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對話]佛陀宣稱自己是個普通人,有根據嗎?

[複製鏈接]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5-21 21:2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簡評:以下是問號和一位基督徒的對話。從對話可知,這位基督徒對佛教缺乏最基本的常識,但卻堅持認為「佛陀宣稱自己是個普通人」。以前還碰到一位基督徒,他告訴我在《佛經》里「佛陀承認自己是在摸索真理」,但那本經的名字他想不起來了,好像叫什麼什麼講義。

      我不知道基督徒在查《聖經》的時候是不是也這麼馬馬虎虎。不過呢,對自己不太了解的東西,還是應該謹慎發言,您說呢?


基督徒金鑫:佛陀也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他沒有比普通人多出什麼功能。更沒有什麼超人的能力,這是佛陀自己承認的。既然佛陀和老子都宣稱自己是人,而耶穌宣稱自己是神差遣來的,我願意相信耶穌,相信神的應許。

問號:佛陀宣稱自己是個普通人,有根據嗎?


基督徒金鑫:佛陀不是人是什麼?你想說佛陀是什麼?

問號:就是說,你找不出「佛陀宣稱自己是普通人」的經文依據,對嗎?


基督徒金鑫:我問你,佛陀是不是指覺者,即覺悟之人?

問號:哦!那《聖經》里的耶穌常常自稱人子,這算不算耶穌承認自己是個爹媽生父母養的普通人?還有基督教說上帝有三種personality(人格),這是不是說你們信的的神具有多重人格呢?


基督徒金鑫:人子是指耶穌道成肉身以人的形象降世。

問號:既然人子不能直接解釋成「爹媽生父母養的普通人」,

      那麼對於佛陀(覺者),是不是也不應該望文生義?


基督徒金鑫:你的目的是想把「覺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解說,這是徒勞的。因為覺悟是人開悟的意思。


問號:除了「覺者=開悟的人」這麼一個望文生義的註腳,你還有其他「佛陀承認自己是普通人」的證據嗎?


基督徒金鑫:證據就是釋迦摩尼從來沒說過自己不是人,釋迦摩尼從來沒說過自己是神!

問號:請問你讀過幾本佛經?你如何確定「釋迦牟尼從來沒說過」?


基督徒金鑫:就直說你想把釋迦摩尼編成什麼吧...

問號:佛教把所有生命劃分成十大類。其中六種是凡夫,人是凡夫的一種;剩下四種是聖者,佛陀是聖者中最高的一種。因此,佛陀不但不是人,並且不是神。請注意,佛教並不象婆羅門教或者基督教那樣信仰天上的神,天上的神也是六種凡夫中的一種,不過是高級的凡夫罷了。


基督徒金鑫:不管佛陀承認與否,都無法改變他是普通人的事實。佛陀的出生和普通人一樣來自父母,八十歲高齡老死,遺體和普通人一樣化為灰燼。耶穌則不同,耶穌受上帝差遣,道成肉身降世。最重要的是,耶穌死後三天復活,升天不留下身體。

問號:有道理!不過呢,既然人死了都一樣,肉體或燒或埋化為灰燼,那信耶穌有什麼用?永生從何談起?


基督徒金鑫:所謂永生並非指肉體的永生,而是指靈魂的永生。耶穌說: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

問號:既然叫人活著的乃是靈,既然肉體是無益的。佛陀無益的肉體被燒掉,這不挺好嗎?肉體不過是靈魂的衣服,衣服舊了,脫下來換件新的,不是很正常嗎?

      打個比方說,一位教授在學校預定講課兩小時,講完后脫下正裝換上便服回到家,喝杯茶吃個包子。佛陀亦如是,他老人家預定在人間教學五十年,課程結束后換個身體換個地方繼續講學,有何不可?


旁觀者利民:從局外人的眼光來看,佛陀和基督都是人。佛陀的一生,跟普通人一樣生老病死;而基督的一生,更是死得不明不白。只因他們的大慈大悲和救度世人的恆切,使他們成了不同尋常的聖者。

問號:這種觀點我認為是很客觀的。以世俗的眼光看,這兩位聖者都在人間呆了幾十年,留下了影響世人的言說,然後消失了。區別在於,對他們的消失有著不同的解釋。佛陀是拋棄肉體涅磐了,耶穌是帶著肉體升天了。請問,「帶著肉體升天」一定比「拋棄肉體涅磐」更高明嗎?難道真神的高明之處就體現在一百多斤的一坨肉?這不是笑話嗎?


