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飲鴆止渴—壓迫人民幣升值

[複製鏈接]

69

主題

65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09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li50 發表於 2010-7-1 06: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這是一個過時的題目。之所以要打馬後炮,是因為馬前炮脫靶太多,需要補炮。
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的桌面理由是人民幣被嚴重低估,從而造成中美之間貿易失衡。然而,美國並沒有提出國際通用的經濟理論和計算方法來證實人民幣被低估。自詡為市場經濟的美國難道不明白市場平衡的簡單道路:如果人民幣真地被嚴重低估,一定會有其他國家大量購買廉價的人民幣減少人民幣在市場上的流通,從而由市場的流通規律自然而然地使人民幣升值。有人會說,其他國家大量購買廉價的人民幣后,中國會增加人民幣的發行量來滿足流通需要,而不是由市場調節使人民幣升值。那麼,目前有那些國家增持了大量人民幣,以至使人民幣產生升值壓力?如果沒有,就只能說明沒有國家真正認為人民幣被嚴重低估;而中國政府違背市場規律操縱匯率是一個無法證明的假設。就是退一萬步講,人民幣不是世界貨幣,沒有規定要求其他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必須使用人民幣。中國也因此沒有任何國際義務對其他國家持有的人民幣負責。也就是說,非國際貨幣與國際貨幣沒有可比性,也沒有相互平衡的義務。一國政府即便冒著金融危機的風險操縱本國的貨幣,這是該國經濟本身的事情。不能因為有的國家手上有一點它的貨幣,就有理由要求該貨幣升值。這正如你買了紐約股市的股票,就想用政治手段迫使該股票升值一樣荒唐。
   由此可見,美國迫使人民幣升值沒有什麼公義可言,不過是為了美國利益。
根據象牙塔經濟學,中美貿易的巨大赤字是低估人民幣造成的,因為外商用美元大量進口廉價的中國產品。一旦人民幣匯率升高后,中國商品的出口美元價格隨之上升,致使外商轉向其他產品,從而減小美國的貿易赤字。這種理論只有在中國的出口產品與美國產品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才有意義。事實上,中國產品的美元離岸價格遠遠低於美國同類產品(如果有)的批發價。即便人民幣匯率和進口商品的價格大幅度提高,中國產品仍然是美國供貨商的首選。即便一些進口商轉向其他國家,也不會大量增購美國產品。結果不是中美貿易赤字進一步上升就是整個美國貿易赤字的上升。這就是為什麼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在過去幾年裡持續上升,中美之間的貿易赤字不降反升的原因之一。最後需要補充的是即便中國政府能夠控制匯率,也不能控制私人企業的出口價格。當匯率上升真地影響到出口時,生產商會降低出口價格來提高競爭力。
那麼,美國強迫人民幣匯率上升的好處在哪裡呢?在為美國多提供了一根救命稻草。這就不能不談到美國目前的經濟危機。
我從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一開始就指出這次危機實際上是西方產業經濟的慢性利潤危機在金融業和服務業衰落後的總爆發。單純的金融危機沒啥稀奇,印點綠票子貼上即可。但對付利潤危機卻要設法將利潤找回來。這就不那麼簡單了。美國到目前的做法是1、裁減人員,包括減薪等措施壓縮成本。2、增發美鈔抬升物價和GDP,同時凍結或減小工資增加,以工人的相對貧困換回利潤。3、以各種刺激計劃增加政府開支和投資來增加GDP。所有這些措施在過去的一年裡緩解了經濟衰退,但已是強弩之末。今年五月的零售和房售都大幅下降,而儲蓄卻持續上升。之所以說是緩解危機而不說復甦,因為表面上的GDP上升是靠通漲和政府開支創造的。而真實的GDP增長遠低於通貨膨脹率和政府的直接投入。眼前的房貸危機、信用卡危機和銀行危機更甚於兩年前美國金融危機爆發時的最壞狀況。美國的兩房躲過了初一,卻躲不過十五,在耗盡了政府救助后黯然退市,與許多其他公司一樣,走上了徹底垮台前的關鍵一步。最終將會因資不抵債而請求破產保護或直接破產,使包括股票和債券在內的這種投資商顆粒無收。(有人還指望政府擔保。美國政府真有能力擔保,兩房就不會走到這一步。) 由於根本無法償還巨額國債和大量失業造成的購買力下降,美國想進一步發行國債或紙幣來挽救經濟的措施只會帶來更大的危機。在美國國內生產和消費潛力挖盡的情況下,美國就只能在國外市場上打主意。
