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模式」就是專制資本主義嗎?

[複製鏈接]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6-3 13: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模式」就是專制資本主義嗎?

信源:山人博客

很多人都開始談「中國模式」,有讚譽的,有批判的。讚譽者認為,中國人30年的發展,進步巨大,因此中國經濟的發展有賴於一種有別於西方的發展道路,那麼,這種發展道路和模式就可以稱為中國模式;而批判的一方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雖然是取得了一些的進步,但帶來的新問題可能比解決的問題還要多,中國現在正處在非常危險的境地中,政治體制也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因此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中國模式存在。
那麼,到底有沒有中國模式存在,如果有,是什麼呢?筆者對這個問題傾向於,在這30年的發展中,中國已經逐步形成了一個專制資本主義的社會,如果稱這個專制資本主義為中國模式,也是可以的。只是,這個模式是沒有什麼可以驕傲的地方,因為,當專制與資本主義搭在一起的時候,是不太正常的,基本就是一個怪胎,並不是終極的目標,大概只是一個過渡物而已,前面是民主資本主義,後面是專制社會主義,因此,其新問題與成績是一樣的多的。

專制資本主義是對應於民主資本主義的。本來應該沒有什麼民主資本主義的名稱,因為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而且這個以西方為基準定義的資本主義,本身就是民主的,因此理所當然就是民主的資本主義,也就是民主政府加上資本主義。可是,因為有些后發的專制國家開始在經濟上搞資本主義,而在政體方面仍然保持自己的專制政府,因此也就出現了一個中間物,即專制的資本主義,也就是專制政府加上資本主義。也由此,我們必須將西方的資本主義冠以民主資本主義以示區別。

當我們在論述一個國家的時候,我們的關注點一般都比較集中在是民主還是專制,並以此論長短,只是,我們可能忘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東西,就是那個資本主義本身。筆者的感覺是,這個資本主義的經濟形態比政體更重要。因為這個經濟形態決定了社會基層生活的基本形態和組織方式,還有生產效率和生產力的強弱,當然也就決定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高低。

非洲有許多的國家,在政體上已經是民主政體了,也有選舉制度,可是因為他們還不是資本主義,還沒有形成資本主義的經濟生產與生活,因此他們的國家的基層組織形態和生活形態以及生活水平還是處於非常低的狀態中。

但,中國,也許還有越南,就不一樣,可能還可以包括民主改革以前的台灣和韓國,他們都是從經濟先起步的,也就是從建立一個專制資本主義國家形態開始起步的,台灣和韓國最後還過渡到了民主資本主義。但中國和越南目前還處在專制資本主義的階段;北朝鮮,還處在原來的專制社會主義的階段而沒有什麼改變。中國和越南已經脫離了原來的那個專制社會主義的階段。而俄羅斯是採用休克療法,一下子就從專制社會主義過渡到民主資本主義了,也就是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同時進行。看來,這幾個東南亞,東北亞的國家在這幾十年中真的是很熱鬧呀。

我們還是回過頭來看看中國。中國在1949年以前,甚至可以上溯到宋代,基本都是專制家族小農社會。即,專制的皇權加上家族小農經濟的社會。宋代以前的經濟形態還不一樣,因為中國在宋代的時候,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地主階級。請參閱筆者《宋代地主階級的產生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一文。宋代以前,如漢唐,有大家族,也有國有土地,即授田制度,是國有土地與超級家族經濟,加上那個專制的皇權,與宋代以後還不一樣。但是在進入1949年以後,中國的社會變成了專制社會主義,即專制的政府加上國有土地國有經濟的社會主義。而從1978年以後,中國開始了改革,30年過去了,中國現在基本變成了專制資本主義社會。當然,國有經濟和企業還有,但只佔30%了,已經不是主體了。當然,一黨的專制政府還在。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在1949年以後,將持續了1000年的專制家族小農社會變成了專制社會主義社會,在這個過程中,從專制的政體來看,沒有太大的變化,無非是皇帝沒有了,而變成了一黨專制,這個變化並不太大,但那個家族小農社會變成了社會主義,這個變化是非常大的,因為專制政府僅僅決定社會的上層,而社會的下層或基層的社會形態和社會組織完全變了。

