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圖)揭秘2011年英國大學排名「潛規則」

[複製鏈接]

781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小辣辣 發表於 2010-6-11 0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小辣辣 於 2010-6-11 00:51 編輯

海日         (2010-06-06 00:17:03)

在5月最後一個星期五TIMES的GOOD UNIVERISTY GUIDE終於新鮮出爐了。這世界上的一流企業永遠是屬於那些制定遊戲規則的人,TIMES無疑是這個行列里的勝利者。這個讓眾多英國院校又愛又恨的排名,牽動著眾多學子,尤其是中國學子的心。在觀看排名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確一點,TIMES的排名是一個很有參考價值、有一定權性和真實性的商業媒體的排名。不可不看,但不可盲目迷信。這一點我之前多次和我們的教育規劃顧問,學生以及家長們強調。






雖然在排名里的大學基本上都是公立大學,然而在運作這樣一個「國企」的時候,如果一門心思的做學問,靠著國家的撥款是滿足不了大學科研水平快速發展的需求的。因此,海外學子的學費便是支撐大學研究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然而,在平衡研究質量和資金收益的同時,眾多大學的態度和行為似乎也有很大差別。期間我在英國出差,因此就排名問題走訪了眾多院校,因此,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下。



市場滿足型



TIMES的排名的八項標準中,「學生滿意度」和和新增的「服務花費」這兩項是學校可以在段時間內做到較大的改善的。因此,很多學校為了吸引學生的口碑,同時也為了提升自己在TIMES排名中的地位。便在這兩項中下了狠力。比如很多大學都開設了就業諮詢的服務,有些甚至在學生畢業的兩年內都會提供就業指導和推薦服務。



有的院校則加大對學生公寓建設的投入來滿足日益增多的國際學生的需求。



然而,在學生滿意度不斷增加的同時,老師們的幸福指數似乎在下降,很多學校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在市場運作上,把用於學術研究的費用縮減了不少,致使,很多老師怨聲載道。其實這點很正常,雞生蛋,蛋生雞的道理就是這個樣子,「企業」的生存,就是這樣。



研究水平至上型



另外一些院校,似乎無視TIMES的存在,依然我行我速,依靠著高水平的研究及教學質量來吸引慕名而來的學生,而不依靠排名來吸引學生的注意。這類院校的真實水平往往和TIMES排名的表現大相徑庭。一些院校的老師對自己專業的RAE(研究水平)的排名一清二楚,卻對自己學校的排名毫無所知。因此在招收學生的時候便經常與國際招生部門出現衝突,一方面學生認為排名較低不願去,另一方面,教授認為自己的課程是一流的。這就是現實生活!教授不願意「賤賣」自己的教育產品,學生又不願意「屈就」。因此,你會發現這類學校,中國學生很少。我經常為學生因自己的無知而錯失良好的教育機會而感到難過。



我經常被學生問到如果選擇院校、專業,已經如何平衡排名、學術知識和就業的關係之類很複雜的問題。我說它複雜,是因為所有的東西是因人而異的,不可人云亦云。但,首先,同學們需要明確的知道你申請的學校大致是個什麼樣子。盲目求學是「海帶」的根源!



那麼今年的大學排名里哪些是眾望所歸?哪些又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又有哪些是被嚴重低估了的呢?接下來筆者給大家做一個分析,僅供參考。



1.永遠的王者



牛津(1167)、劍橋(1231)、帝國理工(1907)這些建校有著悠久歷史的院校,在經過多年的發展,其研究成果得到不斷的發展和壯大,這是其排名從未跌破前三甲的主要原因。這類院校多以研究見長!憑藉是優秀的教師資源和科研成果吸引著全球頂尖的學生加入。因此,這類院校哪些歷史較長的專業的錄取標準都是極為嚴格,你必須有充分的理由讓學校相信你可以成為他們的一員。這些是培養各行各業領袖的地方。優秀的成績不代表一切,但通常你沒有優秀的成績恐怕被拒之門外是件很容易的事。讓牛校承認你牛是件不容易的事,你不僅要牛,而且必須得牛得靠譜!



