熱的特定產業,甚至不排除在不久的將來展開升息,以解決近期因為物價上漲而出現的負實質利率問題。再者,預計中國也將陸續推出各項政策扭轉國內消費不足的問題,並限制部分已經過熱的產業投資。

  文章說,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中國是全球第三大的經濟體,因此大陸當局也必然知道,結構的調整必須漸進且隨時微調,避免經濟如同當年日本般因調整過快而失速。易言之,雖然中國已經展開緩步升值的過程,但這不意味著人民幣匯率會如同05年7月到08年7月般單方向的變動。這也就是人行不斷強調,未來人民幣將參考一籃子貨幣來進行調整。雖然一籃子貨幣的說法是老調重彈,但在當下卻具有相當大的指標意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1 05:2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