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持「城市戶口」的英國狐狸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6-17 05: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BC透視英倫        (2010-06-16 06:09:46)

聽著狐狸精的故事長大,碰上真狐狸,打翻了五味瓶。

上周,狐狸摸進倫敦東區的一戶人家,樓下大人在看電視,樓上的一對9個月的雙胞胎女孩居然被狐狸咬傷臉部和胳膊。

一時間,媒體關注的焦點,似乎除了世界盃就是狐狸了。關於狐狸咬嬰事件本身,我這裡也就不再占篇幅,大家可以讀相關報道。



(議會外面反對獵狐的抗議。倫敦市長給各區打招呼,要控制狐狸。)

值得玩味的是媒體報道過程中調門的微妙變化。一開始,報道的字裡行間似乎透著懷疑,至少是難以置信:不但摸進家裡,而且繞過樓下的大人,上到二樓…是狐狸嗎?

自稱有40年對付狐狸經驗的城市野生動物專家布蘭特(John Bryant)現身說法,說狐狸是最膽小、不願惹事的動物了。40年中他一共碰上過兩次狐狸「涉嫌」咬人的事件,結果最後查明罪魁禍首分別是狗和貓。

倫敦市長給各區領導打招呼,收拾狐狸

不少人卻紛紛向媒體爆料,證明狐狸並非膽小怕事,而是膽大妄為。一位老太太在BBC電視新聞上指著自己的腳趾頭說,一天晚上她和老伴在看電視,忽然覺得腳趾奇痛,低頭一看,一隻狐狸居然在津津有味的啃她的腳趾頭!

市長約翰遜也發了話,要各區政府「切實履行控制害蟲(pest)的責任」。

出事的Hackney區政府隔了兩天就宣布已經捉住了肇事的狐狸並「正法」(人道方式處死),甚至特意向媒體提供了一張「元兇」的照片。

照片是隔著玻璃門照的,照片上的狐狸模模糊糊。怎麼就能證明這隻狐狸就是那隻咬嬰的狐狸?在錯誤的時間溜達到了錯誤的地點,結果做了替死鬼也未可知。

但對於狐狸的大膽與「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兇狠,十多年來與狐狸「朝夕相處」下來,我卻絲毫不懷疑。



(雪中熱戀的狐狸,全然不顧鏡頭的注視。)

夜夜「哭泣聲」,歡愛知多少

剛搬到東倫敦格林尼治公園旁邊Blackheath 的新家時,正值初春。每天晚上,都聽到撕心裂肺的「哭嚎」,有時候像嬰孩,有時候像大人。

莫非誰家的孩子連同媽媽被折磨虐待?等我與鄰居能搭上話后,就迫不及待的道出我的擔憂。鄰居聽了大笑,說那不是什麼哭聲,是狐狸發情叫春哪。

狐狸?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狐狸到處都是,大白天的就在房前屋后招搖過市,豈止朝朝暮暮。

與「狐」謀皮(地皮),共同生活,不免磕磕碰碰。

可愛、可恨、可憐的狐狸

一次,我進到客廳,一隻狐狸正站在當屋,嘴裡叼著我夫人的一隻旅遊鞋。我人僵在那裡,不知所措。還是狐狸見過世面,不慌不忙的放下鞋子,慢悠悠轉身從開著的、通著後花園的落地門走出去。等我追到花園裡一看,夫人的另一隻旅遊鞋已經被叼到了院里。

狐狸帶給我們的當然不都是驚喜。我家曾養了一隻兔子,是全家人的心肝寶貝。六年前也是在這個季節,一天晚上我給前花園澆水,大門開了一條縫,兔子趁機遛了出去。

等我們意識到兔子不見了,打著手電筒滿世界的尋找。最後卻是在家門口撞見一隻狐狸,嘴裡叼著我家的兔子。兔子顯然沒有跑遠,就躲在門口的灌木叢里,卻被狐狸搶先一步。

在手電筒的照射下,狐狸扔下兔子,算是給我們留了個全屍。從此,狐狸成了全家人的公敵,女兒的絨毛狐狸塞進了雜貨櫃,連我的電腦password都改成了「獵狐」。

然而,與狐狸低頭不見抬頭見的一起生活,要保持仇恨也不容易。首先是女兒造反。在看到一隻狐狸媽媽與幾隻狐狸娃娃在花園的草地上玩耍曬太陽后,公然宣布不再恨狐狸了,甚至把藏起來的絨毛狐狸重新擺在了床頭。



(花園中的狐狸。喜歡也罷,討厭也罷,狐狸已經選擇了城市生活。)

二月份下的那場大雪中,兩隻狐狸在我家花園裡激情熱戀。紛紛揚揚的雪花為忙著交配的狐狸裹上了一層浪漫的輕紗。

前陣子,收拾多年未動過的花園一角的雜物。在鐵絲網和樹杈之間,卡著一隻已經死去多時的狐狸。顯然是我家的小獵犬在花園裡撒歡時嗅到了狐狸,被追的狐狸慌不擇路,被鐵絲網卡住,進退不得,活活餓死。前來「收屍」的區政府專業人員說,這是城市狐狸的「經典悲劇」之一,類似的場景他們經常碰到。

英國狐狸,農村包圍城市

其實,像倫敦這樣的大都市,直到二戰前,本沒有狐狸出沒。狐狸進城,一方面是現代化農業耕作方式擠佔了狐狸的生存空間,更主要的,是人類現代生活方式的結果。

狐狸與狗同屬一個家族,是覓食雜食類動物,哪裡能找到吃的就往哪裡去,腳跟著鼻子走。垃圾箱里大魚大肉唾手可得,何必在荒野中飢腸轆轆?

英國人浪費食物越來越普遍,狐狸農村包圍城市的勢頭有增無減。據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哺乳動物研究所的估計,全英國的成年狐狸,「農村戶口」的有大約22萬多隻,而「城市戶口」的狐狸有三萬多隻,僅在倫敦市的狐狸就有大約1萬隻。

在城裡討生活並不容易。一條條交通要道就是一條條生死線。進出倫敦的駕車者,總能看到道路上被軋得血肉模糊的狐狸。各類事故中死於非命的狐狸也不計其數。

馴養環境下的狐狸,能活14年,而野狐狸平均壽命只有兩年。想想,狐狸也真不容易。

布里斯託大學就對待狐狸的態度對4千戶人家所作的調查顯示,65.7%的人喜歡城市狐狸。25.8%的人覺得無所謂,只有8.5%的人討厭狐狸在房前屋后出沒。

喜歡也罷,討厭也罷,狐狸已經選擇了城市生活。生活在城市裡的人,恐怕只能學會與「狐」共舞。


(新浪博客)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