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小礁石再次挑動中國敏感神經 中日摩擦恐難停止

[複製鏈接]

3萬

主題

3萬

帖子

3萬

積分

版主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317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藍藍的天 發表於 2010-5-27 13:0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位於日本島南端約1740公里的沖之鳥,是一塊面積不足10平方米的礁石。近日,日本針對這塊礁石採取的小動作,再次觸動中日兩國有關海洋權益的敏感神經,同時也給本不平靜的東海投下又一顆「炸彈」。

  四五月份的東海暗流涌動。圍繞海洋主權劃界、島嶼歸屬、海洋資源開發這三個主要問題,日本頻頻在東海製造緊張氣氛:一方面渲染中國在其所謂的「日本所屬海域」做出「挑釁」行為,另一方面通過強化海洋資源戰略,加快勘探東海海底資源的步伐。鳩山政府上台後曾表示要將東海變成「友愛之海」,為何又屢屢製造衝突點?「友愛之海」會不會變成「衝突之海」?

  日出招搶佔海洋資源

  5月18日,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通過了《低潮線保全和基地設施整備法案》。這一法案要求保護日本最南端的「沖之鳥島」(中國稱沖之鳥礁)和最東端的南鳥島等,維護日本海底資源開發和專屬經濟區的權益。該法案要求在「沖之鳥島」上設立經濟活動基地,同時在南鳥島周邊推進海底資源的開發。

  所謂的「經濟活動基地」是日本政府建設「沖之鳥島」的一項長期規劃。去年11月,日本《產經新聞》曾披露說,日本政府計劃大規模擴建「沖之鳥島」,在上面建設大型港灣以及可供長期居住生活的設施。日本政府還宣稱,要在「島」上駐紮自衛隊和海上保安廳職員,以強調擁有領土「主權」,確保資源開發和漁業等經濟利益。為了這項遠大規劃,日本國土交通省在2010財年預算案中列入了7億日元(約合5600萬元人民幣)的預算。

  「日本其實是在玩文字遊戲,其真正目的是要以沖之鳥礁為立足點,擴大周圍所謂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的資源開發。」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對《世界新聞報》記者說。

  劉江永指出,《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明確規定,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經濟生活的岩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沖之鳥礁不能稱作是島嶼,日本明知自己理虧,於是便在文字上打『擦邊球』,將圈佔資源說成是經濟活動,好讓外界相信沖之鳥是一座島嶼,真可謂煞費苦心。」

  沖之鳥礁由周圍約10公里的珊瑚礁組成,從國際法上講根本稱不上是一座島嶼。但是日本近年來想方設法要把它打造成「島」,以便將「沖之鳥島」作為基點,獲得半徑為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進而圈佔經濟區內的自然資源。為此,日本在經營這塊小小的礁岩上沒少花心思,又是加固水泥墩,又是進行珊瑚養殖。

  中日海上摩擦頻繁

  最近一段時間,日本在東海資源開發方面的姿態「咄咄逼人」。4月25日,日本綜合海洋政策本部提出了「海底資源能源確保戰略」的政策構想。其中最具爭議的一點是,日本將在2015年之前完成對中國釣魚島東北海域和八丈島南部海域的勘探。分析人士認為,這完全是針對中國在東海開發油氣資源的對抗舉措。

  除了加快資源開發的腳步外,日本還再三渲染中國「侵入」日本「管轄海域」的論調,在東海製造新的衝突點。

  4月上旬,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穿過沖繩本島和宮古島之間的公海,並舉行了例行性演習。期間,日本海上自衛隊派遣「朝雪」號護衛艦一路跟蹤監視,中國艦載直升機則飛抵「朝雪」號上空警戒。隨後,日本政府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指責中國海軍「挑釁」。

  5月3日下午,中國國家海洋局海洋調查船「海監51」在中國海洋經濟專屬區海域,驅逐日方測量船「昭洋」號,雙方展開了約3小時45分鐘的追逐。日本海上保安廳顛倒黑白,稱日方測量船「昭洋」號是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進行調查,卻「被中國海洋調查船跟蹤」。對此,中方回應說,「海監51」是在中國主張管轄海域執行巡航執法任務。

