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舍利弗說 無明(雜阿含 251)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30 00: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俱在耆闍崛山中
尊者摩訶拘絺羅晡時從禪覺。詣尊者舍利弗所。共相問訊已。退坐一面。語尊者舍利弗。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已不
舍利弗言。隨仁所問。知者當答
尊者摩訶拘絺羅問尊者舍利弗言。謂無明者。云何為無明

尊者舍利弗言。所謂無知。無知者是為無明。云何無知。謂眼無常不如實知。是名無知。眼生滅法不如實知。是名無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於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無明.大冥。是名無明

尊者摩訶拘絺羅又問尊者舍利弗。所謂明者。云何為明

舍利弗言。所謂為知。知者是明。為何所知。謂眼無常.眼無常如實知。眼生滅法.眼生滅法如實知。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於此六觸入處如實知.見.明.覺.悟.慧.無間等。是名為明

時。二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各還其所
日知而智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沙發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30 00:20 | 只看該作者
白話翻譯

二五一、拘絺羅經:本經敘述對於六入處,不知為無常、生滅法的話,就是無明,反之則為明。


像如是的經教,乃結集者的我們,都同樣的聽過的:有一個時候,佛陀住在於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
這時,舍利弗尊者、摩訶拘絺羅尊者,俱在於耆闍崛山中。

摩柯拘締羅尊者,在於晡時,從禪醒過來后,往詣舍利弗尊者之處。共相問訊后,退坐在一邊。他向舍利弗說:「我欲有所諮問,是否有閑暇的時間,見到您的回答與否嗎?」舍利弗說:「隨仁者問,我所知的,當會回答你」。摩訶拘絺羅尊者,就問舍利弗尊者說:「所謂無明,到底為甚麼叫做無明呢?」

舍利弗尊者回答說:「所謂無知是。無所知,就叫做無明。無知甚麼呢?所謂眼為無常,而不能如實而知,就名叫做無知。眼為生滅法,而不能如實而知,就名叫做無知。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是。像如是的,尊者摩訶拘絺羅!在於此六觸入處,如實不知(不能如實而知)、不見(不能如實而見)、不無間等(不得證)、愚闇、無明、大冥,就名叫做無明。」

尊者摩訶拘絺羅又問尊者舍利弗說:「所謂明,到底是甚麼為明呢?」舍利弗說:「所謂為知是,知者就是明。知道甚麼呢?所謂眼為無常。對於眼是無常,能如實而知。眼為生滅法。對於眼為生滅法,能如實而知。耳、鼻、舌、身、意,也是如是。尊者摩訶拘絺羅!對於此六觸入處,能如實而知、而見、而明、而覺、而悟、而慧,而無間等,就名叫做明。

這時,二位正士,各聞所說,展轉隨喜,然後各還其所。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10-6-30 00:31 | 只看該作者
名詞解釋:

入,即趣入之義。謂六根為六識所依,能入六塵,故名六入。

  [一、眼入],謂眼根為識所依,能入於色,故名眼入。
  [二、耳入],謂耳根為識所依,能入於聲,故名耳入。
  [三、鼻入],謂鼻根為識所依,能入於香,故名鼻入。
  [四、舌入],謂舌根為識所依,能入於味,故名舌入。
  [五、身入],謂身根為識所依,能入於觸,故名身入。
  [六、意入],謂意根分別五塵,能入於法,故名意入。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