毛和共產黨用暴力的方式,在中國廣大的農村,一舉掃除了存在了1000年的地主階級,同時,也摧毀了那個家族社會和家族小農經濟。摧毀的方式是靠將共產黨的政權建立在最基層的村裡,同時,將土地國有化集體化,農民變成了社員,也就是離開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大家族和小家庭,也就是離開了私田,而在公田裡面勞作。在城裡,建立起了無數的單位,城裡的人都在單位裡面生活,單位是一個小社會,五臟俱全,由生到死都管。而在政治體制上,還是專制的一黨政府。

當中國的所有的民眾都被農村的生產隊和城裡的單位給組織起來以後,共產黨的組織能力便深入到了社會的基層,將存在了1000年的家族式的基層組織方式給徹底改變了。我們必須承認,共產黨的這個基層的組織方式是非常的有效的和有力量的,一舉超越了歷代中國的封建統治者。因為在宋代以後,那個專制的皇權基本是高高在上的,其統治的延伸頂多也就到了縣一級,縣以下的鄉鎮村基本是靠那個家族組織來管理的,而且基本是自治的。縣令也就那麼幾個人,管管錢糧刑獄稅收而已,並且僅僅在縣級那個層次,而地方鄉村鎮的生產,地方的組織,地方的治安道德,甚至賑災,基本都是靠鄉鎮村裡面的鄉紳自己管理。因此,無論上面的朝代如何的變換,統治者如何的變換,但下面基層的家族式的組織形式基本不變。但共產黨給這個存在了千年的組織形態給改變了,共產黨的統治可以直接統治到村一級,那個與下面脫節的皇權統治沒有了,上和下成為了一體。所以我們說,共產黨的組織和統治能力和管理能力是非常強的。中國不再是一盤散沙。有了這樣的動員能力和組織能力,毛可以很輕鬆的蔑視一切的帝國主義,稱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但是,問題是,這樣的生產隊和單位,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勞動生產力和勞動效率極其低下。因此,在毛時代,中國人民基本上都比較的窮。

1978年以後,鄧小平要解決的就是這個生產力和生產效率低下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肯定會大幅提高,國家的經濟實力也會增強。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資本主義的辦法。這個辦法分三步,一步是將那個低效率的生產隊解散,退回到小家庭的小農經濟,大家族的組織形式是不可能恢復了,小家庭還是可以,但土地還是不能買賣,還是集體所有,小家庭的農民僅有使用權而已,因此也並沒有退回到宋代以來的那個家族小農經濟,因為宋代以來的土地是可以買賣的。另一步就是將那個低效率的單位變成公司,同時准許私人公司的運營,也變相的變賣了一部分國有企業和國有資本給私人,當然,主要是那些權貴,成為了權貴資本。第三步就是城市化進程。

30年過去了,中國城市裡的單位基本都消失了,都變成了公司,並且以私營的為主了,國企只有30%。農村的家庭經濟沒有太大的發展,因為小家庭的小農經濟的能量就只有那麼大,因此農村的改革遠遠落後於城市的改革,農村的生活水平也提升的不多,跟中國古代的水平差不多。而那個城市化道路發展迅猛,農民開始進城了。

因此,我們看,這30年改革最大的改變就是出現了資本主義的公司。那麼這個資本主義的公司與社會主義的單位到底有什麼不同?公司的高效率是如何實現的呢?

