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蔣經國打腐敗打到家裏被蔣介石痛罵

[複製鏈接]

72

主題

1327

帖子

36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sinchutw 發表於 2010-10-3 12: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48年的中國,是真正意義上、最混亂的國家。它符合一個「壞時代」的所有特徵-讓人回想起1910年前後的晚清:人人知道這樣下去是不行的,甚至很多人都明白好的道路、好的辦法應該是怎樣的,然而,就是無法改變現狀,於是,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和這個時代一起沉淪下去,終而同歸於盡。在這種泥沙俱下的壞時代裏,越是激烈的變革越容易導致局面的進一步惡化。

  市場的表象,反映出來的就是無法控制的通貨膨脹。國統區的物價如同一匹脫韁的野馬。

  1947年7月24日美聯社發了一條電訊,它給出了一個很具諷刺意味的物價比較:法幣100元可買的物品,1937年為兩頭牛,1938年為一頭牛,1941年為一頭豬,1943年為一隻雞,1945年為一條魚,1946年為一隻雞蛋,1947年則為1/3盒火柴。

  通貨膨脹導致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國民政府不但在治理上束手無策,而且還打壓民主人士和報刊,試圖鉗制言論。

  1948年3月29日至5月1日,國民黨召開「行憲國大」,宣布「還政於民」,蔣介石當選為中華民國行憲後的第一任總統。為了展示改革決心,他改組內閣,由清譽較高的地質學家、當過經濟部部長的翁文灝出任行政院院長。

  翁文灝和王雲五等人深知,無論貨幣或產權改革,能否獲得成功,關鍵在於吏治的改革,也就是能否遏制全國的投機力量,把物價真正控制在「八一九限價」上。這時,翁文灝的「博士內閣」得到了一個強大的支持者,他就是蔣介石的大兒子、時年38歲的蔣經國。就在8月20日當天,他以上海經濟管制區副經濟管制督導員的身份抵滬(督導員由中央銀行總裁俞鴻鈞兼任),督戰全國最大工商業城市上海。舉國皆知,改革成敗,全係於蔣大公子的上海一役。

  蔣經國--這位後來的臺灣經濟奇跡締造者對黨國腐敗已是深惡痛絕,在他的身邊團結了一批國民黨內部的青年精英。他以青年革命者的姿態出現在上海灘,其意氣風發讓人想起21年前那個騎著高頭大馬來到這裡的黃浦軍人蔣介石,他似乎要在這裡重現父輩的光榮,並由此確立在中國政壇的地位。蔣經國在兆豐公園(今中山公園)舉行了十萬青年大檢閱,宣告成立由3 000人組成的「行政院戡亂建國大隊」和「大上海青年服務總隊」,會後舉行了聲勢浩大的示威遊行,100多輛摩托車開路,幾十輛輕型裝甲車和1?000多匹戰馬緊隨,後面是數萬人的遊行隊伍,沿路高喊「嚴格執行八一九限價」、「不準囤積居奇」、「打倒姦商」、「只打老虎,不拍蒼蠅」。幾天後,他兩次率領上海6個軍警單位,全副武裝地到全市的商品庫存房、水陸交通場所進行搜查。為了掌握真實的物價,他微服私訪小菜場,抄錄當日的蔬菜魚肉價格。他還成立了11個「人民服務站」,專門接受告密舉報。

上海已經多年不見這樣的整肅陣仗,而且,「只打老虎,不拍蒼蠅」的口號又實在讓人眼亮心動。蔣經國「打虎」是為了達到兩個目標,一是控制通貨膨脹,以穩定時局,二是打擊官僚資本集團,以挽回民心。他自己也深知改革的對象到底是誰,他在日記裏寫道:「自新經濟方案公布之後,一般市民對幣制的改革以及經濟的管制,多抱樂觀的心理,而政府人員則多抱懷疑態度。兩天來,日用品的價格漲得很厲害。擾亂金融市場的並不是小商人,而是大資本家和大商人,所以要開刀就要從『大頭』開始。」果然,落到他手上的,每隻都是「老虎」。

  就在《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頒發的第二天,8月21日的《大公報》刊出記者季崇威的新聞稿《豪門巨富紛紛搜購金公債,隱名之人曾大批拋售股票》,文稱:「19日上午,有某匿名之人從南京乘夜車抵滬,下車後不洗面不吃東西,匆匆趕到某熟悉證券號,一個上午向市場拋售3 000萬股永紗(永安紗廠),照昨天股票慘跌的行市計算,此人大約可獲利四五千億元。」

  此文一出,市場嘩然,幣制改革為國家核心機密,竟然有人搶先得悉倒賣獲利。蔣經國用槍逼著交易所交出賬目,查出19日拋售股票的兩個大戶,一個名叫李國蘭,是財政部機要秘書陶啟明之妻。陶啟明供出自己是從財政部主任秘書徐百齊處獲悉機密消息的,三人迅即被捕,陶啟明被處決。另一個大戶名叫杜維屏,竟然是中國黑社會老大、蔣介石多年老友杜月笙的兒子。蔣經國居然也不手軟,下令逮捕杜維屏,以金融投機罪交特刑庭公開審理,判刑8個月。