由於私有制社會沒有很多攢大錢的國營企業。美國政府的開支主要靠稅收。西方國家十年前在國內利潤危機發生后紛紛將勞動力成本大的低端產業遷移到勞動力廉價的第三世界,結果是富了資本家,窮了政府,使政府赤字迅速提高。除了最初為了鼓勵全球化而實行的減稅或免稅政策外,在稅收恢復正常后,西方政府對生產同等產品的企業納稅減少。因為這些產品無論在西方國家或產地的售價都遠遠低於原先在西方國家生產時的價格,從而使按美元計算的生產毛額下降。大筆的利潤主要是由美國的進口商和零售商抬高在美國的售價后創造的。這就是為什麼美國GDP中的大部分來自服務業。很多一部分西方國家的服務業創造的GDP實際上是外國,包括中國,的製造業創造的。只不過這部分GDP在離岸之前被嚴重低估了,而到了西方國家后才被計算到它們的GDP中。西方國家固然可以對本國的服務業徵稅從而補償在製造業那裡失去的部分,但難以對本國的製造商在國外銷售的產品增加稅收。而如果這些產品是在本國生產然後出口到國外,這些政府就可以獲得更多的稅收。這時,債台高築的美國政府為了增加稅收,在國內潛力耗盡時唯一的辦法就是向美國在外國的企業徵收更多的產品稅。由於提高稅率會受到各種阻力,剩下的就只有強迫美國企業的所在國家提高本國貨幣的匯率,使美資企業在外國市場上的產品具有更高的美元價格。然而這樣做,美國製造商在中國市場上攢到的人民幣只能換回較少的美元。於是,為了維護美國資本家和國家的共同利益,美國政府一定會同時強迫中國向美國製造商開放更大的市場,以量的增加補償美商在單位產品上的美元損失。
以上分析說明,美國今後的經濟政策將使美國的經濟更加依賴於中國的市場,換句話說,迫使中國成為美國必不可少的經濟殖民地。也許很多人會因此暗自高興,因為中國可以更多地以中國的市場來影響美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畢竟在中國的外資企業主要是低技術行業,可以隨時取而代之。但是別忘了中國的一句老話:福兮禍所伏和困獸猶鬥。作為軍事強國的美國為了保護它的市場利益將會無所不用其極。它最終能給中國的只有兩種選擇:老老實實地成為外國的經濟殖民地或與走投無路的西方國家殊死一博,重蹈世界大戰的老路。目前,西方國家的戰略期待是高度依賴外國資源和能源的中國經濟在關鍵時期沒有力量保護外來資源,從而不得不屈服於外國的壓力。
對中國來說,要防止因人民幣升值引起的炒匯和變賣國內資產套取人民幣再由高位兌換外匯的投機行為,造成市場波動以至金融危機。中國政府最近採取的人民幣匯率寬幅浮動政策應該是為了應對貨幣市場上的投機活動。然而,在中國外匯儲存遠遠超過貿易需要的時候,還有沒有必要繼續犧牲國內市場換取正在貶值的外匯?這是中國長期發展不能不考慮的問題。對美國來說,迫使人民幣匯率上升是一把雙刃劍。美國進口商品的價格提高會加重美國的市場萎縮,使美國的經濟復甦遙遙無期,並更加依賴於外國市場。這就使得美國不得不保持高昂的軍費開支和威攝力量,使美國處於愈來愈孤立的國際地位。美國的供貨商和零售商反對人民幣升值便可想而知。而當人民幣頂住各種投機行為站穩腳跟,以及中國的自主企業可以在市場上打敗外企后(如最近的百度對古歌),中國還可以把強化人民幣當作長期主動的戰略目標,使美元的國際地位不斷下降,最終無法支持美國的政治和軍事大國的霸主地位。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沙發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7-1 07:26 | 只看該作者
我想有些問題不需要複雜的論證,比如1+0-0+0-0+1,有些人最後就是能得出不等於2的結論。
我就想知道,美國國會和蓋特納為什麼那麼執著,非要人民幣升值,難道幫他們的計算和算計的那些人都是吃乾飯的?為什麼中國要扭扭捏捏地升值人民幣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5372

帖子

2252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Grand Jedi Master

Rank: 4

積分
2252
3
jedi_xie 發表於 2010-7-1 10:55 | 只看該作者
我想有些問題不需要複雜的論證,比如1+0-0+0-0+1,有些人最後就是能得出不等於2的結論。
我就想知道,美國 ...
飽暖思自由 發表於 2010-7-1 07:26


中國要扭扭捏捏地升值人民幣嗎?不對吧,根據何新大專家的文章,中國政府是通過「人民幣升值來吸引外資的」,怎麼可能扭扭捏捏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11: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