基督徒金鑫:釋迦牟尼是個普通人,因為他無法左右自己的生死,同樣不能左右靈魂的去處。而耶穌,巴拉巴拉


巴拉...(註:此處刪去一萬二千字)

問號:佛陀無法決定靈魂的去處,有根據嗎?這是佛陀承認的?還是你自己的分析?

基督徒金鑫:當然有根據。因為佛陀就是人(註:就是人,這三個字要說得鏗鏘有力),只要是人就不能左右自己的生死,也不能左右靈魂的去處。不管佛陀承認與否,都無法改變事實。
問號:因為佛陀是人,所以不能左右靈魂的去處。因為無法左右靈魂的去處,所以他是人。這是典型的循環論證。請看循環論證的另一個實例:

      為什麼聖經是神的啟示?因為聖經上這麼說。

      為什麼聖經是真理?因為聖經是神的啟示。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沙發
研究 發表於 2010-5-21 2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問?

按這幾天的了解,釋迦牟尼是一個「覺悟者」,也就是從「人」覺悟而成的「覺悟的人」。他與普通人在思想上肯定有所區別,但在肉體上並無差別,一樣生老病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3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5-21 2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問?

按這幾天的了解,釋迦牟尼是一個「覺悟者」,也就是從「人」覺悟而成的「覺悟的人」。他與普 ...
研究 發表於 2010-5-21 22:13


但肉體是無益的,對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4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1 22:35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問題pala兄回答應該最能反映真實情況,他說佛陀就是普通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匿名  發表於 2010-5-21 22:45
回復 4# MapleTree
六神通者,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是也。

  以下先簡略介紹,『神通』的意義。依《華嚴大疏三》,『通』之定義:

  「作用自在無礙,謂之通。佛、菩薩、外道、仙人之所得者也。即通力、 神通等是也。」

  此有三種之別:

一、報得通力:三界諸天皆有五種之神通,乃至鬼神亦有小通,此神通皆依果報 而自然感得者。

二、修得通力:三乘(小乘、中乘、大乘)聖者修三學(戒、定、慧)而得六通; 外道仙人修禪定而現得五通(比 "六通" 少了 "漏盡通" )者。

三、變化通力:三乘聖者以神通力變現種種者。

   以下簡介六通:

①天眼通:

  一般來說,佛家概括分宇宙為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越右者為修行 越好的人來世所投生處。

  其中,色界天以上的人,其身體構成純凈(已非地球人類之物質身體了), 其眼根可知遠近粗細之形色,並可看到六道眾生在何處死、又於何處再度投生。 這種能力就稱為「天眼通」。

  現今催眠家亦對此有論述,日本人稱作「千里眼」。

  其來源,有「修行而得」與「投生而報得」二種。

②天耳通:

  修行人於禪定中,能聞六道眾生語言及世間種種音聲,是謂天耳通。

③他心通:

  簡單來說,就是能夠知道他人心中在想什麼的特異功能。

④宿命通:

  簡單來說,就是能夠了知自己以前投生在哪處、作過什麼事等的特異功能。 據《楞嚴經》所載,證得阿羅漢的修行人,至少可回憶起數百、數千生的事。甚 而可回憶起宇宙所有眾生的前世。

⑤神足通:

  可分身自在往來之特異功能。

⑥漏盡通:

  所有修學佛法之人,所追求的重大目標之一。

  漏盡通者,三乘之極致,諸漏斷盡為無礙者。成就此漏盡通,限於三乘之聖 者。(外道仙人最多只能證得前五通,對於「漏盡通」則沾不上邊,下將解釋。)

   〖為何佛家禁止弟子一味追求神通?為何「漏盡通」高於其他五通之上?〗

忌神通:

  為什麼要求神通? 根源在於「貪得」,由此心地來修行,為害甚大!世上的 人沒有不想要求神通的,但是不知道 "神通" 之自性,因而盲修瞎練,誤己誤人。

  人之神通,系屬本有,譬如燈之有火,火本有光,火不發光者,非無光也, 其咎在阻礙不通,為七情六慾所蔽,有體不起用耳。

  世人不解神通,逐以變幻為神通,實大自誤。變幻是幻術,有類於術。非有 所憑藉不能施也。神通則不然。

  《寶藏論》雲,就「通」之來源、功力高低,有五種:

