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太子黨挾國企令政府 關鍵時分庭抗禮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0-6-16 21: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0/6/16  消息來源:爭鳴雜誌

  五月十三日,中國國務院頒布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三十六條」,首次明確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政策性住房建設領域、市政公用事業以及石油、電信、航空、核電、鐵路等仍被國營企業壟斷的行業。中國「改革開放」已逾三十年,「社會主義經濟」轉型工程所遺留的最大的「爛尾樓」,就是許多國有企業仍然佔據並壟斷經營著國民經濟的關鍵部門,衍生出無數本可避免的弊病和巨大經濟損失。

  大型壟斷式經營的國企並不是保障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的唯一良藥,如美國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企」。美國國民經濟的許多關鍵和要害部門,從石油開發、電信、電力、鐵路、航空直到監獄管理都私有化了,連最尖端最敏感的軍事高科技都委託私人承包商研發,誰能說美國的國家利益和國家安全因此受到了損害?法國、義大利等西方發達國家在社會黨∕社會民主黨執政時期,國企一度比較強大,但在經歷過慘痛的教訓后,如今這些國家的國有經濟無不被限制在有限的範圍內。正如中國問題學學者胡星斗所說:「現代化的國家無一不是通過競爭性的私人企業而民富國強的,世界上還沒有一個國家依靠國有壟斷而實現了現代化的。」

  今年三月中國的「兩會」期間,大型國有企業遭到參加「兩會」的政協委員們的密集炮轟。全國政協副主席、原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抨擊目前國有企業的壟斷現狀:「據我了解,有些壟斷企業的領導權力過大。有些企業里,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投資,也是領導一句話就可以解決。」

  全國政協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張瀾的孫女張梅穎說,「壟斷行業的國企佔據了政策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以國家的『長子』自居,卻不管『家裡的窮人』。有些國企錢多得流油,怎麼辦呢?當『地王』!這是老百姓絕對不能接受的。」

  國企本身存在著官僚主義嚴重、不科學的管理、缺乏發展創新的原動力等無法根除的弊病,但把持著中國龐大市場的國企常常以老大自居,它們不按市場規律運作,踐踏市場經濟原有的秩序,形成了特權泛濫、公權力肆意擴張的官僚經濟,國企是市場經濟的大剋星。中國百分之九十九的國企沒有發明專利,百分之八十的高新技術專利都是由跨國公司、外資企業申請的。

  國企壟斷式的經營模式必然擠壓民營企業的生存空間,加上國有銀行通常只貸款給國有企業,國企民企之間這種不公平的競爭大大阻礙了民企的發展空間,扼殺了民企的創新能力,遭到民企乃至民眾的普遍怨恨,是妨礙和諧社會健康發展、形成社會「不穩定因素」的一大來源。

  中國有八十八個品牌企業入選二○○九年度世界企業五百強,八十八個企業中大多數為國家投入巨資的國企。這些國企巨額利潤的八成來自壟斷性經營和大肆掠奪民眾的財富,卻不是因為高效率和先進的生產經營方式。據測算,國企對中國GDP增長的貢獻不足百分之三十;國企職工只佔全國從業人員的百分之八,但國企職工的總收入卻佔全國職工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五。國企高管的收入成為「不能說的秘密」,因為那些央級國企的老總們都拿著堪比西方大型跨國企業總裁級的超高薪和大額股權。

  美國《財富》雜誌曾報道:儘管中石油、中石化在二○○ 九年的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名列前茅,但它們的生產效率卻只有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二十三分之一。另據測算,中國壟斷式經營的電力、電信等企業的資本利潤率也只有世界同類、同規模企業的五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這些數據在經營學上是非常驚人的差距。考慮到國企巨大的經營規模,損失的金錢均以幾十幾百億計。與其他國家進入世界五百強的都是清一色私有股份制企業相比,中國企業「與世界接軌」是不正常的接軌,說明中國以國企控制國民經濟關鍵要害部門的經濟模式是畸形的。

  有國際組織曾對一百五十四個國家進行過調查,結論是國有經濟比重越大的國家越腐敗。在中國,壟斷國企的老總猶如封建時代的諸侯王,在他那一畝三分地里就是一言九鼎的土皇帝。在這樣的環境下,國企內沒有腐敗才是最大的新聞。如在耗資幾十億建造、用二點四億裝修的中石化總部大樓內,大廳高達十幾層,上面懸掛著價值一千二百萬的超豪華吊燈,參觀者無不嘆為觀止。中石化前老總陳同海受賄近兩億,每月交際費高達二百萬。納稅人擁有的國企,花的錢都是民脂民膏,納稅人卻根本無從知曉錢的去向,更沒有絲毫置喙的餘地。

  據世界銀行估計,中國的國有投資失誤率為百分之三十。許多專家估計:全國範圍內一哄而上的開發區、工業園以及汽車、鋼鐵、電視機、醫藥等產業,國有浪費率在百分之六十以上。儘管如此,地方領導人出於以GDP彰顯政績、實行地方保護主義、撈取回扣等原因,還是要上新工程、新項目,國有浪費遂成為無底洞。

  在中國現行的政治體制下,具有中國特色、壟斷式經營的國企一直因產權不清、政企不分、決策不透明而被批評者詬病,各級國企已淪為由各級政府分封的大大小小的現代「諸侯國」,其中一些更成為「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

  中國的壟斷國企大多由高幹子女把持,他們早已形成了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具有挾持政府和在關鍵時刻與政府分庭抗禮的巨大能量。貪婪的既得利益集團不斷固化與擴大自己的既得利益,譬如中石油、中石化憑藉國家級壟斷,每年各有五百億到一千五百億的巨額利潤,但他們並不滿足,每年還向中央政府強行索取五十億到一百億的巨額「補貼」,而全中國幾千萬人的低保金額才一百多億。既得利益集團的利益自然與廣大民眾的利益背道而馳。當中國經濟發展到必須作出某種重大抉擇的十字路口,為了本集團和個人的利益,既得利益集團不惜影響甚至阻撓中國的政治和經濟體制改革,屆時中國會發生大的動蕩,這才是最值得廣大國人警惕的。

  在現代經濟領域,國家或曰政府的職責已不再是參與企業的具體經營和相對微觀的經濟活動,而是宏觀調控、制定相應的經濟法規、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保護私人產權等等。國企本來就是全民所擁有的企業,所得利潤應由全體國民共有共享,故將國企全民股份制化、引入民間資本才是國企改革和逐步轉型的必由之路。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0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