這類院校通常希望申請者是中國知名大學畢業、班裡的佼佼者;同時在你所涉及的領域得有足夠的見地。建議在申請的時候附上一份漂亮邏輯的CV,這能讓你離成功更近一步。當你的畢業院校、GPA沒有特別出眾的時候,優異的GRE或GMAT成績有的時候可以幫你一把,但,前提是你對你所涉及的領域足夠有想法。學校看重的是你的過去對未來的影響,而不是你對過去的簡單評價與批評。我無論如何也想不通牛津怎麼會給一個大罵中國教育的學子OFFER,一個不懂得感激過去的人,一定不會把握未來,我想這是眾多優秀學校對學生學習態度的判斷。



2. 不倒的公爵



LSE(1895)和Warwick(1965)雖建校略微晚些,但憑藉優秀的科研能力和創新精神近十年來從未跌破前10。商科尤其是這兩所院校最為見長的學科,也是致使眾多中國學子蜂擁而至的原因。這哥倆在商科方向的錄取標準高得接近苛刻。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倆的教授牛、院校資源豐富、課程設置足夠理論聯繫實際、就業前途好,其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它們的招生名額實在有限。LSE相對Warwick而言更有意思,通常你如果被Warwick拒絕也會被LSE拒之門外。然而,LSE相對Warwick而言更需要有領袖氣質和潛力的學生;而,warwick更看重一個人的學習能力。對於那學不是中國特別知名院校畢業的學生,但有一個較高的GMAT或GRE的學生,申請LSE似乎更靠譜。這就是為什麼一個非211院校的學生申請到LSE的原因了。但,前提你得讓院校看到你的領袖氣質,因此這個時候PS、CV顯得就更重要了。



聖安得魯斯(St.andrews 1413)、愛丁堡(Edinburgh 1583)、倫敦大學學院(UCL 1826)、國王學院(King's 1829)、杜倫(Durham 1832 )、布里斯托 (Bristol 1909)、巴斯 (Bath 1966)、約克(York 1967)、這些基本上在前十晃蕩的學校,牛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很難想象英國的其他院校可以輕而易舉的取代其位置的可能性,雖然偶有波動,但真金不怕火煉,實力不是僅僅靠做做市場,擺弄下排名可以被動搖的。他們牛,因此無論排名如果上下波動,科研態度和錄取標準基本上沒有本質變化。這幾個裡面,錄取最嚴格和標準穩定的要算Edinburgh、UCL和bath了。



申請這類學術氛圍比較濃的院校,一定要注意academic courses (學術課程),所有的申請一定要圍繞著這個來展開,也就是說申請要有學術邏輯性。



3. 久經沙場的將軍



格拉斯哥(Glasgow 1451)、曼徹斯特(Manchester 1851)、伯明翰(Birmingham 1900)謝菲爾德(Sheffield 1905)、諾丁漢(Nottingham 1948)、南安普頓(Southampton 1952)、萊切斯特(Leicester 1957))、紐卡斯爾(Newcastle 1963)、拉夫堡(Loughborough 1966) 這些在近10年基本位居在15-25之間,雖偶有起伏,但其高水準的學術研究、也產業間的有效結合使得其每年受大量的海內外優秀學子的追捧。這些院校基本上都是世界百強的院校。他們在不一味的追求排名,相對而言,更重視在自己擅長的了些領域裡有所見地。相對而言,他們在TIMES上的排名比較穩定,起伏不大,看來還是十分經得起推敲和時間的檢驗的。



這些院校各自有各自的特色專業,比如Southampton的材料、EE;曼大的金融商科;謝菲爾德的傳媒等。除了這些專業特色專業外,其他專業的要求偏中上。但,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要求自然是不會放低的。這類院校由於每年的申請都較為激烈,因此,建議學生申請這些學校時要提早準備,在申請時盡量滿足語言申請條件。



4.戰場中的黑馬



在經過10年的TIMES排名戰爭中,Exeter和Lancaster無疑是這兩年挺進前十最快的「黑馬」,雖然,這二位被加官晉爵,但坦白地講,它們離「王者」和「公爵」還有一定距離,充其量算上個「將軍」。但,毋庸置疑的是,這兩位在某些領域裡確實有過人之處。比如Exeter的會計金融類專業在其領域裡確有見地,畢業學生的就業走向也經常令人羨慕。Lancaster的商科在英國一直搶在前面,沒有人可以質疑它理論聯繫實踐的能力,不教條、不刻板,培養的是真正可以適應現代化商場的精英,甚至領袖。



