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0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佛基比較之七 信心之旅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5-24 05:1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迷信

    和基督徒一樣,佛弟子的信心是從最初一刻的感動開始的。那是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一種找到依託的歸屬感,一種在浩瀚的沙漠里行走突然發現一眼甘泉的狂喜。如果把基督徒的信心比做梨子的滋味,那麼佛弟子的信心也許可以比做蘋果。

    無論梨子還是蘋果,它們都是基於內在感受的,而不是基於客觀依據的。因此都是迷信。但與神教不同的是,佛法並不把這種基於內在感受的迷信作為「未知之事的確據」。迷信僅僅是認識真理的起點。



二、正信

    有了最初的迷信,我們才會對佛經(聖言量)發生研讀的興趣,通過研讀對佛法產生深刻的理解,並由此建立堅定的信心。這種建立在理性認識(比量)上的信心稱為正信。

    誠然,佛經中有很多未見之事超出了我們的認知範圍,比如六道輪迴或者極樂世界。但佛經也有對經驗世界的分析歸納,比如八苦或者因明,這些都在我們的認知範圍之內。通過研讀佛經,我們發現佛法對經驗世界的描述見解深邃,既合邏輯(比量)又合事實(現量)。由此我們對整部佛法,包括佛法中的「未見之事」也能產生堅定的信心,這就是正信。

    正信的依據不是主觀感受,而是對已知事實的歸納。好比一本書有十章,你只看到其中的兩章。如果這兩章文思巧妙見解深邃,那麼你對剩下未見的八章會建立堅定的信心,對吧?我們對佛法的正信,其理亦然。

   

    佛經對經驗世界的分析歸納,既合邏輯(比量)又合事實(現量),可以通過理性檢驗。而基督教的教義,不但自相矛盾(非比量)而且有悖事實(非現量),是經不住理性檢驗的。

    就以信心為例。按照神教教義,基督徒的信心是神賜的,而神是萬能的。那麼請問,為什麼萬能的神不賜給所有人信心?為什麼神忍心看著半數以上的人因為不信神而下地獄?好比父母眼睜睜看著孩子得了絕症,兜里揣著靈丹妙藥硬是不給孩子吃,這能叫慈愛嗎?可見,神的萬能與慈愛這兩條屬性自相矛盾。又假如這慈愛不是人類認知上的慈愛,為什麼聖經為什麼不另創個新詞以示區別?借慈愛之名而無慈愛之實,豈不是有悖事實?

    對此神教的解釋是:神是超越理性的,不能把人的理性凌駕在神之上。這是砝綸功「不能用人的觀念衡量神」的翻版,是所有偽真理面對理性質疑時的最後一臉蒼白。現駁斥如下。什麼是超越理性?比如神存在、處女生子等命題,理性不能證真不能證偽,是為超理性。理性已經證偽了怎能超理性?如果這麼超下去,太陽是方的,煤球是白的,希特勒慈愛,日本天皇公義,大家通通超一把,是否就能安全躲避理性檢驗了呢?



三、實信

    僅僅從理性認識上建立信心是不夠的。佛法重視的是實踐,通過修行實際印證佛經中的「未見之事」。這種建立在實證基礎上的信心,稱為實信。舉例來說,凈宗經典上講念佛可以「預知時至、自在往生」,從古至今這樣的見證不勝枚舉,比如前文所舉「文盲念佛」的見證。文中那位一字不識的修行者的信心就是凈信,因為他實際印證了佛經中的境界。

    本於迷信以至於實信,這就是佛弟子的信心之旅。相比之下,基督徒的信心則是本於迷信以至於迷信。不但生前信耶穌是基於內在感覺的迷信,死後得永生也沒有絲毫客觀依據的支撐。得救的所謂確據僅僅是使徒保羅的一句話: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羅馬書10:9)。憑著這麼一句話,基督徒彼此彈冠相慶歡呼永生。可他們似乎忘了夫子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親口說的話: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馬太福音7:21)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沙發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5-24 09:17 | 只看該作者
客觀地說,佛教徒中也有很多是迷信的,而且始終停留在迷信的階段。他們從來沒有機會或者有了機會也不願意進入聞思修的過程,安與供奉祈求到信心等待的循環中,不時有保佑應驗的便更加相信,沒有感應與得到的就責怪自己前世修的不好業障太重,更加誠信地求更加多做功德的。這一類信徒大致不讀經,或者即使讀經也把讀經當作功德做的,相信誦經的功德能消除業障和開啟智慧的。我絕沒有看低這一類信徒的意思,而且也相信堅持虔誠誦經確實是會有一定實效的。但是這一類信徒與通過聞思修在真正明白佛陀的教導並且以教奉行的佛弟子畢竟是不同的。

