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匪夷所思的大丑聞

[複製鏈接]

1428

主題

2029

帖子

169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outon2008 發表於 2010-6-26 00: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匪夷所思的大丑聞

作者:宋鴻兵    文章發於:烏有之鄉    點擊數:2664    更新時間:2010-6-25         薦   【字體:小 大】
【複製本文】 【下載本文】  

宋鴻兵: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金融專家劉夢熊表達了我們的一貫主張,即金融系統也應當與其它行業一樣實行問責制。對重大失誤要向全國人民有個交待。要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劉夢熊質疑道:中國買的是高風險,比例又這麼大,這太不尋常了。這是誰建議這樣做的,誰論證的,誰拍板的,誰批准的,誰去實施的,其中究竟有沒有黑幕,按國際金融交易慣例,購買債券、股票的中介有傭金可收,傭金是百分之二點五,三萬億的百分之二點五,就是七百五十億,所得的傭金流向如何,有沒有人以權謀私,中飽私囊?問得好!《貨幣戰爭〉在中國金融界是人所共知。書中早就警告了「二房」的巨大風險。無論是用「無知」或是「愚蠢」都不能解釋為什麼有關方面不但不規避風險,反而頂風作案,拚命加大對美國垃圾債券的投資力度。唯一的解釋是這裡有鬼。但還並不僅僅是中飽私囊這麼簡單!而更可能是裡應外合搞垮中國的總體戰略的一個組成部分。這個案子國家安全部一旦介入,將不難發現其中的奧秘。(2008-7-28)



附:

香港媒體報道:

近期,香港區全國政協委員、金融專家劉夢熊撰寫《我為人民鼓與呼》一文,在香港三家媒體以整版篇幅發表,引發震撼,各界關注。劉夢熊疾言厲色質問中國財政金融管理當局有關拍板人:「你們這班敗家子哪裡來這麼大的膽子,拿國家人民的錢,來買天文數字的3763億美元美國「兩房」公司債券。現在「兩房」基本上已破產,你們如何向全國人民交代?如此離譜決策有沒有黑幕,人大常委會應立即組織特別調查組徹查,追究責任!」

猶如鬧市中引爆炸彈,引起社會各界,特別是金融乃至經濟界強烈反響。不過都是在高層經濟圈內,大陸平面主流媒體完全迴避和沉默,網站也大量刪除評論帖。詳細情況是這樣:——

次貸危機下,美國的兩家房貸抵押機構「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行將崩盤破產,榮登美國「兩房」公司外國債權人之榜首的居然是中國,一共持有涉及該兩間公司高達3763億美元債券,約佔中國外匯儲備總額21% 。國際經濟界稱為一件匪夷所思的大丑聞。

國家資料顯示,自2004年開始,中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一直在高速增長,從2004年到2007年驚人增長三倍,高達到9220億美元。僅2006年到去年2007年間,中國對美國債券的持有增長66%。在美國次按危機即將露出猙獰面目的前夜,中國仍然痴心不改地不斷大手筆增持美國債券。

究竟是誰擁有在這樣瘋狂地處置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的權利,如痴獃一樣瘋狂購買美國債券?

同樣是亞洲大國的印度,外匯儲備也很客觀,但印度對美國「兩房」債券持有量才2300萬美元而已,人家是意思意思,中國的3763億竟然是印度的一萬六千倍,差不多是三萬億港幣。這樣投進美國「兩房」是完全不可思議的!

國際公認的原則是,外匯儲備公認的投資原則是安全第一,分散為宜,但中國財金當局卻將外儲的百分之二十以上投資於美國「兩房」,這相當於將大部分雞蛋放在一個籃子。當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和東南亞樓市崩潰,還鬧出「負資產」,業主和銀行一齊遭殃,說明房屋按揭本身風險很大,其衍生債券更是危險品。

不能只集中在一個菜籃里,這是金融投資常識性的金科玉律。外匯儲備投資原則是安全第一,穩健至上,比重分散,結構多元。可是我們那些可愛的受握重權的國家外匯管理局、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的敗家子一般的官員,個個還都是碩士、博士學位!

就沖這點,中國民眾還有什麼臉面去嘲笑印度!叫人家阿三,自己都快成阿大了。到底是誰禍害中國如此吃虧,不,是重創,而成為世界笑柄!

我一貫就對什麼鶯歌燕舞的盛大晚會、開幕式不以為然,花錢給人看的東西,值得那樣好面子搞成空前絕後的拔高?看清楚自己的弱點、憂患,早早修復自己可能被對手抓住而致命的死穴比什麼都重要!

我認為:這件金融醜聞的暴露,實質上對中國經濟重創之巨,對國民信心和精神打擊之大,簡直可以抵消大批我們自己宣傳的其他成就光環。這決不是一般的問題,甚至不是什麼重大失誤!不能用失誤的概念,而是直接叫做中了「殺招」!它的背後是應該是嚴重的瀆職+ 戰略間諜的性質!

中國經濟學家都在幹什麼,受那些所謂主流經濟學家提出的高論影響而實行的政策,最後使誰最終受益,使誰陷入深深窘境了呢? 那些「主張對內狂引境外戰略投資者、讓其大賺賤賣的銀行原始股;對外大力推出中國優質大型企業或國有壟斷企業境外上市,向海外慷慨派送十倍於融資的分紅」的經濟專家到底在幹什麼,他們的底細和真實身份到底是誰?




關鍵字: 金融 醜聞 賣國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 ----- 烏有之鄉    http://www.wyzxsx.com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5: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