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蓋茨《未來之路》預言回眸:低估網際網路影響力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6-24 09: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藍藍的天 於 2010-6-24 09:57 編輯

美國《大西洋月刊》網路版上周撰文,對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Bill Gates)15年前在《未來之路》(The Road Ahead)一書中的預言進行了回顧。

自從比爾·蓋茨出版《未來之路》以來,已經過去了整整15年。在這本書中,這位微軟創始人對未來進行了大量預測。這些預言的準確度如何呢?讓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吧:

電子郵件

預言:蓋茨在書中寫道:「電子郵件以及可以共享的屏幕將使得許多會議的必要性消失……即使一定要召開面對面的會議,其效率也會大幅提升,因為與會者已經通過電子郵件交換了背景信息……信息過載將不再為信息高速公路所獨有,這甚至不再是個問題。「

裁定:錯誤。現在看來,蓋茨當初對電子郵件的預言有些過於理想化,並沒有考慮到一些意料之外的後果。如果說電子郵件對會議有何影響,那也是讓開會的頻率更高,效率更低。「你沒有收到我的郵件嗎?」這恐怕已經成為開會時最常碰到的問題,這一疑問往往會導致另外一場會議的召開。據估計,有將近40%的員工每個工作日都至少要花費兩小時來處理電子郵件,這使得很多企業採取了一些旨在減少電子郵件數量的政策。最常用的解決方案是:召開更多面對面的會議。

錢包式PC

預言:「你將能夠用口袋或是手袋來攜帶錢包式PC。這款產品將可以顯示信息和日程,閱讀並收發電子郵件和傳真,監測天氣和股市情況,支持簡單和複雜的遊戲,如果感覺無聊還可以瀏覽一些信息,或者輕而易舉地瀏覽你為孩子拍攝的數以千計的照片。」

裁定:準確。蓋茨的錢包式PC基本上就是今天的智能手機,只不過多了一項語音通話功能。

無線網路

預言:「未來的無線網路將更快,但是除非有重大突破,否則其帶寬還是會遠遠低於有線網路。移動設備將能夠收發信息,但價格會非常昂貴,很少有人會使用這些設備來收看視頻流。」

裁定:錯誤。如今,通過無線網路接收視頻流既不昂貴也不少見,事實上,這已經成為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用戶幾乎無需多加考慮。蓋茨沒能預測到無線網路將會更為便宜,速度也將更快。但是他的主要錯誤還在於科技預言者的一種常見而錯誤的假設:新技術之所以被採用,主要是因為技術優越,而不是因為社會因素。即使多數的有線網路仍然擁有比無線網路更大的帶寬,但其社交性卻無法與無線網路媲美,後者使得人們可以隨時隨地訪問信息。

社交網路

預言:「信息高速公路不僅可以讓遠隔萬里的好友更容易取得聯繫,還能幫我們找到新的夥伴。通過網路形成的友誼將自然而然地讓人們緊密聯繫在一起。」

裁定:半對半錯。社交網路已經成為信息高速公路的一項殺手級應用。Facebook擁有4億多名註冊用戶,還有其他數不盡的社交網路也在創造著人與人之間的全新關係。但是通過網際網路建立的友誼未必就會導致面對面的相見。在更多的情況下,一個有著250名Facebook好友的用戶很少與網友見面。

網路購物

預言;「由於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傳送視頻,你將能夠經常看到你所購買的商品……你不必擔心通過電話為母親訂購的鮮花是否如預想中的那般美麗。你將可以看到賣家陳列的大批花束,如果願意,隨時都可以改變主意,用鮮艷的銀蓮花代替即將凋謝的玫瑰。」

裁定:錯誤。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傳送視頻,這一點蓋茨說的沒錯,但他完全誤解了網路購物形成過程中的社會和經濟因素。一個賣家怎麼可能會有時間與每個想在母親節訂花的客戶進行視頻對話?有哪家公司能夠允許用戶在最後一刻更改訂單,並承受由此產生的巨大成本?蓋茨對網路購物的預言與以往對個人噴氣助推器和移動人行道的預言一樣:技術上可行,但從社會和經濟角度來看,卻並不可行。

視頻會議

預言:「通過將攝像頭連接到PC或電視上的小型視頻設備,我們就可以通過信息高速公路來獲取更高質量的圖像和聲音,但價格卻會更低。」

裁定:準確。網路攝像頭已經成了PC的標準配置。即使沒有配備這款設備,也可以用不到30美元的價格從微軟購買一款。

網際網路與網路

預言:在這本長達286頁的書中,蓋茨只在第4頁提到了萬維網,並將網際網路描述為更為龐大的「信息超級高速公路」的一個子集。蓋茨寫道,與PC、CD-ROM、電話網路和有線電視系統一樣,網際網路也是「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先驅」之一。但他也表示:「它們都無法代表真正的信息高速公路……如今的網際網路並非我所想象的信息高速公路,儘管你可以將其作為高速公路的一個開始。」

裁定:錯誤。蓋茨認為,網際網路將在未來的信息高速公路中扮演一個配角,但它本身並非信息高速公路。但這種觀點在《未來之路》出版時就已經過時。就連蓋茨本人也已經意識到這一點。就在該書出版后不久,他便對微軟進行了重組,將更多精力放在網際網路領域,並且在《未來之路》的第二版中進行了大量修改,增加了一些強調網際網路重要性的內容。從很多方面來看,蓋茨對網際網路的模糊預測只是一種想當然的看法。

通過出售需要安裝到PC中的專有軟體,蓋茨將微軟打造成了世界級的企業。但他卻並不希望同樣的功能可以通過更便宜、更快速的分散式網路傳播,但他本人對此卻無能為力。在《未來之路》所有的錯誤預言中,這恐怕是代價最高的一個。由於未能預見到網際網路的主導地位,微軟至今依然在網路大戰中處於劣勢。

隱私

預言:「從現在起,10年內,你或許只要搖一搖頭,就可以免遭陌生人或任何打錯號碼的人的騷擾……通過制定明確的『白名單』,你就可以將你的家——或是任何你所希望的地方——打造自己的『庇護所』」

裁定:少部分準確,大部分錯誤。我們的確可以藉助科技來設置「白名單」,你可以使用呼叫者的ID來迴避不想接的電話,或者向「全美謝絕來電電話註冊處」(National Do-Not-Call Registry)進行登記,從而避免接收推銷電話。但是就此認為科技將提供更好的隱私保護卻並不符合實際。隱私已經成為電腦時代受傷害最為嚴重的一個領域,多數人在信息超級高速公路上行駛時都必須付出相應的隱私代價。

5

主題

323

帖子

15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7
沙發
raccoon3074 發表於 2010-7-11 04:3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8:4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