與基督教所不同的是,不管哪一類的佛教徒,都是重視行為的。信仰型的人一般更加謹小慎微不敢造惡業,多做布施培植善業。而解脫道的修行者更注重明理與實踐,重視智慧。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佛教強調「因果」「業報」,不認為有一個「神」可以僅憑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得就上天堂的。嚴格說來也是有這樣的法門的,比如念佛法門,臨終十念往生極樂世界。不過都坦白地告訴你,平時沒有功夫到家的話,臨終是很難一心稱名的,不要妄想。

綠水原無憂,因風皺面。
青山本不老,為雪白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3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5-24 10: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一說實相

還有一類大福報的人,他們是跳過了正信階段,直接進入實信的。這類人就是佛法中所說的下愚之人,唯上智與下愚不移,最後他們也成就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匿名  發表於 2010-5-25 21:14
頂!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5
sousuo 發表於 2010-5-25 22:10 | 只看該作者
就過程而言,真是沒什麼不一樣的。

只不過你修佛,看佛清楚,看耶不清楚罷了。

信的開始,都有迷的成分,誰也不會在信了的第一時間就"確據"了。

然後,讀經禱告靈修,使自己活出耶穌的式樣。

信什麼都有行為不好的,但因信稱義絕沒有"不注重行為"的內含。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6 02:44 | 只看該作者
"但因信稱義絕沒有"不注重行為"的內含。"

理論上已經把行為放在第二位了,這還叫注重行為? 難怪現實中行得那麼差.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7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5-26 08:56 | 只看該作者
提上來!

這一貼是總答八福兄的幾個求證!可惜八福兄沒耐心,等我寫好了,沒人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8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5-26 08:57 | 只看該作者
就過程而言,真是沒什麼不一樣的。

只不過你修佛,看佛清楚,看耶不清楚罷了。

信的開始,都有迷的成 ...
sousuo 發表於 2010-5-25 22:10


活出基督的樣式不是確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6 09: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8# 問?


    他也可以活出猴哥的樣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0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5-26 21:59 | 只看該作者
共產黨員也可以活出雷鋒的樣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11
sousuo 發表於 2010-5-26 22:46 | 只看該作者
活出基督的式樣當然是確據,為什麼?因為是"活出"而不是"作出"。

仔細想一想呀,象一個人們心中的基督徒不難,足夠虛偽就行。

但真正成為一個追隨基督的人,並非易事。

為什麼因信稱義,至少為了公平。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2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6 23: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pleTree 於 2010-5-26 23:16 編輯

回復 1# 問號
問兄好,我現在對你有點信心了,因為不管分析的水平高低,你總算有點對比的東西了,不像前幾個唇不對嘴。

簡單回復一下:
1 關於問兄說的「迷信」,我寧可叫它初信。你只看到聖經上說「未知之事的確據」,卻沒有看到聖經上還說過「本於信以致於信」。這句話中的兩個信是有所區別的:第一個是初信,第二個是完全的信。由此可見,基督徒的信心是有個過程的,並不是像問兄所理解的,信了就完了。

2 你關於佛教的正信論據沒有說服力,你說發現佛法對經驗世界的描述正確。由此對整部佛法,包括「未見之事」也能產生堅定的信心,這就是正信。如果這樣的話,我可以做一本書,前兩章選用中學物理的內容(已經被證實),后八章選用砝綸功以及佛教的轉法輪等內容,難道就證明了砝綸功以及佛教的正確?顯然不能。事實上,世界上的各種宗教里都包含著正確的內容,都有對人類有益的元素,但是這些並不能作為對其它內容的完全證據。

3 關於你對神不慈愛的指責,你只舉出了神的兩個屬性:全能和慈愛,但是你忘記了,或者是有意忽略了神的另外的屬性:公義和聖潔。你犯的錯是歸因錯。一個污穢的人不能在神的面前站立,罪的問題不解決,人不能上天堂。這是由神的公義聖潔屬性決定的,而不是全能和慈愛。而耶穌為罪人死反映的才是神的全能和慈愛。

4 你對神超越理性的論述,舉證錯誤。科學界已經有一個確定的公理,就是如果要研究一個系統,你必須能夠在系統之外研究,否則你不可能對這個系統有正確的認識。就像你要研究你家的房子,只呆在房間里是不可能的,你必須能夠走到房子外面研究才有可能。人和物質界都是神的創造,神是超越人的,當然也是超越人的理性的,這個論點是符合邏輯的。我很奇怪問兄連這個道理都不能接受。

5 你對於基督徒得救方法的舉例是不完全的,不僅僅保羅說過「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里復活,就必得救。」耶穌自己也說過「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而且這一概念貫穿整本聖經,從始至終都是一致的。聖經的作者年代身份雖然相差很多,但是其中的主題是一致的,這是任何其它宗教都望塵莫及的。不像某些宗教,每個派別的經文都相互衝突,最後只好以「十萬法門」來矇混過關。