一曰妖通,如狐狸老變、木石精靈依附之類。

二曰報通,如鬼神逆知,神龍隱變,或宿世所修天眼未成,今世童年視聽特異者 之類。

三曰依通,如乘符往來,藥餌咒水,以及放光引神,必有所依藉等類。 (藉由"催眠"來回憶前世,應該是屬於此一類。)

  以上三者,假名曰通,實非通也,以不究竟,且必退轉故。

四曰神通,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足。此雖名神通,然有究竟 不究竟二種:

  無漏盡通者,不究竟,終必退專,並有危險,顛狂成魔,墮大地獄;究竟者 下再詳言之。

五曰漏盡通,以道為體而前五神通為用也。

  佛家於漏盡通先下手:世法為有漏,出世法為無漏。通於二者,概不染著, 名曰漏盡。

  修六通之法,必先明心地、開發覺慧,證得凈空以為體,然後緣化萬有,無 心應物以為用。

  故《寶藏論》又云:智有三種,一真智,二內智,三外智。博覽古今,通達 俗事,外智也。

  割斷煩惱,心意寂靜,乃小乘所修,此內智也,以上兩者都非究竟,故不名 真。

  真智者,聖凡不二,情見皆空,了解無物,體用如如,是名真智。此即道通。

  我人所修,道通為體,五神通為用:未得體而起用,必致墮落,必招後果, 甚可畏也。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6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1 22:59 | 只看該作者
Chico兄,你轉的這些不是原始佛教的內容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
匿名  發表於 2010-5-21 22:59
回復 5# Guest from 72.230.112.x
【學佛知津】神通的境界與功用 ~ 六通與三明

前面說過,神通雖是莫測與無礙的意思,但也是相對的、比較的,除非成了佛,才是絕對的和究竟的。

因此,神通的境界,乃有千差萬別了。
外道的五通仙人,以神足通所變的種種幻象境界,最多保持延續到七天的時間,其所能夠變的境界與種類,也是有限並且局部的;佛及佛陀的羅漢弟子,所變的境界是無限的、全面的,沒有暫久的。不過,即使在佛與羅漢之間,神足通的通力,也有極大的距離。這有一個故事:有一次,目犍連尊者思念他已經去世的母親,便用天眼看到他的母親,已生在摩利支世界。他即向佛說:「父母對於子女的愛護,能夠難作能作。我的慈母現在生於摩利支世界,距離此間太遠太遠了,很少有人能到那個世界去教化她皈依三寶的,但願世尊慈悲,能去教導我的母親。」

佛陀立即答應了,並問目犍連尊者:「那麼用誰的神力去呢?」

目犍連尊者心想,佛陀常常說他是弟子之中的神通第一,所以便說:「唯願世尊慈悲,給我加被,以我的神力去好了。」

於是,目犍連尊者便運用他自己的神力伴同佛陀,向摩利支世界出發,每移一足,即蹈一個世界,即過一座大須彌山。就是這樣,一連走了七天,才到摩利支世界。

但當教化目犍連尊者的母親之後,以佛的神足通,帶著目犍連尊者,回到我們這個世界時,佛陀只說:「當還本土,以我神力。」即在言下,佛與目犍連尊者便已還到了本土,到印度的逝多林下了。(見《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四)以此可知,佛與羅漢的神通,其相差的程度,也是不可以道里計的了。
8
匿名  發表於 2010-5-21 23:04
回復 7# Guest from 72.230.112.x
外道的五通仙人,以天眼通所看眾生的未來生死,也是有限的。外道的五通仙人,不能看出每一眾生的最後歸宿,也不能看到自己的最後歸宿,甚至只能看到未來的一生,除了知道從此死了究竟往何處投生之外,至於再往下看,就看不到了。天上的天人,往往都是如此的,當他們的色相衰敗時,便知死亡將至,便可看到死後的去處。同時,天人的天眼,也有差別不等。欲界天人的天眼,只能看到欲界以下的事物,而看不到欲界天以上的事物,下一層次的天人,看不到上一層次的事物,只有色究竟天的天人,可以看到三界眾生的一切活動。其實,到了無色界天,根本無有形色可看,所以天眼用在察看上的實際範圍,只是欲界與色界而已。再往上去,至三界以上,已不是天眼通的範圍,而是天眼明的領域了。佛及聖者的天眼,皆稱為明。通是無礙,明是覺照,天眼明能夠覺照一切眾生的未來生死。天眼通只能知道死此生彼的過程大略,天眼明則能知道每一眾生、每一生死過程中的種種行業因緣,絲毫不差。

