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時報 富士康效應或給兩岸經濟帶來風險

[複製鏈接]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6-12 11: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台灣《中國時報》日前發表社論文章,題為《富士康效應對大陸帶來的風險》,文章摘編如下:



  文章說,全球最大代工廠─鴻海集團富士康兩度宣布調薪,幅度達一倍;而各地方政府的調漲基本工資風潮,及風起雲湧的罷工潮,除了宣告大陸將告別低廉勞力的「世界工廠」角色、全球通膨壓力增加外,其影響與意義恐怕還不僅於此。富士康引發的這波工潮,也可能讓台商版圖再重新洗牌,更可能引發大陸經濟與社會的負面效益,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大陸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開始把出口型的經濟,逐步調整為內需型經濟;而要擴大內需,人民一定要有錢。加上大陸改革開放三十年,由當年的均貧變成日益嚴重的貧富不均,社會矛盾上升。因此,不論從經濟轉型,或彌平社會矛盾與貧富落差,大陸勞工薪資調高,顯有其必要。這由「工資增長」可望成為第十二個五年計劃的重點、各省市地方政府紛紛調高一到二成多的基本工資,可看出此趨勢。如果能平順的調整,大陸是有可能提升其產業體質、增加附加價值,並轉型為出口、內需並重的經濟體。

     文章說,富士康薪資原本就優於同業,第一次宣布的調薪三成,已經就超過各地方政府調高的基本工資幅度,雖然對同業造成壓力,但仍屬「合理可處理的範圍」。但再次宣布調薪,且兩次調高幅度達一倍時,就已超過正常幅度,其引發的漣漪影響,與帶來的風險,恐怕難以預料與掌握。

     富士康的「薪水倍增」成為可「追隨的目標」;而對規模與對下單大廠議價能力遠遜於富士康的大部分台商而言,薪水加倍是一個難以承受的重。勞方有更大的期望,資方又缺乏調漲一倍的能力,勞資雙方落差更大,裂痕必起,勞工運動、罷工潮必然四起。

     這波「富士康效應」的影響與風險,短期而言,台商生產成本增加,獲利下降,增加大陸社會動蕩;長期而言,由於勞資雙方的和諧與互信因工潮被破壞,必然影響廠商後續投資意願,甚至就此遷廠、關廠。原本平順逐步調升薪資,期望達到轉型的經濟,是否因此難以達成,甚至失去「世界工廠」優勢,並付出勞資糾紛大增、社會動蕩加劇的代價。這波富士康大調薪引發的後續效應,值得觀察。

     文章指出,兩岸經貿在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后,依存度可謂越來越高。大陸經濟與社會的變化、轉型,對台灣當然會有影響。「富士康效應」在大陸引發的波濤,將如何衝擊與改變兩岸經濟型態、台商版圖、甚至新興經濟體之間的競爭力消長,值得各界關注與及早因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3:3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