  僅過了3天,日方再度就「越界」問題製造事端。5月6日上午,日本第11管區海上保安部在奄美大島西北約325公里的外海,發現台灣的漁業調查船「水試一號」而予以警告。台灣漁業調查船立即回應稱,「該海域是我方認定的專屬經濟海域,希望日方勿干擾作業」。

  與此同時,日本媒體又開始炒作釣魚島問題。5月1日,共同社報道稱,台灣民間團體「中華保釣協會」執行長黃錫麟正在推動成立「全球保釣大聯盟」的計劃。黃錫麟準備在明年6月17日日美簽署所謂的「沖繩歸還協定」40周年之際,由該聯盟向旗下團體發令,讓「來自全球各地的船隻、熱氣球及直升機劍指釣魚島」。

  日本政治氣候暗變

  「仔細揣摩日本今年的政治及外交走向不難看出,日本最近頻頻在東海生事,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清華大學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告訴《世界新聞報》記者。

  劉江永說,鳩山由紀夫擔任日本首相后一方面爭取與美國建立對等的關係,另一方面通過建設東亞共同體推進與中國的關係,這種外交思路早就引起了日本國內鷹派和美國鷹派的強烈不滿。特別是在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上,鳩山政府和美國鬧得很不愉快,愈發引起了日本國內一些勢力對日美同盟可能被削弱的擔憂;而在這些人看來,日美同盟得以維繫的重要前提就是中國軍事力量的發展。因此,「中國軍力威脅」的聲音在日本又有所抬頭。

  劉江永指出,受國內政治氣候的影響,鳩山的外交政策有所回落。「在今年1月份國會眾議院全體會議上發表施政方針演說時,鳩山再次強調了日美同盟的重要性。普天間機場搬遷問題,日本也最終屈服了美國。」劉江永說,7月份日本要舉行參議院選舉,這次選舉事關鳩山政府的政治前途,而目前鳩山首相因為普天間搬遷一事遭遇民眾信任危機,支持率不斷下滑。因此,不排除鳩山政府利用打「中國牌」來爭取選票。「越臨近7月份,中日之間發生摩擦的幾率越大」。

  劉江永還談到,今年年末,日本新防衛計劃大綱將出台。2004年日本的防衛計劃大綱首次點了中國的名,將中國的軍事力量現代化列為關注重點。「目前,日本國內有些人企圖保持自民黨對華的防衛立場,不排除有人授意在這個時候製造『中國威脅論』。」

  還有專家認為,日本近期在東海問題上態度強硬,是想給中國施加壓力,以促使中方早日同意共同開發東海油氣資源。

  今年3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正式施行,這是中國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來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無形中讓日本感到壓力。而在東海油氣田開發問題上,日方一直敦促中方就共同開發問題展開「條約談判」,因為日本擔心中方目前在東海相關海域的油氣開發,會「像吸管一樣把原屬日本的油氣資源吸走」。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中心教授林曉光指出,出於談判策略的考慮,日本企圖單方面改變東海態勢。

  東海不會擦槍走火

  專家認為,儘管東海目前「風浪不斷」,但鑒於當前的國際大勢以及中日相互依賴的不斷加深,日本在東海油氣田、釣魚島等事關領土主權的重大問題上,不會採取過激的舉動令中日關係降至冰點。但不能排除的是,在傳統安全思維的影響下,在日方認定的事關領土主權的問題上,日本的對華立場會趨於強硬,由此導致的雙方摩擦恐不會停止。

  日本JCC新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庚欣認為,像參拜靖國神社一類的困擾中日關係的「政治障礙」已經明顯得到緩解,目前中日兩國高層互動良好,雙方在重大原則問題上以及一般糾紛上都會有所節制,這使得東海問題不致惡化到難以收拾的地步。

  劉江永也表示,東海摩擦雖然對中日兩國推進戰略互惠關係不利,但不代表鳩山政府的對華政策變調。「鳩山本人對推進中日關係還是很有誠意的」。(楊歡)
有兩種偉大的事物,我們越是經常越是執著地思考它們,我們心中就越是充滿永遠新鮮、有增無已的讚歎和敬畏,那就是我們頭上的星空,我們心中的道德法則!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 02:0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