中國的社會主義的單位最大特點就是有多重責任、任務和功能,不僅僅是生產本身,生產只是其功能之一種。總括起來,中國專制社會主義的單位大概有三種主要的功能。一個是,單位本身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的,有書記,因此單位本身還兼有統治功能,是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是共產黨管理城市人民的一種手段和方式;第二,單位本身是一個小社會,人們生活在其中,就是生活在一種大家庭當中,對於個人來講,單位是從搖籃到墳墓都要管的,住房,工資,福利待遇,婚喪嫁娶,甚至計劃生育,因此生活在單位中是非常有安全感和歸屬感的,記得筆者大學畢業分到一個單位,當時的感覺是非常好的,是非常有安全感的,因為你是要在裡面呆一輩子的,沒有人有權可以將你踢出去的,而沒有單位的人,就像是孤魂野鬼,很悲慘的;第三,單位當然是一個生產的部門。估計當年農村的生產隊也有這三種功能。

但是,資本主義的公司是什麼?公司僅僅是一個生產部門,僅僅管生產,只有一個功能,而沒有其他兩個很重要的功能,即統治和基層組織的功能及小社會的功能。因此,1978年以後,中國的單位便向公司轉變,其實也很簡單,就是拋棄掉第一和第二功能,只保留第三功能。共產黨的書記慢慢就沒有了,或非常的不重要了,每個星期三的政治學習也沒有了;單位分房慢慢也沒有了,福利和計劃生育也沒有了,有的還保留醫療,有的連醫療都沒有了,單位里的人情和互相關懷也沒有了,變得非常的功利和冷漠。單位變成了公司,將所有以前所負載的統治和社會功能都拋棄了,拋給社會了,有的單位甚至連養老也沒有了。

當單位開始變成徹底的公司以後,中國的社會就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了。一個是那個基層的組織形態不見了,共產黨的勢力也從單位裡面退出了;一個是那個溫情脈脈的小社會也不見了,代之以非常冷漠的人情和機器一樣的生產方式。無數的人在這個轉型的過程中被拋棄。同時,有一些人富裕起來了,成為了老闆。整個社會以公司為基本細胞,開始形成了一種競爭的關係,一種適者生存的關係,即所謂的市場化。其實也不是完全的市場,而是市場與壟斷並存。原來的國企被很多的權貴所佔有,變成了私人的所有。

在這種轉型的過程中,問題是,在原來單位裡面的那兩種功能消失了以後,有沒有一個取代這兩種功能的東西出現?沒有。西方的資本主義的公司也是這個樣子,只有生產一種功能,也是專制與獨裁的,但西方有很好的社會補償功能,國家起著維護社會福利和社會秩序的功能,宗教起著彌補和醫治人們感情創傷的作用。而中國最近的富士康連續跳樓的事件所反映的就是中國社會這種補償功能的缺失。公司成為冷漠和冷酷的代名詞,而公司里的人成為了機器。而近來中國不斷出現的殺孩子的事件表明,中國社會公正的喪失以及人與人的關係是到了非常冷酷和殘忍的地步,社會中戾氣暴起,其根本原因就是原來的單位的那兩個基本功能喪失后,社會並沒有一個替代和補償的機制出現。而貧富的差距又加大了。

同時,中國在政體上沒有改變,還是一黨獨大的專制政體。專制政體加上資本主義,而且還是初級的資本主義,就是中國現在的社會所處的現狀。如果把中國的這個現狀說成是中國模式,也可以。

專制資本主義的特點是威權下的公司競爭。因此,這種競爭和市場肯定不是完全的競爭和完全的市場,肯定是有特權的競爭和有壟斷性的市場,所以才會出現權貴資本,才會出現壟斷暴利。因為專制的特點是其權力不受下面的約束,可以無限膨脹,為所欲為。現在中國的各級政府正在靠毛時代用武力取得的國有土地生活,靠賣土地來完成GDP的任務,因此他們一邊在罵毛,一邊在利用毛留下的土地遺產來生活和陞官。

現在的問題是,中國處於這個專制資本主義的過程還要多久?也就是這個中國模式還會存在多久。台灣和韓國一開始也是處於專制資本主義的時期,但後來改變了,變成了民主資本主義。俄羅斯乾脆是從專制社會主義一躍成為了民主資本主義。那就要看這個政體的專制部分與初級資本主義的彌合度有多大。如果彌合的好,就會長久一些,如果彌合的不好,張力過大,那中國的政體就要改變,以適應這個資本主義。