小蔣連小杜都敢打,算是動了真格。在隨後一個多月裏,64名參與投機的商人被關入監獄,舞弊勒索的上海警備司令部稽查處處長張亞民、第六稽查大隊大隊長戚再玉、囤積居奇的林王公司經理王春哲被公審槍決。蔣經國決心與投機官商血戰到底,他發表《上海何處去》的演講,說:「我們相信,為了要壓倒姦商的力量,為了要安定全市人民的生活,投機家不打倒,冒險家不趕走,暴發戶不消滅,上海人民是永遠不能安定的!……上海許多商人,其所以能發橫財,是由於他們擁有本店製造的兩個武器:一是造謠欺騙,二是勾結貪官污吏。做官的如與商人勾結,政府更加倍地懲辦!」

在蔣經國的鐵腕打擊下,上海的物價一度穩定在「八一九防線」之內,市民們乖乖地排隊將手中的黃金、美鈔換成金圓券。蔣經國在自己的辦公室裏,日夜輪番接見滬上企業家,一一奉勸他們把硬通貨拿出來,否則,一旦發現,嚴懲不貸,此時在上海的劉鴻生就被他生生「勸」出了800根金條和250萬美元。到10月份,上海共收兌黃金114萬兩、美鈔3 452萬元、港幣1 100萬元、銀子96萬兩,合計價值2億美元。各商業銀行也在9月底前將存留的外匯儲備向中央銀行作了申報。在整個幣制改革過程中,上海是收兌成效最好的地區。

蔣經國每打掉一個「老虎」,就好像是在奄奄一息的「黨國軀體」上實施了一次電擊,他希望有奇跡出現。可是,接下來的一個「老虎」終於是他打不動的了。

  9月底,蔣經國在浦東大樓召集滬上的工商業代表開會,重申「打虎」宗旨。與會的杜月笙發言說,「犬子維屏違法亂紀,是我管教不嚴,無論蔣先生怎樣懲辦他,是他咎由自取。不過,我有一個請求,也是今天到會各位的一致要求,就是請蔣先生派人到揚子公司查一查。」全場目光齊聚在蔣經國身上,蔣經國當即朗聲回應:「揚子公司如有違法行為,我也一定繩之以法。」

   揚子公司的董事長是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沒有生育,對這個大外甥視如己出,最是寵愛。在過去的幾年裏,揚子公司一直是倒賣外匯、走私商品的最大官倒企業,自金圓券改革以來,它又是上海最囂張的囤積大戶。

10月7日,蔣經國終於對揚子公司動手了,他下令搜查揚子公司上海總部並查封該公司的所有倉庫。第二天,國內各大報爭相報道「揚子公司囤積案」,「清算豪門」之聲陡起。公司被查,孔令侃向宋美齡哭訴。宋美齡專程到滬,把兩人約到永嘉路孔宅面談和解,蔣經國不從,姨表兄弟大吵一場,不歡而散。

宋美齡只好去搬最後一張王牌。蔣介石當時正在北平前線主持軍事會議,被夫人緊急電召,連夜乘飛機趕回處理家事。他將蔣經國痛罵一通,父子交談不到半個小時,小蔣就垂頭喪氣地走出辦公室。第二天,上海警察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揚子公司所查封的物資均已向社會局登記」。而積極報道「揚子案」的《大眾晚報》、《正言報》被勒令停刊。蔣經國的老部下賈亦斌登門質問蔣經國,揚子案究竟辦還是不辦了。蔣經國黑著臉,十分消沉地說,我是盡孝不能盡忠,忠孝不能兩全啊。

  就這樣,轟動天下的「揚子案」以如此荒唐的方式落幕,這也意味著蔣經國上海「打虎」行動的戛然終結。揚子公司被「放生」後,蔣經國辛苦建立起來的整肅權威頓時冰散,市場信心瞬間崩潰,從10月起,上海物價再度飛揚。《申報》報道稱:「黃牛黨無縫不鑽,長蛇陣隨處可見,絨線香煙西藥等物無一不被搶購,藥房門外佔地待頂更屬聞所未聞。」

民國著名記者、蔣經國的朋友曹聚仁記載,那些日子蔣經國「幾乎天天喝酒,喝得大醉,以至於狂哭狂笑。這顯然是一場騙局,他曾經呼籲老百姓和他合作,老百姓已經遠遠離開他了……有的人提起經國,就說他是政治騙子。有人原諒他,說這都是楊貴妃不好,害了他,蔣先生的政治生命,也就日薄西山了」。 (本文來自騰訊讀書)
中國21世紀革命青年
去祖國最需要地方。
台灣001
hsinchutw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03: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