5.我行我素的隱士



在TIMES排名中,潛伏著一些名不見經傳的隱士。它們有著十分出眾的研究能力,有著各自強勢的專業領域,用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於自身領域的研究,對TIMES的重視程度遠遠沒有對RAE(研究水平)的追求。它們十分穩定的待在TIMES Table的某個角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讓我著實佩服它們的冷靜。只有在學生對它們知之甚少的時候,我才會為它們的沉默感到些許不滿。在這裡我提幾個典型代表。



Essex



艾塞克斯(Essex)以研究水平著稱與英國大學之中,9th in the UK for research (RAE 2008);1st   for Politics, Sociology;2nd for Accounting and Finance, History;3rd for Economics;4th for Linguistics ;9th   for Art History;11th for Electronic Engineering。而今年卻區區在41名,離03年21名的好成績相差20名。Essex醒醒吧,市場不是產品戰,而是認知戰,你好,也得讓更多的人認為你好才可以啊!當我見到Essex校方代表的時候,很真誠的表達了我對Essex的敬意和我的擔憂的時,Glee告訴我,這主要取決於校長對這方面的認識,同時她說對排名的追逐在其他國家並沒有這麼誇張。雖然中國現在是一個很大的市場,但他們的中國學生比例沒有要求很高,對學生種族多元化他們很注重。況且,到目前為止,對於一些熱門專業,2010年的申請基本上已經截止了,而且還有好多學生在WAITING LIST里。聽她這麼一說,我就無語了,是啊,申請英國大學的不僅僅是我們一個國家。我唯一希望的就是,我們的中國學子能早日從這種「排名至上」的這種無畏情緒中解脫出來,去真正適合自己的大學里去讀書。



Strathclyde



斯特拉斯克萊德無疑是眾多英國學子中的優秀院校,可在中國卻很少有人聽過它的名字。這也許跟它冗長且不好記憶的名字有關吧。這曾是我求學是夢寐以求的大學,因為它同一年拒絕了我兩次。第一次的理由是,說我不夠資格申請它的international marketing;第二次我申請它的marketing,它卻說我資格過了。我當時就要昏倒了。同時,從那時就為這種嚴謹治學的態度所折服了。它在世界MBA里的排名是46名。可見它的商科已經牛到什麼地步了。但,在TIMES的綜合排名是36,好在,它的會計金融專業排第三,商科排名第13。此外,很多學子不願意去這個院校的原因在於它位於蘇格蘭GLASGOW。通常這個時候我就比較鬱悶了。專業排名好、名氣高、地理位置又好的大學不是沒有,可似乎除了牛津、劍橋、LSE、UCL、帝國理工這些頂尖大學外,能同時滿足他的,幾乎就沒有了。這就像談戀愛,找一個家境好、聰明、學歷高、帥氣、有責任感、有上進心、不花心、體貼的男人不是沒有,但,畢竟少;因此,如果不能同時滿足,那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Queen Mary



這個是倫敦大學里唯一有校園的大學。學術氛圍極濃。錄取要求相對嚴格,但,同時排名在36,這就使得很多學生以排名為導向去排名更靠前的院校了。其實,QUEEN MARY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院校,比如它的法律,排名第六,工程學第10。此外,它畢竟是倫敦大學體系的,在世界的知名度還是很高的。





總之,無論去哪裡讀書,都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要綜合自身的因素來考慮,且不可盲目迷信排名。中國學子多半喜歡走一步看一步,先做讓別人看得上的事,然後再想自己該怎麼辦。我在英國偶遇兩個在讀碩士預科的孩子,他驚訝於我選擇學校「以終為始」的倒推式選擇和選專業方法和思維。我不解於,這就想吃飯睡覺很正常的事,本來讀書就是職業生涯的第一步,而且是很重要的一步,怎麼能夠隨便憑虛榮想當然的選校呢?這就像你去游泳館要先買泳衣,去溜冰場要去準備冰鞋一樣。自己不計劃等著誰來安排!?


(新浪博客)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

9

主題

617

帖子

130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0
沙發
獨暈輪末日 發表於 2010-6-11 1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5 14: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