因此,天眼的名稱也分三種:轉輪王以下的稱為假天眼,四王天以上的天人稱為生天眼,羅漢以上的聖人稱為清淨天眼。

宿命通的境界也是萬類不等,有了宿命通,能知過去生中的情形。但是,除了佛陀,不能追溯到無始以來屢生屢劫的過去生死,通常的神鬼,只知過去的一生兩生,通常的五通仙人,也只知過去的一世兩世,由於修持工夫的深淺,以及各人善根的厚薄,能知過去的十世百世,那是了不得的成就了,直至阿羅漢與辟支迦佛(獨覺),能知過去八萬大劫中的生死之事,八萬大劫以上,就不得而知了。

這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佛與舍利弗尊者,看到一隻蟻子,佛問舍利弗,那隻蟻子本來是什麼?舍利弗便用宿命通看那隻蟻子,一直看到過去的八萬大劫,蟻子還是蟻子。只有佛陀看到那隻蟻,曾經為人,由於業報,一墮蟻身,竟已超過了八萬大劫。這個故事,本為說明人身難得,一失人身,萬劫不復,勸人及時修行的,但也說明了阿羅漢的宿命通,也是有限的。唯有諸大菩薩、諸佛世尊,才能推知過去的無量億劫;事實上,佛菩薩的已是明,而不是通了。

他心通,到了無念之境,便用不著,對於三界以上,很少用到他心通了。

漏盡通,唯有出了三界生死的聖人才有,所以三界以內的眾生,對它根本不能想像。

以此可知,神足、天眼、天耳、宿命,此四通的境界,自諸佛菩薩,而至外道鬼神,雖都有份,但卻高下不等,境界懸殊。他心通雖通於凡聖,用途多在凡界,或對凡界而用;漏盡通則唯局聖人,不及三界。到達羅漢果位之後的六通,實則僅有三通,其餘三通,便稱為明。在羅漢與菩薩稱為三明,到達佛境,雖亦可稱三明,但已另有一個名稱,而稱為三達了。
9
匿名  發表於 2010-5-21 23:08
回復 6# MapleTree

原始佛教的特質

水野弘元著
如實譯

 
 
