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今年暑假,開始教分數方程應用題。我跟她說每天做半個小時的題,就做一道,做不出第2天接著做。一道題列出式子是這樣的x+1/20 x=4.2, 列了兩天,算出來了。第2天,又列了一道式子是x=3/4 x + 3/4,她就不會了。我對她說這題其實和昨天的一模一樣,好好想想就會了。但她忘了如何移位,想了4天還是沒想出來。後來當我再次重複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有點急),她突然哭了,說:『這兩道題明明不一樣,為什麼你偏說一樣?『還說:『我現在一拿到數學書心裡就咯噔一下『。聽到這裡,我的心裡也咯噔一下,期末的時候,她剛從7年級的數學老師那裡得到一枚小獎章,那是和7年級的math super girl比試贏了得到的。她為此非常的驕傲。現在卻是這樣,難道是我做錯了?可別把她的積極性搞沒了。但又總覺得不能淺嘗輒止,就對她說:『這題對你來說是很難,爸爸也沒有給你系統地講過。但你為什麼不想想,為什麼這兩題明明不一樣,爸爸卻偏說一樣?為什麼不試著去把兩題變一樣了?『她說:『我忘了該怎麼變了』,『想想大小杯子的題『,『我忘了』,『那就自己試著編一道『,』你再給我出一道吧『,我狠了狠心說『自己想』, 希望她能通過這件事得到開動腦筋,自我幫助克服困難的經驗。又過了幾天,終於做出來了。當時她很興奮,給我講了她想起了那個2b+0.6=3, 想起了移位,就試著把3/4 x 移到左邊,就做出來了。我問:這兩道題是不是實際上一模一樣?她點頭稱是,說:我相信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