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菜簡介 ]
船菜,古就有之。是船農利用鮮活水產,加上特殊烹飪手段製作而成。葉聖陶先生曾這樣評價:「船家做的菜是菜館比不上的,但拆穿了說,船菜之所以好,就在於只準備一席,小鑊小鍋,做一樣是一樣,湯水不混和,材料不馬虎,自然每樣都有它的真味。」如今太湖船菜,以其物有的可口美味,越來越多地吸引著各地的美食家。
太湖水產有十五目二十四科一百零六種,其中鯉科就佔了五十四種。漁民吃魚是十分講究的,有謠為證:太湖珍品蟹蝦甲;(有腳)
青草鯽鯿不夠格;(大鱗)
紅黃黑白肉質細;(細鱗)
銀鰻盎鯰高蛋白。(無鱗)
特別是一些平時看來不起眼的小魚,經過特製后味道更是妙不可言。如:
針口、梅鱭;油肖、旁皮;
句郎、石鯽;篙子、玉如;
塘鯉、湖豚;蛤蜊、螺螄。
樣樣都能做成上佳菜肴。象針口魚,經過煮烤之後,清朝時期成為貢品,變稱貢魚。
隨著季節的變化,吃魚也有講究:
"桃花流水厥魚肥";"菜花塘鯉菜花甲";
"西風響,蟹腳癢";"滴水成冰牽白魚"。
這些均說明,不同季節要吃不同的水產品。
船菜烹飪以活熗、清蒸、紅燒、白煮為主。不同魚種要用不同烹制方法。太湖白蝦以活熗為主,其特點是殼薄、肉嫩,原味濃郁,使人有反樸歸真之感。干蒸白魚乾等,都有各自特色。
銀魚、白蝦雖是太湖中常規水產,但它們的營養價值極高。銀魚蛋白質含量越過60%;白蝦含有豐富的磷質,明目作用顯著。
願君在在飽口福之餘,留下美好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