  八、神通奇蹟——三明六通
  宿命智、天眼智、過盡智三種,亦稱為三明,據說佛陀於菩提樹下開悟時,乃得此三明。又一般得阿羅漢果者,亦皆於其時通達三明。因為成為阿羅漢,不但能得到為自己的智慧,同時亦能得到教導他人的能力之故.正如阿羅漢(arahan)一語被譯為「應供」,阿羅漢是有資格接受一般信徒的衣食住等供養的人之意,故由於接受他人的供養,而負有給與他們很大的功德,引導他們走向和平幸福的生活,救濟世人的任務。所以成為阿羅漢,必須具備得以最有效而巧妙的指導一切人的能力。此種指導教化的能力,即是被稱為三明六通的神通奇蹟之智慧。六通就是六神通,乃三明再加上神足通、他心通、天耳通三通而成。
  由今日的合理主義之想法而言,佛陀及原始佛教之所謂三明六通的奇蹟神通力之說,似乎是抹煞佛教的合理性之說法,因而有些學者認為可能在原始佛教未有如此之說,這不過是在部派佛教時新竄入的不純思想而已,然而只要將佛教不僅僅作為科學、倫理與修養想,而作為宗教想,則此種神通奇蹟的存在,於佛教之宗教性要素而言,是極有價值,且是必要的。
  佛教在二千五百年前,已具有不亞於今日科學時代之合理性與倫理性,然而僅有合理性與倫理性,則恐不能成為宗教。佛教所謂之智慧,當然包含合理性的一面,但其中應有體驗的空無我之實踐。佛教的宗教性在於空無我的實踐,佛教徒之歸依三寶與四不壞凈,亦在於空無我的信仰實踐。宗教乃以信為主,故由此點歸依尊信三寶,更得四不壞凈的絕對信,乃是佛教宗教性之最初亦是最後。八正道之最初正見亦以信為始,系得歸依三寶等的信之後,方守戒修定的。可是依禪定而達到現法樂住之境地,如由前述之滅盡定的說明亦可知,乃是入於禪定,而體驗離俗塵而清凈的法悅法樂之意,所以這亦是顯示佛教的宗教性之一面。
  以上是宗教之信仰或是自己感受法悅的個人信仰方面的,其次,令他人信教,救濟他人的利他性的宗教面,則由所謂三明六通的神通奇蹟可得。宗教之被許多人信仰,而弘揚出去,依神通奇蹟之情形極多。因依所謂感應道交的宗教性奇蹟,而有真正靈魂的救濟的緣故。神通奇蹟幾乎是所有的宗教使用的教化手段,佛教亦不例外。關於釋尊的神通奇蹟,可能攙有很大的誇張與後人之創作,然而佛陀具有的所謂三明六通之智慧力是不能否定的。又佛教各宗的祖師,亦一定或多或少具有超乎常人的不思義力的人。
  原來所謂的神通與奇蹟,有二種解釋。第一種,是違反世間自然現象的法則之事,亦能自由自在地做成的奇蹟,第二種是在自然法則之範圍內,以其他普通人絕做不到的殊勝方法,合理的動作。第一種是不合理、不自然的。認為梵天或在天能隨意支配宇宙人生即屬於此,佛教則否定此種意味之自我、神的存在。又基督教所說的奇蹟中屬於此種者不少。
  佛教所說的神通奇蹟,是屬於第二種意思者,這雖是自然的、合理的,但因與常人的知識之差距很大,故對顯現奇蹟的人而言是日常茶飯之平常事,一般民眾亦認為是不可思議的奇蹟。如變魔術或奇術等,看起來好像是非常不可思議的奇蹟,但揭穿秘密而知其道理,即知不是奇蹟,並沒有什麼了不起。如佛陀與阿羅漢這種智慧卓越的人之言行,因一般民眾與佛陀、阿羅漢之智慧,其差距甚大,彼此之智慧不能連絡,故民眾無法理解彼等之言行,因而視為不可思議的奇蹟。若民眾之智慧發達,而與佛陀、阿羅漢之智慧有所連絡,則不以為其為奇蹟,而認為是理所當然之事了。今日的文明利器,皆為驚人而不可思議的東西,但其創作者,以為只是將平常的事,順從合理性予以作成而已。若於百年前的世界,突然出現收音機、電視,必被認為是很大的奇蹟,但隨著人智的進化,過去的奇迹逐漸不再是奇迹了。  那麼佛教認為是神通奇蹟的三明六通是什麼呢?六通之中,只有第一通神足通(或神變通),含有違反自然現象的不可思議之奇迹。這是一種能在空中飛行,在水上步行,鑽進土中,穿通壁岩,亦能把身體變大變小、或一身變成多身,多身變成一身,或可隱身的神通,亦被視為相當於所謂的隱身法。而且釋尊本身與比丘們不用船或筏而渡過大河,或將一些人令他人看不見等事,在經典中亦有記載(注一),但實際是否有此種行為,則值得懷疑。此意味之神變,若利用某些文明利器則姑且不論,若無如此之工具或器具,則不可能自在地施行。
  第二天耳通,是指能聽普通耳所不能聽的遠聲,或微小的聲音之異常聽力,若精神統一累積訓練,則能聽到普通人不能聽到的微細的聲音,這並非是不能想象的事。若此所謂之天耳通,不僅是能聽上述之普通的微細聲音,且亦意味著能深察聲音之意義與內容,則天耳通亦可解為:依其聲音而知其聲於何種狀況下,以何種目的、意圖而發,且知對此應做何種處置之智慧。亦可認為是,聞世間之評論或世人之聲,即在實際之現象或事件發生之前,比他人先知世間之動態與世人之想法的智慧。此種意味之依聲或傳聞而判斷情勢的智慧,不僅是普通的社會人士所需要,對指導救濟世人的宗教家,亦是不可或缺的。此種智慧可依經驗與訓練予以增進、提高,乃自不待言,其極度發達者,即被稱為天耳通吧。
  第三他心通,是知他人內心的智慧。由他人的態度、言語、表情,而知對方的想法、心情,是一般常有之事。如依手相、人相之命運判斷,亦因經驗者而加些他心通吧。商賈之討價還價,外交之折衡等,皆極其須要此種意味的他心智,若無此,則不能進行對自己有利的臨機應變之交易與交涉。對於宗教家與教育家,此種他心通亦是必要的,有他心通,即能察知對方的想法與心情,應對方之情況,而給予最適合的教訓,並可發見引導對方之最好方法。引導他人的阿羅漢,應具有他心通,是當然之事。
  第四宿命通,是了解他自己及他人過去之命運、狀態的智慧。在經典上說,宿命通是了知生於此世以前之過去幾代的一切命運的智慧,但此種事,是普通的經驗不能做到的,亦不能做科學的、合理的說明。不過仔細觀察對方現在的狀態.而大體想象.此種性格或態度,是此人出生以後,或是於過去世,由於累積怎樣的行為經驗所引起的。觀看對方的態度或容貌,吾人多少亦能推察出此人曾過著怎樣的生活方式,因此此種宿命通的存在,是不容置疑的。所謂手相或人相,若非具有宿命通的人,也不能看得十分準確。若是極為熟練的人,從現在的狀態,得以相當準確地察知過去的經驗,因此有關過去的宿命通,由常人看來,就以為是神通奇迹。
  第五天眼通,亦稱有情死生通,是預知人之未來的智慧。這與知曉過去的宿命通相同,由於觀察對方的現狀,而預知其人今後有如何的行動傾向,將有何種的命運等等,對熟練者而言,可能有相當正確的推察。經典中有敘述釋尊預言在家或出家弟子們的將來命運的經典,這是依天眼通而來的吧。尤其有關修行方面,修行及其報果之關係,已成為法則性的。因為弟子們就死後之命運,屢次質問佛陀,故佛陀曾將修何種行死後即得何種報果之事,作法則性的說明,而就以此為「法鏡」,今後不必一一問我,應照此法鏡,各自察知之(注二)。
  上述種種神通奇蹟之力,對指導教化他人者而言,皆是必要的,因此得最高悟果的阿羅漢,被認為必定具備神通,乃是理所當然的。如此,成阿羅漢者已得種種神通智,但佛陀告誡他們,除了將此神通用於指導救濟世人以外,諸如對他人顯耀,誇示自己的偉力,或依此博取他人的尊敬而獲得很多供養施物等,此種法與義之饒益以外的場合,絕對不可行使神通,而嚴禁之(注三)。