據說,現在有些人正在鼓吹將中國政府掌握的最後30%的國有壟斷企業私人化,如中石油,電力,礦產,能源,銀行,金融,電信,現在的媒體已經開始造勢了,那結果是什麼,可能就是又打造出來一批新的權貴階層和權貴資本,老百姓會在新的瓜分的浪潮中得到什麼好處嗎?答案是不會。

而中國現在的專制資本主義將來的發展趨勢,有兩種,一種是資本主義的部分保留,但開始變化專制政府為民主政府,希望用民主的力量來解決中國現在的不公平現象和貧富差距,這是中國的自由派知識分子所希望的;另一種是中國退回到原來的專制社會主義形態中,重新開始資本的國有化,用國家專制的力量,將社會變得更加公平一些,當然,退回去一定會犧牲效率和生產力,但社會會穩定一些,這是中國的左派和新左派所希望的。這兩派都有非常大的能量,下面的信眾也不少。何去何從,是力量博弈的結果,我們拭目以待。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沙發
 樓主|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0-6-3 13:38 | 只看該作者
"當然,退回去一定會犧牲效率和生產力,"... 改善管理, 加入競爭機制. 不要機械地回到計劃經濟體制. 用市場經濟下的公有製為主體的社會體系, 才是中國穩定發展的基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匿名  發表於 2010-6-4 06:40
樓主的看法有一定道理,但對中國經濟30年高速發展的原因理解得有些偏頗,對當下共產黨的實力有些輕視。中國生產力和經濟的發展不是僅靠資本主義獲得的,這點可以參考張五常的觀點,他認為地方官員全力抓經濟,經濟意味著政績,地區與地區之間的競爭(注意不是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一個更重要原因。我個人認為中國官員隊伍集中了中國大量優秀的人才,這是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民主資本主義國家做不到得,這也是中國依賴官員抓經濟的人力基礎。中國共產黨現在仍然擁有強大的實力,經濟上不知道你那國有經濟佔30%怎麼來的,實際上,中國共產黨仍然掌握著中國70%以上甚至更多財富(或資本)的支配權,在對國民控制上,可能多半人的單位不受書記管,這多半的人大都是屬於社會底層的,如農民工和城市底層的工人市民,可能夠有發言權得國家精英階層基本上單位還是有書記的,例如文教衛生、國有或者國有控股公司(這些企業掌握的財富遠遠超過30%)、政府公務員等,中國現在的大量基礎設施、礦產資源,特別是最值錢的土地都掌握在共產黨手裡,所以,千萬不可輕視中國共產黨的實力。
4
匿名  發表於 2010-6-4 16:41
物質現象就是色彩的鮮與艷。始終自私的佔有慾才是禍國殃民的硬道理。
5
匿名  發表於 2010-6-4 21:39
好像最後還是會走蘇聯老大哥現在的路子

2

主題

42

帖子

99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94
6
bjca11 發表於 2010-6-5 09:06 | 只看該作者
三樓說得對。凡有發言權、說話算數的地方都有共產黨的影子。對80%的P民來說,共產黨只要能把他們罩住就行,有沒有書記並不重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匿名  發表於 2010-6-15 19:38
"專制資本主義是對應於民主資本主義的。本來應該沒有什麼民主資本主義的名稱,因為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而且這個以西方為基準定義的資本主義,本身就是民主的,因此理所當然就是民主的資本主義,也就是民主政府加上資本主義。" 樓主的話自相矛盾。這些西方國家的定義,本身就帶著偏見。沒有所謂的民主資本主義。「以西方為基準定義的資本主義」根本是胡說。誰給你權利來做這個定義?「因為資本主義就是資本主義」才算有理的。資本主義不等於民主。樓主不能把經濟學的慨念,套上政治的術語。專制和民主都是相對的,沒有什麼絕對的定義。西方的資本主義其實一樣的「專制」。是「有產者」對「無產者」的專制。
8
匿名  發表於 2010-6-16 12:58
Chinese system=primitive capitalist+slave labor+power monopoly.

18

主題

1235

帖子

27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1
9
民工老貴 發表於 2010-6-18 13:09 | 只看該作者
官僚資本主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1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