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俄斥資研發第5代武直 可隱身並進行空中格鬥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6-13 1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據俄媒體5月13日報道:俄羅斯直升機集團將斥資10億美元研發第五代武裝直升機。該集團執行總裁安德烈·什比托夫在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該消息,他表示,俄最強的兩家直升機設計局——「卡莫夫」和「米里」將儘快拿出自己的設計方案並參加競標。俄的這一消息,引起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那麼,俄五代直升機戰技性能如何?研發前景又將怎樣?讓我們一探究竟。

  俄五代直升機性能

  雖然安德烈·什比托夫沒有具體說明俄五代直升機應該具備哪些性能,但俄空軍前司令科爾努科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五代直升機至少要具備輕重量、低噪音和隱身性三個特性。同時他還認為,該機應由兩名飛行員操縱,兩人的位置應該設計為前後式串座,就像米-24直升機一樣。俄地緣政治研究所副主任希夫科夫表示,除了上述三個特性,五代直升機還應具有較大的作戰半徑、高性能的操縱系統、超強的空戰能力和500~600km/h的飛行速度。

  另一位退役空軍將領巴甫洛夫表示,俄已開發出可以有效降低直升機噪音的系統,比如,在米-28直升機上使用的X型螺旋槳軸,就可以將噪音降低15%。他還認為可通過改進發動機來降低直升機噪音。但希夫科夫表示,完全沒必要為直升機降低噪音,因為現代雷達能在150~200km的範圍內發現直升機的蹤影,所以直升機噪音只是第二位的問題。相比而言,探討如何規避雷達探測以實現隱身,是五代直升機研發應考慮的重點問題。可見,俄五代直升機應具有隱身性、重量輕、速度快、作戰半徑大和超強的空戰能力等基本特徵。

  五代直升機需要突破的關鍵技術

  俄要實現五代直升機研發計劃,技術上應有所突破與應用。一是採用高性能旋翼。高性能旋翼的槳葉將用先進複合材料製成,因為複合材料槳葉重量輕,壽命長,破損安全性好。其槳葉將採用複合式翼型,這種冀型是針對旋翼在不同半徑處氣動力要求各不相同的特點設計的,能獲得良好的氣動性能。

  未來,俄五代直升機很可能採用智能材料製成的自適應旋翼,其制動器可根據不同飛行方式使槳葉扭轉達到最佳化。還可能採用可變直徑技術旋翼,該旋翼在垂直起落和懸停時直徑變大,而在前飛時直徑變小,這樣旋翼能更好地適應不同飛行狀態,從而提高效率。

  二是採用更為先進的渦軸發動機。這種發動機比以前的發動機體積更小、重量更輕和功率更大。這種發動機的耗油率很低,大修間隔時間長,這種發動機裝有先進的數字式電子控制系統和自動化故障診斷系統,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同時這種發動機將採用模塊化設計便於維護。

  三是採用模塊化複合材料機體結構。無論是機身次要結構還是主要結構,都將採用複合材料製造,複合材料將佔機體結構重量的60%以上。複合材料機體將大大減輕結構重量,還可以減少雷達波的反射,提高隱身效果。模塊化設計則便於修理和維護。

  四是採用智能化電子系統。以數字式電子計算機為基礎的駕駛、導航和瞄準綜合系統將大大減輕飛行員的工作負荷,提高工作效率。俄五代直升機應該採用電傳操縱系統,甚至將採用更先進的光傳操縱系統。為降低振動和雜訊,擴大飛行包線,提高機動性,俄五代直升還應採用主動控制技術。

  武裝直升機的划代

  與戰鬥機相類似,武裝直升機也有代的問題。目前,已經發展到了第五代。第一代安裝活塞式發動機,金屬或木質混合式旋翼槳葉,機體為由鋼管焊接成的框架式或鋁合金半硬殼式結構,裝有簡易的儀錶和電子設備。最大平飛速度約200km/h,典型的機型如米-4和貝爾-47等。

  第二代安裝了第一代渦輪軸式發動機,全金屬槳葉與金屬鉸接式槳轂構成的旋翼,機體主要仍為鋁合金半硬殼結構,開始採用最初的集成微電子設備,最大平飛速度250km/h,典型的機型有米-8和「超黃蜂」等。