總的來說,問兄的論文水平照以前有所提高,起碼能夠文題對應了。希望繼續努力哈!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3
chico 發表於 2010-5-26 23: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5-26 23:39 編輯

12樓這篇論斷大作,有意思。咱也照貓畫虎,模仿幾句。

某些宗教有成千上萬個派別:
信爹
信爹、信兒子。信靈
信爹、信媽、信兒子。信靈
有的兒子同爹一樣大,有的爹大兒子小。有的可以娶老婆,有的不讓娶老婆。還有的不讓輸血。有的一次得救,永遠得救;有的說得救后,仍然會失去救恩。有的大叫哭喊,手舞足蹈地上打滾,嘴裡嘟囔著誰也挺不懂得「方言「。他們還相互對攻為異端。
。。。。。。。。。
外人看的眼花繚亂。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4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6 23: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3# chico
你這哪裡是照貓畫虎啊?你這簡直是照著黃鼠狼畫熊貓啊!

無論哪國貨幣都有假幣,樣子像的,不一定就是。在信仰上基督徒是立場分明的:基督信仰里從來都沒有「十萬法門」這樣的說法,雖然有些號稱是,但那是他們的事,不是我們的事。基督信仰只有一個救法,那就是信耶穌。道路也只有一條,絕沒有「十萬法門」這樣的事,所以我們的信仰不會變也不會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5
chico 發表於 2010-5-27 00: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5-27 00:57 編輯

回復 14# MapleTree
我是照楓樹畫貓熊。
你能創造,還來個 「十萬法門」。說出來又下你一跳,你先座好,深呼吸。。。 實際上是無量法門。千經萬論就是把人引向唯一的一條路:戒定慧!大藏經那麼厚,就說仨字,戒定慧!

如果你覺得佛經八萬四千法門難懂,那就看看《論語》。弟子們問「孝「,孔老夫子是如何回答他們的。你就明白了。也用不著拿這個調侃了。

猶太人一根筋,就一種語言。中國人國土面積大,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方言有上千種吧!人花花腸子多,老夫子也只好因機施教。

「神教「 對不起,你們的叫法太多,歸納一下為神教。就黑白兩道。天堂---地獄。

佛法因機施教,人、天人、聲聞、緣覺、菩薩、佛。你想成什麼,佛教都有相應的方法完成你的心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6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7 0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chico
十萬法門說少了哈,無量法門不奇怪,人的特點就是多變,尤以佛教徒為甚。

前兩天崔永元說論語都是孔子死後好幾百年才寫的,Chico兄看到沒?有啥感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7
chico 發表於 2010-5-27 01: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5-27 01:21 編輯
回復  chico
十萬法門說少了哈,無量法門不奇怪,人的特點就是多變,尤以佛教徒為甚。

前兩天崔永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7 01:01

崔永元說的東西多了,你都信。
認識這麼多年了,一點沒進步。人說話,少說結論性的東西。少一點以偏概全。對自己以後做人有好處。

「人的特點就是多變,尤以佛教徒為甚「。你可以罵我,損我,擠兌我都沒問題。但你一句話論斷了自東漢以來的學佛人,就過分了。說不定你祖上那輩里也出過佛教徒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8
chico 發表於 2010-5-27 01:34 | 只看該作者
《論語》是名列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門人記錄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書於戰國初期。因秦始皇-焚書坑儒,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篇,齊人口頭傳授的《齊論語》22篇,從孔子住宅夾壁中發現的《古論語》21篇。西漢末年,帝師張禹精治《論語》,並根據《魯論語》,參照《齊論語》,另成一論,稱為《張侯論》。此本成為當時的權威讀本,據《漢書·張禹傳》記載:「諸儒為之語曰:『欲為《論》,念張文。』由是學者多從張氏,餘家寢微。」東漢末年,鄭玄以《張侯論》為依據,參考《齊論語》《古論語》,作《論語注》,是為今本《論語》。《齊論語》《古論語》不久亡佚。現存《論語》20篇,492章,其中記錄孔子與弟子及時人談論之語約444章,記孔門弟子相互談論之語48章。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19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7 01: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 chico
Chico兄,我只是問問你有啥感想?你扯那麽多幹啥?我說我信了嗎?

不過你說我祖上那輩里也出過佛教徒倒是真的,而且不遠,我上一輩就有。不過已經是過去時了,現在已經走上永生的道路了。

我說人多變,一點兒都沒說錯,人就是多變。這一點你不承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20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7 01: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 chico

我記得Chico兄剛剛教訓過某基督徒「Google的東西你也信?」現在你咋也Google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