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國香檳酒--嚴苛的工藝

[複製鏈接]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usiji 發表於 2004-8-13 1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種植採摘

  從冬天到8月,依次進行剪枝,捆枝,去芽,培土,綁蔓,摘心,最後去尖;從春天到6月,還要注意花開的情況;到了採摘季節,葡萄種植人依據每年由香檳地區酒業聯合會公布的採摘時間進行手工採摘。





而後是壓榨取汁的過程。抵達酒廠時,每種葡萄都經過傳統的垂直式或較溫和的水平式榨汁機加以壓榨。為了確保品質,每150公斤的葡萄最多只能榨出 100 公升的果汁。



發酵和勾兌

  那麼,香檳的氣泡是如何取得的呢?這要歸功於傳統的「香檳」釀造方法;在葡萄取汁,初步澄清后,便要進行第一次的酒精發酵;11%的酒精度是通過活性乾酵母的參與發酵而取得的,這一過程在木桶中進行;

  之後便是對不同品牌或不同年份,或不同小區的酒進行勾兌。這源於17世紀末,調酒師反覆不斷地品嘗,通過調節不同成分的含量,使每種品牌特有的風格和諧地體現出來。調配好后,就可以添加由蔗糖和酵母為原料調配的再發酵液(liqueur de tirage),封瓶後置於挖空葡萄園下方的白堊土酒窖里準備第二次發酵。第二次發酵(prise de mousse)是在封閉的瓶中進行,再發酵液的糖份發酵后產生的二氧化碳無處遁逃,便溶入酒液中。

  重要的二次發酵,這個過程是在密封的酒瓶中進行,在這階段回填加糖和酵母,造成二氧化碳的產生?這就是氣泡的由來。氣泡被封在酒瓶中,直至開瓶。



澄清裝瓶

  在二次發酵完成後,死去的酵母會慢慢沉入瓶底產生沉澱物,起先酒瓶被水平放置在稱為 "pupitre" 的 A 形架子上,搖平工人會定期將酒瓶搖晃,並且一點一點改酒瓶的角度,直到發酵過程結束幾乎垂直倒立。這個動作稱為「搖瓶」 (remuage),目的是要讓死去的酵母沈澱物聚集在瓶頸,以便除去。不要小看這個動作,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有工人手工地按照一定的時間頻率和角度進行轉動的,直到今天,人們即使用大的木架子來代替,也是半手工的方式。其間的工作量可想而知。裝瓶時,將瓶頸浸入極低溫的鹽水中,使包含沉澱物的酒結冰之後,再打開瓶塞。此時瓶中的氣壓會將結冰部分噴出,這個過程稱為「除渣」(degorgement)。



  蓋上最後的瓶塞之前,工人們會添「加味液」(dose 或稱 liqueur d'expedition),成份則是每家香檳酒廠的秘方,主要為葡萄酒和不定量的糖份。這個過程結束后,沒有年份的香檳要再休息十二個月以後才能出售;年份香檳更要等待該收成年份三年以上才能出售。



  

354

主題

1606

帖子

74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47
沙發
一劍飄飄 發表於 2004-8-22 03:00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可惜偶也是個評酒盲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26

主題

1918

帖子

1065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65
3
 樓主| tusiji 發表於 2004-8-22 10:14 | 只看該作者
學習學習,呵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17: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