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吉爾吉斯斯坦內亂的三個根源

[複製鏈接]

258

主題

951

帖子

35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笑書生 發表於 2010-6-16 2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丁咚文



吉爾吉斯斯坦政局無緩和跡象。俄羅斯拒絕應吉臨時政府請求直接派兵干預其內亂,並呼籲不要採取暴力行動,強調只有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並經過所有獨聯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成員國協商后,才能決定是否向吉爾吉斯斯坦派出維和力量。

吉爾吉斯斯坦臨時政府總理奧通巴耶娃在與俄羅斯總理普京通話時表示,臨時政府已完全掌控了吉爾吉斯斯坦局勢,同時掌控了所有護法機構以及武裝力量。她同時表示,吉國內形勢還很複雜,需要經濟支持。

但從實際情況看,局勢並不像她說的那樣樂觀。吉爾吉斯斯坦局勢有進一步失控的危險,臨時政府的駕馭能力面臨空前考驗。截止目前,死亡人數增加至至少113人,另有1400多人受傷,超過7萬名烏茲別克族人被迫逃亡。吉爾吉斯臨時政府周日宣布,徵召50歲以下預備役人員前往南部平亂,同時下令,軍警可以對抵抗的暴徒格殺勿論。紅十字會表示,吉南部正經歷人道危機。

鳳凰衛視報道,在騷亂最嚴重的奧什,城市上空不斷有黑煙升起。當地吉爾吉斯族人已經控制整座城市,他們四處放火焚燒、少數種裔烏茲別克人的房屋,大批烏茲別克人逃離家園。市內店鋪被搶掠,糧食日漸短缺。騷亂迅速蔓延到附近城市賈拉拉巴德,當地烏茲別克人的房屋、店鋪同樣被燒。有暴徒從軍隊搶走一輛裝甲車以及其他武器,又襲擊警局、以獲得更多武器。附近一個村莊有約30名烏茲別克族人被殺。而在賈拉拉巴德附近一條公路上,烏茲別克人劫持大約100名吉爾吉斯族人。兩族民眾之間,不斷有互相報復的殺人、挾持人質和燒屋事件上演。

媒體分析,如果吉臨時政府不能有效控制局勢,該國將可能陷入內戰。吉爾吉斯斯坦與中國西部邊陲接壤,兩國共同邊界線長達1100多公里,同時,美俄兩國長期在吉經營勢力,俄羅斯在吉擁有軍事基地,美國則將原「瑪納斯空軍基地」更名為「物資轉運中心」,維持在吉利益。吉爾吉斯斯坦政局,事關中國邊疆穩定和國家利益。迄今為止,中國政府未對吉爾吉斯斯坦騷亂公開表態,就是因為吉爾吉斯斯坦對於中國來說十分敏感,在其國內政治派別未決出勝負之前,中國保持謹慎甚為必要。眾所周知,吉前政府是通過「鬱金香革命」上台的,今年4月,反對派以政府扣押其領袖為名掀起暴力示威活動,逼迫巴基耶夫辭職,並成立了以奧通巴耶娃為首的臨時政府,此後,原總統巴基耶夫的家鄉奧什衝突不斷,由於吉爾吉斯斯坦長期以來嚴重的內部矛盾,加上吉臨時政府的權威性不足和應對不當,最近衝突再次惡化,引發了激烈的騷亂,局勢呈現失控態勢,大量平民在內亂中死傷,成為吉國各派勢力內鬥的犧牲品。

吉爾吉斯斯坦陷入動蕩有三個根源:

一是通過「異化民主」上台的政府「合法性」先天不足與對暴力的信仰。以暴力立國者,必以暴力結束自己的生命。暴力可以奪取天下,但是不能以暴力治理國家。巴基耶夫上台是依靠「鬱金香革命」,通過街頭民主和暴力抗爭,迫使合法政府下台,取得政權。今年4月,吉反對派如法炮製,舉行遊行示威,要求總統庫爾曼別克·巴基耶夫辭職,並與警方衝突,造成近百人傷亡,反對派攻佔會議大樓、總統府,以武力驅逐或傷害政府官員。與巴基耶夫不同,此次臨時政府在舉行選舉之前,就遭遇如此大規模的騷亂,反對派勢力勢必會以現臨時政府同樣的方式,利用民族矛盾,趁機火上澆油,煽動民眾暴亂,加劇緊張局勢,以便渾水摸魚。在一個不具有充分合法性和權威性的政府領導之下,平定騷亂,本身就會陷入自我矛盾之中,淆亂暴亂與鎮壓之間的正義性界限。如果像現政府一樣,允許武裝平亂,以暴易暴,民眾在兩派傾軋之下,將會無所適從,增加平亂以及善後的難度。即使平亂也具有不徹底性,稍遇火花,死灰又會復燃。

二是政黨政治被民族紛爭所裹挾既引發政治道德危機,又加深內部鴻溝。吉爾吉斯斯坦國內被嚴重的民族矛盾所困擾,吉爾吉斯族與少數族裔烏茲別克等族長期以來關係緊張,民族和解缺乏有效機制,因此一旦政黨矛盾激化,民族紛爭勢必被利用。在這種情況下,依靠本民族的支持取得政治地位的吉國內政黨,難免視野狹隘,立場偏頗,政策帶有或鮮明或隱晦的其所依靠的民族傾向。它們即使在政權取得合法性以後,為保持國內穩定與和諧,也曾試圖推進民族和解,但由於未能建立現代政黨制度,一旦當政就對反對派進行政治上的派系清洗,政治道德沉淪,加之國家未能建立超越民族的政治架構,極易陷入政治動蕩,民族矛盾動輒訴諸暴力,國家陷入以暴易暴的惡性循環。如果不能根治,就會回天乏力。

三是大國較量下國家認同觀念的淡泊導致政客的道義基礎削弱。總統是國家團結的象徵,也是代表國家凝聚力的關鍵。總統的威信是維繫國家穩定的重要條件。但是,在吉爾吉斯斯坦,政客的背後都有大國的暗影。吉爾吉斯斯坦首任總統阿卡耶夫被指親俄,巴基耶夫則是親美。現臨時政府總理奧通巴耶娃在局勢失控之際,首先向俄羅斯求援,可以明顯看出她的政治傾向性。中亞地區是大國角逐的戰場,由於其戰略重要性,也被大國視為自身利益存在的關鍵地區之一。而在吉爾吉斯斯坦,美俄兩國展開了激烈的爭奪,都先後在吉國建立了軍事基地。大國勢力的滲透,一方面使吉國家政治在民族矛盾、政黨派系矛盾之外,又增加了大國矛盾,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吉國民眾的國家認同感、對政客的信任感,認為政客不能代表國家利益,而是國外勢力的政治傀儡,因此增加了政治上的迷惘感。正因如此,在國家面臨動蕩的時候,民心就容易分裂,缺乏有效的統合力量,將一盤散沙的民心凝聚到國家利益旗幟下,吉國局勢長期動蕩就是個明顯的教訓。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5: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