  第三代安裝第二代渦軸發動機,全複合材料槳葉及帶有彈性元件的槳轂構成的旋翼,機體結構部分使用複合材料,採用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電子設備和較先進的飛行控制系統,最大飛行速度約300km/h,典型的機型有「山貓」和「阿帕奇」等。

  第四代安裝第三代渦軸發動機,裝有進一步優化設計的翼型、槳尖和先進的複合材料漿葉,機體結構大部分或全部使用複合材料,操縱系統改為電操縱,機載電子設備採用數據匯流排、綜合現示和任務管理,有先進的飛行控制、通信導航系統,最大平飛速度約達315km/h,典型的機型有米-38和 NH-90等。

  通過分析,第五代武裝直升機主要技術特徵應是:具有隱身作戰能力,速度達500~600km/h,作戰半徑大,可全天候執行任務和攜帶空空導彈與戰鬥機格鬥,操控性能好、機動能力強和具有很強的信息作戰能力。目前,世界上還沒有現役的第五代武裝直升機。

  武裝直升機的發展趨勢

  武裝直升機作為一種超低空火力平台,其強大的火力與特殊的超低空飛行和高機動性能的有機結合,使之成為繼火炮、坦克、飛機和導彈之後又一種重要的常規武器。在近幾次局部戰爭中,武裝直升機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未來武裝直升機主要發展方向有兩個,一個是朝著多用途方向發展,另一個是朝著無人化方向發展。事實上一機多用的發展思路在直升機上實現得要比固定翼飛機更早,而且相對容易。

  總體來看,雖然目前武裝直升機的強項是攻擊地面目標,尤擅長攻擊坦克或裝甲目標,但有時它們也會在執行對地攻擊或為其他種類直升機護航的任務中遭遇對方的武裝直升機,所以武裝直升機也有一定空戰任務的需求。因為武裝直升機大都在超低空利用地形地物掩護進行任務飛行,所以空中戰事基本都是遭遇戰。鑒於這種情況,未來武裝直升機應該在保持原有對地攻擊能力的同時,進一步加強對空作戰武器、雷達系統和電子系統的裝備改進,使之向著多用途的方向發展。可以預測,俄五代直升機應該是多用途的。

  武裝直升機的無人化將是另一個發展方向。如果機動能力問題能被解決,則無人機完全有可能替代有人駕駛的武裝直升機執行對地攻擊甚至空中格鬥任務。因此,從長遠角度來審視武裝直升機的前景,需要特別重視無人直升機技術的研發。從指揮協調空戰的思路來看,發展有人直升機相關技術用來協調無人直升機也是很需要的。

  總的來說,研製能夠達到幾乎像人一樣智能的無人機短期內還難以實現,但是直升機無人化的確是一種發展趨勢。因此,未來俄五代直升機的後續發展很可能也是無人的。

  俄五代直升機研發前景預測

  儘管俄五代直升機的研發工作已經準備了多年,但進展和具體內容等極少為世人所知。從媒體透露的情況分析,一些關鍵技術方面應該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對俄羅斯來說,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如何籌措到所需資金來保障五代直升機研發計劃的落實。要知道,研製和使用五代直升機需要超強的先進技術和雄厚的資金做支撐,10億美元研發五代直升機是遠遠不夠的,專家預測起碼需70億美元以上,這筆費用不是一般國家能承擔得起的。目前也僅有俄美在技術上具備這樣的實力,資金上俄與美相比差距甚遠,這可能也是俄研發五代直升機的主要困難。

  然而,俄組建聯合航空製造集團公司結束了俄眾多航空製造企業單打獨鬥的局面,這對俄五代直升機研發極其有利。普京曾明確指出,此舉措是為了保持和發展俄航空製造業總體的科學生產潛力。

  俄羅斯新組建的航空企業將是一個統一的、集財力和高精尖技術人才於一身並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集團,這對俄五代直升機的研發意義重大。儘管如此,俄計劃在5年內擁有五代直升機的路並不會一帆風順。(中國青年報)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