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扭曲的市場創造了中國的富豪和大眾的貧困

[複製鏈接]

3

主題

5

帖子

6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6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trader99 發表於 2010-6-15 02: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近年來,有很多中國社會學家,經濟學家著書立說,高談闊論,要論證 「少數人先富起來」,和「暴富」的合理性和必然性。最近一份「研究報告」—「中國「共富」的理想追求與現實圖景」,明確提出「改革開放使一切成為可能。商品經濟、市場經濟開始引入。。。使第一批先富群體得以誕生」。「政策致富是一般規律,好的大政策使大多數人致富,行業性的、部門性的、地區性的好政策使部分人致富」。然而,這份報告對為什麼市場和政策只讓40萬中國人(佔總人口的0.03%)暴富,且富人更富的現象繼續的根源失語。同時,在尋求縮小「收入差距」的政策舉施時,還有些著名的經濟學家提出「中國當前收入差距不斷擴大,並非市場化的結果,而是與改革的尚未到位息息相關,因此需要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減少政府行為的不確定性」。

貧富差別發生的根源真如他們所說嗎?不知道病人的病根,庸醫不能治病。不找出造成貧富差別發生的真正根源,中國當前的貧富差距就不可能縮小。在我看來,造成中國極端貧富不均「崛起」的基本根源在於(1)被極度扭曲的市場和(2)被誤導和綁架的政府。

扭曲的市場劫貧濟富

自從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問世以來,市場 – 「看不見的手」不僅被奉為有效配置資源的工具,同時,也實現公平的分配最有效的途徑。因為參與市場的人都以自身利潤最大(賣方)或效用最大(買方)來做供求和交換的決策,這樣,市場在實現最優資源配置時,也讓所有市場參與者的產品(商品,生產投入,技術,資本等)得到其公平的價格(收入)。這就是所謂的帕累托最優。因此,市場是有效的。公平的。

然而市場的有效和公平性的實現,取決於(A)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B)信息透明且公平分享;(C)所有的財產私有;(D)有確保市場公平運行的機制。近年來,行為經濟學進一步提出,除這些前提外,市場參與者必須(A)完全理性;(B)絕對自私;(C)唯利是圖。但是,現實的市場上,這些前提條件都不能充分實現。比如,信息公平分享,即便所有人在獲取信息上無差異,但個人加工信息的能力會影響據此信息決策的差異。還有,完全競爭的市場從來都不存在。同時,行為經濟學發現,由於認知的漸近性,人們的決策很難完全理性,由於同一事物和決策因表述方式的差別(Framing),可以改變人們應對的方式和決策,這樣,市場的有效性就是問題,欺騙性定價,非理性買賣均會發生。

顯而易見,在現實經濟社會中,市場不可能如理論所說的那樣引導最優資源配置和公平分配。在中國還有兩大重要的中國因素扭曲市場:第一,各類規則和制度缺乏有效的權威和約束力,一旦其同個人和集團的利益發生衝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無孔不入」 「見縫插針」的行為將主宰市場。最近的一個極端例子,為規避二套房貸的高額利息,有的家庭競選擇「離婚」。第二,權力能創造和轉移財富。當這兩者結合,中國所建立的市場就基本上是一個被嚴重扭曲,可被少數人利用的不完全,也不健全的市場。

正是如此,在中國的經濟改革過程中,儘管精英們鼓吹市場的「有效性 」「公平性」,但以市場來主導的諸多中國經濟改革,多是以社會大多數人的福利惡化為結局的。因為市場被嚴重扭曲,規則可以被破壞,從而市場可以被少數人利用來作為劫貧濟富的手段。這樣的不完全,也不健全的市場是絕對不會帶來任何公平的。這是為什麼,在市場化的旗幟下,改什麼,窮人就缺什麼 - 教育改革改得窮人上不起學,醫療改革改得窮人看不起病,房產改革改得窮人住不起房。在市場被嚴重扭曲時,少數人就可以利用市場為己所用,把市場變成一個掠奪場。而各類規則和制度缺乏有效的權威和約束力,掠奪者就可以為所欲為。因為「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無孔不入」 「見縫插針」的行為,再加「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和「有錢能使鬼推磨」,制定和執行規則的人,很容易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和利益集團勾結「尋租」。

如果追究富豪們暴富的過程,你會發現雖然中國是製造大國,但中國的製造業老闆們幾乎很難成為富豪,因為製造品的市場是一個接近完全競爭的市場,製造業的平均利潤率僅2-5%。除非是象富士康這樣的「鐵血工廠」,工廠主們主要以低工資和大規模來致富。事實上,大多中國富豪的發生髮展,都和資產市場(土地/房產市場和股市)相關。而資產市場更是一個極度扭曲和最容易被利用的市場。這樣,分配不公不單是來於「新做成蛋糕」的分配,更重要是少數人對屬於所有人生產資料和資源的不公平佔有(佔用)和掠奪。不說遠了,2000年以來,北京等一二線城市地價上漲的比例至少在15倍以上,幾十倍,上百倍也不稀奇。而全民所有的土地,按「市場規律」分配使用權,且允許轉讓。而獲得使用權的機會並不均等,其間的「忽悠」不知有多少。現在的富豪們不少人是10多年前就能融通政府,批得工商業用地,獲得「使用權」的,現在盡占土地升值的收益。

再說股市,馬克思早就說過, 「金融是對國內的掠奪」。行為經濟學家們說得更直白 「股市就是按人性弱點而設計的賭局和騙局」。最近的一例是A股創業板,「從2009年10月30日破繭的那一天,A股創業板就開始不斷帶給這個市場衝擊和震撼,無論從發行價、市盈率,還是上市后的股價走勢,最為挑戰人們的想象力。最新統計顯示,以目前市價計算,74家創業板公司,催生了266位億萬富豪!創業板,已成A股不折不扣的「創富板」」。但另一方面,那些在上證指數6000點買進股票和基金的小股民,多被深深套牢,不知下輩子能否解套。資產市場,尤其是股市,價格的最富有想象力,「內部消息」,莊家的操作,都是市場的扭曲和被利用。更重要的是,資產市場上,大多玩的是「零和遊戲」-- 上市公司老闆財富的增加等於小股民們財產的減少,其和為零。

現在天怒人怨的房地產市場,也是市場成為劫貧濟富的實例。以2009年房地產市場為例,隨著房價飛漲,有能力購房者在樓市的高歌猛進中不斷積累財富,而無力支付首付的居民則離一套基本住房的購買力越來越遠。市場,就是這麼不公平。而扭曲的,被少數人利用的市場,也並非有效的市場,尤其是以全民福利為標準。

正是扭曲的中國市場創造了中國的富豪和大眾的貧困。
(待續)被誤導和綁架的政府劫貧濟富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20: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