 

註釋

注一:根據漢巴之大般涅槃經(漢譯為長阿含二、遊行經)記載,佛陀從摩揭院國前往北方跋祗國之際,與眾多弟子,不用船或筏,而飛行渡過滿水的恆河。又巴利律大品受戒篇中說,耶舍之父尋找耶舍而至佛陀跟前時,佛陀將耶舍隱身使其父看不見,而為其父說法。
注二:長阿含.遊行經(大正一、一三0)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南傳七、九三頁以下)。
注三:參照巴利律藏小品第五、小事犍度(南傳四、一七二頁)。  第六漏盡通,是將人格完成的障礙——煩惱(漏)完全予以滅盡的智慧,這正是佛教的般若智慧。其他的五神通,被認為是佛數以外的人,甚至連鬼神與畜類,亦皆可獲得的神通。唯有漏盡通是佛教獨特的,若非正確的理解佛教的世界觀、人生觀,即緣起與四諦之道理,而身證體得者,即不能獲得此漏盡通。釋尊之成為佛陀,其根乃在於獲得漏盡智,至於其他的五智與宿命明、天眼明等,則只是成為指導者所必要的智慧而已,可謂是應用方面的方便性智慧。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10
chico 發表於 2010-5-21 23: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10-5-22 01:58 編輯
Chico兄,你轉的這些不是原始佛教的內容吧?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5-21 22:59

老兄,這不是我。本人就當了「唯一「一次遊客。
據傳說,當斑竹的可以看到別人的IP, 看來這個傳說,不是真的。要不楓版也不會誤會是我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1
研究 發表於 2010-5-22 02: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chico


你說的對,我們看不到ip。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12
研究 發表於 2010-5-22 02:36 | 只看該作者
但肉體是無益的,對吧?
問? 發表於 2010-5-21 22:15


佛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2 02:4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4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2 02: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MapleTree


    基督徒滿嘴跑火車成習慣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2 02:50 | 只看該作者
猜得沒錯的話是Pathless.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16
 樓主| 問? 發表於 2010-5-22 02:5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研究

耶穌說的啊!肉體是無益的,叫人活著的乃是靈!

在基督徒面前,我不提佛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匿名  發表於 2010-5-22 02:59
回復 15# 信仰平等


Not me buddy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2 03:2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 Guest from 142.20.133.x

你是誰? 哲學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1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2 04:23 | 只看該作者
不是你是windovertre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0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5-22 04:24 | 只看該作者
猜對了說一聲,給個獎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0: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